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设计 清风染绿叶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1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全等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应用这些公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经验“探究发觉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驾驭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3驾驭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 重点 驾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难点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 一、复习导入 1请学生回忆并整理已经学过的8条基本领实中的5条: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
2、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在此基础上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推论)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并要求学生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公理进行证明 3回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问题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问题2:你会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并把你画的等腰三角形裁剪下来 问题3:试用折纸的方法回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引导学生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问题4:你能利用已有
3、的基本领实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分析:方法一:作BAC的平分线,交BC边于点D;方法二:过点A作ADBC于点D;方法三:取BC的中点D. 证法一:取BC的中点D,连接AD. ABDACDBC. 证法二: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 ABDACDBC. 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对等角 用几何语言描述为: 在ABC中, ABAC, BC. 2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 师:在上图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证明过程,思索线段AD具有的性质和特征,探讨图中存在的相等的线段和相等
4、的角,发觉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相互重合 简称为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三、举例分析 例在ABC中,ABAC,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求解方法,学生动手求解并写出过程 解:ABAC,BDBCAD, ABCCBDC , AABD. 设Ax,则BDCA ABD2x, ABCCBDC2x. AABCCx2x2x180, 解得 x36.A36,ABCC72. 四、练习巩固 1如图,在ABC中,BC,AB5,则AC的长为() A2B3C4D5 2在ABC和DEF中,给出以下六个条件:ABDE;BCEF;ACDF;AD
5、;BE;CF.以其中三个条件作为已知,不能推断ABC与DEF全等的是() AB C D 3如图,已知ACEF,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要使ABCFD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 ,第4题图) 4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 求证:(1)ABDACD; (2)BECE. 五、课堂小结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是什么? 2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是什么?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34页“随堂练习”第1、2题 2教材第45页习题1.1第16题 本节课依据学生已有活动阅历,经验“探究发觉猜想证明”的活动过程,使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较好,
6、应当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活动中,如何在学生活动与规范表达之间形成一个恰当的平衡,详细各部分时间比例的安排可能还须要依据班级学生详细状况进行适度的调整 第2课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了解等腰三角形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2驾驭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经验等腰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性质探究过程,体会性质证明的严谨性 重点 驾驭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 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解决问题 一、复习导入 在回忆上节课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在等腰三角形中画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你能发觉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7、 二、探究新知 1等腰三角形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 (1)引导学生在等腰三角形中自主画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视察其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并尝试给出证明留意赐予适度的引导,如可以依次提出问题: 你可能得到哪些相等的线段? 你如何验证你的揣测? 你能证明你的揣测吗?试作图,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 还可以有哪些证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同伴的沟通,一般都能在直观揣测、测量验证的基础上探究出: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相等; 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相等 并对这些命题赐予多样的证明,如对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学生得到了下面的证明方法: 已知
8、:如图,在ABC中,ABAC,BD和CE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 证法1:ABAC, ABCACB(等边对等角) 1ABC,2ACB, 12. 在BDC和CEB中, ACBABC,BCCB,12, BDCCEB(ASA)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证法2:ABAC, ABCACB. 又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 13,24.34. 在ABD和ACE中, 3 4,ABAC,AA, ABDACE(ASA)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请学生思索:除了角平分线、中线、高等特别的线段外,还可以有哪些线段相等? 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议一议” 说明:这里的
9、两个问题都是由特别结论得出更一般的结论,这是我们探讨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例如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发觉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有多数组这和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这特性质是密不行分的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想一想” 引导学生得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AC. 求证:ABC 60. 证明:在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 同理:CA,AB C(等量代换) 又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C60. 三、练习巩固 1如图,已知ABC 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 2教材第6页“
10、随堂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教材第7页习题1.2第14题 本节课关注了问题的变式与拓广,事实上引领学生经验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探讨实力、自主学习实力,但也应留意依据学生的状况进行适度的调整,因为学生从前这样的阅历较少,因而对一些学生而言,完成全部这些学习任务,可能时间偏紧,为此,教学中可以适当削减“议一议”一些变式内容,将角的多等分线内容延长到课外,当然,也可以设计为两个课时,将探讨过程进一步绽开 第3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洁的证明 3了
11、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洁应用 4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实力 重点 驾驭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洁的证明 难点 理解和驾驭反证法的证明方法 一、复习导入 问题1: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如何证明上述定理的? 问题3:我们把性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还成立吗?假如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吗? 二、探究新知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师:你能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并与同伴沟通 处理方式: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小组之间探究探讨多种证明方法 已知:如图,在ABC中,BC.
