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四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四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案数学四下:绘制位置方位图教案 【教学内容】: 第19页例2和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目标: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依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平面图,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实力。 3、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爱好和意识。 【教学重点】: 依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绘制平面示意图。 【教具】: 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 【学具】 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
2、程】: 一、复习铺垫。 我们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位置与方向。谁来告知老师,要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方向和距离,并板书) 假如老师给出一幅平面图,你能说出图中各物体的准确位置吗?示复习题: 让学生汇报。 小结:在做题时,要留意以谁作观测点,方向是从哪偏哪,角度是多少?距离中一段表示多少?有几段,就乘以几。 【设计意图:通过以看图填空的形式复习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要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须要明确以哪作观测点,怎样找准方向和距离,为下一步绘制位置方向图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看图说出物体的准确位置同学们都驾驭得很好!那么,假如老师告知你物体的准确
3、位置,你能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吗? 示:(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假如让你指出教学楼的位置,你能指出来吗?与同桌说说。再汇报。并让学生尝试独立在练习纸上画出教学楼的详细位置。(再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尝试画不含角度的教学楼的准确位置,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获得胜利的喜悦,从而更激起接着学习的爱好。】 三、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特别好!刚才教学楼是在正北方向,不用画出角度。假如给出角度,你也能找到它的位置吗?示其次个问题:(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方向150米处。(读题) 小组探讨:北偏东35应当怎样找?汇报。你能在平面图上画出它的位置吗?尝试
4、画。(留意学生量角器的摆放是否正确;方向的确定有没有弄错;角度标的位置是否正确;距离是否标精确。)学生演示画的过程。 老师再出一条有角度方向的题你自己能画出来吗?示:(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方向200米处。 第三题与其次题比较,又有什么不同?(学生说)你能自己画出它的位置吗?(画完与同桌沟通。)并展示学生作品。 小结:我们在画平面图时要留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内探讨北偏东35怎样画,再从扶到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驾驭绘制含有角度的物体的准确位置方向图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72页第3题。 2、72页第4题。 四、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5、通过练习,找出存在问题,加以订正并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驾驭含有角度的物体的准确位置的绘制方法。】 五、作业:视察我们的校内,用方向(含角度)、距离绘制出教学楼、体育馆等建筑物的平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视察校内,绘制校内位置方向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视察力、创建力,并让学生把所学学问有机会应用到生活中。】 浙教版数学四下: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37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道乘、除法的意义,懂得在除法里不能用0作除数的道理。 2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会应用乘除法的意义和关系,改写乘除法算式和改编乘除法应用题。 3、明确乘、除法中各名称之间的关系。明确除法
6、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学打算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先口算,再想想每组中各题有什么联系?(投影出示) 目的:让学生感知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乘除法之间又有肯定的联系。今日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关系。(揭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乘法的意义。 (1)出示例1中(1)。(投影) 让学生用加法和乘法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师板书: 加法算:505050150(本) 乘法算:503150(本) (2)引导学生抽象出乘法的意义。 解答后,师着重问: a、此题为什么可用乘法计算?如上题中每班本数不同,还能用乘法
7、计算吗?(强调相同加数的含义) b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哪一种算法简便?你能举例说明吗? (强调简便运算的含义,使学生在详细例子中体会到乘法比加法计算简便) c、谁能说说乘法表示的意义?(让不同层次学生回答)投影出示乘法的意义,学生朗读并理解。 2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的关系。 (1)让学生将例1中(1)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得例1(2)、(3)题(投影),指名板演,各自解答。 (2)引导学生找出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概括出除法的意义: 视察:三个算式,说出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 分析比较提问: a、乘法算式中的积和因数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数, b、求两个因数的积用什么方法?求另
