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LED灯具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LED灯具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9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 /合肥LED灯具项目投资分析报告合肥LED灯具项目投资分析报告xx有限公司报告说明LED照明产品质量指标众多,包括稳定性、ESD指标、衰减幅度、一致性、配光曲线等,涉及光学、热学、材料科学、电子、软件、计算机、装饰艺术等多门学科,生产技术人员不仅需将上述学科综合系统运用,而且对生产工艺、品质控制水平和稳定性等技术要求较高,生产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性能及寿命,因此对技术和工艺要求极高。此外,LED照明企业逐步呈现向方案提供商、产品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往往需要多领域、多专业、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形成一套成熟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体系。LED照明
2、行业存在技术和专业人才方面的进入壁垒。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5787.5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773.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91%;建设期利息295.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7%;流动资金2718.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2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2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7220.59万元,净利润3851.3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84%,财务净现值4615.0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4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
3、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8一、 行业壁垒8二、 行业壁垒9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12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12二、 编制原则12三、 编制依据12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13五、 项目建设背景14六、 结论分析14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
4、6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19一、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9二、 行业发展概况19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0第四章 选址方案22一、 项目选址原则22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2三、 创新驱动发展27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9五、 产业发展方向30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5第五章 建筑技术分析37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37二、 建设方案38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39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39第六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41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1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1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44一、 公司发展规划44二、 保障措施50第八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52一、 项
5、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52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52第九章 节能说明53一、 项目节能概述53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54能耗分析一览表54三、 项目节能措施55四、 节能综合评价56第十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57一、 人力资源配置57劳动定员一览表57二、 员工技能培训57第十一章 进度实施计划59一、 项目进度安排5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59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0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61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61二、 建设投资估算62建设投资估算表64三、 建设期利息6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64四、 流动资金65流动资金估算表66五、 总投资6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6、67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6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68第十三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70一、 项目风险分析70二、 项目风险对策72第十四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74一、 项目招标依据74二、 项目招标范围74三、 招标要求74四、 招标组织方式76五、 招标信息发布78第十五章 项目总结分析79第十六章 附表8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0建设投资估算表8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3流动资金估算表8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8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8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8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9
7、0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行业壁垒1、技术和专业人才壁垒LED照明产品质量指标众多,包括稳定性、ESD指标、衰减幅度、一致性、配光曲线等,涉及光学、热学、材料科学、电子、软件、计算机、装饰艺术等多门学科,生产技术人员不仅需将上述学科综合系统运用,而且对生产工艺、品质控制水平和稳定性等技术要求较高,生产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性能及寿命,因此对技术和工艺要求极高。此外,LED照明企业逐步呈现向方案提供商、产品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往往需要多领域、多专业、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形成一套成熟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体系。LED照明行业存在技术和专业人才方面的进入壁
8、垒。2、品牌和营销渠道壁垒品牌是照明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体现,是树立市场地位,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经销商和消费者对照明品牌的认同,建立在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综合服务等基础上;而营销渠道是企业将产品投入市场的枢纽对于新进入的照明企业。无论是有形象力的品牌的树立或是或是建立稳定、完善的销售网络,均需要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时间积累。LED照明行业存在品牌和营销渠道方面的进入壁垒。3、规模生产和资金壁垒LED照明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大型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可有效降低成本,形成价格优势;在原材料供应方面,规模较大的企业因采购量较大、采购种类多,在原材料采购价格及供应保障度方面也具有小企业所不具备的优
9、势。此外,LED照明企业的自动化的高低直接影响LED产品质量及产能,而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会占据企业的大量资金,加之LED照明产业的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后续还需要在研发和设计的大量投入。LED照明行业存在规模生产和资金投入的进入壁垒。4、产品认证壁垒为保障照明产品的节能性、安全性,全球各主要市场的权威机构对照明产品建立了各种性能认证体系,取得这些权威机构的认证是照明产品在全球照明市场进行销售的重要条件。例如,北美市场的“UL”认证及欧盟市场的“CE”认证。以上质量认证主要是从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设计标准、生产和检验设备配套以及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对照明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对照明产品生产企业设
10、置了较高的认证标准,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二、 行业壁垒1、技术和专业人才壁垒LED照明产品质量指标众多,包括稳定性、ESD指标、衰减幅度、一致性、配光曲线等,涉及光学、热学、材料科学、电子、软件、计算机、装饰艺术等多门学科,生产技术人员不仅需将上述学科综合系统运用,而且对生产工艺、品质控制水平和稳定性等技术要求较高,生产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性能及寿命,因此对技术和工艺要求极高。此外,LED照明企业逐步呈现向方案提供商、产品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往往需要多领域、多专业、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形成一套成熟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体系。LED照明行业存在技术和专
