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白马雪山] 云南白马雪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走白马雪山] 云南白马雪山.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行走白马雪山 云南白马雪山 漂亮的自然牧场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纵谷区,区内栖息着滇金丝猴、雪豹、林麝等稀有宝贵野生动物。红豆杉、澜沧黄杉等珍稀植物资源,也构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群体。珠巴洛河是白马雪山爱护区的一支主要河流,沿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名符其实的“绿色宝库”、“动植物王国”。人们把珠巴洛河一带地域用藏语简称为“珠巴洛巴”,把珠巴洛河称为“珠赤”(意为天上的圣水)。 巡山,对我们这些自然爱护区工作人员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我们一年中20多次巡山了。然而,从珠巴洛河源头到下游在茫茫的原始森林里长时间、远路程的规模性巡山,在场的人
2、员也头一遭受到。每个人都不知须要多少天,直到巡回整个珠巴洛河沿线为止。参与巡山的人员的表情是肃穆的,巡山途中可能遇到很多艰辛和挫折,必需做好一切思想打算。 春末夏初的一天,吉普车飞速地把我们带到白马雪山214线K144沟里,便完成了它的使命。我们麻利地从车上卸下行李及物品,堆在马路边。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背负认为最沉的行李。其实,行李早在县城打包好了,轻重大同小异,但每个人都不情愿做拈轻怕重的人爱护区巡山人员都有这样的德性。今日的目的地矶永牧场,是一座地势平缓而水美草肥的自然牧场。珠巴洛河源头从白马雪山主峰扎拉雀尼倾泻而下,经过这漂亮的牧场。从K144马路边看主峰脚下的加永牧场好像近在咫尺,但实
3、际花费七个钟头才能到达牧场。我们顶着高原正午刚烈的太阳,顺水而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歇脚,打算露宿。此时夕阳已悬挂在主峰扎拉雀尼顶上,此时的主峰扎拉雀尼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一般,被余晖羞红了脸。牧场空无一人,四周稀奇地宁静,只有那潺潺的河水显得特别刺耳,膝盖深的青草绿得吐油,或许今年雨水充足,对牧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丰收之年了。放牧的人还没有上来,全部的牛棚都是空荡荡的,我们拣三挑四一阵后,最终在一座完整无损的牛棚里住下。 矶尼与矶永牧场就像对孪生姐妹一样坐落在白马雪山主峰脚下,又像一对绚烂的绿宝石镶嵌在白马雪山山脉。 从矶永到矶尼牧场,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两块牧场虽并列地排着,但中间有座峻峭的山
4、峦,像条坚实高耸的城墙把两块牧场隔离开来。两条澄澈的河流从两块牧场中穿流而淌。人们无法直线进到矶尼牧场,只能顺河而下到珠巴洛河交汇处,然后逆河而上,大约五六个时辰,便到了矶永牧场。 此时,高原原始森林里正是百花齐放的节气。一路上有很多叫不上名儿的小花,色调斑斓地绽放着,路边各种杜鹃花相继含苞怒放,橙红的、紫红的、桔黄的五彩缤纷,如火如荼。这时的矶尼牧场像如花似玉的少女显得青春焕发年轻貌美。微风吹来夹带撩人心脾的花香。 在绿茵茵的草场上,有几处牧棚里已升起袅袅的炊烟,一股股嫩草的芳香与鲜奶甜香气息掺和在一起萦绕过来。 有几家牧民上山了。从男女老少劳碌的身影中看出他们是今日刚搬上山的,牦牛们拖着硕
