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00009.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4760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 000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政治经济学 000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 000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 00009.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4页 共14页名词解释第一章1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就是人把自己的加于其上的东西2生产力是指人们直接征服和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3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使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4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这种社会关系,就叫做生产关系。5经济规律: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第二章1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或两种属性,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2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

2、一般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4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5商品经济:以商品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6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培养与训练、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的能力或劳动生产的效率,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第三章1资本: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3、它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2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反映着不同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社会主义工资是社会主义市场型按劳分配的结果和实现形式,其实质是按劳分配制度下归劳动者用于个人生活需要的必要劳动的转化形态。3剩余价值: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4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生

4、产: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6剩余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也都是扩大和增加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是价值规律在社会生产牡丹和特征上的延伸与表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目的性规律或特征性规律。第四章1资本循环:资本顺次改变自己的形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完成三种职能,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整个运动过程。2资本周转:资本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3资本周转时间:资本一次周转所持续的时间,包括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里的时间。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

5、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商品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固定资本是一次投入,价值是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流动资本是一次投入,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5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的各种物质组成在使用寿命终结时所进行的物质上的替换。6折旧:按照固定资本平均损耗的程度把转移的价值从销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出,以折旧基金的形式加以积累,逐步进行补偿的过程。7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物质要素受到损失,主要是由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价值上受到的损失,主要是因科学技术的

6、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引起的价值贬值。8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用公式表示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值加上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值除以预付资本总值。9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公式M = M / V = m v n / V. 10交易费用:是指一次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它包括信息搜寻费用、谈判缔约费用以及对履约过程中发生的变局进行调适和对可能发生的违约行为进行处置等等方面的费用。第五章1利润和利润率 利润: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后的余额。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2成本价格:所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价值总和。3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

7、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4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投资者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投资者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结果。5生产价格: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的。6商业资本: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以获取商业利润的职能资本。7地租:土地租种者为租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8级差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因土地经营权的垄断而形成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级差地租,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第六章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

8、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按照原有的生产规模不断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就是企业把积累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不断更新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2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3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这种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和可变资本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4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技术构成是指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关系的资本实物构成;资本价值构成是指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的技术构成

9、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的变化。5资本积聚:个别资本的总额依靠本企业的剩余价值资本化而增大,它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6资本集中:指资本总额由几个资本合并而增大,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竞争,大资本兼并小资本而实现;二是通过中小资本联合为大资本来实现。7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个别资本指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所组成的总和。8社会总产品:又称社会总商品资本,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9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

10、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取得剩余价值;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社会总产品再生产运动过程中需要补偿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第七章1横向联合:开设多家生产工厂来制造某种产品 2.纵向联合:企业把经营过程扩展到生产、供应、销售的不同环节。 3.U-型企业:又称功能型企业。其特征:把运营和战略决策的权力都集中于企业总部 4.M-型企业:又称事业步行分权结构,它是以企业总部与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分权为特征的。其核心特征:把企业按照产品或经营地域或客户群体组成若干事业步,由公司总部与各事业部实行分权;总部承担战略决

11、策,事业部负责营运决策。第八章1市场失灵:场失灵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外部性、公共物品、市场势力、普遍失业等。2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是资产阶级国家所有、并当作资本用于经营的国有财产。3财政调节:是指财政收入、支出以及公债的决策对经济的影响,或曰通过变动财政收入、支出以及公债而影响经济运行。4货币调节:通过货币供应(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5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政府债券,应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导致货币供应量变化,从而影响生产、就业、物价等。6菲利浦斯曲线:菲

12、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浦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第九章1国际分工: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国际生产专业化。2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流活动。3世界市场: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同国际分工相联系的各国间商品流通的总和。4资本输出:资本输出就是资本家、资本家集团或资产阶级国家

13、的政府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而对国外进行投资和贷款。5资本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就是资本越出国界在国际范围内运动。6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在商业资本国际化和借贷资本国际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资本国际化的重要形式是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的。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争夺国际垄断利润时,必然矛盾重重,也必然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深化。7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性的企业,它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从事跨国界的生产、销售和其他业务。8国际垄断利润:就是超过国内垄断利润的那一部分利润。9国际垄断价格: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操纵下保