11、业人才方面的进入壁垒。2、品牌和营销渠道壁垒品牌是照明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体现,是树立市场地位,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经销商和消费者对照明品牌的认同,建立在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综合服务等基础上;而营销渠道是企业将产品投入市场的枢纽对于新进入的照明企业。无论是有形象力的品牌的树立或是或是建立稳定、完善的销售网络,均需要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时间积累。LED照明行业存在品牌和营销渠道方面的进入壁垒。3、规模生产和资金壁垒LED照明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大型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可有效降低成本,形成价格优势;在原材料供应方面,规模较大的企业因采购量较大、采购种类多,在原材料采购价格及供应保障度方面也具有
12、小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LED照明企业的自动化的高低直接影响LED产品质量及产能,而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会占据企业的大量资金,加之LED照明产业的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后续还需要在研发和设计的大量投入。LED照明行业存在规模生产和资金投入的进入壁垒。4、产品认证壁垒为保障照明产品的节能性、安全性,全球各主要市场的权威机构对照明产品建立了各种性能认证体系,取得这些权威机构的认证是照明产品在全球照明市场进行销售的重要条件。例如,北美市场的“UL”认证及欧盟市场的“CE”认证。以上质量认证主要是从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设计标准、生产和检验设备配套以及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对照明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对
13、照明产品生产企业设置了较高的认证标准,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合肥LED灯具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二、 编制原则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报告确定按如下原则编制: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及主管部门制定的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设计规定、规范及标准。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力求节能降耗。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三、 编制依据1、中国制造2025;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
14、兴产业发展规划;3、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4、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6、关于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8、相关产业调研、市场分析等公开信息。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五、 项目建设背景LED
15、照明较普通照明具备了节能、响应时间短、使用时间长、绿色环保、色彩可调、节能、寿命长等优势,决定了它是目前最理想的光源。LED照明应用市场主要可分为户外通用照明、建筑物外观照明、景观照明、交通信号照明、室内空间展示照明、娱乐场所及舞台照明、车辆指示灯照明等。LED照明市场被认为是未来LED最重要且最具发展前景的应用之一。“十三五”是合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追赶超越的黄金机遇期,是全力改善民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胜期,也是提升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关键突破期。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16、的新期待,按照创新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六、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39.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万件LED灯具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5787.5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773.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91%;建设期利息295.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7%;流动资金2718.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22%
17、。(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5787.51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9754.70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032.81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2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7220.59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3851.3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84%。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43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4397.01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经分析,本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及投产的各项
18、指标均表现较好,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各项评价均可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成本,制定好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加强项目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及项目运营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加强产品生产的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同时保证各产业链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控制产品的次品率,赢得市场和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的局面。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
19、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6000.00约39.00亩1.1总建筑面积41418.161.2基底面积1612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2.782总投资万元15787.512.1建设投资万元12773.062.1.1工程费用万元10892.932.1.2其他费用万元1649.362.1.3预备费万元230.772.2建设期利息万元295.612.3流动资金万元2718.843资金筹措万元15787.513.1自筹资金万元9754.703.2银行贷款万元6032.814营业收入万元32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7220.596利润总额万元5135.177净
20、利润万元3851.388所得税万元1283.799增值税万元1202.0110税金及附加万元144.2411纳税总额万元2630.0412工业增加值万元9149.3413盈亏平衡点万元14397.01产值14回收期年6.4315内部收益率16.8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4615.08所得税后第三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同质化竞争影响行业健康发展产品高度同质化一直是困扰绿色照明企业难题之一,由于LED照明市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许多中小规模照明企业为了快速在市场获利,不愿意花费资金、时间在产品研发上,而是通过在低端市场上模仿和抄袭知名品牌的产品、以及价格战来赢得市场,从而导
21、致LED照明行业出现了低端无序竞争、产品同质化现象,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LED照明企业的盈利状况,更加不利于LED照明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近年来,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有所抬头,这对于原先的LED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国内诸多以出口导向的LED企业而言(特别是出口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一定的负面影响。二、 行业发展概况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均属于固态照明(SSL)或半导体照明,具有低耗高效、使用寿命长、色彩丰富等诸多优势,被誉为是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第三次光源革命。此外,LED照
22、明光源的变色、混色、智能控制等特性也使其越来越具有消费电子的特点。2014年,照明巨头菲利普斯发布了HueLux智能无线照明系统,该产品通过无线可控制开关来实现调节温度和照明强度,重塑人们对智能家居的想象力。2015年,通用电气宣布与高通和苹果合作,开发可变色LED智能灯泡,更是将家居照明进入了智能互联时代。三、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