12、 求证:ABAC. 证法一: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 ADBC , BDACDA 90. 在ABD和ACD中, BC, BDACDA, ADAD , ABDACD (AAS) AB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证法二:作BAC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D. AD平分BAC, BADCAD. 在ABD和ACD中, BC, BADCAD, ADAD, ABDACD (AAS) . 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老师引导学生类比“等边对等角”的证明方法正确地添加协助线,规范地写出推理过程,激励学生一题多解) 师指出:作ABC的边BC的中线,虽然把ABC分成了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对应
13、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这是“SSA”,是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因此,这种添加协助线的方法是不行行的 引导学生归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简述为:等角对等边 2反证法 课件出示: 在一个三角形中,假如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假如成立,你能证明它吗? 处理方法:学生主动动脑思索,小组沟通探讨 师引导:用综合法证明本结论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要探究一种新方法来完成它的证明,下面来看小明同学的想法:(课件出示) 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依据“等边对等角”定理
14、可得CB,但已知条件是BC.这与已知条件BC相冲突,因此 ABAC. 师:你能理解他的推理过程吗? 师出示“反证法”的定义: 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领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冲突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肯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三、举例分析 例1已知:如图,ABDC,BDCA,BD与CA相交于点E. 求证:AED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ABDC,BDCA,ADDA , ABDDCA. ADBD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EDE(等角对等边) AED是等腰三角形 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3) 处理方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点评 四、练习巩固 1假如三角形的一个外
15、角是130,且它恰好等于一个不相邻的内角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2如图,在ABC中,BC40,D,E是BC上两点,且ADEAED80,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A6个B5个C4个D3个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已知ABC中,CD平分ACB交AB于点D,又DEBC,交AC于点E,若DE4 cm,AE5 cm,则AC等于() A5 cmB4 cmC9 cmD1 cm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9页“随堂练习”第1、2题 2教材第910页习题1.3第14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等腰三角形
16、的判定定理,在复习性质定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过来思索猜想新的命题,并进行证明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实力,同时引入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学习与运用反证法也成为本课时的教学任务之一 第4课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理解等边三角形的两个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2理解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3能利用等边三角形的两个判定定理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 重点 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觉与证明 难点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究与证明 一、复习导入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师:等边三角形作为一种特别的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呢?如何判
17、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呢? 二、探究新知 1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师:一个三角形满意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满意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 处理方式:学生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并沟通汇报各自的结论,老师适时要求学生给出相对规范的证明,概括出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下表: 性质 判定的条件 等边三 角形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即等边 三角形顶角平分 线、底边上的中 线、高线相互重合 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 相等,且每个角都是60 有一个角是60的 等腰三角形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 形是等边三角形 2.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师:我们还学习过直角三
18、角形,今日我们探讨一个特别的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师:用两个含30角的全等的三角尺,你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 解: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 方法1:ABDACD,ABAC.又RtABD中,BAD30,ABD60,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 方法2:BC60,BACBADCAD303060,BCBAC60,即ABC是等边三角形 师:在你所拼得的等边三角形中,有哪些线段存在相等关系?有哪些线段存在倍数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处理方式:假如学生不能很快得出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思索其中哪些线段干脆存在倍数关系,并在将三角板
19、分开,思索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然后在学生得到该结论的基础上,再证明该定理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AC30. 求证:BCAB. 分析:从三角尺的拼摆过程中得到启发,延长BC至点D,使CDBC,连接AD. 证明:延长BC至点D,使CDBC,连接AD(如图所示) ACB90,BAC30,B60. ACB90,ACD90. ACAC,ABCADC(SAS) AB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BD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CBDAB. 三、举例分析 例等腰ABC的底角为15,
20、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CD的长 分析:在RtADC中,AC2a,视察图形可以发觉DAC是ABC的一个外角,而DAC21530,依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可求出CD. 解:ABCACB15, DACABCACB151530. CDAC2a a(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四、练习巩固 1下列命题: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_(填序号) 2在ABC中,C90,B30,AC1,求
