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地球的自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地球的自传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3课地球的自传教案鲁迅自传 鲁迅自传教学目的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鲁迅精神。2、了解“小传”的文体特征,学写“小传”。教学要点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验。2解读鲁迅精神。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4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1重读适讲,学练结合。2、设疑激起,自读求解,探讨总结。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确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宠爱鲁迅,崇拜鲁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踪迹。(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敬慕之情,
2、激发阅读爱好,又提示了学习重点。)二、解题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是写人物生平经验的文体。传记文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敕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自传文常识是一个新学问点,须要讲解。将“小传”“自传”传记”等相关概念一块儿介绍,可以形成一个小体系,让学生多增加点语文学问储备。“题解”中不简介作者,一是因为以前教学中已多次涉及鲁迅的作品;二是因为这篇课文本方就是介绍鲁迅的。背景材料对本文教学很重要,但也未列入“题解”。这是因为本文涉及的背景材料点多面广,集中介绍难度太大
3、,且显得知赞,并不好,会使语文课走味变形,变得像历史课。拟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酌情穿插一些背景简介。)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l)初读课文(读全篇)。要求:借助工具书,清除字词障碍;标出文中干脆或间接表明时间的词句。提问:课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的?分段的依据是什么?试概括各段大意。明确:课文是按时间依次来写的。依据内容上的重大改变分段落。第1段主要写家庭状况;第2段写外出求学;第3段写工作经验;4段写著述概况。提问:文章这样支配依次和段落有什么好处?明确:这样支配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能清楚地显示人物的人生轨迹。(这样支配程序,按部就班,既有助于学生构建材内容的整体感性相识,又能对结构形式产生肯定的理
4、性相识。)(2)再读课文(读第2、3段)。要求:依次给这两段中的活动经验编上序号;登记这些经验。 18岁29岁在南京1水师学堂学洋务2在日本3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4回东京从事文学活动529岁作传时回国后6杭州两师范7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8做校长9南京做部员l0做部员兼讲师11夏门高校做教授12做教授13定居集体检查项表结果。(第2、3两段是文章重心所在,包含的经验丰富困难。通过上述操作,学生对这些经验的记忆得以强化,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务实基础。)2详细研习,理解人物。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了解了鲁迅从诞生到作传前的主要经验。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这些经验能表明作者是怎样的人。(过渡,使上下环节连贯;提
5、出下阶段的大目标,使学生不过失方向。)要求。a以课后练习二和三中的第1小题引路,参照课文注释细致阅读课文中的两个片断,即写不愿做幕友和商人与弃医从文经过的片断,思索习题中提出的问题。b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练习二及统习三中的第1小题,求大同。存小异,形成答案,并推选一名代表打算发言。C请一个小组的代表口头回答,让其他有异议的小组代表发言(没有则罢)。学生自读揣摩及小组探讨时,老师巡堂,为学生供应询问服务,就事情的背景、过程及细微环节等方面作一些补充介绍。待小组代表答题结束,老师赐予简评,纠偏救失。(如此可抓住重中之重,凸现人物精神面貌;研习课文,落实课后练习,收到增效减负的效果;分组探讨,代表发言
6、,既兼顾全体,又不会失控;供应询问服务,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刚好排解困惑。)简述:我们从作者不愿做幕友或商人的故事中相识了胸怀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鲁迅,他怀揣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志向,毅然决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会的门槛,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他弃医从文的经验又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青年鲁迅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两件事真令人感动。事实上,鲁迅一生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就本文而言,其中记录的每段经验都很不寻常。如文中写到的多次“走出”便是他上求下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写照;又如,“段棋瑞政府”“要捕拿我”,也表明白他与反动派警不两立的坚决立场和革命精神。不过这些内容都写得很简约,同
7、学们一时还看不出原委,有待今后不断丰富阅历,渐渐了解。(研习先聚焦后发仪,辐射整体,做到了点面结合,能使学生获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研读第4段。a要求记住本段介绍的文集名。b思索: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本段写的是著述状况,是否可以删除?明确:不行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宏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宏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扬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明显,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让学生在相识第4段作用的同时,进一步相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3观赏品尝,领悟特色。简述:
8、常言道,文如其人。这话用在鲁迅先生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的每篇文章几乎都像他的人生一样精彩。本文堪称自传的典范:区区千字文,涉及了他大半生的主要活动,篇幅虽小,容量很大;语言简省,又略中有详,恰到好处。此外,本文的语言平实中又不乏含蓄幽默。要求:阅读课后统习三中的第3、4题,结合语境,体会第3题中“学者”“说我不好”等词句的味道,再比较一下第4题中的“不好”与第3题中的“不好”有什么不同,相互沟通体会。明确:a第3题:将那种欲量我于死地的告密行为说成“说我不好”,重话轻讲,能表达对敌人的蔑视,也体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将告密者尊称为“学者”,不无调侃嘲弄之味。b第再题:不同。上句中的“不好”是、