5、大的脖铃“咚咚”地往草甸撒欢、奔跑,主子们还来不及卸下这些足斤把重的沉甸甸的“脖铃”。每当牧场一搬家,主子挑上最心爱、最剽悍的牦牛为头牛。系着硕大的脖铃,这脖铃音质沉重而宏亮,在几里外都能听见“咚咚”声,响声在山谷不断地回荡。这里的牧人们,不仅要养一群膘肥的牛羊,还要打算几个或几十个加工精细,声音宏亮的“脖铃”,为牧人们增加一种气概。 “脖铃是牧人们的一种气概,它的大小、音质,标记着牧人的荣耀。一是表示风调雨顺,牛肥马壮。二是牛羊成群,在见头不见尾的搬家过程中牛羊不易丢失。”几年前,一位老牧人简要地向我作了这番说明。 我们最终在下午4时左右到达了矶尼牧场。 有只猛烈的藏獒向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怒吼
6、着,粗犷、浑厚的“汪汪”声,震得山鸣谷响。 凡是到过雪山牧场的人,一般不会遗忘牧人帐篷旁用铁链拴着的藏獒。第一次见到它威猛健壮的架式,都会吓出一身冷汗。但只要在牧场住上一两天,你就会对藏獒有好感,明白牧民们为什么那样喜爱藏獒了。 这时,牧棚里出来一位老牧人,转身朝藏獒斥喝了几句,气概汹汹的藏獒立即变得像只和顺的羊羔,伏在草地上。从牧棚里面探出很多脸庞,对我们这队拎着大包小包、扛着冲锋枪的人带着一脸的怀疑和敌意。当我们说明我们是爱护区的人,来巡山检查后,人们才释放出笑容,老牧人热忱地拉着我们的手,说刚才误会了,以为有偷猎的来了,并要我们到牧棚坐坐喝碗酥油茶。 在距老牧人牛棚的不远的草甸上,我们安
7、营扎寨了。 不一会儿,老牧人提着一桶白花花的鲜牛奶定要送给我们。这桶牛奶足有几十斤重。我们执意不收,老牧人最终肃穆地说:不收不行,这是规则。 原来这一带的牧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牧场搬家到新场的那天全部牛奶都要挤出来,给帮忙搬家的家里人或客人喝,碰着不熟识的客人,只要碰上了,人人都有一份。如不接受就瞧不起牧人了。 “何况你们是爱护区的人呢?”老牧人边放下桶边说。 经老牧人介绍,我们才知道,他叫益西,今年五十出头,是我们自然爱护区范围内叶日爱护区的社区居民。 高原牧场黄昏的天空是金光绚丽的。暮色还将来临前,牧人已挤完了奶,宽宽荡荡的草甸上,成群的牦牛,悠悠地徜徉在被暮色染成金黄色的草甸上,
8、兴致勃勃地啃着青草,一对对张开的美丽而尖锐的牛角在澄明的空气中摇摆着;那些在草丛中绽放的小叶矮杜鹃花,一蔟蔟,一摞摞,晃摇在绿叶间,明丽的夕辉,使它们一颤一颤地闪耀出奇丽的光亮 益西老人在青稞酒的滋润下,红光满面,在他的建议下,牛棚旁边的草地上,燃起一堆熊熊的篝火,跳起快乐的弦子舞,全部在牧场上的男女都被吸引出来 益西老人家的小牧童,拎起一副雕刻精致的马尾胡弦子胡。悠扬而嘹亮的弦子声,在空旷的草甸上空扩散开来,人们兴趣盎然地跳起舞来。 星星繁密,天空像缀满宝石的幕布一般低垂着,覆盖了整个牧场。珠巴洛河在静夜中暄嚣。 岩羊谷 一阵黎明的风在岩石、草丛上荡起,移动的速度慢得几乎难以察觉,舒卷起一团
9、晨雾漫过那壁立千仞的峭崖,盘距起伏的层峦。雾霭如白色冰川的幽灵,向前推动,越过一排排整齐的落叶松,滑过沾满晨露的草地。一种凉爽的寂静垂悬在四周。 旷野里传来一串岩羊蹄击岩石和砾石滚落的声音,飘落在幽静的深谷。这时一只嗓子甜润的百灵鸟几声宛转的鸣啼声,划破了万籁无声的晨空,很快各种鸟类此起彼伏地群啼应和。 作为一名自然爱护工作人员,在巡山期间都要早早起来。 岩羊谷是周珠巴洛河右侧的一块大深谷。这里布满了灌木状的植被和嶙峋怪石,有人迹难至的陡峭悬崖,灌木藤草有恃无恐地随意长起来,擅长攀崖走峭的野生动物们纷至沓来,在这里筑成一座与世隔绝的“世外桃园”,悠然地栖息生存着、繁衍着。 岩羊谷离珠巴洛河直线
