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智能照明灯具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参考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智能照明灯具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参考范文).docx(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温州智能照明灯具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告说明近年来,我国照明和电子变压器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企业,仍然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在经营理念、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等方面积累不足,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基础环境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以及企业品牌的提升,不利于国内照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918.1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832.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85%;建设期利息341.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2%;流动资金3743.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13%。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6
2、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0476.79万元,净利润4689.1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54%,财务净现值4242.8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1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公司基本情况6一、 公司基本信息6二、 公司简介6
3、三、 公司竞争优势7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8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8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9五、 核心人员介绍9六、 经营宗旨11七、 公司发展规划11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17一、 照明灯具17二、 照明灯具17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19一、 电子变压器19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19三、 电子变压器行业22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3第四章 选址方案25一、 项目选址原则2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5三、 创新驱动发展28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9五、 产业发展方向31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4第五章 运营模式36一、 公司经营宗旨36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36三、
4、各部门职责及权限37四、 财务会计制度40第六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46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46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48三、 质量管理49四、 项目技术流程50五、 设备选型方案50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51第七章 劳动安全评价52一、 编制依据52二、 防范措施54三、 预期效果评价60第八章 项目经济效益61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61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6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6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6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65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6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67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68五、 偿债能力分析6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70六、 经济评价结论7
5、0第九章 总结分析71第十章 附表附录72建设投资估算表7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7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73流动资金估算表7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7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7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7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7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7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7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7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80第一章 公司基本情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严xx3、注册资本:123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3-6-17、营业期限:2013-6-1至无
6、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9、经营范围:从事智能照明灯具相关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二、 公司简介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
7、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 “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三、 公司竞争优势(一)公司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能力突出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线为使用自有技术开发而成。(二)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与市场开拓并进的核心团队公司的核心团队由多名具备行业多年研发、经营管理与
8、市场经验的资深人士组成,与公司利益捆绑一致。公司稳定的核心团队促使公司形成了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和稳定的干部队伍,为公司保持持续技术创新和不断扩张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三)公司具有优质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公司凭借出色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得了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公司通过与优质客户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行业的核心需求、产品变化趋势、最新技术要求的理解更为深刻,有利于研发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产品,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四)公司在行业中占据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公司经过多年深耕,已在技术、品牌、运营效率等多方面形成竞争优势;同时随着行业的深度整合,行业集中度提升
9、,下游客户为保障其自身原材料供应的安全与稳定,在现有竞争格局下对于公司产品的需求亦不断提升。公司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6712.685370.145034.51负债总额2225.891780.711669.42股东权益合计4486.793589.433365.0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5486.4520389.1619114.84营业利润6295.375036.304721.53利润总额5335.904268.72
10、4001.92净利润4001.923121.502881.3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01.923121.502881.38五、 核心人员介绍1、严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张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
11、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3、钱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4、魏xx,中国国籍,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9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5、彭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
12、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6、袁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7、龙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8、孟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
13、12年4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监事。2018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六、 经营宗旨公司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产品化、智能化和平台化。七、 公司发展规划(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公司秉承“不断超越、追求完美、诚信为本、创新为魂”的经营理念,贯彻“安全、现代、可靠、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供应商。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将紧密契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类别,加大研发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以及市场地位。(二)扩产计划经过多
