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经济竞争力的路径和政策研究doc14(1).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30653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经济竞争力的路径和政策研究doc1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丽水经济竞争力的路径和政策研究doc1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丽水经济竞争力的路径和政策研究doc1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经济竞争力的路径和政策研究doc14(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4页 共14页丽水经济竞争力的路径和政策研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正在打破国际、省际、市际界限而呈现出新的竞争态势,地区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成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丽水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要掌握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决于比较优势的挖掘与培育,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经济竞争力。 一、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涵义和比较分析 自工业资本主义产生以来,竞争一直是市场经济的主题。所谓地区经济竞争力,

2、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地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地区经济竞争力可以从发展水平竞争力、发展潜力竞争力、发展活力竞争力三个方面体现。 发展水平竞争力主要反映地区的发展程度,它包括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发展活力竞争力主要是反映地区的发展能力,包括经济发展速度、贸易、外资、投资等;发展潜力竞争力主要反映地区的发展后劲,它包括资金、生产效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文化教育。 (一)丽水经济综合实力的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丽水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提升势头明显差于全省平均水平。2002年,全市实现

3、国内生产总值185.1亿元,比1978年增长37.8倍,年均递增16.5,比全省平均增速慢2.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434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31.9倍,年均递增15.7,比全省平均提速慢2个百分点。 丽水经济结构层次也逐步迈向高级化和合理化。产业结构上,农业份额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份额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1978年的58.221.520.3转变为2002年的20.442.936.7;企业组织结构上,规模经济发展较快,小型化、分散化状况有所改观,2002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53.7。 (二)丽水与温、台、金、衢、舟5市比较优势对比

4、分析。 丽水、温州、台州、金华、衢州、舟山6市的2002年经济竞争力主要指标如下表所示: 项目 单位 丽水 温州 台州 金华 衢州 舟山 生产总值亿元 185.1 1061.0 858.3 680.4 200.3 146.0 人均生产总值元/人 7434 14217 15615 15169 8214 14710 一产增加值占比 20.4 5.3 10.5 7.9 18.8 22.5 二产增加值占比 42.9 56.7 57.3 55.5 45.5 36.5 三产增加值占比 36.7 38.0 32.2 36.6 35.7 41.0 生产总值增长率 13.4 13.0 13.8 12.9 12.

5、9 12.5 财政总收入亿元 20.9 126.3 86.8 66.5 18.5 15.7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2.1 68.8 43.1 32.1 10.7 9.0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01.7 387.8 274.4 295.1 110.0 64.5 出口总额 亿美元 1.8 26.5 18.0 13.7 1.2 4.4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989 8023 11790 10259 1590 1124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人 9900 14591 11817 11264 9330 10985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920 5091 4970 4157 3595 4659 各项存款总额亿元

6、 239.7 1414.3 811.8 849.7 245.9 211.0 储蓄存款总额亿元 132.9 746.0 436.3 440.1 131.6 110.4 各项贷款总额亿元 158.8 932.6 571.6 605.8 177.1 140.0 综合实力方面。从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GDP总量看,在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舟山6个市中,最高的是温州市,达1061亿元;其次为台州市,达858.3亿元;金华市居第三位,达680.4亿元。丽水、衢州、舟山3市相差不大,丽水比衢州少7.6,差距不到1年的GDP增量;但比舟山多26.8,约领先2年的GDP增量。 产业结构方面。这6个市

7、表现出来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经济较发达的温州、台州、金华3个市,第二产业占比均达55以上;而经济欠发达的衢州、丽水、舟山3个市,第二产业占比均40上下。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的为台州,达57.3%;温州、金华分别为56.7%和55.5%。丽水第二产业比重42.9,比衢州低2.6个百分点,但比舟山高6.4个百分点。同时,在这6个市中,除温州为特例外,其余5个市皆呈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成反比之现象,即第二产业比重高的市,其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比重低的市,其第三产业比重高。这5个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排序为台州、金华、衢州、丽水、舟山,而第三产业比重排序恰好相反,即排序为舟山、丽水、金华、衢州、台州。20

8、02年,丽水一产比重为20.4%,排在第二位,比舟山低2.1个百分点,但比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依次高15.1、9.9、12.5、1.6个百分点;丽水三产比重为36.7,排在第三位,比舟山、温州依次低4.3、1.3个百分点,比台州、金华、衢州依次高4.5、0.1、1.0个百分点。 财政实力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劣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地区财政实力的强弱。在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舟山6个市中,温州是唯一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市。2002年,温州市财政收入达126.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68.8亿元,均处于第1位。财政收入列第2至第6位的分别是台州、金华、丽水、衢州、舟山,其财政总收入为86.