9、坏”,用在句中有轻视的语气;本句中的“不好”则是自谦之辞。4课堂小结,整理保藏。本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迹和著作概况,进一步相识了鲁迅先生,感受了他精神的崇高和贡献的宏大,这将会使我们终生受益。再则,课文也给我们供应了一个经典的小传范冽,从中,同学们了解了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对今后的写作应当有所帮助。(呼应开头,梳理纲目,加深印象,以便学生保藏学习所得。)四、布置作业作业:1为自己写一篇小传。字数在700字左右。2鲁迅自传是1930年写的,他要是在去逝前不久又为自己写小传,可能还要写到哪些内容?教学后记:本节课,我主要以“阅读谈感想”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在充分阅读
10、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小组合作探讨,将各自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写在纸上,相互沟通和探讨,进而深化把握文本,理解人物主要经验的变更中思想的改变,加深对人物名贵品质的相识和学习。学生在对问题的探讨时,激烈的争议,爱好盎然的探讨,思维火花的碰撞,充分展示了他们学语文的热忱和激情,这是我们渴望看到的。其次,课堂上学生敢于说真话,吐真言,表明个人不同于别人的见解,这正是有灵性思维头脑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表现。阅读与表达紧密相连,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参加课堂教学的全部人思维都在快速地运转,这是因为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忱,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总之,课上学生主动动脑思维,流利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充分展示
11、了他们灵性的思维头脑和火热的学习激情,这样的语文课,我想,有气氛,有思索。 性状的遗传教案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重点)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重点)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难点)实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表达实力;开展调查活动,培育学生统计及数据处理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了解父母,酷爱父母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课前打算: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1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刚好间支配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3分钟回顾所学学问,思索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怎样的?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如何存在的?3.在人类生殖的过程中,父母的染色体是怎样传给后代的?学生回忆、看书复习。回答问题,并刚好订正。复习所学过的学问,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学问铺垫,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导入语:同学们好!很兴奋和大家一起学习性状的遗传,老师想对同学们有所了解,咱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好不好?展示问题:1.同位之间相互视察一下,你具有下列哪些特征?(展示图片: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能否卷舌等。)2.请双眼皮的同学站
13、起来。3.在站着的同学中,不能卷舌的请坐下,请无耳垂的同学再坐下。师:大家看,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同学!可见,每个人都有与别人相像的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请信任你也是最棒的!刚才我们调查的这些人体特征叫生物的性状,大家想一想,你的哪些特征与父亲的相像?哪些特征与母亲的相像?为什么你与父母之间有这么多的相像之处呢?那么父母的这些性状是如何遗传给后代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性状的遗传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课堂调查活动。 并思索自身的性状与父母有哪些相像之处?父母又是如何将这些性状传递给自己的?以调查活动导入,学生通过视察了解自身的特征,感性相识
14、自身的性状。既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这样设计还可以培育学生悦纳自己,酷爱父母的思想感情。引导探究层层推动8分钟学问点一:生物的性状接着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索:1.除了我们刚才列举的外部形态特征,父母还可以遗传给子女一些什么呢?2.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特征也能遗传给后代吗?谁能举例说明?归纳总结:大家列举的人的身高、眼睛、肤色、花的颜色、叶的形态、动物的毛色等都属于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而血型、免疫力等属于生理特征;走路的姿态、说话的声音、动物的叫声、运动等属于行为方式,我们把这些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统称为生物的性状。3
15、.组织学生进行视察力竞赛:在下列生物性状中找出不同之处。(展示图片:果蝇翅、番茄果实的颜色、兔毛的颜色等。)通过视察、分析,总结相对性状的概念。 过渡:同学们视察的很细致、仔细,回答也比较精确。我们把这样的一对性状叫相对性状。 4.推断:下列性状是不是一对相对性状?A黄皮肤和黑眼睛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C狗的卷毛和短毛D大嘴唇和厚嘴巴5.谁还能举出一些相对性状的例子? 过渡: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发觉每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都有很多相对性状,那么这些性状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遗传又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接着探究。 学生要依据身边的实例及教材的学习等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 细致视察图片,快速的找出不同之处,体会
16、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但却有不同的表现,从而理解并总结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依据自己的对相对性状概念的理解,快速做出推断,并举例说明。在学生初步相识人体的一些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大量的生活阅历中去找寻其他生物的性状,比如花的颜色,猫的叫声、血型等。从而感性的了解生物的性状包括三个方面,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物性状的含义,并能自己总结诞生物性状的概念。组织学生快速的抢答,激励学生提取平常积累的学问,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老师始终处于“导”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动眼、动口、动脑的参加状态。该组推断题的设计,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驾驭状况。 组织沟通点拨建构18分钟1.指导学