14、年的发展,公司在相关领域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优势,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年增长,产能瓶颈日益显现。因此,产能提升计划是实现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公司将以全球行业持续发展及逐渐向中国转移为依托,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巩固并扩大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影响力。在产品拓展方面,公司计划在扩宽现有产品应用领域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保持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三)技术研发计划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在现有技术研发资源的基础上完善技术中心功能,规范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流程,引进先进的设计、测试
15、等软硬件设备,提高公司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产品开发效率,提升公司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竞争实力,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公司将本着中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前瞻性技术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研发中心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从人、财、物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确保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公司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持续开发。(四)技术研发计划公司将以新建研发中心为契机,在对现有产品的技术和工艺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公司的研发设计能力、满足客户对产品差异化需求的同时,顺应行业技术发展,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自动化程度,
16、在充分满足下游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强化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公司技术的行业先进地位,强化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是公司今后持续发展的关键。自主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保障,公司未来三年将重点关注专利的保护,依靠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盈利水平。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大量引进或培养技术研发、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以培养技术骨干为重点建设内容,建立一支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搭配的人才队伍,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公司将采用各种形式吸引优秀的科技人员。包括:提高技术人才的待遇;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实行对口培训等形式,强化
17、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行就地取才、内部挖掘和面向社会广揽人才相结合。确保公司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将加强与高等院校、研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整合产、学、研资源优势,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并举的方式,持续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提升公司对重大项目的攻克能力,提高自身研发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五)市场开发规划公司根据自身技术特点与销售经验,制定了如下市场开发规划:首先,公司将以现有客户为基础,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以求充分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不断增
18、加现有客户订单;其次,公司将在稳定与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同时,凭借公司成熟的业务能力及优质的产品质量逐步向新的客户群体拓展,挖掘新的销售市场;最后,公司将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提升公司售后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公司整体服务水平,实现整体业务的协同及平衡发展。(六)人才发展规划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为了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公司将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培训、薪酬、绩效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潜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公司将立足于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引进。通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和评估机制,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公司将根据不
19、同部门职能,有针对性的招聘专业化人才:管理方面,公司将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需要招聘行业内专业的管理人才,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技术方面,公司将引进行业内优秀人才,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公司核心技术储备,并加速成果转化,确保公司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公司将建立人才梯队,以培养管理和技术骨干为重点,有计划地吸纳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公司,形成高、中、初级人才的塔式人才结构,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未来公司将强化现有培训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公司的发展要求及员工的发展意愿,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
20、划。公司将采用内部交流课程、外聘专家授课及先进企业考察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员工技能。人才培训的强化将大幅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队伍进一步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步伐。公司将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结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潜力挖掘的激励政策。根据员工的服务年限及贡献,逐步提高员工待遇,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力打造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敬业爱岗、开拓创新的员工队伍,从而有效提高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二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照明灯具照明灯具是照明器具大类的一部分,照明器具主要是指电光源、照明灯具及灯用电器附件组成的具有照明功能的器具。照明器具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
21、决定了照明效果,其中电光源的选择、照明灯具的设计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电光源也称灯泡或电灯,是指将电能转化为光的器件。从发光原理上来看,电光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热辐射发光,如白炽灯和卤钨等。气体放电发光,可以分为低气压放电灯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两大类,其中:低气压发电灯主要有低压钠灯,荧光灯、节能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主要有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卤灯。固体电发光,主要有LED及有机电致发光。照明灯具是指由起支撑、固定反射和保护作用的部件及链接光源所必须的电路辅助装置组合而成,将一个或多个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控制分配或反射的装置,包括建筑照明、道路照明、运输设备照明、生产照明等各种灯具。灯用电器附件主要是
22、指灯用电器附件以及为各种灯泡配用的灯座及其他照明器具。二、 照明灯具照明灯具是照明器具大类的一部分,照明器具主要是指电光源、照明灯具及灯用电器附件组成的具有照明功能的器具。照明器具各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决定了照明效果,其中电光源的选择、照明灯具的设计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电光源也称灯泡或电灯,是指将电能转化为光的器件。从发光原理上来看,电光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热辐射发光,如白炽灯和卤钨等。气体放电发光,可以分为低气压放电灯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两大类,其中:低气压发电灯主要有低压钠灯,荧光灯、节能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主要有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卤灯。固体电发光,主要有LED及有机电致发光。照明灯具是指
23、由起支撑、固定反射和保护作用的部件及链接光源所必须的电路辅助装置组合而成,将一个或多个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控制分配或反射的装置,包括建筑照明、道路照明、运输设备照明、生产照明等各种灯具。灯用电器附件主要是指灯用电器附件以及为各种灯泡配用的灯座及其他照明器具。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电子变压器电子变压器是一种将市电的交变电压转变成直流后再通过半导体开关器件以及电子元件盒高频变压器绕组构成的一种高频交流电压输出装置。电子变压器在电子线路中起着升压、降压、隔离、整流、变频等作用。电子变压器行业从出现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属于传统电子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汽车电子、通讯、电脑、家