23、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四章 选址方案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
24、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是安徽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4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千米,户
25、籍人口770.44万人,常住人口818.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6.33%。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逍遥津、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最爱阅
26、读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誉。2018年9月,被授牌成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2018中国内地城市综合排名17名。2019年6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开通运行。2019年,合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9.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5623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409.4亿元、增长7.6%;财政收入1432.4亿元、增长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46亿元、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进出口总额322.1
27、亿美元、增长4.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404元、22462元,增长9.5%、10.2%;城镇登记失业率2.8%。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商事制度改革、财政预算管理、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和巢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蜀山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高新区打造区域“双创”示范基地等7项工作成效明显,获国务院通报激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按下创新快进键,跑出开放加速度,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我们要坚守初心使命,全面提升治理水
28、平,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百姓受益。我们要坚决补齐短板,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风险防控三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质量更高、成色更足。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十三五”时期,从全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
29、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发展动力深刻转换,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成为发展新主题。从合肥看,人均生产总值将由1万美元接近2万美元,经济社会处于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在经济发展上进入工业化后期新阶段,在城市化发展上进入现代都市区发展新阶段,在对外开放上进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在环境建设上进入生态优先新阶段,在深化改革上进入攻坚冲刺和规范成型新阶段。总体来看,宏观环境对合肥发展有利。一是全球科技革命和
30、产业变革的机遇。以智能制造为标识的工业4.0时代和以新能源为标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为合肥发挥科教优势,加速融入全球发展分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供了宝贵机遇。二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的机遇。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合肥作为双节点城市,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合肥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更加紧密,城市地位更加凸显,为提升发展能级提供了新机遇。三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机遇。随着合肥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凸显了区位优势,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空间,有效降
31、低了物流成本,增加了商业机会和创业机会,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有利于加快枢纽型经济发展。四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等创新试点,为合肥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机遇。与此同时,也要增强忧患意识,集中精力解决好制约和影响合肥科学发展的各类结构性、深层次矛盾。一是提升城市地位面临新挑战。地区和城市间对高端要素和产业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合肥城市综合实力不强,辐射带动力有限,与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二是发展动力转换面临新挑战。内
32、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优,服务业比重不高,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三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城区与县域在发展水平和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四是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挑战。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任务较重,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资源、能源平衡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等将面临更多考验。五是维护社会公平面临新挑战。富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口老龄化带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日益增大,多元利益协调难度加大,对提高施政水平和保障城市常态
33、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三、 创新驱动发展聚焦重点领域,按照三次产业联动、多业态融合的思路,坚持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安全食品加工、文化和旅游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体系。(一)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
34、造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达到4个。(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新兴化,通过技术工艺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工业“强基”工程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标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产值达到9000亿元。(三)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高技术
35、服务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发展,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四)优化发展现代农业按照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兴业富民的要求,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单功能的传统农业向多功能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五)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产业转型升级和“两化融合”中的平台作用,以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等为抓手,制定实施“互联网+”合肥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产业组织、
36、商业模式、工业链、物流链等,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同步发展。拓展网络民生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在重点领域和行业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发展大数据信息安全产业。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对照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要求和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愿景,合肥发展的战略目标定位为:全国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新产业、新业态为导向,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实施一批居于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中高端的重大项目,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37、产业集群。国际有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率先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努力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动力实现新转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统筹推进全国性综合铁路枢纽、高等级公路枢纽、航空门户枢纽、江淮航运中心等建设,促进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畅通人流物流渠道,为聚集国内外资源,促进枢纽型经济发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筑牢基础。全国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强与“一带一路”的对接,推动与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建设一批互联互通、基地型