17、生视察教材84页图4.410,分析:(1)在豌豆花色、鹦鹉体色的遗传中,我们要探讨的分别是哪一对相对性状?(2)豌豆花色和鹦鹉羽色的遗传中哪是显性性状?哪是是隐性性状?过渡:同学们分析的真好!生物性状的遗传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呢?我们要从生物的遗传物质上来找寻缘由。大家想一想:生物体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是什么?(染色体、DNA、基因)原委是什么限制着生物的性状呢?2.指导学生分析转基因鼠的培育过程图(课件展示),探讨: (1)子代巨型小鼠比亲代小鼠的个体大很多,这是什么缘由呢? (2)这个试验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限制的?过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怎样存在的?(成对)3.指导学生视察
18、教材84页图4.411,分析:(1)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有什么规律?(2)一对染色体上只有一对基因吗?(3)你还有什么发觉?(大小写的问题) 过渡:一对基因可以用一对大小写字母表示,这是什么含义呢?基因又是如何限制性状的呢?4.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关课文,解决以下问题:1.(1)一对基因可以用相对的大小字母表示,这是什么含义呢?(2)基因是如何限制生物性状的?5.指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人的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A限制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a限制的。(1)显性性状是什么?隐性性状是什么?(2)父亲是双眼皮,其基因组成可能是什么?(3)母亲是单眼皮,其基因组成可能是什么?过渡:父母的基因又是如何遗传给
19、后代的呢?6.老师指导学生分析:一对基因随一对染色体遗传图,思索: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如何传给后代的? (2)图中的后代体细胞中遗传了母亲的a基因,为什么还表现为双眼皮? 总结:(分析图后)我们看到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限制着后代的性状表现。正是由于基因在亲代和后代之间的传递,才使得生物的固有特征代代相传。学生依据教材上的遗传图示,分析豌豆花色和鹦鹉体色的遗传,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并提出猜想:为什么亲代的某些性状在后代中不能表现出来呢? 学生分析转基因鼠的培育过程,尝试得出性状是由基因限制的结论(1)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2)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限制的
20、。 学生读图分析基因的排列及书写规范等学问,最终得出基因是如何限制性状的结论。 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独立完成练习,沟通答案,分析做错的缘由。 学生细致视察、探讨分析后回答。(1)基因是随着染色体的遗传而遗传给后代的。(2)因为在子女的体细胞中还有一个来自父亲的A基因,因此表现为显性性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豌豆花色、鹦鹉羽色的遗传,自己发觉生物遗传的规律,引导学生先揭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再进一步去探究遗传规律的本质。此时教学内容依次的调整恰到好处。创建性的运用教材,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试验分析,即转基因鼠的诞生。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得出基因限
21、制生物的性状,其二使教材内容更具有连贯性。让学生自己去视察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去发觉基因排列的规律、探究这种规律的本质、自学教材有关内容、小组沟通,最终共同得出结论,培育学生自学概括实力和表达实力。培育学生阅读、归纳实力。 设计这个练习能对所学学问刚好的巩固,将学会的学问加以应用。 通过视察、探讨、分析去发觉学问,渐渐培育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实力,通过沟通,体验学问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归纳提升拓展应用8分钟过渡:知道了基因的遗传规律,我们一起再来揭开豌豆花色遗传的奇妙吧。1.指导学生分析接着教材84页图4.410,分析:(1)豌豆的紫花是由基因B限制的,白花是由基
22、因b限制的,你能写出紫花和白花可能的基因组成吗?(2)在豌豆花色的遗传中,为什么在后代中只表现为紫色呢?白色为什么不能表现出来呢? 老师精讲:假如豌豆亲代组合是紫花(Bb)和白花,它们的后代又有几种表现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亲代紫花白花Bbbb 生殖细胞Bbb子代基因组成Bbbb子代表现紫花白花 想一想,子代中的白花和紫花各占多少?师: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叫遗传图解,遗传图解就像一把钥匙,用这把钥匙能揭开许多遗传的奇妙。2.学以致用:请同学用这把钥匙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1)人的双眼皮(A)和单眼皮(a)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明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明却是单眼皮,这是怎么回事?莫非小明不是父母亲生的
23、吗?假如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双眼皮的可能性是多大?(2)某人的鼻子原来比较高挺,一场车祸后,鼻子被撞歪了。他担忧会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很难过,你能给他做做思想工作吗?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特别精彩,老师也为你们感到傲慢。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怀疑? 学生依据所学学问,解题。 学生分析作答。 结合自己的分析,仔细听老师分析,突破难点。 学会用遗传图解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分析、沟通,重点说明缘由。 将解题的步骤写在练习本上,注意纸笔落实。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学生要合上教材叙述。此处设计紧扣教材,充分的利用教材,将刚刚所学的学问用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自己对前面
24、所留的疑问给一个合理的说明,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老师精讲的目的,是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解题方法,通过板书,教给学生用遗传图解的方法解决一类问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学问的整合、迁移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老师设计的反馈训练不是简洁的一问一答,而是由学问立意逐步过渡到实力立意,针对性强,注意学问的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 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性的学问,并能用规范的语言加以描述。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5分钟A类: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黑毛B.人的身高和体重C.圆滑的豌豆和皱缩的豌豆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2.把高茎(E)豌豆与矮茎(e