21、AB,BC的长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12页“随堂练习” 2教材第1213页习题1.4第15题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探究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由于设计了三角板操作的实践活动,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因而,课堂上学生思维特别敏捷,方法多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直角三角形 第1课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驾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2驾驭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3结合详细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 重点 驾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会识别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难点 勾股定理及其逆
22、定理的证明 一、情境导入 师:下图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的设计灵感来自哪类三角形的学问? 师:本节课就让我们接着学习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学问 二、探究新知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师:我们曾经探究过直角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和判定方法? 引导学生得出: (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证明白定理3,那么你知道定理1、2是如何证明的吗? 师:事实上,我们利用基本领实和已有定理也能够证明勾股定理,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16页,阅
23、读“读一读”,了解利用基本领实和推导出的定理,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师:(学生阅读完毕后)目前世界上可以查到的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有几百种,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勾股定理证明的方法.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问题1:假如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问题2:古埃及人曾用下面的方法得到直角:用13个等距离的结把一根绳子分成等长12段,一个学生同时握住绳子的第一个结和第13个结,两个学生分别握住第4个结和第8个结,拉紧绳子,就会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其直角在第4个结你知道这样做的理由吗?你能证明此命题吗? 3命题的互逆关系 (1)师:视察下列三组命题,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
24、有怎样的关系? 师:你能给它们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吗? (2)想一想:你能写出命题“假如有两个有理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的逆命题吗?它们都是真命题吗?假如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肯定是真命题吗? 师:假如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我们把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师:你还能举一些互逆定理的例子吗? 三、举例分析 例如图,BADA于点A,AD 12,DC 9,CA 15,求证:BADC.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D是直角,再依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决 四、练习巩固 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3 cm和4 cm,当第三条线段
25、的长为_cm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DC,AD8,DC6,CB24,AB26.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 3.在ABC中,CDAB于点D,AC20,BC15,DB9. (1)求DC的长; (2)求AB的长; (3)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16页“随堂练习”第13题 2教材第1718页习题1.5第15题 本节课学生对于命题和逆命题中题设和结论分析和把握不太精确,部分学生尤其是在语言表述方面仍旧有些欠缺,作为老师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本节学问有困难的学生要赐予刚好的帮助和指
26、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经验证明的过程,为他们供应充分找寻证明思路的时间、空间和方法,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另外学生对于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熬炼他们的演绎推理实力离目标还是有肯定的差距所以作为老师肯定不能急躁,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目的,留意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证明有困难的学生赐予帮助和指导 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驾驭并利用 “HL”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能用尺规完成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3进一步驾驭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的实力,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开放性 重点 直角三角形“HL”判定定理的理解及运用 难点 证明“HL”定理的思路的探究和分析 一、复习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推断两个
27、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你还记得有哪几种吗? 2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推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一条边对应相等假如在两个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对应相等时,附加一个什么条件可以说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假如附加的条件是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还全等吗?你能画图举例说明吗? 师:假如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接着学习直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1猜想 师:假如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处理方式:引导学生思索探讨,老师点拨学生看法会不统一,有的认为全等,有的认为不肯定全等 2探究 课件出示
28、教材第18页“做一做” 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求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a,c(a<c),直角. 求作:RtABC,使C,BCa,ABc. 画图过程展示: (1)作MCN90; (2)在射线CM截取CBa; (3)以点B为圆心,线段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CN于点A; (4)连接AB,得到RtABC. 思索:通过刚才的画图,你有什么发觉? 3总结 师:你们所画的三角形都有哪些已知的相等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板书: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证明 师:你能证明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 处理方式:学生先在小组内沟通,然后独立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完成后老师用多
