《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评价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评价测试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评价测试卷第一单元评价测试卷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8分)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蜡月空竹开张必定 B.店铺元宵说明湖涂 C.腊肉年画对联搅和 D.外套广告猜想通霄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带地广人稀,我们驱车数十里不见一个村落。B.试卷上这两篇习作的主题迥然不同。C.小弟弟得到玩具后破涕为笑,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真让人难以捉摸。D.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四、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
2、分) A.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B.参与这次活动的有工人、农夫和青年等。C.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D.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日喜得快要发疯了。五、按要求写句子。(9分) 1.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一般的粥要好吃得多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很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仿写句子)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描绘的景色) 六、依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0分) 1.北京人过春节前的“彩排”是()
3、,春节过后的又一个高潮是()。(4分) A.腊八 B.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C.正月初六 D.正月十五 2.腊八粥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是()(2分) A.八儿的心理活动 B.八儿的语言 C.八儿和母亲的对话 D.母亲熬腊八粥的经过 3.下列不属于“藏戏”特点的一项是()(2分) A.不同的面具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B.靠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C.情节可以随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D.面具上都带有笑容。4.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寒食描写了古代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的习俗,但权贵豪门得到皇帝赐火,可以例外,诗歌暗寓讽刺之意。B.迢迢牵牛星记叙了古时候人们在七夕节
4、望月的习俗。C.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D.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呈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七、课内阅读我最棒。(11分)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惊奇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平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1.“呃”要用()的语气来读。(2分) A.惊慌 B.兴奋 C.惊异 D.纳闷 2.下列不属于
5、“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2分)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 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 C.煮得肿胀的饭豆 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 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3分) 4.想一想: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4分) 八、课外阅读我能行。(18分) 粽子里的乡愁 琦君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敏捷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似乎立刻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母亲的粽子,种类许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
6、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打算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我最喜爱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殊的芳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适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家乡的欢乐时间。但在今日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
7、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经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如今,每年的端午
8、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芳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1.下列不属于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的是()(2分) A.布施乞丐 B.包粽子 C.吃粽子 D.扔粽子 2.“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打算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2分) A.母亲觉得自己的粽子包得很富贵。B.母亲祈愿吃了富贵粽的乞丐能够有福。C.母亲和善、有爱心的表现。D.母亲想让自己的粽子名字听起来有喜气。3.下列表述与“粽子里的乡愁”含义不符的一项是()(2分) A.对和善母亲的怀念。B.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送粽子习俗的怀念。C.表达对乞丐的
9、怜悯。D.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会家乡情味的失落。4.文中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4分) 5.选文的结尾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3分) 6.读了母亲教化“我”要如何看待乞丐的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不少于30字。(5分) 九、口语交际。(5分) 本单元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你最喜爱吃的一种食物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它的做法。 十、习作。(30分) 我们每年都要过好多节日,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节还有充溢现代气息的劳动节、老师节、儿童节更有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我们也总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个个快乐、祥和的节日。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活动,完成一篇习作,
10、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要留意写作依次! 第一单元评价测试卷 一、骆驼贩板栗摊脏缸饺子醋 二、C 三、C 四、B 五、1.虽然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一般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2.示例:在急诊科劳碌不眠的医护人员,在列车上执行任务的乘警,在不同岗位上坚守的军人,提到过年,谁不想和家人团聚呢。3.示例: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似乎铺了一层白色的霜,乌鸦栖息在远处的树枝上。夜深了,清冷的露水静静打湿了庭中的桂花。六、1.BD2.A3.D4.B 七、1.C2.B 3.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4.示例:这些粥快熟了吧,我要馋死了。八、1.D2.B3.C 4.端午节那天,母亲会包一些富贵粽