10、距离不到7公里,但很难行走。只有一条时隐时现的羊肠小道,有时还消逝得无影无踪。遇到难越的悬崖,我们只有解下行李上的绳索,像荡千秋一般把人和行李荡到对面去。有时转来转去找不到所谓的“路”,我们只能越爬越高,为的是从高处找寻一条路。头顶上,苍鹰扇来一股凉气,翅膀几乎拍打在我们的脸颊。伸手可以摘到一块块云雾。脚下是万丈悬崖,我们的身体在挪动着,有腾云驾雾的快感。 岩羊谷是我们爱护区管理人员起的地名,在任何地图、地志上找不到这个名字,只有我们爱护区人的心中铭刻着。准确地说岩羊谷不像是岩羊的特区。这里还有斑羚、苏门羚、黑熊、獐子、野兔、白马鸡等野生动物。 这几年,雪豹的踪影越来越罕见了,只是偶儿会看到它
11、的粪便及脚印。狼,这种孤独冷僻的动物,却越来越多。在岩羊谷一天,遇到了10只多狼。也常看到其它动物被狼追逐时落慌而逃的场面。在当今的环保观念中,狼已经变成了濒危物种,狼的灭亡使大自然生态恶化,生物链失衡。 各组人员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又汇合了,但还是没有找到一条好走一点的路。最终大家确定铤而走险,走两座山峰之间的险路。这是一个滚石坡,满坡全是因长年风化滚落下来的嶙峋岩石。坡度虽然陡,只要当心选择落脚的石块,还是可以迂回下山的。间或也踩到一块摇荡不稳的石头,它便哗啦一声,顺坡滚落下去,使人胆寒。而这里的野生动物,尤其是岩羊、斑羚在这样的滚石坡上行走自如。它们祖祖辈辈,就在岩石和灌木丛中繁衍生息着。
12、 路越往下越陡。但我们没有退缩的理由,多年的野外巡山使我们深感,要爱护大自然就必需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一种同盗猎分子赶得赢、跑得赢、爬得赢、苦得赢的精神与气概,才能爱护自然和野生动物。 神奇的措那湖 在白马雪山珠巴洛河一线有星罗棋布的大小高山湖泊,这些大大小小的冰蚀高山湖泊,像蓝色的明珠镶嵌在蓝天、白雪中,才形成很多涓涓细流的泉水汇成水质干净、青山绿水的珠巴洛河。 措那湖,海拔4664米,湖面积约300000平方米,位于白马雪山珠巴洛河的东面,湖水深而黑,故藏语称为措那(黑湖之意)。 从珠巴洛河边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往上爬。先是参天的杨树,在六月里雌树产生的杨絮像雪花一样飘飘扬扬地在
13、森林中散扬;往上爬去,那一层又一层的直耸云天的云冷杉树相互重叠遮掩,使极为淡薄的雾气在里面久久不能散去。大树底下密密麻麻的一人高的小箭竹叫人踏不进去,使人透不过气来,伸长脖颈又挺胸,依旧吐气不畅;再往上爬,就到了视野开阔的灌木林中了。高杆叶繁的杜鹃林,混交着青翠的落叶松。太阳升起来,阳光斜斜地射过叶缝,点点丝线。空气似过滤过一般,在那澄澈的凉爽中,深深呼吸一口,凉快的空气充盈了整个胸肺。落叶铺满了小道,走在上面有声,红的叶、绿的草。看那层峦起伏的雪峰,云雾缭绕,此时已将近高山草甸了,也就是接近了今日的目的地措那湖了。 从珠巴洛河到措那湖之间是明显的立体垂直气候,真应了“一山不同天,一山分四季”
14、的说法。在短短的几个钟头里,我们经验了骄阳似火的烤熬,经验了绵绵细雨的淋灌,经验了冰雹的击打,也经验了雪花的铺盖。 一般人在如此多变的气候下会烦躁担心,尽打衣裤的办法了,将毛衣毛裤脱了又穿上,穿了又脱下,反复无常,通常落下一些疾病来。我们的通常作法是,对这样无常的气候置若罔闻,听之任之,俗话说:“热过了就不热了,冷过了就不冷了。”只要你不停地走着、动着,就缩小了冷与热的反差之感了。 我们最终爬上一座山峰顶(只有一条小路),往下望前方的措那湖,只见,湖面上一层淡蓝色的烟雾时隐时现,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棉花絮团在弹花匠的弹弓下面一般,起先分解、升腾。 措那湖的种种神奇,是一种不行抗拒的诱惑。我们总滋生
