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第10课(学案)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旺盛一级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实力目标:通过思索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育学生综合归纳的实力;通过思索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缘由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实力分析问题的实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相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
2、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 南方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 南方经济的发展的缘由。 教具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思路 1、首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分析教材结构:教材从3个方面叙述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详细分析探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缘由以及表现,最终的出结论:从唐朝中后期起先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导入框,插图以及“活动与探究”部分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对教学的参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加深对课文学问的理解和相识。 教学过程 导入:幻灯片显示: 钱塘江怀古 袁枚 江
3、上钱王旧迹多,我来重唱百年歌 劝王妙选三千弩,不射江潮射汴河。 同学们,这首诗里面包含了一个神话故事,既导入框里的“钱镠射潮”的故事,请大家看导入框的内容。 学生看书 在五代十国这个动乱时期,为什么吴越能在那时候修筑海塘?江南地区在五代和以后有什么重要的改变呢?带着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日的课堂,一起来学习“经济重心南移”一课。 新课: 板书: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首先,请同学们通览一遍课文,课文是从几方面叙述了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教材的结构,有一个清楚的线索) 学生看书。 学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叙述的。 学生回答问题时同时板书: 一、
4、农业 二、手工业 三、商业 老师:首先我们来探究南方农业的发展。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南方农业发展的缘由。 (学生阅读归纳缘由,熬炼学生的阅读和分析实力) 学生:1、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少,很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2、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严峻的破坏。所以这一时期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3、统治者的扶植、重视。宋真宗推广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缘由:1、为躲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2、自然条件优越。3、政府重视、扶持。 (同时板书:1、为躲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
5、技术和劳动力。2、自然条件优越。3、政府重视,扶持。) 老师引导:刚才同学们提到,北方开发较早,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了严峻的破坏。这给子孙后代带来了严峻的影响。今日的黄河水有大量的泥沙,造成了严峻的水土流失,就是因为古代北方人民为了开发经济而长期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自然环境而造成的结果。今日,我国南方经济飞速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平衡,党中心实行了西部开发的战略,今日的西部开发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哪些阅历教训? 学生分组探讨。 学生:A、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要留意爱护环境 B、留意生态环境爱护,不能乱砍乱伐 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老师:下面来看一下,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板书:2。南方农
6、业的发展的表现。 下面请同学们找出教材中对农业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学生:A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明间流传“太湖熟,天下足”的言语。主要产地在南方。 B棉花种植,有两广、福建扩展稻了长江流域。 C茶树栽培也很广,江南的丘陵地区,新开拓了很多茶园。 学生回答时,同时归纳板书:1、水稻产量居首位,2、棉花种植,推广长江流域3。茶树栽培有很大的发展。 幻灯片显示:耕获图 动脑筋:细致视察,看看图中的农夫都在从事哪些劳动? 学生:这张图有牛耕、插秧、收获等场面,反映了农夫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 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宋朝,手工业中哪三个行业最兴
7、盛? 学生:纺织业,造船业,陶瓷业。 老师:课文中哪些体现了这一时期手工业重心也南移到了南方? 学生:1、纺织业方面: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许多来自江浙。 C、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稻了东南沿海。 2、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新颖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学生回答问题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蜀锦、江浙丝绸、景德镇瓷器等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一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达。) 幻灯片显示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8、图。 动脑筋:这是一艘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 学生:这种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实力,适应在深海中航行。 老师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商业的旺盛。宋代商业的旺盛远远超过了前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详细的内容。 三、商业 老师:请同学们概括出宋代商业旺盛的表现。 学生:A、宋代商业都市许多,最大的使开封和杭州。临安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B、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和泉州使世界著名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激励海外贸易,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9、,加强管理。