11、施舍给乞丐,教化“我们”要惜福。5.恰当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围围着端午节的粽子来写的,通过粽子表现出母亲乐善好施的品质,而结尾处说现在很少吃粽子,流露出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6.略 九、示例:我最喜爱吃蛋炒饭。先把淘洗过的大米放在锅里蒸,蒸熟之后,再和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炒,这样做出来的蛋炒饭,米饭的味道特殊香浓,米粒也是一粒粒的,不会粘在一起。十、略 第一单元评价测试卷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8分)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12、.蜡月空竹开张必定 B.店铺元宵说明湖涂 C.腊肉年画对联搅和 D.外套广告猜想通霄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带地广人稀,我们驱车数十里不见一个村落。B.试卷上这两篇习作的主题迥然不同。C.小弟弟得到玩具后破涕为笑,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真让人难以捉摸。D.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四、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B.参与这次活动的有工人、农夫和青年等。C.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D.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日喜得快要发疯了。五、按要求写句子。(9分) 1.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大
13、家都承认味道是比一般的粥要好吃得多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很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仿写句子)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描绘的景色) 六、依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0分) 1.北京人过春节前的“彩排”是(),春节过后的又一个高潮是()。(4分) A.腊八 B.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C.正月初六 D.正月十五 2.腊八粥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是()(2分) A.八儿的心理活动 B.八儿的语言 C.八儿和母亲的对话 D.母亲熬腊八粥的经过 3.下列不
14、属于“藏戏”特点的一项是()(2分) A.不同的面具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B.靠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C.情节可以随意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D.面具上都带有笑容。4.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寒食描写了古代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的习俗,但权贵豪门得到皇帝赐火,可以例外,诗歌暗寓讽刺之意。B.迢迢牵牛星记叙了古时候人们在七夕节望月的习俗。C.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D.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呈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七、课内阅读我最棒。(11分)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
15、惊奇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平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1.“呃”要用()的语气来读。(2分) A.惊慌 B.兴奋 C.惊异 D.纳闷 2.下列不属于“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2分)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 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 C.煮得肿胀的饭豆 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 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3分) 4.想一想: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4分) 八、
16、课外阅读我能行。(18分) 粽子里的乡愁 琦君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敏捷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似乎立刻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母亲的粽子,种类许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打算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我最喜爱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
17、(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殊的芳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适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家乡的欢乐时间。但在今日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经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
18、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芳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1.下列不属于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的是()(2分) A.布施乞丐 B.包粽子 C.吃粽子 D.扔粽子 2.“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打
19、算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2分) A.母亲觉得自己的粽子包得很富贵。B.母亲祈愿吃了富贵粽的乞丐能够有福。C.母亲和善、有爱心的表现。D.母亲想让自己的粽子名字听起来有喜气。3.下列表述与“粽子里的乡愁”含义不符的一项是()(2分) A.对和善母亲的怀念。B.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送粽子习俗的怀念。C.表达对乞丐的怜悯。D.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会家乡情味的失落。4.文中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4分) 5.选文的结尾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3分) 6.读了母亲教化“我”要如何看待乞丐的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
20、实际谈一谈。不少于30字。(5分) 九、口语交际。(5分) 本单元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你最喜爱吃的一种食物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它的做法。 十、习作。(30分) 我们每年都要过好多节日,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节还有充溢现代气息的劳动节、老师节、儿童节更有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我们也总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个个快乐、祥和的节日。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活动,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要留意写作依次! 第一单元评价测试卷 一、骆驼贩板栗摊脏缸饺子醋 二、C 三、C 四、B 五、1.虽然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一般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2.示例:在急诊科劳碌不眠的医护人员,
21、在列车上执行任务的乘警,在不同岗位上坚守的军人,提到过年,谁不想和家人团聚呢。3.示例: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似乎铺了一层白色的霜,乌鸦栖息在远处的树枝上。夜深了,清冷的露水静静打湿了庭中的桂花。六、1.BD2.A3.D4.B 七、1.C2.B 3.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4.示例:这些粥快熟了吧,我要馋死了。八、1.D2.B3.C 4.端午节那天,母亲会包一些富贵粽施舍给乞丐,教化“我们”要惜福。5.恰当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围围着端午节的粽子来写的,通过粽子表现出母亲乐善好施的品质,而结尾处说现在很少吃粽子,流露出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6.略 九、示
22、例:我最喜爱吃蛋炒饭。先把淘洗过的大米放在锅里蒸,蒸熟之后,再和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炒,这样做出来的蛋炒饭,米饭的味道特殊香浓,米粒也是一粒粒的,不会粘在一起。十、略 一、主题达标。(24分) 1读拼音,写词语。(9分) 腊八这天,吃着nng chu( )的l b zhu ( ),嚼上几口腊八蒜,怎么吃也不n wei( )。大年初一,男人们去qn qi( )家拜年,小孩子们去逛庙会,看赛jio ch()、赛lu tuo()。yun xio()节更喧闹,人们rn fng()bin po(),看花灯,格外快乐。2找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画上横线。(4分) (1)花生 胶枣 榛子 栗子 青菜