15、出一种掀开它神奇面纱的欲望。即便它像一根拧紧的琴弦,新奇的心绪如一只不行挡的狮子,促使我勇往地猎取,不能怯然、惶惑。 我们蹑手蹑脚地走下山峰,为的是更靠近措那湖。这儿是万籁俱寂的世界。宁静得仿佛能听见露珠间或从草尖滚落的声音,宽大高远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湖水,无声无响的湖畔,被完全清寂的世界融没了。走近湖边,湖四周矮丛高山小叶杜鹃花开放了,多么整齐,多么热情。细细倾听,还会听到花瓣攒动发出沙沙的声响,花朵与花朵之间,挨挤得很紧,使人看不到一丝缝隙。 伸出一只手向湖水一浸,一股冰凉的刺骨寒气涌进全身,止不住咳起来,忽然八九个人条件反射地咳起来,打破了这清寂的地方。湖面起先是波光潋滟,清风徐来。顷刻
16、功夫,天空布满了浓雾,措那湖隧然紧绷了脸。随之,飓风狂吼,块块云雾在瞬间聚集,越聚越浓,变成黑雾在头顶上滚动。天际变得越来越暗淡。感到大事不妙的我们顾不上传闻中的独角怪兽的出现,只能即刻撤离 在大风间隙中,冰雹像机枪扫射般地点射下来了。有的蚕豆那么大,有的玉米粒那么大,偶儿几粒像乒乓球那么大,击打得岩石、草甸哄哄作响,我们像抱头逃跑的败兵一样,四处乱逃,慌不择路。 浓雾间相遇滇金丝猴 在白马雪山珠巴洛河的原始森林里,夏日时喜时怒,脾气难于捉摸。在这里的每一天,每一个活着的生命都能感到老天的脾气。动植物们在每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争先恐后地歌颂、鸣叫、绽放。高大的云冷杉树在经过冬天几个月的风雨暴雪熬煎
17、后,现在顶天立地浸润在阳光里。松鼠一本正经地跳动在枝梢上,但从尖叫声和高翘的尾巴你可以看透它们的心思:这样一个安静的时候实在太少见了。肥嘟嘟的竹鼠探头探脑地从洞窟露出脑袋来,相互眉来眼去,孰真孰假使人捉摸不透。 珠巴洛河原始森林里炸雷本身是相当骇人的,更可怕的是一声雷响,山头上的岩石忽然裂开,碎石冒着烟唱着歌从你的耳旁飞过。我记得这次炸雷击中一棵杉树,劈裂的碎木块横飞四散,其中一根闪着白光的木片,足有2尺长,深深插入我脚前的泥土中,立在那里如钢刀一般铮铮作响。 人们常说,炸雷时不能站在大树底下,可白马雪山原始森林方圆几百里,除了大树,就是大树,只能听天由命了。 一道道闪电,在天空裂开,剧烈的闪
18、电瞬间把暗灰色的密林照亮。 大风起刮间,雨洒下来,开头稀稀疏疏如珠玑一般重重击打在树叶上,一会儿,就快速密集飘洒形成一片哗然炸响。猛雨不许久,不一会儿慢慢小了下来,但雨点的密集度却进一步加大了。雷声慢慢远去,在远处的深谷里闷响。猛一道闪电,刷亮了天空,使在风雨中痉挛的森林露出了泛白的面容。 我们在这场雷雨过后不久便遇到了这群滇金丝猴,可以用“狭路相逢”来形容。 正值雷雨交加时,我们有幸找到一处大岩石下的一个避雨处。这避雨处干燥而通风,地上垫着一层厚厚的干树叶,上面垒满了一堆又一堆的黑麂子和苏门羚的粪便,有几堆还冒着热气。明显是我们占据了它们的避雨处,有只黑麂子见到我们很不情愿挪动身子,狠狠地怒
19、视了我们一眼,忿然离去。我们在这些野生动物们的“家里”,舒舒适服地吃着干粮,躺在这留着野生动物体温的干燥而软柔的地上,倾听着淅淅沥沥嘈杂的雨声。 走出来时,发觉外面是白茫茫的雾啊!整个丛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塞满了棉絮一般厚实的雾。 这是一段被两边峻峭的崖壁挤成一线的狭窄林带。在能见度才一米左右的浓雾中,我们和一群滇金丝猴相遇了。这是一次始料不及、猝不及防的相遇。我们来不及明白怎么回事时,它们就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跃而过,有只小猴还扑向我们怀里,当明白我们不是它的家族后,小家伙便挥手撕划了我们的脸颊,惊叫着飞奔过去。在短短的几分钟之间,这群约80只左右的猴群便消逝得无影无踪了。惊呆中缓过来的我
20、们,此时大梦初醒一般还在回味着刚才的梦境。作为滇金丝猴的忠实保卫者,我们在野外遇见过许多次滇金丝猴,然而,这样近距离面对面的相遇,在场的每一位都是第一次。 在白马雪山自然爱护区范围内分布的滇金丝猴主要有这么几群。爱护区北部叶日、达日分布的我们依地域,称为叶日滇金丝猴。爱护区南部的珠巴洛河一线分布的猴群我们称为珠巴洛河滇金丝猴。在维西塔城境内分布的滇金丝猴,我们称为维西滇金丝猴。在滇金丝猴的分布上,我们爱护区管理人员一贯和地名联系起来,就像我们通常口语中的中甸人、维西人、德钦人那样。而在德钦人中又可分为珠巴洛河、澜沧江、金沙江人等详细细化。这是自然爱护区人把滇金丝猴人性化的一种提升。在众多滇金丝