25、)豌豆杂交,子代中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则亲代的基因组合方式应是()AEEeeB.EeeeC.EeEeDEEEe2.下列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染色体就是DNAD.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基因限制的B类:4.下图表示一对黑色雌、雄豚鼠交配后产下的后代的遗传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豚鼠的黑色和棕色是一对_。(2)豚鼠的毛色性状是由_限制的,性状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_过程传递给子代的。(3)从豚鼠的亲、子代毛色性状来看,棕色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是_(用T、t表示),亲本黑色豚鼠的基因
26、组成是_。课下作业:自然种植的棉花大都是白色的。间或在田中也会出现一两株彩色(如棕色)的棉花。彩棉用于纺织,可以免去繁杂的印染工序,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削减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现有两株白色的棉花,分别让它们作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结果它们的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请分析回答:(1)棉花的白色和棕色在遗传学中是一对_。(2)在上述棉花颜色的遗传杂交试验中,显性性状是_,隐性性状是_。(3)假如有B和b分别来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上述杂交的子代中,结白色棉花和结红褐色棉花的基因型分别是_,_。(4)农业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将彩棉大量繁殖,比较志向的繁殖方式
27、是()A.种子繁殖B.压条C.扦插D.组织培育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刚好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同时培育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长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第三节性状的遗传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详细表现为: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课堂的功能变了,课堂不再只停留在老师对学问点的传授上,更要创设氛围情景,注意学习的方法训练,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通过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亲身实践、独立思索、合作探究,培育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实力、获得新学问的实力、分
28、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实力,形成良好的情感、看法、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评价要满意学生的内心须要,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洁地推断答案的对错。本节课中老师的评价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的从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增加学生自我相识的角度动身赐予了主动而又客观的评价。老师对这些同学的评价除了对生物学问本身理解的确定外,更多在注意开发与唤醒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对自我的相识。 第3课远古的传闻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闻教案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闻,了解传闻和史实的区分。一、识记与理解1、识记远古传闻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
29、始祖。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闻的实质。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二、实力与方法1、培育从传闻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实力,初步驾驭用传闻印证史实的方法。2、回忆已学学问并联系资料,理解传闻与历史间的关系。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学习历史、酷爱历史的情感。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育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德,培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念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一、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闻和华夏族的形成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珍贵的品德二、难点: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斗争与融合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新课
30、。1课时。老师打算: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祀活动的图片、禹治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史上的传闻。学生打算: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闻。讲解法、讲解并描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和探讨法。计算机与课件。(结合旧学问导入新课)师: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准确的记载。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历史传闻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传闻虽然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闻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了极有价值的内容。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闻?(出
31、示课题)第3课远古的传闻一、炎帝和黄帝的传闻1.农业起源的传闻(选定一位或两位同学上台讲解并描述炎帝或黄帝的传闻,以此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主动性)联系炎帝和黄帝的传闻,开展探讨,依据课本介绍的有关炎帝、黄帝的传闻事迹,总结归纳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演进所做的贡献。师: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很多部落。相传,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出名。华夏族的形成与炎黄部落有着亲密的联系,可原委谁的功劳最大?谁才是真正的华夏之祖呢?师:通过同学们激烈的争辩,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都对华夏族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传闻中的炎帝和黄帝。(课件展示:中国古代地图、炎帝画像,白虎通记载的