8、一个因数又是用什么方法, C、概括出除法的意义。(投影出示) (3)结合例1说说乘除法的意义及其关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含义。 3尝试练习:试一试。 练习后让学生说说改写的依据,以巩固乘除法的关系。 4探讨:在除法里0能作除数吗? (1)将05=0改成除法算式。练后探讨:00=?引导学生分析:假如0可以作除数,依据乘除法的关系得:商0=0。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2)50可以吗?让学生分组探讨后引导分析得:当0作除数时,商是不存在的。从而提示学生留意:在除法里,不能用0作除数。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强调不能用0作除数) 2练一练第2题。练习后
9、问:为什么这样做?以加深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 3练一练第3题。问:怎样改编,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请大家仔细思索,对今日学习的内容回顾小结一下,每位同学都仔细思索一下:什么叫乘法,什么叫除法,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六)作业:作业本第32页三十二。 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十五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饱页,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按解答应用题的步骤解题,学会列出演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通过应用题的解答,对学生进厅两史一情教化,激发学生酷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10、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今日我们来学习练习十五,通过练习来检查和巩固我们所学的学问技能。 (二)基本训练 1复习。 (1)请学生说说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口答练习十五第1题。 (3)问:假如第小题去掉干脆做第小题,应当怎样解答? 2练习其次题。 (1)投影出示线段图,请学生理解图意。 (2)依据图意,请学生口头编应用题。 (3)学生列式解答,老师巡察,辅导中下学生。 (4)集体校对作业,比一比,哪组学生做得好? 3练习第5题。 (1)学生读题、审题。 (2)分析:要求光这两个条约,我国就被索取白银多少万两?必需先知道什么?怎么求? (3)学生列式回答,校对答案。 (4)通过计算,你懂得了
11、什么? 4练习第6、7题。 (1)、学生独立作业,老师巡察、指导。 (2)集体校对答案,老师针对题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三)思索题教学 1读题、审题,请学生说说题意。 2分析:要求四人一共歼灭苍蝇多少只,可以怎样思索? 提示:假如大春和俊俊歼灭的苍蝇总数与小敏和小荣的总数相等,都是235只,那么四人共歼灭苍蝇多少只?现在大春比小敏多54只,俊俊比小荣少15只,事实上四人共歼灭苍蝇多少只? 3学生尝试列式,老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23525415 470十5415 509 4问:算式中为什么要加上54减去15?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第3、4、8题。 (五)课堂总结 要能正
12、确解答应用题,必需读懂题目、理解题意、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列式计算是解题的重点;检验和写答案是解题正确的保证。 (六)作业:作业本第50页(五十)。 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六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6页。 教学目标 通过计算练习,提高学生对除数是三位数除法的试商实力,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打算 小卡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前面学过的学问。 2、请同学们说说除数是三位数除法的内容:有口算、笔算等。 3、总结归纳,板书课题。 (二)基本训练 练习六第1题。(用卡片出示) 2400300 2800400
13、 5600700 3500500 4202200 6300900 请同学们看得准、想得清、说得快。(想好一起说) (三)校对训练 练习六第2题。(投影出示) 1学生在课本中练习,边算边想在什么状况下初商简单过大?什么状况下初商过小?你是怎样调商的? 2一生板演,校对。 3引导学生探讨自己各自所想的问题。 4归纳:除法笔算的关键是正确试商,我们学过的试商方法有两种。(四舍法,五人法) (四)综合训练 1练一练第3题。(投影出示) 比一比,看谁能敏捷运用四舍五人法来试商,并算得又对又快。(巡察辅导差生) 2刚才同学们做了很多除法试题,下面做几道文字题和应用题。 (1)练习六第4题。 请学生默读题目
14、,独立完成,要求只列式不计算。 (2)练习六第5题。 A、列式并计算。 B、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对待益虫的? (五)思索题 揭示:关键找到哪两个数?0能作百位上的数吗? (六)总结 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三位数的一些学问,但还有很多新的学问有待于同学们接着探究。 (七)作业 1练习六第6题。 2作业本第22页(二十二)。 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七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驾驭除数是三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结合应用题的教学内容进行酷爱祖国的教化。 3。在练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审题及独立理解实力。 教学打算 投影仪、投影
15、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卡片出示) 1503 2503 1506 2506 1504 2504 1507 2507 1505 2505 1508 2508 1202200 4500900 5600800 2()里最大能填几?(投影出示) 200( )916 500( )3018 600( )1500 700( )4208 300( )1209 400( )3350 先请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有困难再请中等生或优生回答。 (二)专项训练 1请同学们回忆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计算并验算。(练习第2题) 1458243 4972226 109824352 1989154