38、、服务型开放平台,扩大对外投资贸易规模,推进城市的国际化建设,完善接轨国际的投资贸易体制机制,打造全国重要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城。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打造城湖共生、生态宜居的典范。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集成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整合周边生态旅游等资源,加快建设以大湖、温泉、湿地、名镇为特色的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五、 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产城融合、集聚布局、集群发展”思路,突出点轴开发,推进网络开发,努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沪宁合发展主轴西段。优化新型工业布局。强化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珠三角、中原经济区以及合肥都市圈合作发展,突出点轴开发,推进网状开发,
39、形成“四极两廊五带”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空间新格局。以主城区为核心,实施高密度高层次开发,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空间布局紧凑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充分发挥主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以县城为中心,以开发区为载体,以重点镇为补充,重点发展特色产业,突出主导、适度多元,合力推进网络开发,实现产城融合。完善主城区与县域各节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要素流动,降低商务成本;加强分工合作,着力培育全产业链,推进产业联动发展。积极培育巢北、庐南产业基地等战略后备空间,提升完善产业网络布局。1、四大发展极。西部发展极。以高新区为核心,覆盖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柏堰科技园、南岗科技园、蜀山西部新城、蜀山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
40、、新能源、智能装备、智能家电、汽车、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在高新区规划建设“双创特区”,加快构筑一批以社会力量为主的众创空间等“双创”服务平台。加快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以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自由贸易、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航空产品配套、航空食品加工等航空关联产业。支持并推动蜀山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东北部发展极。以新站区核心,覆盖双凤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肥东经济开发区等,突出“芯屏器合”,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产业和工程机械、安全食品、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培育打造全球最大、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特
41、色鲜明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支持并推动双凤经济开发区、肥东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西南部发展极。以经开区为核心,覆盖桃花工业园、合肥出口加工区、新港工业园等区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保区,支持并推动桃花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花岗等一批特色乡镇工业集中区提质发展。东部发展极。以合巢经开区、居巢经开区为依托,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节能环保、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汽车、电子电器、建筑产业化、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提高承载大项目、大企业、
42、大产业和高新技术能力。推动合巢经开区与巢湖市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一体联动发展。支持居巢经开区跨裕溪河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富煌工业园转型升级。2、两大产业走廊。江淮运河产业走廊。以江淮运河为主轴线,依托高新区、经开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出口加工区、新港工业园、肥西桃花工业园、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柏堰工业园、南岗科技园、蜀山西部新城、蜀山经开区、空港经济示范区等产业园区,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主攻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家用电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力争把江淮运河产业走廊打造成为合肥经济支撑带。东北部产业走廊。以
43、合芜铁路为主轴线,以新站区为中心,依托综保区、庐阳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北部新城、包河经济开发区、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等产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巢北产业新城,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型化工以及商贸物流等重点领域,突出产城融合,力争把东北部产业发展轴打造成为合肥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引爆点和国家级产城融合的标志区。3、五条产业带。合六产业带。依托高新区,以南岗科技园、蜀山西部新城、空港经济示范区等重要节点,沿合六公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临空
44、产业,强化与六安联动发展,打造合六产业带,提升西向辐射带动力。合铜宜产业带。依托经开区,以新港工业园、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同大汽配园、庐城经开区、龙桥工业园等为重要节点,沿合安公路,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冶金、矿业采掘等产业,强化与铜陵、安庆联动发展,打造合铜宜产业带,提升南向辐射带动力。合淮产业带。依托新站区,以双凤开发区、双凤双墩拓展区、下塘工业园区、水湖工业园等为重要节点,沿合淮公路,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及重化工业,启动建设合淮共建区,打造合淮工业走廊,形成合淮产业带,提升北向辐射带动力。合芜产业带。以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
45、、富煌工业园、合巢经开区、居巢经开区以及规划中的巢北产业新城为重要节点,沿合巢公路,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节能环保、机械加工、新型化工、安全食品、商贸物流等产业,形成合芜产业带,提升东向融合带动力。合宁产业带。依托合宁高速等交通廊道,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家用电器、精细化工、电子机械、非金属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合肥对接南京的主轴产业带,辐射带动皖东地区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布局。整合空间资源,引导发展要素优化配置,实施“提升中心城区、拓展南北两翼、推动东进西出”战略,积极构筑“一核引领、一圈提升、多区联动”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一核”,即主城区,升级改造
46、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推动商务商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居家养老等行业,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一圈”,即环巢湖文化旅游圈。深度挖掘和整合提升沿巢湖区域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半岛国际慢城旅游区、半汤和汤池温泉养生旅游区、三河古镇文化旅游区、万达文化旅游城、国际帆船俱乐部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滨湖湿地公园、银屏山、紫薇洞、姥山岛、冶父山等休闲养生和观光体验功能,高品位建设环湖特色十二镇和江淮运河、滁河干渠风光带,完善文化旅游配套,全力打造环巢湖文化旅游圈。“多区”,即打造40个服务业集聚区,重点促进高端服务业要素的有机集聚和服务企业的集群发展,逐步形成层次清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都市农业布局。遵循“布局优化、功能多元、产业转型、发展融合”的原则,探索构建功能特色鲜明的“一区三环四沿”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一区”,即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三环”,即推进“环城”休闲农业发展、推进“环巢湖”生态农业发展、推进“环新桥机场”高端农业发展。“四沿”,即推进“沿岭”旱作农业规模发展,推进“沿山”特色农业多元发展,推进“沿路”设施农业集群发展,推进“沿河”生态农业清洁发展。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