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C、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旺盛。 老师归纳:总结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宋代商业旺盛的表现为三点: 1、商业都市旺盛:开封和杭州。 2、对外贸易:港口多,范围广。 3、货币: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动脑筋: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独创纸币?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日的货币又有哪些新的发展? 学生探讨 学生:1、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独创了便于携带的纸币。 2、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便利,可以较大范围内运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3、今日的货币有国家同意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运用范围更广,印刷更精致,防伪
10、技术更高。同时纸币的发行和管理更加的科学。 (学生探讨回答可能不完整,老师补充) 引导学生小结:幻灯片显示表格,学生完成,加深学生印象。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最终强调:从唐朝中后期起先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了。 布置课外作业:1982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包括本课中的杭州、开封、景德镇、泉州、广州、苏州、成都等城市,现在邀请你当小市长,请就如何在发呈现代工业的同时做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爱护工作,谈谈你的市长宣言。写一篇小论文。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完成54页“练一练”:南宋
11、最大的商都市是(B)。(B临安) 2、到了哪个朝代,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来了?(南宋) 3、依据55页“活动与探究”: A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主动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B第一种观点看到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主动影响。 C两种观点各有合理之处,但也都过于片面。只有结合历史事实对南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实事求是地总结其利弊,才能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案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案一、课堂训练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
12、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ABCD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4、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A广州B泉州C明
13、州D福州5、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福州广州泉州明州杭州A.B.C.D.6、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哪个地区商品经济的旺盛?()A.东京B.杭州C.广州D.景德镇7、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8、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缘由是()A南方战祸少,很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D麦田面积扩大9、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A定窑B钧窑C景德镇D哥窑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14、子”出现在()A北宋后期B南宋前期C南宋后期D北宋前期二、课堂回顾1、问答题市舶司:沿自唐的市舶使制,宋代的市舶司主要有三项职责:2、问答题你能回顾历史,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缘由么?三、课堂延长看宋代耕获图(故宫博物院藏品,采自宋人画册回答以下问题:1、请你描绘耕获图画面上情景。2、这耕获图有何价值?2、放大镜人一牛比一人两牛节约了一牛。为什么能节约一牛呢?关键在哪?3、宋代水稻生产规模大是什么缘由呢?4、挖掘耕获图蕴含的主要信息,找出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几个缘由。6、占城稻是籼稻,你吃过没有,好吃么?不好吃,为什么地主还要大量生产? 一、课堂训练1、C2、D3、B4、B5、B6、A7、C8
15、、A9、C10、D二、课堂回顾1.问答题答:(1)管理外来商人;(2)向商人征收入口税(称为抽解),以及对非禁榷品实行收购(称为博买);(3)把抽解和博买得来的舶货送往京师。2.问答题答:可分为三个时期: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起先得到发展;南朝时,南方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北方战乱、南方较为安定;南来的北方避难人口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治重心的南移(东吴、南朝、南宋等),且南方政府较为重视农田开垦和兴修水利;南方的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三、课堂延长1、青山下,一条小河流淌,两岸稻田连着一片。小河东岸
16、,北面是庄园大门,门前岸边有一架翻车,南面是一片稻田。小河西岸,南面是仓场,北面是一片稻田。在东岸稻田和西岸仓场之间,有一座小木桥。在庄园门前,一位老者策杖而立,前来视察的庄主。在木桥东头田埂上,有一个手持遮阳伞的人,他是督促佃客劳动的监工。其余的人都是佃客。他们正在从事耕地、耙田、插秧、浇灌、筑场、耘田、收割、挑禾、上架、脱粒、簸扬、舂米、入仓、堆秸等不同的劳动。2、描绘的是一座江南地主田庄生产劳动的场面,重点反映了种植水稻的佃客从耕田到收获的全过程。耕获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我们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难得的形象材料。反映的宋代江南水稻生产技术水平。3、答:关键在犁具。宋代先进的犁具,辕
17、进一步缩短、弯曲,是真正的曲辕犁,比唐代的曲辕犁构造更简洁,体积更短小。4、答:大规模引种原产越南的占城稻。占城稻早熟而耐旱,为水稻一年两熟制创建了条件。种占城稻能为社会供应更多粮食。南宋舒璘说:占城稻“得米多,价廉,自中产以下皆食之”。看来,平民百姓特殊欢迎占城稻。耕获图上描绘佃客们种植和收获的水稻,也许就是这种早熟耐旱的占城稻。5、第一,青山绿水,片片肥田,江南暖和潮湿的气候,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其次,佃客们的劳动场面和庄主悠然自得情景,只有在社会安定的条件下才能为农业的发展创建了条件。第三,出现翻车,出北方人迁移南方,不仅为南方农业生产供应了劳动人手,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农业发展的速度。第四,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宋代南方耕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超过了北方。第五,江南一年两熟的双季稻生产状况。宋代江南形成较为稳定的一年两熟制,6、答:米质稍差,不如粳稻米好吃。广种早熟耐旱的占城稻,一年两熟,目的是追求产量高,得米多。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