16、50004463 168950545 (1)学生分组练习。 (2)投影学生作业,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推断对错,分析错的缘由,再订正。 (3)探讨:分别用什么方法试商? 3改错练习。(投影出片) (1)请学生找出错误所在,并订正。 (2)探讨:从错误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启发归纳,我们肯定要根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特殊要留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写0占位,而且每步计算肯定要仔细细致,不要漏写余数或不写得数。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七第4题。 (1)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引导分析数量关系。 (2)列式计算,校对、讲评。 (3)对学生进行酷爱祖国的教化。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
17、放,由于党的政策好,使我们过上了现在这样华蜜的生活,我们的城镇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更应酷爱自己的祖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2思索题教学。 (1)学生独立尝试。提示:商百位上和个位上的数据特征及与除数是两位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得出:除数12。分析:12商4位上数这一特征,以此类推其他回里的数各是多少? (四)作业 1课本第30页第3题。 2作业本第26页(二十六)。 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十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解方程和检验。 2学会用方程解文字题和一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打算 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18、)复习巩固 1口算第1题。(投影出示) 36018 450030 6600110 42021 5600140 720002400 指名回答,刚好订正。 2填空:(小黑板) 一个因数=( )( ) 被除数=( )( ) 除数=( )( ) 指名板演,学生共同校对、朗读。 (二)独立练习 1解方程。练习十第2题。 (1)分成4组练习,每组2题。 (2)以小组为单位校对,并口述检验过程。 (3)比一比,哪组的学生正确率高? (4)师生小结。 解方程时要先推断要求的是什么数?再依据哪个数量关系式?最终正确进行计算、检验。 2练一练第3题。 (1)出示第四小题。(投影出示) a、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19、(使学生弄清这是一道用方程解的文字题) b解文字题与应用题一样,必需先设未知数为。 c学生表述,老师板演。(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 d做好后要求进行口头验算。 (2)出示第小题。(投影)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指名一生上黑板批改,其余同桌互改。 师生小结。 (三)应用题练习。 1练习第4题。 出示第4题。(投影) 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问:路程等于什么?(速度时间) 依据这一关系式,题目已知什么? 先设须要航行小时。 学生练习、校对。 老师小结。(强调格式以及口头验算) 2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练习。 校对讲评。 (四)思索题教学 提示:要使学生弄清其中包括的两次运算,小马虎把乘数错写
20、成130,得出积是390,无论如何,既然积已得出,说明另一个因数是不变的,我们可以用错误的积390和错误的因数30,求出另一个因数。(用方程解)然后,再把所求的因数与正确的乘数150相乘,即得正确的积。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学习解方程的基础上,学习用方程解文字题和应用题。解这些题目,一个共同点都是必需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解。假如题目要求你验算。你得写出验算过程,假如没有要求,也得进行口头验算,以保证解的精确性。 (五)作业: 作业本第36页 浙教版数学四下:总复习(四)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19页,总复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能理解分
21、数的含义小数的意义。 2驾驭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位子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3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改写单位名称。 教学过程 (一)视察图形,干脆填空 1全班同学都看第119页第17、18题,并填空。 2老师变更题目为:两幅图的空白部分各占图形的几分之几? 3要求全班每位同学对17、18两题加以比较,有何不同点? (二)明确单位,了解进率 1对第19题要求做好以后同桌校对。(然后在全班指出简单错处) 2领悟本题主要解决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弄清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 (三)比较大小,驾驭技能 1比较第20题的小数的大小。 2驾驭有整数的小数先比较整数部分,再看非常位。 (四)复不性质,
22、懂得规律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第21题。 2老师说明:1刀和190的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五)通过练习,突破难点 1集体做22、23题,通过复习突破两个难点: 2明确用小数表示的高、低级单位改写时0的处理。 把原来用万作单位的较大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小数,这个数的第五位事实上就是亿位。 (六)作业:作业本第85页。 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八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敏捷进行试商,提高计算实力,培育学生验算(和估算)的良好习惯。 2通过解答应用题,对学生进行酷爱社会主义的教化。 教学打算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
23、,我们今日要来学习练习八,它的主要内容是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包括:口算、笔算、估算。这节课,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驾驭得如何?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干! (二)新课教学 1基本练习,第1题。(投影出示) 巡察差生的口算状况,并作辅导,然后校对答案。 2专项训练。 (1)练习八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校对。说说估算方法。 (2)练习八第3题。(投影出示) A、改为连线题形式。 用线把式题与正确答案连接。 2029254 102 4365485 7251 22881263 9 31212360 87 B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找到正确的答案:对于优生还可培育发散思维,不计算干脆用线连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爱好。
