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5903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获得性遗传”观点的是()A后天形成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B后代可以获得亲代的全部性状C后代可以得到亲代的遗传物质D生物所有性状的获得都是遗传的结果解析:后天形成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是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答案:A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也是不定向的B自然选择不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变异的有利或有害是由生存环境决定的D自然选择是生物对自身的选择 答案:C3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

2、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乙、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也有较大的差异;甲、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但是乙物种是从甲物种进化来的,二者的基因库组成可能部分相同。答案:C4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生活在树干中的虫,其深度分布如图乙。

3、下列关于子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都很深答案:C5(2015江苏学业水平考试)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生物进化无关C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A6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

4、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B50%C42% D21%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且大小相等,在理想情况下合并为一个种群,根据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可知,合并后的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70%,a基因频率为30%,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可知下一代中的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所以C正确。答案:C7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基因突

5、变 B基因重组C不遗传的变异 D染色体变异答案:C8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 基因型rrRrRR对灭鼠灵的抗性敏感抗性抗性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无中度高度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B抗性个体RRRr1 1C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解析:由于环境中维生素K含量不足,所以对维生素K依赖度较高的RR个体数量减少,长期使用灭鼠灵,rr个体数量大量减少,所以Rr个体的数量最多,所以两种基因频率

6、都不为0。答案:D9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代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B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C种群1、2承受不同的选择压力,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D由于种群1、2基因库中没有相同的基因,因此产生生殖隔离解析: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不能与亲代种群相遇,使不同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A正确;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存在地理隔离,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无影响,B正确;种群1、2栖息的环境条件及其食物来源不同

7、,因此承受的选择压力不同,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C正确;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1、2的基因库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而不是基因库中没有相同的基因,D错误。答案:D10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预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应该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 ()解析:由题目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可知该果蝇种群中隐性基因的频率为0.5,若没有特殊原因,其基因频率不变,但由于后代有“隐性基因纯合致死”这种情况,所以会使隐性基因的频率下降,但不会降到0,故选C项。答案:C11据调查,某校学生中某性状基因型

8、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群体中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92%、8% B8%、92%C78%、22% D36%、64%解析:依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某基因的频率某基因总数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由于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而每个女性体内有两条X染色体,每个男性体内只有1条X染色体,因此XB基因频率(42.32% 27.36%146%)(42.32%27.36%20.32%246%14%1)92%;又因为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所以Xb基因频率192%8%。综上分析,A

9、正确,B、C、D错误。答案:A12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报告指出,19982008年这10年间,在新几内亚岛上发现了1 060种新物种,其中有12种为哺乳动物,如居住在火山里的羊毛鼠、惹人喜爱的扁鳍海豚等。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解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也可能是种间互助,如兰花与专门给它传粉的蛾;新物种不断形成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一个物种的形成与灭绝会影响到与之

10、相关的其他若干物种;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C二、非选择题13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如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有胚胎期早亡现象。 (1)甲地所有的果蝇构成一个_。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阶段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的_性。(2)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

11、;甲、丙两地的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_多样性。(3)甲地与戊地果蝇最终进化成两个物种,运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 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 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 000只。比较两地的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_。解析:(1)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一个种群,故甲地所有的果蝇构成一个种群。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2)由题意可知甲、乙两地果蝇之间交配后会发生胚胎早亡,说明甲、乙两地果蝇间不能进行基

12、因交流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之间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叫作遗传多样性。(3)由于环境对变异的影响,加上两物种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最终导致甲地与戊地果蝇的生殖隔离。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所以甲地果蝇种群基因库较大。答案:(1)种群不定向(2)物种甲、乙两地果蝇交配后代不能存活或基因不能交流(或生殖隔离)遗传(3)两地距离遥远,超越果蝇飞行距离,基因不能发生交流;两地环境不同,环境对变异的选择不同,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改变甲地大14如图甲、乙、丙是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13、请分析回答:(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地雀C的进化机制是_。(3)若图乙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所示。甲乙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个体数AATT20AATT196AaTT22AaTT168aaTT4aaTT36AATt20AaTt12aaTt3AAtt9Aatt8aatt2总数100400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库相比较,甲种群基因库_(大、小)。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种群甲与种群乙相比,基因A频率更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_。已知上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年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

14、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解析:(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故属于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基因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即产生了生殖隔离,故属于不同的物种,这能够体现物种多样性。(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地雀C的进化机制是地雀各种群基因突变形成不同的表现型,由于地理隔离将种群分裂为二,阻断了基因交流;大陆与小岛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两种群间产生生隔隔离,形成新物种C。(3)甲种群的个体数少于乙种群,所以甲的基因库小于乙种群。种群A中基因R的频率为100%100%70%。种群B出

15、现突变的基因数为210410540080。答案:(1)A和BA(B)和C(2)地雀种群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形成不同的表现型;由于地理隔离将种群一分为二,阻断了两个种群的基因交流;大陆与小岛环境不同,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两个种群进化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C(3)小70%乙8015已知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 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类别项目有条纹(显性)无条纹(隐性)合计存活个体数178211389空壳数3322796

16、11合计5104901 000(1)在这1 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2)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壳上_(填“有条纹”或“无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_(填“增大”或“减小”),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_实现的。解析:(1)无条纹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其基因型频率为4901 000100%49%;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9%42%1/270%。(2)根据空壳数所占的比例推断有条纹的蜗牛更容易被鸟捕食,所以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会增大,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1)49%70%(2)有条纹增大自然选择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