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2第2课时氨和铵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2第2课时氨和铵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等级性测试1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气体R是()AHClBCl2CCO DNH3解析:选D。从储气瓶导管长短及用水吸收R的防倒吸装置,可看出R应是一种比空气密度小,易溶于水的气体,故D选项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解析:选C。A项,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如NH4Cl),有的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如硝酸铵);B项,铵盐中的N不一定均呈
2、3价,如NH4NO3中,N分别为3、5价;D项,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和某些固体(不分解、不升华的固体)的混合物,但其过程为先受热分解,再降温化合,而不是升华。3.图示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解析:选A。形成喷泉的前提是气体极易溶于所给溶液或易与所给溶液发生反应,从而形成较大的压强差。A.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且不与NaHCO3溶液反应,故达不到实验目的。B.NH3极易溶
3、于H2O,溶液呈碱性,显红色;C.H2S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D.H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后三项均可形成喷泉。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 BAgNO3溶液CBa(OH)2溶液 DBaCl2溶液解析:选C。四种溶液中,能与Ba(OH)2溶液反应既生成白色沉淀又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2SO4,只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只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5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
4、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A(NH4)2SO4 BNH4NO3CNH4Cl DNH4HCO3解析:选B。铵盐与烧碱共热产生NH3,Y为NH3,NH3NONO2HNO3NH4NO3。则Z为HNO3,X为NH4NO3。6已知反应:HClNH3=NH4Cl(固体),如图所示,抽去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整个过程中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等温度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瓶内压强是反应前的1/10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42 gC生成物的分子数目为0.1NAD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很容易分开解析:选B。氨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H3=NH4Cl,二
5、者反应生成0.1 mol氯化铵固体,剩余0.02 mol HCl。反应前两瓶内压强相同,反应后两瓶内压强仍然相同,反应后两瓶内压强为反应前的,A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装置中含有H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12 mol0.1 mol30.42 mol,质量为1 g/mol0.42 mol0.42 g,B正确;生成物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氯化铵分子,C错误;该反应中气体体积减小,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不容易分开,D错误。7把a 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b mol烧碱加热,恰好使全部NH转化为NH3逸出;另一份与含c mol BaCl2的溶液恰
6、好反应。则原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2b4c)/a molL1 B(b2c)/a molL1C(2bc)/a molL1 D(b4c)/a molL1解析:选A。 a L混合溶液分为两等份,每份的体积为a/2 L,一份与烧碱混合加热,恰好使全部NH转化为氨逸出,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硝酸钠,所以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就等于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n(NH)n(Na)b mol;另一份与含c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反应,说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c mol,硫酸铵中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c mol,所以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为(b2c) mol,所以硝酸铵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b4c)/a molL
7、1,则原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b4c)/a molL1,A正确。8已知A、B、C、D、E、F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F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AH2OBCCFDDNaOHFEH2O(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C_,D_,E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3)工业生产C的过程中有如下一步反应,即F经催化氧化生成B和H2O。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根据题意“F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知F是NH3,再结合已知条件和反应关系可知C为HNO3,D为NH4NO3,E为NaNO3,A为NO2,B为NO。答案:(1)HNO
8、3NH4NO3 NaNO3(2)3NO2H2O=2H2NONONHOHNH3H2O(3)4NH35O24NO6H2O9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1)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其原因是_。(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的同学是_(填“甲”“乙”或“丙”)。(4)检验氨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5)三位同学都认为,采用上述各自的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氨,
9、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_(填“甲”“乙”或“丙”)。他们还认为,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可用NH4Cl固体代替,你认为_(填“能”或“不能”)。解析:(1)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氨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氨为碱性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时,与硫酸反应而被吸收,故答案为乙。(4)氨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出OH,溶液呈碱性。检验时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
10、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氨已收集满。(5)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水,其中可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只有丙能做到,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在温度较低时又重新生成氯化铵,不能只用氯化铵制备氨。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氨极易溶于水(3)乙(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氨已收集满)(5)丙不能10在50 mL锥形瓶中盛有20 mL浓氨水,向氨水中鼓入空气并迅速将烧红的铂丝伸入瓶中并接近浓氨水的液面。(1)向浓氨水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
11、(2)这个反应叫作_,化学方程式为_。(3)铂丝保持红热,说明此反应是_反应,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实验中,有时会看到白烟,此白烟是_,生成的原因是_。答案:(1)补充O2并将NH3吹出(2)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3)放热NO22NOO2=2NO2(4)NH4NO33NO2H2O=2HNO3NO,NH3HNO3=NH4NO311产生喷泉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实验室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圆底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引发喷泉的操作是_。该实验的原理是_。如果只提供图2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2)利用图3装置,在锥
12、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ACu与稀盐酸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3)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装置是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圆底烧瓶内的压强,图3装置是_锥形瓶内的压强。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与上述图_装置的原理相似。解析:(1)图1装置引发喷泉只需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图2装置引发喷泉则需先打开止水夹,再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发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后,移去热毛巾。(2)能在锥形瓶内反应产生气体,使锥形瓶内压强大于圆底烧瓶内压强即可,故应选NH4HCO3与稀盐酸。(3)图1、2装置是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导致喷泉产生,图3装置是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导致喷泉产生;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均与图3装置的原理相似。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NH3溶于少量水中,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的水进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去热毛巾(2)D(3)减小增大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