24、(3)练习八第4题。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748458 8924376 35424492 A、分小组,每组做一题。 B、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本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C、订正本组学生的错误,比较哪组做得好。 3综合练习。 (1)练习八第5题。 1407035240 (67246224)125 1372(1280937)996 a、引导细致视察,确定运算依次。 b学生草稿本中练习,投影校对作业,并订正。 C、小结:当、十、一混合时,我们不但要考虑运算依次的正确性,还要留意计算的正确性。 (2)练习八第6题。 A、读题、析题、分析数量关系式。 B列式计算,推断对错,并订正。 C、渗透爱国主义教
25、化。 (3)练习八的思索题。 提示:根据计算法则,推断出商的千位是1,再得出回7两位数小于34的几种状况,即:0、1、2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再依据其次个问题考虑,里应当填2。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要能娴熟驾驭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把学到的学问运用到以后更深广的学问中去。 (四)作业:作业本第28页二十八。 小学数学四下:找寻3的倍数教案 教学内容: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经验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
26、3的倍数的特征,能推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试验自主发觉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激趣新知。 1.(视频)导入:2,5的倍数都有肯定的特征,让我们很快就能作出推断,那其它数的倍数有特征吗?比如,3的倍数?猜一猜,找一找 (为了找得更清晰,让学生用百数表,把3的倍数找出来,并做上记号,并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2 .猜想3的这些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超过100还有这个特征吗?(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举例,验证:13,16,19这几个数是3的倍数吗?引导学生检验一下。(学生通过检验发觉这两个数不是3的倍数,此时学生可能会出
27、现畏难心情,老师适时调动学生进入另一个嬉戏空间:学生随意报数,老师推断是不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的学问的渴望,通过猜想,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的推理实力,找准学问之间的冲突并奇妙激发出来, 二、自主探究,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 1、 分小组试验。 .试验要求: (1)在百数表中随意挑几个3的倍数,然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看看各用了几颗珠子。 (2)填好试验记录表 3的倍数所用珠子的颗数 学生 汇报沟通试验结果。 (3) 视察试验记录表,你发觉了什么? 把你的发觉在小组里沟通一下。 (4) 沟通、归纳:是3的倍数的数,用的算珠的总颗数正好是3的倍数。 2、(1) 那
28、么,猜想一下,不是3的倍数的数,所用算珠的颗数又会怎么样呢? (2) 试验验证,填好试验记录表: 不是3的倍数所用珠子的颗数 (3)汇报沟通试验结果。 3.小结: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小结:看来3的倍数特征,不同于2和5的倍数特征,是须要将全部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得出一个数,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假如是就是3的倍数,假如不是,哪就不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学生汇报,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结果,形成共识,熬炼学生自主探究的实力,发展学生沟通合作的实力 (1)、 通过试验,我们发觉了3的倍数所用算珠的颗数正好是3的倍数。下面,老师报数,你们在计数器上拨数,看看这个数要用几棵珠,推断它是不是
29、3的倍数。 29、45、351、67、284、96、132、256 (多拨了几个数后,可能有的学生不用计数器拨,干脆会推断了) (2)、 老师有意追问:你怎么不拨计数器也知道用了几颗珠子?(引导学生发觉,所用珠子的颗数,就是各位上数字之和。) (3)、 不用计数器拨,你能推断下面这些数是否是3的倍数。 54、49、114、163、2031 (4)、 现在,你们能说一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了吗? 学生归纳出: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完善推断3的倍数的方法,发展学生迁移的实力 三巩固练习。 A 完成想想做做 学生完成,师巡察,适时指导。 B.1、 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道题
30、的结果有余数吗? 823 573 3423 5673 8023 2、 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7 20 12 35 3、回顾视频,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学问,能娴熟推断3的倍数特征 4、 从下面选出三长数字卡片,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三位数? 设计意图: 培育学生分析、比较、猜想、验证的实力,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实力。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共享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说3的倍数。 12 1+3=3 37 3+7=10 () 21 2+1=3 104 1+0+
31、4=5() 15 1+5=6 51 5+1=6 第三课时: 3的倍数 预习纲 班别: 姓名: 完成时间: 自我评分: 家长评分: 一、眼明手快,敏捷操作:在3的倍数上画。(把书74页最上面的表依据要求完成好) (1)看你完成好的表,把全部你找到的3的倍数给妈妈、爸爸有节奏有依次地唱一次。 (2)个位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吗?( )。能找出几个个位不是3、6、9的,但它是3的倍数的是( )( )( )、 二:能说会道,看你有多棒? 看书76页,推断是3的倍数的有效又好玩的方法,并跟爸爸、妈妈说说这个方法是怎样用的?把你的用法简洁的举例写下来: 三:足智多谋,互动好玩,看你有多准哦! (1)
