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检阅》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检阅》教案设计.docx(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检阅教案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繁星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繁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按时间依次的写法。 2、观赏文中描写的观看繁星的情景,领悟作者表达的感受。 3、依据学生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写作、口述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方、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 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合作探求课文的内容及其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课前打算: 1、老师: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向学生供应有关资料,以便学生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a.作者简介。 巴金,现代
2、闻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情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b.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高校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闻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
3、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探讨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 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护所。2月18日,“昂热号”邮船抵达马塞。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3)制投影片。 2、学生: (1)阅读课文及老师供应的材料。 (2)熟读课文第三段。 (3)一般话诵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1)简述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以一般话流畅地朗读课文,从而检查学生
4、课前是否阅读了课文。 2、导入新课: 巴金酷爱大自然,对夜空繁星的情景进行了视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写视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让我们来细致研读课文。 3、研读课文: (1)依据文后“探究练习一”第一句,理清课文结构 (学生先个人思索,然后探讨发言) 参考看法: 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其次部分(其次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探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四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确定、认可)。 (2)作者在不
5、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繁星进行了视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达了这些感受?(学生先用铅笔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然后与前后左右同学探讨沟通,打算在全班发言) 参考看法: “望着星天,我就会遗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挚友,它们经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我仿佛望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话。”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那四颗光明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挚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看法:
6、运用了比方、拟人、使文章生动、形象的表达情。 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是为了突出他看繁星时温馨甜蜜的感受;把星天比作挚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密切和谐的感受,它们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酷爱之情,对美妙生活的憧憬,童心、童趣不减。 (4)细读课文文第三段: a.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b.理解本段中心:写“我”每晚在美的环境中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 c.理清思路: 仰视欲睡沉睡 (14句)(58句)(910句) d.按以上思路逐层分别背诵,然后合成背诵全段。 (5)阅读第五段,思索并回答问题: a.“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 b.怎样
7、理解“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态 二、是因为“船在动,星也在动”。 (此题如学生提出其他理由,只要合理亦可) 四、作业 1、诵读全文并背诵第三段 2、你视察过夜晚的星空吗?请写出你的感受。 3、搜集有关星空的故事,并以文字记录下来。 (可参看课本第21,22课的写法) 其次课时 一、教学内容及方式: 围绕星空这一话题进行写作与口述实践活动。 二、课前打算: 1、老师督促学生切实完成前一课时作业,了解驾驭学生口语表达实力状况。 2、为本课时活动取名“争当星空学问之星”。 3、制作“星空学问之星”皇冠帽作为奖品。 三、教学过程: 1、学生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5分钟
8、) 2、学生修改并熟识自己打算的材料,也可相互修改提看法。(5分钟) 3、分四人组沟通发言。 4、全班沟通(自荐,小组举荐均可)(20分钟) 5、学生评比出参与班级做沟通的最佳人选并说说理由。(人选可限制在23人,酌情而定) 6、当选人授予“星空学问之星”皇冠帽。 (5、6两项5分钟) 7、老师搜集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并举荐大家阅读。 四、作业: 1、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后始知深”,强调的是“心中悟”,写一段话谈谈自己对“悟”的相识。 2、读巴金的星,思索问题:作者由眼前的星空景色联想到了哪些人生的感悟?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相识8
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傲岸、慎重、局促担心、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味道、镇定自若、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怪、供给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宠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感情朗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宠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作者用对比、反语等表达作者宠爱之情。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初步了解白鹅的特点。 学习叫声和步态体会白鹅的傲岸。
10、 运用总分结构学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白鹅,背诵路宾王的古诗咏鹅。 说说他所赞美的白鹅给你什么印象(漂亮、优雅) 2、今日我们来看看闻名漫画家和作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 3、板书:白鹅 二、初读课文 1、独立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难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 朗读字词,指导多音字角、模 指导生字“餐” 3、通读课文 说说白鹅给你的感觉。(傲岸)理解“傲岸” 出示句子:鹅的傲岸,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分析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中心句、过渡句)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找找鹅的叫声怎么让你感到它傲岸了。 2、探讨沟通