32、传闻:“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老师讲解:炎帝又号称神农氏。传闻他姓姜,生下来是牛头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采集、狩猎为生,常常挨饿。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后来经过细致视察,他发觉自然界的植物有肯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假如能辨别出哪些果实能吃,那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70多次,最终最终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传闻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干湿、肥瘠、凹凸,教人视察气候,
33、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劳动工具。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师:农业真是炎帝独创的吗?那么这个传闻有没有真实成分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农业的发展的确经验了传闻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旁边驯化和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远古时候的任何一件独创或改进,都是积多数人力,经验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绝不是一个人短时的功劳。但是,后人在追述历史时,总爱将一些独创创建集中附会在他们的杰出代表身上。除炎帝外,黄帝也是这样,传闻黄帝创制历法,指导人们依据季节的改变播种、收割。他还独创铜车、车船、加工谷物
34、和蒸煮食物的用具等。(课件展示:黄帝画像和传闻中黄帝的独创)师:传闻中黄帝、炎帝对原始农业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巨大贡献。炎帝因此被尊奉为神农,黄帝更被尊奉为中华人文始祖,他们另外一个巨大贡献是推动了华夏族的形成。2.华夏族的形成师:随着炎帝、黄帝部落渐渐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和财宝,双方产生尖锐冲突,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斗争,在斗争中各个部落渐渐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学生分组探讨,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索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课件展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师:炎黄部落联盟不断融合其他民族,称为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即是汉族的前身,故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5、炎帝、黄帝也因此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受到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敬重和纪念,在湖南的炎帝陵和陕西的黄帝陵是华夏族的祖陵,是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扫墓祭祖的人川流不息。(多媒体播放海内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实行盛大祭祖活动或者指导学生看图)(组织学生探讨)在黄帝陵实行祭祖活动原委有何重要意义?老师点拨:结合炎帝和黄帝的贡献、说明他们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宝、在华夏儿女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我们应学习体会使学生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教化。师: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其中尧舜禹及其“禅让”的传闻最为闻名。二、禅让的传闻(本目内容简略,学生理解禅让较难,为化
36、难为易,宜用归纳法由详细到抽象,最终给禅让下定义)(展示传闻中尧舜禹的画像)老师先提出如下问题:1.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依次是怎样的?2.舜和禹接替前任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他们为什么能够担当部落联盟的首领?3.在你看来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并过渡:禅让制其实就是通过部落首领民主举荐贤能的、能为各部落接受的人担当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舜以其高尚品质得到部落首领的信任被举荐担当部落联盟的首领,禹则因为治水有功被举荐为部落联盟首领,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大禹治水的传闻。三、治水的传闻(本目故事性强,文字也无障碍,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适当点拨)(课件
37、展示大禹治水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1.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师:疏导胜利:堵塞失败(展示史记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闻:“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2.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师:传闻大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英勇、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行。3.你认为禹治水胜利的主要缘由是什么?学生能答出1、2其中之一方面就应当确定。4.大禹治水的传闻为后人探讨历史供应了哪些重要信息?师引导:远古发生过大水;水灾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与洪水进行艰苦的斗争;那时人们通过民主选举治水的人;通过多次失败,人们总结出
38、治水阅历,用疏导的方法取得治水胜利。5.大禹治水胜利对部落联盟发展和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师:大禹治水胜利,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为他担当部落联盟首领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创建了条件。这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大量远古传闻中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传闻。我想知道同学们有怎样的感想,得到了哪些收获?学生自主发言,畅谈本课学习的感悟和收获。1.探讨传闻与历史的区分和联系。2.收集有关炎黄、尧舜禹的成语或典故3.收集本课涉及的远古传闻或其他远古传闻。巩固练习:1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A.黄帝部落B.炎帝部落C.蚩尤部落D.
39、夏部落2下列传闻中与炎帝无关的是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B.尝百草,寻药物C.创制历法D.独创陶器3传闻中铜器和车船的独创人是A.炎帝B.黄帝C.蚩尤D.嫘祖4有关黄帝、炎帝传闻的表述中,不精确的一项是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5“禅让”传闻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依次正确的一项是A.舜尧禹B.尧舜禹C.禹舜尧D.舜禹尧6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A.斗争B.世袭C.禅让D.谦让 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