29、媒体展示学生的证明过程,并刚好地评价,同时规范解题过程 证明过程展示: 已知:如图,在RtABC和RtABC中,CC90,ABAB,ACAC. 求证:ABCABC. 证明:在RtABC中,C90, BC2AB2AC2(勾股定理) 同理,BC2AB2AC2(勾股定理) ABAB,ACAC, BCBC. ABCABC (SSS) 师:通过以上证明,我们可以得出命题“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一个真命题我们把这肯定理简述为“斜边、直角边”或“HL” 三、举例分析 例(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题) 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并能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30、,示范解题过程 分析:本题主要利用“斜边、直角边”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依据已知条件,只需证明RtABCRtDEF,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B和F的大小关系 解:依据题意,可知BACEDF90,BCEF,ACDF, RtABCRtDEF(HL) BDEF. DEFF90, BF90. 四、练习巩固 1如图,已知ACBBDA90,要使ACBBDA,还须要什么条件?把它们分别写出来 2如图,D是ABC的BC边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且DEDF.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20页“随堂练习”第1、2题 2教材第
31、21页习题1.6第15题 本节课探讨了在一般三角形中两边及其一边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肯定全等而当一边的对角是直角时,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从而得出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别方法“HL”定理,并用此定理支配了一系列详细的、开放性的问题,不仅使学生进一步驾驭了推理证明的方法,而且发展了他们演绎推理的实力.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1课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1驾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经验探究、揣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实力 重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难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32、: 如图,A,B表示两个仓库,要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立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码头应建在什么位置? 分析:线段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一条对称轴我们用折纸的方法,依据折叠过程中线段重合说明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一特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在这个问题中,要求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立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利用此性质就能完成 二、探究新知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师:你能用公理或学过的定理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吗? 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并写出已知、求证的内容 已知:如图,直线MNAB,
33、垂足是C,且ACBC,P是MN上的随意一点 求证:PAPB. 分析:要证明PAPB,可以考虑包含这两条线段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证明:MNAB, PCAPCB90. ACBC,PCPC, PCAPCB(SAS) P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师:你能写出上面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它是真命题吗? 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证明过程,有如下三种证法 已知:线段AB,点P是平面内一点且PAPB. 求证: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法一:过点P作已知线段AB的垂线PC.PAPB,PCPC, RtPACRtPBC(HL定理) ACBC. 即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法二:取A
34、B的中点C,过点P,C作直线 APBP,PCPC,ACCB, APCBPC(SSS) PCAPC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又PCAPCB180, PCAPCB90,即PCAB.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法三:过点P作APB的角平分线 APBP,12,PCPC, APCBPC(SAS) ACBC,PCAPC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又PCAPCB180, PCAPCB90.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师:从刚才的推理证明过程可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我们把它称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归纳: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是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35、的全部点的集合 (2)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只需作出这样的两个点即可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三、举例分析 例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 AC,O 是 ABC 内一点,且 OB OC. 求证:直线 AO 垂直平分线段BC. 证明: AB AC, 点 A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同理,点 O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直线 AO 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说明:学生是第一次证明一条直线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清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并给出完整的证明过
36、程 四、练习巩固 1假如平面内的点C,D,E到线段AB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则点C,D,E均在线段AB的_ 2设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且CA CB,则点C肯定_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23页“随堂练习” 2教材第2324页习题1.7第14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要擅长引导学生从问题动身,依据视察: 线段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一条对称轴,先得出猜想: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河边所在直线的交点就是码头所在位置,然后再证明码头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即可讲解时留意要求学生驾驭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留意数学思想方