14、证国际利润的一种国际市场价格。10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在运动中相互依存、融合为一个体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原因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次是原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改革也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再次是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推引的全球化战略。第十章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3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全民财产的一种公有制。4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5混合所有制经济:两种以上经济成分共

15、同投资形成的企业。6股份合作制: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体的,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特点的经济形式。7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第十一章1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指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准则,也就是统筹兼顾的原则。2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交换进行的生产。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全体劳动者和生产集体的需要和利益服务。4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比较.5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社会主义生产稳定增长和完善,保证满足多层次联合劳动者不断增长

16、的物质文化需要。第十二章1调节机制:支配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间分配的经济规律及这些规律发生作用的经济体制和调节手段。2经济计划 :预先作出的比例。 3市场机制 :价值规律在市场上调节生产和流通的机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 5竞争:为共同市场而生产的生产者之间的必然的经济关系。第十四章1国定价格:国定价格是国家根据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供求状况所规定的统一价格。2浮动价格:浮动价格是国家规定有一定幅度,企业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行决定的价格。3自由价格:随市场的供求变化自发形成的价格4财政性的货币发行:财政性的货币发行是指单纯为了弥补财政入不敷出而增发

17、货币。5信用:社会主义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6虚拟资本:是指以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第十五章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社会作了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分配的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2社会主义工资: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3奖金:对劳动者特殊贡献的物质奖励。4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5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三部

18、分构成社会保险体系。第十六章1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产值的总和。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的一部分,是当年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3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年内所有产业部门提供的增加值的总和。4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扣除了国外要素净收入的国民生产总值。5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在整体上做到供需平衡而进行调控。第十七章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社会化超出一国的疆界向全世界发展,商品化各种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优化配置。2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就是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3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是指国际间的商品交流,包括

19、出口和进口。4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由国家规定的实行更加开放的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判断题第一章1人们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生产力是一个人生产多少东西的能力。4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5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是指科学技术本身属于生产力一个独立的实体性要素。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8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和互相依赖构成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9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科学,本质上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10存在对立阶级情形下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客观内容就是表现为阶级性。1 2 3 4 5 6 7 8

20、9第二章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也就是商品。2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二个方面。4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5商品的二因素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6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表现为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者自己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8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大。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将日益减少,但社会总价值将会不断增加。1 2 3 4 5 6 7 8 9第三章1劳动

21、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2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都是资本。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形成的矛盾。4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6价值增殖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7生产劳动就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8增殖是资本的基本职能,因此,公有制条件下的公有资本也要增殖带来剩余价值。9个别资本家只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10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11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

22、冲动和经常的趋势。1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13剩余价值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并发生作用。14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15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第四章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2是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3表示的是货币资本的循环。4表示的是生产资本的循环。5表示的是商品资本的循环。6流通时间是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资本的

23、流通时间所组成。7资本流通时间是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它与生产时间是相互排斥的。8缩短生产时间中的非劳动时间和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能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9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反比,与周转时间成正比。10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和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成反比。11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其价值的贬值。12固定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才能发生物质损耗。13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大致上是相同的。14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正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反比。15现代企业往往采取“快速折旧”法以避免精神磨损的损失,因此折旧率定的越高越好。1 2 3 4 5 6 7 8 9 10

24、11 12 13 14 15第五章1资本主义耗费就是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2利润与剩余价值在本质上是相同的。3在研究利润率平均化问题时是以个别资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或基础的。4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5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因而会直线下降。6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7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8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下降。1 2 3 4 5 6 7 8第六章1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资本价值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2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

25、且是社会再生产的手段。3资本积累就是投资者把全部资本集中起来,追加投入生产过程,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4资本积累的实质是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断增大资本,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5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扩大再生产又是剩余价值的源泉。6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特点是以等价交换的形式掩盖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内容。7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是资本的技术构成。8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资本有机构成。9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下降。10个别资本的增大就是通过资本集中途径实现的。

