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减轻焦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减轻焦虑.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减轻焦虑 开展心理健康教化,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近几年,学生过重的负担始终是教化界乃至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极为普遍,由其带来的危害更令人担忧。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学生的负担状况,我们对六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内容过难,课程多、辅导材料多、考试频繁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沉重的心理负担方面。 当然,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老师、家长不正确的教化观念和教化看法,不恰当的教化方式,不良的学习心理环境等,则是造成学生心理负
2、担过重的更为重要的缘由。因此,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不仅要重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要重视改善成人的教化行为。这也是全面推动素养教化,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条件。普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化指导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多管齐下致力于创设学生优良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一、学生首先,重视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看法与学习实力,让学生驾驭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学、善学、好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沈家门第一初中作为普陀区心理健康教化的基地学校,领先实施新生入学学法指导。详细做法是:初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规定一律上学法指导课,同时还规定,每一学科的第一堂课必需给学生讲解这门学
3、科的学习方法。试验证明,这样做既使学生驾驭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学得轻松,又减轻了学生对新的课程学习的恐惊心理,效果较好。指导中心把这套方法在全区推广应用。同时,全区初一普遍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用活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教化,培育学生学会学习,增加自学实力,从而订正不良学习心理与行为习惯。其次,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化,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开拓心理健康园地及“知心姐姐对你说”专栏,培育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主动情感,使他们开心学习和生活,开心活动和创建,进一步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普陀区34所初中和乡镇中心以上的小学都开展了以
4、上这些教化活动。受教化的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4/5强。通过学生座谈了解到,学生剧烈地渴望有良师益友为其排忧解惑,指引迷津,缓解过重的心理压力。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化专题讲座和心理辅导课对他们帮助很大,因此,心理辅导活动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心理辅导老师则成为学生最密切的老师。第三,主动开展个别心理疏导和矫治,依据三年来的统计,区心理健康教化指导中心的“知心姐姐”信箱和“319”询问热线电话共接纳1635人次学生求询,面询178人次。如外区某中学的柴x x同学,由于一次考试失利,垂头丧气,觉得抬不起头,甚至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念。通过我们回信耐性地说明指导,一个月后,他又重新树立了信念,各科成
5、果都有了明显进步。又如我区沈家门某中学的陈x x同学,由于学习压力过重,患了严峻的神经衰弱,无法正常上课而休学在家,我们一方面建议家长不要忌医求治,另一方面对该生进行分析诱导,病症很快好转,一星期后能够正常上课学习。 在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各校的个别询问和辅导也开展比较正常。学校的“知心”信箱也有数量不少的来信询问,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更是视察微小,及早发觉问题,然后通过心理辅导,干脆促进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变。如:某小学一学生因不想参与运动会而想跳楼自杀,通过心理辅导,使他解除了心中的死结,目前心情稳定。另一小学一个一年级学生,经有关部门认定为弱智,而且父母离异,寄养在估估家。刚起先连1+1都学得很
6、困难,经过心理辅导老师一学期耐性的辅导、启发、激励,到期末,100道口算在8分钟内可以完成,而且精确率为100%。第四、改革评价方式,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焦虑,削减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了学生的胜利体验。依据省教委的要求,普陀区全部小学几部分中学采纳等级评定学生学科成果,变更过去单一的百分制评价。同时提倡老师采纳激励性评语。现在几乎全部的中小学都一改过去大同小异、公式化的评语,而改为“温馨型”或“激励型”评语,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如A学生,他的学习成果很差,但劳动观念很强,老师的评语是:你是一名特别关切集体的同学,每当你静默地捡起一张纸片扔向垃圾桶的时候,每当你不声不响拿起