21、猴中,珠巴洛河的滇金丝猴,还没有被真正意义上的探讨机构做过具体的实地调查探讨。只有走马观花式地进行了一些分布调查,所以珠巴洛河滇金丝猴与维西、叶日的滇金丝猴是不是同一个祖宗?同一种血缘关系?人们还没有深究过。但有一点,像我们这种跟滇金丝猴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可以确定的是,珠巴洛河一带的滇金丝猴,由于林带广袤,食物链丰富多样,猴子的个体、健康状况比其它猴群优良得多。 对滇金丝猴来说,祖祖辈辈居住、繁衍在这滇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它们与世无争,日出而动,日落而歇,它们习惯于生活在蓝天、白云之间,习惯穿梭在森林岩石之间。饿了,摘几颗野果,渴了,饮几口山泉,困了,以蓝天为盖,森林作床,美美打上个把时辰
22、的瞌睡。然而,它们根本想不到人类贪欲的欲念始终干扰着它们安静的生活。几百年以来,人类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杀戳和索取。 阿尼散的马路梦 几天来穿梭于密林中的羊肠小道,眼前突然出现一道宽广的道路时,心情像久旱遇甘露那样的欣喜若狂,光明爽朗起来。横在我们面前的这条道路是珠巴洛河一带家喻户晓的阿尼散马路。 珠巴洛河一带年纪稍大的人们,都参与过这条马路的修筑。虽时隔几十年了,但在他们的眼里似乎昨天发生的事。老人们提起阿尼散马路时还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这是一条曾让珠巴洛河人梦寐以求的五彩马路。 上世纪60年头,霞若傈僳族自治乡(当时是区),有一位傈僳族的区长,叫阿尼散。他发动并带领整个珠巴洛河人,想从粗卡通村
23、沿珠巴洛河逆水而上修通一条马路,翻越白马雪山到达德钦。这场马路梦虽然没有圆,但曾一度激昂着珠巴洛河人的心。 阿尼散马路由于当时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修到一半就废止了。 然而,珠巴洛河人,心中恒久牢记着这位敢做马路梦的人。人们把这条路称为阿尼散马路,以作纪念。在当今马路如蜘蛛网般的年头里,不管是各种缘由修通的或没有修通的,哪条马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呢?只有阿尼散马路。 时隔几十年后的今日,当我们走在重峦叠峰,茫茫原始森林中左盘右绕的阿尼散马路时,我仿佛看到当年筑路的珠巴洛河人放开肌肉鼓突的胸脯,绳子系在身子,一晃一荡在岸石上开凿炮眼,每一片溅起的石屑都浸透了咸咸的血和汗岁月如梭,又是一年鹅黄嫩绿,
24、桃红梨白季节,阿尼散马路在震天动地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口号中,最终把它的身躯,摆进了陡壁千仞,壑深谷幽的珠巴洛河边。 在阿尼散马路上,有一段叫“蛇谷”的部分。听说修这条路时,这一段挖出几十处蛇窝,一场又一场的人蛇大战,使工期耽搁了不少时间,还传闻着成千上万的蛇成群结队地涌进修路人帐篷的事。 现今的阿尼散路,来来往往采集林下产品的人比当年修这条路时的人还多,阿尼散马路始终是条废路,从修路起先到几十年来,没有一辆真正意义的车辆驶过这条路。但由于这条路的修建,也由于这条路的废止,给这一带的人们供应了一条宽敞的人马驿道。人们顺着阿尼散宽敞的马路上来,不断地采集着、掠夺着,使阿尼散马路一带的资源一每天一年年在枯竭,在呻吟、在消逝 我想这不会是当年阿尼散和珠巴洛河人修这条路的初衷吧! (作者单位: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