26、11没有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不可能形成。12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剥夺者被剥夺。13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中心问题是社会总资本运行的速度问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第七章1大企业的兴起只是引起企业规模上的变化。2企业的多样化经营就是指多家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3横向联合就是指开设多家生产工厂来制造某一种产品。4纵向联合就是指企业把经营过程扩展到生产、供应、销售的不同环节。5多样化经营就是指一家企业同时生产和经营多种不同的产品。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7企业的垂直联合可分为向上游的垂直联合和向下游的垂直联合。8现代大企业都是业主制企业。9企业变大

27、的过程,是资本所有多元化的过程。10企业劳动者的范围大大拓宽,是现代企业的新特征之一。1 2 3 4 5 6 7 8 9 10第八章1政府参与经济是要求政府做一个“守夜人”。2“看不见的手”是万能的,因此不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3“看不见的手”是有缺陷的,因此市场失灵是必然的。4市场失灵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有些问题,依靠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是无法很好解决的。5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就是全民所有制经济。6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7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8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计划和产业政策实现的。9资本主义国家参与经济,必然造成“大政府”与赤字财政

28、。10资本主义国家参与经济,说明市场经济本身是有缺陷的,所以应该实行计划经济。1 2 3 4 5 6 7 8 9 10第九章1当今国际分工体系是建立在平等、协商基础之上的。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趋于不平衡。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主要是物品,尤其是制成品的贸易。4商品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特征。5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特征。6高额垄断利润来源于垄断组织最先进的工业设备。7国际垄断利润是超过国内垄断利润的那一部分利润。8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依存、融合为一个体系的趋势。1 2 3 4 5 6 7 8第十章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所以社会主

29、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初级阶段 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4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5毫不动摇地发展和巩固公有制经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1 2 3 4 5第十一章1社会主义经济是产品生产和商品生产的混合体。2公有制生产中的劳动者的关系是经济利益矛盾的关系。3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联合劳动是多层次的联合劳动。4社会主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联合劳动,但不排除剥削。5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统筹兼顾的原则。6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是劳动者个人利益第一的原则。7贯彻社

30、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必须首先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8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9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利润最大化。10社会主义生产必须服从于劳动者的利益和需要。11社会主义企业产出越多,经济效益就越高。12社会主义生产的增长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第十二章1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存在着根本矛盾。2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着根本矛盾。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4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5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手段。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能实行指导性计划。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能靠市场调节。

31、8市场调节也有短处,计划调节也有长处。9市场调节是以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为前提。10计划调节包含着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调节方式。11市场调节是靠企业追求局部利益来贯彻的。12竞争的结果必然引起垄断。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没有本质区别。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第十四章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应该是多环节、少渠道的流通体制。2社会主义流通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应该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3国定价格是国家根据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供求状况所规定的统一价格。4浮动价格是国家规定有一定幅度,企业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行决定的价格。5通货膨胀不会造成生产价格的失真。6通

32、货膨胀会压低利率,削弱本国积累的能力。7通货膨胀对市场投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8财政性的货币发行是指单纯为了弥补财政入不敷出而增发货币。9社会主义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10虚拟资本是指以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1 2 3 4 5 6 7 8 9 10第十五章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2按劳分配就是把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产品不折不扣地分配给劳动者。 3按劳分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社会作了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分配的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食。 4社会主义所以实行按劳分配是因为旧的分工还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5

33、我国现实的分配制度完全是按劳分配。 6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按资本进行分配。 7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 8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9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1 2 3 4 5 6 7 8 9第十六章1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方式应该是外延型的。2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方式应该是从外延为主向内含为主转变。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是高投入,低产出。4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途径之一。5社会主义国家也会发生经济危机。6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产值的总和。7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的一部分,是当年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8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年内所有产业部门提供

34、的增加值的总和。9国民收入分配不包括再分配。10传统的宏观调控方式是市场调节型。1 2 3 4 5 6 7 8 9 10第十七章1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社会化超出一国的疆界向全世界发展,商品化各种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优化配置。2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3我国的对外开放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进行。4自力更生不等于闭关自守。5所谓对外开放就是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6对外开放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7对外开放既要反对闭关自守,又要反对盲目崇外。8对外贸易是指国际间的商品交流,包括出口和进口。9一国对外贸易的性质是由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的。10经济特区是