24、电、LED电源等行业,是电子核心元器件之一。其既用于电子整机配套,又是为电子线路服务的元件。我国电子变压器是劳动密集型和用户定制型产品,标准产品较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已转向低劳动成本区。近年来,随着家电产品、汽车导航系统、通信等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体积小、超薄、转换效率高、温升小等电子变压器需求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二、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相关产业政策大力支持LED照明作为新一代革命性照明技术,凭借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和各省、市纷纷出台大力扶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政策。高效照明产品的应用已经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国家战略目标紧密联
25、系在一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被列入中长期规划第一重点领域(能源)的第一优先主题(工业节能)。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行业之首。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支持下,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的市场增长潜力巨大。(2)城市基础建设升级推动照明行业的快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建设的升级成为照明行业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城市开始出现,市政配套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照明工程作为市场配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益于城市基础建设的加速推进。另外,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下,为改变能
26、源浪费、污染严重的现状,大部分城市启动了节能改造工程,给具有提供高效照明产品的企业,特别是具备整体照明工程设计能力的照明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3)低效照明产品替代释放出巨大市场空间白炽灯低廉的成本和简单实用的结构等特点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但是其能源转换效率低下的特点也较为突出,特别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照明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何实现高效、节能照明以达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共识。随着新型照明技术和产品的日益成熟,各国已纷纷加速立法禁止使用白炽灯的进程,白炽灯将逐步退出市场,由此释放出的巨大市场空间给新型照明产品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2、不利因素(1)规模相对较小近年来,我国照明和
27、电子变压器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企业,仍然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在经营理念、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等方面积累不足,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基础环境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以及企业品牌的提升,不利于国内照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2)行业规范程度不高在巨大市场空间的吸引下,数量众多的企业投入到新型照明领域和新型的电子变压器行业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行业发展仍存在一定不规范的现象。如新型照明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制订落后导致标准体系不够完善;行业配套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企业良性竞争的机制仍未形成等问题限制了行业
28、的良性发展,很多厂家为了眼前的利益,采用低价的恶性竞争手段争抢市场,造成了市场的混乱。(3)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尽管LED照明应用进入多领域延伸阶段,但总体来讲,我国LED照明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行业内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照明产品集中在低端领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限制了产品的国际市场拓展。电子变压器行业内全球电子化产品发展较快,随着节能环保新能源产品的大力发展,对高技术含量的电子变压器产品需求量较大,但我国电子变压器产品大多技术落后,具有较差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三、 电子变压器行业电子行业向着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作的方向发展,电子变压器生产企业大都将业务核心集中于整体研发和创意设计
29、上,而将产品的零部件制造进行专业承包交给OEM厂商。本小节主要从电子变压器未来技术和市场发展方向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1、技术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未来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将摆脱低技术含量和传统电子器件的约束,向集成电路设计、显示技术研发方向发展,并且在新型电子元器件方面,发展智能传感器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的核心技术,提高新兴领域专用设备仪器保障和支撑能力,发展片式化、微型化、绿色化的新型元器件。2、新能源变压器和机床控制变压器成为未来市场发展方向根据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可知,到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21G),未来3年
30、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望扩大6倍以上。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变压器将成为电子变压器行业发展的未来盈利增长点。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经济增长迅速,生产机床的数控化率不断提升。我国普通机床中约有七成是可进行数控化改造,只有三成是需淘汰产品。对众多普通机床实施改造和更新,将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机床控制变压器将成为电子变压器行业重点开发的新产品和重点开拓的新市场。随着电子产品应用的不断丰富,智能手机、智能电表、光伏逆电电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变压器行业的前景将更加美好。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
31、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
32、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四章 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温州,简称“温”或“瓯”,是浙江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
33、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4个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1612.94平方千米,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3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05.2万人;城镇化率为70.5%,全市户籍总人口832.4万人,常住外来人口达297万人。温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中国鞋都,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3
34、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唐朝时(公元675年)始称温州,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37位。2018年,温州市生产总值(GDP)6006.2亿元,比2017年增长7.8%。2019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60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2018年12月,温州入选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一年来,我们砥砺奋进、踊跃争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6.1亿元,增长8.2%,总量迈入全国
35、前30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9亿元,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957元、30211元,分别增长8.7%和9.9%。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等18项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呈现了稳中有进、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左右、8.5%左右,收入比力争缩小到2:1;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3%,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8%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未来国际国内宏观环境仍将持续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对温
36、州来说,需要认清形势,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从国际看,国际经济进入金融危机以来的深度调整期,在再平衡中实现艰难复苏。全球经济版图深度调整,经济重心持续向亚太地区移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国际和区域经贸规则主导权争夺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的突破,绿色低碳经济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改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启动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
37、以及自由贸易区、各类示范区等正在改变区域经济战略版图。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从浙江省看,“十三五”是强化创新驱动、完成新旧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期,是加强制度供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是协同推进“两富”“两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是防范化解风险矛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的关键期。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仍然突出,地方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的消极影响仍将持续;产业结构路径依赖仍未改观,增长新