7、黑板刷时,你是否留意到老师是多么兴奋啊。而B学生很聪慧,但懒散,学习成果平平。老师的评语是:你天资聪颖,思维灵敏,这是父母赠与你的珍贵财宝,假如不好好利用的话,奢侈了岂不行惜?二、老师老师是教化教学主体之一,对学生全面素养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讨证明,老师的教化观念对他们的教化看法和教化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假如老师观念的落后,不仅不能很好地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甚至成为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普陀区现有老师2471人,四十周岁以下的老师1844人,占总数的74.6%,这批老师是目前学校教化的主要力气。而这部分老师大都是在复原高考以后培育起来的,其中三十岁以下的老师,更是应试教化模式下培育出来的,
8、自身的全面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假如学校心理健康教化以探讨的方式开展,仅靠几位心理辅导老师明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在心理辅导老师地方得到解决,再回到教学班级的教化教学环境中,又受到原有诱因的影响,诱发新的心理问题。据有关资料反映,中学生的心理问题80%来自于老师不当管理和教化的不得法。所以,必需对每一位老师进行教化观念及心理健康教化学问的培训。1、对老师的培训我们采纳请进来、派出去和自行组织大面积培训三种方法。三年来,我们先后邀请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张同延教授,华东师大博士蒋碧艳、北师大教授林崇德、沃建中博士、省教科院王健敏博士、省教化学院的骆伯伟、姜一解教授等十多位专家、教
9、授前来讲课指导。同时,我们还先后派送五批骨干老师到京、上海、杭州等地参与短期培训或考察。 1997年5月- 6月分两期共14人到北京参与中科院心理探讨所举办的“心理询问”与“心理测量”培训班,在学习期间还考察参观了北京五中、北京182中等闻名中学,并与这些学校的老师进行了座谈。1997年12月,组织全区小学心理辅导员25人去上海虹口区学习。1998年4月,指导中心全体人员8人在教委领导的带领下,去杭州考察心理询问指导中心。期间观摩了安吉路小学的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1997年9月,组织为期四天的中学心理辅导老师培训班。1997年9月?12月,举办为四个月的小学心理辅导老师培训班。1998年8月,
10、协办省“中小学校心理辅导探讨会”的成立大会。1999年10月,组织中小学10位心理辅导老师赴杭州参与“全国中小学心理教化和辅导研修班”1999年,在教委的支持下,指导中心制定全体老师心理健康教化学问培训的安排,把心理健康教化的培训作为老师接着教化的一部分。培训采纳指导中心印发教材和大纲,以老师自学为主,指导老师指导为辅的方式进行。到99年底,已完成对沈家门城区初中老师的指导。同时,指导中心人员常常下各学校举办讲座,结合典型案例,传达干脆发自于学生内心的声声呼喊,对老师的振动很大。到目前为止,全区约有1/2的老师干脆倾听过专家、教授及指导中心人员的讲座。指导中心还利用全区联网的教科研计算机网络,
11、转发大量有关切理健康教化及现代化教化观念的文章,要求学校组织老师学习。通过培训与学习,老师的教化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有很多老师在讲座结束后说:这么些年书教下来,只知道让学生驾驭学问,想让他们多学一点,没想到自己的好心反而害了学生。 一位班主任老师在学习体会中写道:某些学校不该为了追求升学率而牺牲体育课、活动课,不该激励老师、学生在活动课补课、做作业,不该对喜爱活动的学生一概嗤之以鼻,要合理地支配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各项有益的体育活动,增加学生的体魄。某初中一位班主任,工作相当负责,但就是不自觉地摆出权威者的看法来面对学生。她班里有一位得才兼备、活泼可爱的女生,一度心情低落,上课不
12、用心,成果直线下降。这位班主任多次找她谈话,学生总是静默无语,效果不佳。经过心理健康教化学问培训后,这位老师从典型案例中受到启示。找这位学生谈话时不再盛气凌人,而是耐性倾听,没有了想当然的说教。最终这位学生流着泪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原来她父母离婚后分别组成了新的家庭。不幸的是,继父与继母都排斥她,使她无家可归,只得暂住外公家。但外公外婆比较自私,为省电及休息等缘由常常责骂她,使得她无法安心学习,日渐下降的成果有使她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这位老师知道缘由后,多次与其亲生父母联系,共同商议解决的方法。使这位学生最终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缓解了她的心理压力。事后,这位班主任深有感受地说:作为老师,
13、不仅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更要有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心。 2、引导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化探讨工作。普陀区1998年申报省级规划课题普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化的探讨与实践(获省基础教化优秀成果二等奖),99年又申报普陀区心理健康教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获省普教课题推广一等奖)。在总课题下,各校又确立有学校特色的探讨课题。如沈小班集体建设与心理健康;沈一小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培育;沈二小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普陀中学学生自办法识的培育;普陀二中创新教化与创新学习的探讨;沈一初老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的探讨;沈四小以体育为突破口,培育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探讨与实践;台门中心家长学校与学生心理健