35、指由国家规定的实行更加开放的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1 2 3 4 5 6 7 8 9 10四、简答题第一章1、试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的关系。答:(1)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它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2)人不能违背、制定、改造、消灭经济规律。(3)人们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2、试述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要素。(3)科学技术本身是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成为人化的科学和物化的科学,即提高主体要素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提高客体要素生产资料的质量水平。

36、3、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反作用:表现在一是适应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二是不适应就阻碍生产力发展,不适应有两种情况,即落后于生产力或“超前”于生产力。(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二章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答:(1)统一性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任何商品必须首先能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其次是必须凝结为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并体现于价值以供交换。(2)矛盾性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直接动机是实现价值,而使用价值只是价值的物质承

37、担者;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市场交换以两者的分离为条件的。2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条件和特点的概述。答:(1)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的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商品由不同的所有者或利益主体支配是决定性因素。(3)商品经济最明显的特点是:直接为交换而生产,生产借助交换而进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劳动者的劳动也因商品交换而被承认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第三章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答:(1)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物交换,还是不等价物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2)在流通之外,商品生产者之间没有接触,

38、他们只是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之外增加价值量。(3)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答:(1)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但它的产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3)只有通过流通领域,资本家才能购买到特殊商品劳动力,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才可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3

39、概述相对剩余价值和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答:(1)相对剩余价值: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2)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3)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都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4)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4概述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答:(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2)在资本

40、主义制度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使得劳动者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发展到实际上隶属于资本。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是经常相互结合和互相补充的。(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来满足扩大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5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答:(1)如果劳动是商品,价值量就无法计算;劳动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出卖;把劳动看作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2)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才是商品,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

41、此,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马克思在将劳动和劳动力加以区分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的工资理论。第四章1产业资本循环要经过哪些阶段?与这些阶段相适应的资本职能形式和职能是什么? 答:(1)产业资本的循环要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2)在购买阶段资本的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其职能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在生产阶段资本的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其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在销售阶段资本的职能形式是商品资本,其职能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2概述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的基本条件。答:(1)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的基本条件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要按一定

42、比例在空间上并存,同时,产业资本的各个部分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的运动,在时间上相互继起。(2)空间的并存性和时间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并存性决定继起性,而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关系的分析。答:(1)区别:一是划分的依据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按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划分。二是构成不同。固定资本是指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上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上和购买劳动力的生产资本;而不变资本是指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三是目的不同。固定资本

43、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在于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2)联系:都是生产资本,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4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1)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所占比重大速度慢。(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快慢。(3)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正比。5概述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次数的关系?答:(1)资本周转时间是资本周转一次所持续的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2)资本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一年)资本循环的次数。(3)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44、与周转时间成反比。(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增殖资本,必须尽量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增加资本周转次数,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第五章1简述成本价格的意义。答:(1)成本价格是商品经济社会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盈亏的界限。(2)一方面,成本价格的补偿是企业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成本价格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2简述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答:(1)公式不同;(2)本质相同;(3)体现和反映的关系不同。3简述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答:(1)剩余价值率的提高;(2)生产资料价值的降低;(3)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4)对外贸易的发展。4简述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

45、因素。答:(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2)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5概述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途径。答:(1)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工时耗费。这是降低企业产品成本的决定性因数。(2)使工资的增长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从而减少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工资含量。6什么是商业资本?商业利润的来源以及获得的途径是什么?答:(1)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以获取商品利润的职能资本。(2)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获得的途径是通过商品的购买价格低于销售价格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商业资本家是依靠店员的劳动完成商品的推销活动而实

46、现的,反映的是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店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商业利润归社会公共所有,所以反映的是不同部门劳动者的分工、交易和合作关系。第六章1概述资本价值再生产所揭示不同社会生产过程的特征。答:(1)从一般的简单再生产过程可以看出,工人不仅创造剩余价值,而且创造了可变资本,并且创造了全部资本。(2)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看,工人不仅创造了剩余价值,还创造了自身价值,而且还为资本家创造了全部价值,是工人养活了自己并养活了资本家。(3)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再生产过程看,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通过按劳分配构成了自己的收入,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上缴国家,形成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由所有劳动者共同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