32、让爸爸、妈妈分别说几个数,你来推断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并把它们写下来啦! (2)说自己最喜爱的两个数,让爸爸、妈妈来推断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并把它们写下来: 课堂活动记录表 一:在百数表中随意挑几个3的倍数,然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看看各用了几颗珠子。 二:在百数表中随意挑几个不是3的倍数,然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看看各用了几颗珠子。 三:探讨:是3的倍数的数,( )正好是3的倍数。所用珠子的颗数就是这个倍数的( )之和,因此,推断是3的倍数的数,只要看( )正好是3的倍数 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十一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8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娴熟驾驭三、四步计算
33、式题和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在练习中明确运算依次,弄清先乘除后加试中的先乘除不是先乘后除,而是乘在前先算乘,除在前先算除。 教学打算 小黑板、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学过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要留意的有哪几点? (先看清晰,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确) 2口答:(用投影卡片出示) 384 12173 (5026)5 156十243 3748 120335 6873 35357 (二)基本练习 1第1题。(小黑板出示) (1)看清晰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和符号。 (2)想明白每道题目的运算依次。 (3)独立完成四道题目,用投影校对运算结果。 (4)统计每组同学
34、的答对题数,刚好予以表扬和激励。 2探讨下面各题,探讨后再计算,(以四人小组探讨) 16024040302 160240(4030)2 (160240)(4030)2 (1)同桌同学相互说说以上三道题目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所在。 (2)每位同学自己独立完成三道题目,并先作自我评价。 (3)设问:为什么以上三题的计算结果都不相同,是什么符号在起作用? (三)变式练习 1推断下面的题目运算是否错误?把错误改正过来。 (1)请各位同学看课本第48页中的第3题,先审题,再推断。 (2)让中等偏下的两名学生讲解并描述思索方法和过程,指出错处,并要求本人能说明错的缘由。 (3)为帮助全班同学都弄清这2道题目,
35、老师再用投影仪把这两道题出示。再作分析,矫正。强调应留意的地方。 2依据数字改变填写运算符号。(投影出示) 200l00501680 200100501680 30080080 20021280 290 1981280 1478 以上、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校对,自提留意点。 (四)训练小结 1课内当堂练习及评价。 (1)做课内作业第48页第4题中的四小题。(约做5分钟) (2)当场校对,并自己指出错处,刚好订正。 2小结、设问:四则计算时应留意些什么? (五)分层练习 1大部分同学做第48页第2题。 2做完第2题的同学,有时间请完成第49页第5题。 3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可做第6题。 (六)作
36、业: 作业本第40页(四十)。 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十四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8页,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除数是5、25、125的乘、除法式题,提高计算的速度。 2练习中,培育学生细致视察、敏捷运用学问的实力,并能快速、正确、合理、敏捷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 1请学生叙述用5、25、125乘、除的算式怎样进行简便计算? (1)陈述过程打算(自言自语式)。 (2)小组互说(四人小组)。 (3)指名代表性地叙述。 (4)老师复述。 2填空练习 (1)请全班同学做第58页中练习十四的第1题。 (
37、2)设问:你认为教材中首先编排这6道题的目的是什么? (3)对!(为我们今日的练习作打算)。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十四第2题。 (1)指名口答:说一说简便计算的第一步,应当明确乘数、除数是5,25就想到用乘以10再除以2或用乘以100再除以4来计算。 (2)学生练习,老师巡察,辅导差生。 (3)集体校对,检查中下学生的正确率。 2练习十四第3题。 (1)四人小组相互说说解各题的简便方法。 (2)学生独立练习,老师巡察,辅导中下学生。 (3)集体校对作业,指出留意点。 3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 把下面各题计算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1)指名说出各题的错误之处。 (2)老师指出产生这些错误的缘
38、由。 (3)学生练习,老师巡察、辅导。 (4)集体校对。 (5)老师评价。 (三)综合练习 1学生独立做,练习十四中的第6题和第7题。 2用投影来校对。 3师生共同评价。 4老师设问:这样的应用题的简便计算请每位同学能引起关注。 5激励少数智力较好的学生能编一道应用题。 (四)开放练习 1投影出示第5题。 2布置课内作业。(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 3四人小组探讨。 4集体评价,选取好的方法。 (五)思索题教学 提示:把8888写成88101的形式 (六)作业:作业本第48页 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九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36页。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练习课,驾驭乘、除法的简便算法,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 教学打算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及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后余数的判定,为了巩固所学学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九。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九第1题。 (1)问:可用什么性质来口算?请你说说商不变性质是怎样说的? (2)抢答。看谁答得既对又快? 2练习九第2题。 (1)分三组进行练习,每组两题。 (2)以组为单位、抽生板演,再以组为单位校对,并说说余数是多少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