14、康;东港小学小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培育等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化探讨课题,吸引了大批老师参加其中。通过教科研,不但使老师对心理健康教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由于他们的探讨与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化、教学水平,干脆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3、创建健康的教化、教学环境。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个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仅须要特地的心理辅导,还有赖于整个教学、教化环境的优化。良好的教化、教学环境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区有大批任课老师,加入心理健康教化探讨工作,在所任学科中进行教学改革。普陀二中一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实施“吸引教化
15、”。用创设意境、动手操作、设疑提问、作业分层、不做预习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实践证明,这样的数学课学生学得轻松、开心,而且驾驭得坚固,更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家庭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而且越来越多的探讨表明,除了学问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确定作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家长的普遍心理。然而过高的期望和过分的关切导致了子女心理压力过重。据我们在1999年期末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有90.8%的小学生感到读书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家庭(43.8%);全部的初中生感到读书有压力,压力主要来自家庭(38。3%)。在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的民意调查
16、中,有87%的学生认为考试结束后的心理压力更重。缘由既有同学、老师和自我评价等,但更主要的来自于家庭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干脆来自父母外显性的,有的父母硬性规定孩子考试的分数,如达不到要求则棍棒相加、责骂、讽刺等;也有的是隐性的负担,一旦学生成果下降,父母虽嘴上不说,但对孩子的热忱明显减弱,脸上愁云密布,家庭气氛沉闷。这些不恰当的教化方式与行为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苦差事,由此加重了学生失败、挫折、无助等消极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负担,使学生出现心情惊慌、焦虑、恐惊、躲避、退缩、缺乏自信念和进取心等心理行为偏差,严峻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发生象金华市某中学学生那样,由于无法忍受而导致杀害亲生母亲的
17、恶性事务。针对家长存在的这种教化观和教化方式,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及家长报等阵地,通过家访、联系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扬心理健康教化学问,讲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我的教化观”主题探讨。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利用典型案例向家长灌输新时期人才观、教化观。并提出合理的教化建议:1、尽力了12下一页 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了他们的志向、爱好、实力,依据学生的特点赐予适当的期望。2、敬重理解他们,彼此把看法沟通好,建立一个和谐而民主的家庭。3、和学生共同制定目标,激励孩子一个一个地实现,对孩子多进行正面强化,削减严厉的惩处措施。4、和学校沟通好,亲密协作,共同提高。使很多家长的观念得到转变,逐步变更了原来不良的
18、教化方式。例如:某中学一位女生,成果不错,但言行特别偏激,对老师和家长的关切都有剧烈的逆反心理,而且一度出现对学习不感爱好、无意上学的举动。据调查,原来该生在小学是优等生,在班级里到处领先。到中学以后,有几次测验成果不甚志向,感到心里不平衡。更为主要的是,该生的奶奶对她关切过度,尤其对他考试成果过分重视。每次考试以后,有时不等评卷结束,就打电话或亲自到校询问,见成果下降,便忧心忡忡,进而对该生施加压力。这引起该生的剧烈反感。心理辅导老师细致分析了该生的状况后,与家长联系,使家长明白欲速则不达,教化子女也得有张有弛的道理。这位家长变更了过去的做法,经过疏导,该生的偏执心情渐渐消退,学习爱好渐渐深
19、厚,成果稳步提高。四、结论1、开展心理健康教化,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内在心理惊慌、焦虑。97年初,我们对初一新生进行考试焦虑测试,结果表明,由40。8%的学生有重度以上的焦虑。时隔三年,在小学六年级流毕业考试前的一次测试,却只有4。8%的学生表现过度惊慌。去年底,我们在调查中,有86。2%的小学生和41。9%的初中生自我报告课业负担一般或较轻。2、开展心理健康教化,能有效排解学生心理压力的外在环境。从上文资料表明,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化,老师、家长正逐步变更传统的教化观念与不良教化方法,使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步减轻。3、教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样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教化的现状,必需正本清源,确立以做人为核心的教化原则,让素养教化进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须要社会各方面、多角度地参加。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不仅要减轻课业负担,而且还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转变教化者的教化观念、提高教化者的教化实力、改善师生关系和亲自关系、变更不良的教化方式则是为学生供应宽松、平安、和谐的成长环境的重要前提。我区开展心理健康教化的实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