38、动力尚未有效形成;半城市化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城区首位度亟待提升;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更加明显;政府公共品供给与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仍不匹配。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我市在“十三五”时期着力加以解决。三、 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精准发力,突出四大战略重点:综合交通先行。着眼于温州都市区构建,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直通高铁、加密高速、提升机场、优化港口、发展城轨、完善城网、建设枢纽”为抓手,加快实现对外交通互联互通、快捷高效,对内交通通畅有序、换乘便捷,进一步改善温州区位交通条件,努力打造我国东南沿海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陆海统筹推进。着眼于东部新增长极打造,大力推
39、进湾区经济发展。重点谋划构建东部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化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和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科学实施海涂围垦建设,推进海岛、海湾、海港“三海”联动,全面实现东部发展环境联合共治、产业协调共育、新城一体共建、设施互联共享,开创产城融合的东部发展新局面。城区首位度提升。着眼于都市核心区集聚辐射力增强,推进市区城市面貌根本改善和城市功能品位提升。大力实施市区70个以上城中村整体连片改造,推进旧厂房、旧市场搬迁改造和旧小区改造提升,切实改变城市形象。推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服务质量加快转变;增强中心城区交通、教育、医疗、文化、金融、商务等要素集聚辐射能力,促进城市发展由粗放向
40、精致转型。产业人才联动。着眼于温州实体经济提质提效,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引进培育。着力打造高端产业平台,加大对领军企业、高成长型企业扶持力度,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和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完善人才政策,形成能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良好环境,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促进产业人才联动发展,推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突出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41、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城乡发展协调有序。发展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加快完善,巩固提升在全省四大都市区的战略地位。新型城市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提高到55%;市区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取得明显成效,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县建成全面小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突出生态资源环境的民生保障作用和经济转型倒逼作用,把控好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
42、总量大幅减少,黑臭河和地表水劣V类水质全面消除,PM2.5浓度明显下降,按照“不把违法建筑、不把污泥浊水、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要求,打造生态低碳的绿色家园。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5%,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明显。五、 产业发展方向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指引,以“五一”产业为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存量提升与增量扩大并举,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
43、强温州制造和温州服务品牌,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努力构筑我市产业发展新优势。(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发展温州制造。编制实施中国制造2025温州行动纲领,努力建成以先进装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集聚区,全面推进温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力争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突破2300亿元。推动电气、汽摩配、泵阀等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大力引进高端引领项目,加强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加快培育一批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鞋业、服装等传统轻工产业向时尚智造转型,努力提升设计水平,大力培育品牌文化,推广在线定制、众筹设计、线上线下融合等柔性制造模式。加快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智能制造
44、水平,分层次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生产过程智能化和协同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机器换人”全覆盖,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2万元/人。积极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实施“温州制造”质量提升计划,加快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建设,推动标准强市、品牌强市建设,全面建成质量强市,打响“温州制造”品牌。注重本土建筑业龙头企业培育,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到2020年建筑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二)扶持民营企业跨越发展扶持企业做优做强。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联
45、动推进与分级培育、动态管理与优胜劣汰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引导土地、能源、环境容量指标向培育企业重点项目倾斜,支持开展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创新投入,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强化人才引留支持等举措,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发展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作用明显的领军企业(集团)。大力培育发展“四新”企业,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成长型企业协同发展的企业梯队。深入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构建小微企业成长的工作机制、服务平台和政策体系,促进小微企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继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推动企业上规升级。引导企业更加重视质量建设、品牌建设和标准建设。(三)推进产业供给侧动力培育培育现代
46、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培育和发展信息经济、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激光与光电、临港石化、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材料、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十大新兴产业,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现代新兴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导引,建立健全统计体系和评价体系,实施产业项目动态管理。加快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推进一批有引领性、带动力强的项目建设,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力和承载力。推进企业减负增效。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狠抓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分类有序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控制增量。创新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有效处置僵尸企业,促进企业兼并重整
47、,盘活存量资产,有效解决设施和土地等要素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全面落实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引导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工业用地成本,有效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努力提高企业效益。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化解企业金融风险,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促进“互联网+”跨界融合。实施温州“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建设信息经济大市,到2020年,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0.95以上。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研发和在全社会各领域的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积极做大做强电商经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一批综合性电商街区,率先培育发展微商经济,促进线下与线上融合、实体与网络联动。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创新。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企业制造力、品牌优势和产品质量,促进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回流。牢牢把握消费升级的新变化和新市场,积极拓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发展新空间,培育教育、健康、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消费的转化,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和结构升级。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体系,加大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