11、 “音调肃穆慎重,厉声呵斥”让你想到了什么人 “凡有生客进来不亚于狗的狂吠。”假如鹅会说话,你们猜猜它会厉声呵斥什么呢? 生客进来,它厉声叫嚣。 篱笆外有人走路,它引吭大叫。 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傲岸,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子喜爱它呢。谁来读读,让我们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傲岸。 那么它的步态又怎么傲岸了呢,仿照刚才的方法,找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鸭的步调急促,有局促担心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把鹅的步态和鸭的相比,的确更显的的名贵傲气。 2)感情朗读 你为什么把“步调从容、大模大样”读得慢呢? 理解
12、从容不慌不忙 净角大花脸(课件:净角出场) 大家试着读一读,读出大白鹅从容的步调。 2、“它常傲然地站着,望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别的小动物见人来,走逃走了,鹅非但不让,竟咬你,真够大胆,足够傲气。 至于它吃饭的傲岸模样,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写话 看了白鹅,让你感受到它的傲岸,下面的这些事物,又让你感受到什么了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小白兔、小丑、鲜花等画面) 仿照用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介绍。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白鹅吃相,体会它的傲岸。 体会作者运用反语的方法表达宠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全文围绕哪句话的? 从叫声、步态中体
13、会傲岸。 回答板书:叫声:肃穆慎重、厉声呵斥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二、学习吃相 对于鹅的叫声、步态或许大家熟识,但吃饭方面未必有丰子恺爷爷视察那么细致了。 1、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说它是怎样吃饭的。 指名回答,理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填空:鹅吃饭时,一日三餐必定有、三样东西下饭。先吃再吃最终,总是这样。 鹅吃相多么可笑,可笑在它()。 2、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它的傲岸 “这样镇定自若的吃饭,必需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理解“侍候”一般侍候谁?人们是怎么样侍候它的 理解“堂倌”作者这样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出鹅的尊贵。 四年级语文上册春联教案设计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
14、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打算、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我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春联教案设计,欢迎参考! 环节一、相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首先请大家观赏一首歌、大家肯定要细致听,想想我们在什么时候能常常听到它。放录音(恭喜恭喜) 2.谁来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还要在大门口张贴大红的春联。(板书课题:24.春联,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春联内容 1.春联大家基本都见过,谁情愿把自己知道的春联告知给大家呢? 同学知道的春联还真不少,那春联所表现的内容究竟有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课
15、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内容 2.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春联,用“”画出春联的内容。 3.谁来把你找到的描写春联有哪几方面内容的句子读一读。(指名) 我们一起把画出的句子读一读。(齐读) 4.描绘漂亮春光的是哪一副春联? 指名回答后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 从哪几个词中看出春光是美妙的? 你能来读好它吗?(个别集体) 这么美的景色请同学们快速把它记在脑海里。(指名背) 5.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表现其次种内容的春联。 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从这副春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中看出? 你能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把这副春联读好吗?个别集体 这里的“神州”指的是
16、什么? 谁来试着读好它。(个别集体) 快速把它记在脑子里。(指名背齐背) 6.课文中还有表现其他两种内容的春联,大家一起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勤劳门第春光好,和谐人家华蜜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下面请一、二组看上面一副春联,三、四组看下面一副春联同桌进行探讨。 出示幻灯片,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1)这副春联讲的是书上哪方面的内容? (2)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 7.谁来讲讲你们的探讨结果?(老师可适当地点拨) 提示:“门第”指的是人家。“竹”指的是爆竹。(引申) “岁”在这里指的是一年。 8.下面考一下大家的反应实力,我说内容,大家立刻把相应的春联读出来。 9.出示下面几副春联,
17、请同学齐读。 10.下面请大家试着给课外的春联分一下它属于哪种内容。 出示:描绘漂亮的春光家家致富家家乐,到处迎春到处歌。 呈现祖国蒸蒸而上的景象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 歌颂劳动人民华蜜美妙的生活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与日月争辉。 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妙祝福四化宏图展,九州春意浓。 11.看了这么多的春联后,请同学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春联的内容怎样? 板书:各种各样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文本研读,了解春联特点 1.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看课文二、三自然段。 (板书:特点) 2.指导体会对仗。 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适当点拨辞
18、:送走 书上是怎样把它分别对起来的? 引读:看了这几副春联,我们可以发觉每副春联的上下联不仅而且 这就是一起先所说的,春联是讲究对仗的。(板书:对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齐读其次自然段。 3、老师读其次副春联,听听老师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板书:抑扬顿挫和谐悦耳试着读出这种特点(板书:声律美) 4.出示:开卷有益,卷有两种说明(1)试卷(2)书本,请为它选择正确的说明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四)迁移运用自主学习 1.知道了春联的这两个特点后,考考大家。这里有几副春联的上联,请大家为它在后面找出正确的下联。 出示:载歌载舞庆新春人新事新时代新 碧波跳红鲤同心同德
19、于四化 山美人美风光美绿水跃白鲢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拓展延长 1.同学们,快过年了,老师家里想贴一副春联,却不知道哪一副好,你能举荐一副吗?说说你的理由。(请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说明理由) 2.参考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及你收集的春联,向家人举荐,并向他们说明这些春联的内容及特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相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 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隐约、玩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依次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0、。 4、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依次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漂亮景色,培育学生的爱美情趣,培育民族骄傲感。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图片: 中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漂亮景色吗?哪位同学知道? 指名学生回答。 生:颐和园。 师:那哪个同学说说颐和园在什么地方? 生:在北京西郊 师: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着令人沉醉的自然风光和宏伟壮丽的建筑。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 板书:颐和园 师:
21、现在请大家细致视察“颐”字的左边部分,留意到了吗?左边不是我们所相识的大臣的“臣”字,请大家抬起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认仔细真地写一下这个“颐”字。 2、师:颐和园原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几经外国侵略者的破坏,又几经修复,是一个漂亮的大花园。今日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领会这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的漂亮景色。 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语 (一)学习生字 1、让学生默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 3、师:先请大家看下黑板,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状况,这是本课的生字,大家能读出来吗? (1)小黑板出示本课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指读、男女读、齐读
22、) 师:去掉拼音,放到词语中去,能认出来吗? (2)小黑板出示词语:长廊、宫殿、掩映、堤岸、佛香阁、建筑、姿态不一、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屹立、远眺、琉璃瓦、画舫、横槛、栽满 自由朗读。(先试着自由读一读吧.) 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是佛香阁的佛,你们知道它们的另一个读音吗?组个词。 开火车读 指导书写(这里面有两个生字得提示大家一下“廊、栽”) 4、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老师指导学习 5、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词语 提出词语,探讨词义。 1、讲解词义 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清爽:清洁,凉快。 隐隐隐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晰。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
23、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样华丽,光芒耀眼。 形态各异:形态各不相同。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被我们解决了,信任你们现在读课文确定就更得心应手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吧,读完后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板书:美、长 2、齐读第一段,从这一段中,我们知道了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用这一句话中的两个词来概括。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放在开头,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课文开头就告知我们颐和园不但景色美丽,而且占地面积很大。 3、漂亮的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景色?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划出有关作者巡游路途的语句。 指读
24、 师:从这几句话中,我们知道了作者主要巡游了哪些地方?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现在谁来做一下导游,把我们这一次的巡游路途告知游客们。 5、小结:作者就是根据自己巡游的先后依次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依次或巡游依次。假如你想把你到哪里巡游的景点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6、那假如让我们给这篇课文分段的话,你们会怎么分?为什么? 让学生探讨分段,总结段意。 明确要求: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老师总结: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其次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终一个自然段):是全
25、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这次巡游,我们观赏着风光的秀丽,品尝着语言的美丽,真是受益匪浅啊,下节课我们接着游赏颐和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导入 1、师:上节课呀,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知道了颐和园是一个世界级的皇家园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观赏颐和园的漂亮风光。 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视频: 2、师:请大家来一起听听课文范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那几个景点。 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 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回答。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二、讲读,学习长廊景点。 1、指名朗读,思索探讨,
26、老师归纳明确: 师:既然作者先巡游的是长廊,那我们翻到长廊这一部分看看吧!谁把课文的其次自然段朗读一下。其余的同学仔细看课文。 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看课文。 师: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老师一下给混了,同学们能给我讲讲吗? 生: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出名的长廊。 提示:说明长廊的位置:离大门不远。 师:好了,同学们回答的真好。那咱们一起来看看长廊。 出示长廊的图片。 2、师:刚才读完了课文,看了图片,谁能用一个字说说长廊的特点? 板书:长廊的特点? 生:长。“一眼望不到头”。 板书:特点(长) 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地方读出来的? 生:我是从“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
27、,分成273间。”读出来的。 让学生齐读“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3、师:你是从这句话中的什么地方知道长廊的长的? 生:700、273。 师:700、273都是? 生:数字! 师:这就是以前我们学过的列数字说明。 作者是用详细精确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长的。“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板书:写作方法(用数字。) 师:我们在读得时候应当怎样读才对呢?谁来示范一下!(指导朗读:突出700、273) 齐读。集体找感觉。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 3、有感情
28、地读课文,想画面,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的那样宏大的、无与伦比的爱,从而受到爱弱小者,怜悯弱小者,见义勇为的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抓重点句子,想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详细描写来表现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提出问题:师生明确学习目标1、看画面(课件),回忆学习的内容。 2、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提问题)3、整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教学第4自然段(扶) 1、我们先一起看一下猎狗走近小麻雀想干什么呢?此时谁来救它?请同学们自读第4自然段,想想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 2、指名回答。师引导:
29、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3、这句话告知了我们什么?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 师生归纳:这两个句子都是写老麻雀象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时羽毛的样子,不同在一个是 5、请你想象一下 师生归纳:神态特别生气,怒不行遏;此时心里在想:你太可耻了,我的孩子刚生下来不久,你竟然想吃它!你太以强欺弱、以大欺小了!你想吃掉我的孩子,我要跟你拼(学生实践)指导学生表演老麻雀神态及心里想的话。8、师相机出示CAI课件那动人的画面,并指导读课文第4自然段。(二)教学第5自然段(放) 过渡谈话:同学们,老麻雀是不是对救小麻雀毫无希望呢?1、默读第5自然段,了解内容。 2
30、、找自己的小伙伴,归成小组,探讨解决问题,然后汇报。(或提出问题让其它小组回答,或读出感情,或表演。) 3、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探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 4、师指导看CAI课件,指导读课文第5自然段。提示:同学们老麻雀斗得过猎狗吗?它明知道自己是拿鸡蛋碰石头,为何还要这样做?(体会中心-宏大的亲情的爱) (三)教学第6、7自然段(略)问:此时猎狗看到此情,心理怎样想的?又怎样做的?假如你是猎狗的主子又会怎样做呢?(发散思维,教化学生)三、总结全文,学法迁移,指导写作 1、这节课同学们提出了自己想了解的问题,通过大家一起读书自己解决了问题,懂得了 2、在生活中,
31、你留心视察过诸于这样的事吗?(动物勇救动物)你能像这篇课文那样真实、详细地写出来吗?试试看。 3、再感知课文,学法迁移。试以母鸡为题(或其他的),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真实、详细! 板书设计 小麻雀 救吃 斗 老麻雀猎狗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爱好以及对祖国绚丽文化的酷爱之情。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 【教学构想】 读静夜思,抓住“明月”的意象,请学生结合自身感受
32、,谈谈想家的感觉。(板书:明月)突出李白可能是在什么状况下思念家乡。自己在外想家一般怎么办? 一、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汇报朗读。 、同学们课前已经自学了这首诗,还有什么读不明白的地方,在这里不妨提出来,我们大家沟通沟通。 、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齐读。老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小结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板书:边关)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下面我们来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感
33、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征人角度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读一读。 想一想。这两句诗讲了什么呢?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解并描述一件有关征人的详细事情? 说一说。诗中没有说征人们详细的生活事务,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学一学。我们刚才总结了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这里有一首描写征人详细生活的诗,你们有没有信念自学并初步读懂呢? 叹一叹。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心中可能会作何感叹?(思念家人、恨、渴望、愁、盼、苦) 诵一诵: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
34、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亲人角度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之下的他们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在同一轮明月下的征人的家人们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学生思索,完成练习。 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脸,相互搀扶着,地来到村口,站在一棵老树下,遥望,忍不住喊一声; 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替别人洗完一筐又一筐的衣服,遥望着,忍不住别过脸去,偷偷擦拭去 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望见别人的爸爸百般爱惜自己的孩子,忍不住流下了,稚嫩的心灵从今 老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
35、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最终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古代的边塞诗,有许多就反映了边塞斗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王昌龄面对这千百年
36、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我们也写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写话。 、感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学生读诗。 这两句诗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老师可简要介绍李广事迹,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汇报,老师引读。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的殷切希望,来,我们来表达一下诗人的希望,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学生谈,老师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百
37、万征人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体读全诗。然而,斗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全部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三、结课升华 (1)引入汉匈斗争的一些资料。 资料二: 汉王朝、匈奴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袤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峻,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时,汉王朝、匈奴在漠北大会战,经过数月搏杀,匈奴损兵十几万,这几乎是匈奴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
38、此战后,匈奴几无壮年男丁。 (2)时间流转到了今日,透过历史的天空,你能否试着谈一下对从秦汉始终持续到唐乃至到明清的汉民族政权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千年斗争”的看法?学生自由谈,老师不做定论。 (教学意图:炙热的情感可能燃烧学生的理智,今日读这首诗,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这一历史的悲剧有全面、公正的看法。) 四、课内外结合,学习古诗 、老师印发课堂上出现的古诗,有爱好的课后自学。 、王昌龄没有找到制止斗争的有效方法,你对“阻挡斗争”又有何高见? 【板书】 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相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洪水、暴雨、猛涨、懒散、平稳、协调
39、有序、天经地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静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细致视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育留心视察、专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觉美、感受美的实力。 课前打算: 自制PPT、各色粉笔。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山村美景图)师:同学们请看,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澄澈见底的小河。但每想起家乡,作者刘章爷爷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请同学们读一下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沟通展示:请学生把自己最喜爱、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老师相机检测并指导。 3.勾画批注:把你认为能回答同学们刚才的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还可以写下批注。 三.紧扣质疑,解决疑问。 1.回忆质疑。预设:什么是搭石?没有搭石,人们会怎样过小溪?搭石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