23、(2)放鞭炮 贴对联 吃团聚饭 穿新衣 买杂拌儿 (3)清明节 中秋节 七夕节 妇女节 重阳节 (4)藏戏 川剧 黄梅戏 京剧 戏剧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4读一读,连一连。(3分) 寒食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穿针乞巧 七夕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禁烟火,吃冷食 5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把相应节日的字母填入括号里。(5分)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2)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5)端午临中夏
24、,时清日复长。 () 二、主题探究。(12分) 1填空。(5分) (1)看年画,猜寓意,写成语。 _ _ _ (2)过年时,碗摔碎了,要立刻说:“_。” (3)过年了,吃年糕,寓意_。 2依据课文内容推断对错。(5分) (1)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详写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略写打算材料这件事。() (3)藏戏这篇文章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藏戏的形成过程,略写了藏戏的舞台搭建。() (4)寒食这首诗主要写了寒食节的来历。() (5)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3课外我也
25、积累了许多思乡的古诗,我能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两句。(2分) _ _ 三、主题探讨。(4分) 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当爱护。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_ _ _ _ 阅读大舞台(35分) 四、课文片段阅读。(15分) 照北京的老规则,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起先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
26、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打算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爱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其次件大事是买爆竹,特殊是男孩子们。唯恐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惊慌。他们必需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1选文所描写的老北京过腊八节的两个习俗是_和_,作者对它们进行了_(详写略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分)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1)这句话把腊八粥比作_,写出
27、了熬腊八粥的材料_。(3分) (2)透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年。(3分) A团聚喜庆 B福寿满堂 C五谷丰登D财运亨通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写出了大人们为过春节而打算的东西极为丰富。B“万象更新”写出人们筹备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新年时显出新的气象。C这句话详写了大人们过春节的打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大人们劳碌的身影。D这句话通过写大人们过春节的打算,说明白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妙的愿望。4对文中的“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B“零七八碎儿”指干果零散不全。C“玩意儿”指玩具。五、课外
28、阅读拓展。(20分)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竞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喧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打算,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手脚()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
29、的长线。平常季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窟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呼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
30、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成功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成功庆祝的500响鞭炮。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开心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擅长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逐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子。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逐鸭子的人。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4分) 牢固 健康 伶俐 灵敏 2短文写了端午日的穿新衣、用雄黄酒写王字、_和_等民俗,其中详写的是_。(3分) 3短文中,作者写龙舟竞赛时插入“便使人想
31、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有何作用?在正确说法后面打“”。(4分) (1)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盛况。 () (2)正面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 () (3)留有“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想象。() (4)留有“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 4短文通过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展示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3分) A艰苦朴实、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 B奋勉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C不怕困难、主动乐观的民族精神。 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的民族精神。 5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结合你对端午节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6分) (1
32、)请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3分) _ (2)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你认为这样做有何意义?(3分) _ _ 习作新视角(25分) 六、习作展示。一年里,我们会度过很多美妙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你最喜爱哪一个传统节日呢?这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度过的呢?请结合家乡的节日风俗写一写。要求:题目自拟。内容详细,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450字左右。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 一、1.浓稠腊八粥腻味亲戚轿车骆驼 元宵燃放鞭炮 2(1)青菜(2)买杂拌儿(3)妇女节(4)戏剧 3示例:甜甜香气四溢好吃 为所欲为优哉游哉尽情 4寒食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
33、侯家禁烟火,吃冷食 七夕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穿针乞巧 中秋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月,吃月饼 5(1)E(2)A(3)B(4)C(5)D 二、1.(1)喜上眉梢连年有余喜从天降 (2)岁(碎)岁(碎)平安 (3)万事如意年年高 2(1)(2)(3)(4)(5) 3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三、示例:我赞同观点,因为像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节日活动,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发扬,应当大力爱护。四、1.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详写 2(1)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丰富多样 (2)C 3C4.C 五、1.牢固伶俐 2龙舟竞赛捉鸭子竞赛龙舟竞赛 3(1)(3) 4B 5示例:(1)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遭保守派贵族谗言攻击,最终被放逐。屈缘由志向无从实现,自投汨罗江而亡,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在每年的这一天实行一系列活动纪念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2)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六、思路点拨:首先选取一个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然后结合家乡过节的风俗写一写你是怎样度过这个传统节日的。写作时,要留意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