37、法的强化和渗透 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能够证明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相关结论 2能够利用尺规作已经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 重点 驾驭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难点 会用所学学问按要求作图 一、复习导入 活动一:尺规作图作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 师:利用尺规作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你发觉了什么?(老师可用多媒体演示作图过程) 引导学生得出: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活动二:下面请同学们剪一个三角形纸片,通过折叠找出每条边的垂直平分线,视察这三条垂直平分线,你是否发觉同样的结论?与同伴沟通 师:这只是用我们的眼睛视察到的,看到
38、的肯定是真的吗?我们还需运用公理和已学过的定理进行推理证明,这样的发觉才更有意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探究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有关的结论 二、探究新知 1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找寻证明方法 师:我们要从理论上证明这个结论,也就是证明“三线共点”,但这是我们没有遇到过的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作图过程,或许你能从中受到启示 通过回顾作图过程,引导学生认同:两直线必交于一点,那么要想证明“三线共点”,只要证第三条直线过这个交点或者说这个点在第三条直线上即可 (2)师生共同分析,完成证明 处理方式:探讨结束后,学生书写证明过程老师点评,留意几何符号语言的规范性 已知:在ABC中,设AB
39、,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连接AP,BP,CP. 求证: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PAPB(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同理PBPC. PAPC. 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AB,BC,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师:从证明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交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多媒体演示我们得出的结论: 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按要求作图 (1)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边及这条边上的高,你能作
40、出满意条件的三角形吗?假如能,能作几个?所作出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你能用尺规作出满意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吗?假如能,能作几个?所作出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你能用尺规作出满意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吗?能作几个? 处理方式: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得出结论,并尝试作出草图,验证自己的结论 解:(1)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边及这条边上的高,能作出三角形,并且能作出多数多个 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边a和这边上的高h, 求作:ABC,使BCa,BC边上的高为h. 从上图我们会发觉,先作已知线段BCa;然后再作BC边上的高h,但垂足不确定,我们可将垂足取在线段BC上或
41、其所在直线上的随意一点D,过此点作BC边的垂线,最终以D为端点在垂线上截取AD(或A1D),使ADA1Dh,连接AB,AC(或A1B,A1C),所得ABC(或A1BC)都满意条件,所以这样的三角形有多数多个视察还可以发觉这些三角形不都全等 (2)假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等腰三角形也有多数多个依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因此只要作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取它上面的随意一点,和底边的两个端点相连接,都可以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说明:不是底边垂直平分线上的随意一点都满意条件,如底边的中点在底边上,不能构成三角形,
42、应将这一点从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上解除 (3)假如底边和底边上的高都肯定,这样的等腰三角形只有两个,并且它们是全等的,分别位于已知底边的两侧 已知:线段a,h. 求作:ABC,使ABAC,BCa,高ADh. 作法:作BCa; 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BC于点D; 以点D为圆心,h长为半径作弧交MN于点A; 连接AB,AC.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三、练习巩固 1在三角形内部,有一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肯定是() A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 2已知ABC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ABC的边
43、上,则ABC的形态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3等腰RtABC中,ABAC,BCa,其斜边上的中线与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则点O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是_ 4如图,有A,B,C三个工厂,现要建一个供水站,使它到这三个工厂的距离相等,求供水站的位置(要求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1教材第26页“随堂练习” 2教材第2627页习题1.8第14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和“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高作出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在讲解的过
44、程中从尺规作图、逻辑推理等多层次地理解并证明白定理,学生思维活跃,能够主动参加到学习中来,教学效果较好 4角平分线 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1会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实力,培育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实力 3经验探究、猜想、证明的过程使学生驾驭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 会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 难点 正确地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及其证明 一、复习导入 我们曾用折纸的方法探究过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性质,从折纸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你能证明它吗? 二、探究新知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45、师: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证明上述结论,然后在全班进行沟通 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 求证:PDPE. 证明:12,OPOP, PDOPEO90, PDOPEO(AAS) 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说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要赐予指导 2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师: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 引导学生分析结论后完整地叙述出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师:它是真命题吗? 你能证明它吗? 强调:没有加“在角的内部”时,是假命题 处理方式:由学生自己独立思索完成,再全班探讨沟通,对困难学生可个别辅导 证明如下: 已知:如图,在AOB内部有一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