9、8亿元、66.5亿元、20.9亿元、18.5亿元、1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3.1亿元、32.1亿元、12.1亿元、10.7亿元、9亿元。由于各市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经济增长,因此,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均呈现高位提升趋势。从2002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高低排序看,温州市这一比例最高,达13.5%;丽水次之,达11.3%;舟山、台州、金华、衢州市依次为10.8、10.1、9.8、9.2。 投资规模方面。投资规模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与后劲。虽然丽水市近两年在市政设施、旧城改造、交通运输、工业技改等方面大规模推进、大力度投入,投资增长速度领先于其它市,但相对而言,丽水市的投资

10、总量还是明显偏低。2002年,丽水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7亿元,相当于温州市的26.2、台州市的37.1、金华市的34.5、衢州市的92.5,但比舟山市多71.6。 外向程度方面。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是衡量国家或地区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指标。按外贸出口总量大小列序,丽水居第五位;温州领先,达26.5亿美元;其余依次是台州、金华、舟山、丽水、衢州,分别为18亿美元、13.7亿美元、4.4亿美元、1.8亿美元、1.2亿美元。按实际利用外资多少排位,丽水居末尾,台州领先,达11790万美元;其余依次是金华、温州、衢州、舟山、丽水,分别为1025

11、9万美元、8023万美元、1590万美元、1124万美元、989万美元。 居民收入方面。在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舟山6个市中,2002年,丽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其余5个市差距不大,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很大。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丽水9900元,排在第五位,比衢州高106.1,分别相当于温州的67.9、台州的83.8、金华的87.9、舟山的90.1。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丽水2920元,排在末尾,分别仅相当于温州的57.4、台州的58.8、舟山的62.7、金华的70.2、衢州的81.2。再从衡量地区综合实力、发展水平以及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2002年丽水市人

12、均国内生产总值7434元,分别仅相当于台州的47.6、金华的49、舟山的50.5、温州的52.3、衢州的90.5。 金融资源方面。在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舟山6个市中,2002年的从、贷款总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排在第一层面的是温州,高于第二层面约50;排在第二层面的是金华、台州,高于第三层面2.23.1倍;丽水、衢州、舟山排在第三层面,且这3个市差距不大。丽水存、贷款总量均处于第五位,存款总量239.7亿元,相当于温州的16.9、金华的28.2、台州的29.5、衢州的97.5、舟山的113.6;丽水贷款总量158.8亿元,相当于温州的17、金华的26.2、台州的27.8、衢州的89.7

13、、舟山的113.4。再从人均储蓄存款看,2002年,丽水人均储蓄存款余额5338元,排在末尾,只相当于舟山的48、温州的53.4%、金华的54.4%、台州的67.2,比衢州低1.1. 二、提升丽水经济竞争力要素分析 (一)丽水经济发展的相对竞争优势分析。 比较优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竞争优势,还必须通过有效的市场环境加以转化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求得竞争胜券。竞争优势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的真正竞争力。 1、资源优势。丽水地区的矿产资源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历史和大自然还赋予丽水地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丽水地区人均土地拥有量较大,劳动力相对充裕,劳动力廉价、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

14、施建设的成本较低,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 2、生态优势。专家预言,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这是因为绿色壁垒已经成为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它是由那些发达国家构建以对付不发达国家的,是通过制定内容复杂、要求严格的环保标准、法律、法规,以阻止或限制外国商品进入的一种市场准入制度。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讲,丽水市生态优势明显,由于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排放较轻,因而发展绿色产业是极有竞争力的。而且,丽水地区的后发工业化可以有借鉴地克服别的地区工业化的盲目和无序,将生态优势保持下去,就会不走或少“先破坏,后治”的老路。 3、后发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后发”往

15、往也包含着一些优势,后发可以通过向别人学习、模仿、技术引进,省去大量的研发成本和漫长的尝试与摸索阶段,可以借鉴经验少走弯路,还可以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但是,经济竞争中,没有免费的午餐,世界各国已经非常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学习、模仿、技术引进已经受到重重限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少已是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二)丽水经济发展的相对竞争劣势分析。 开发区建设起步晚,目前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起步阶段,却又遇到了中央整治开发区时期,扩大工业园区用地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全国紧缩银根,对开发区建设资金将形成更大缺口;中小企业融资难更是雪上加霜。 电力供给将严重制约着工业经济增长。近年来,丽水

16、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在供给上显然慢了“半拍”。2003年入夏至11月,全市共发生1906次10千伏线路的拉限电,拉限电负荷占总用电负荷的40以上,众多企业为了让电于民,纷纷被迫停工停产。今明两年,大多数入园企业都将建成投产,加上2003年全市新建或扩建的7家高耗能企业以及农村和城市居民用电的快速增长,势将造成制约丽水经济发展的“瓶颈”矛盾更加尖锐。如果电力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到时,入园企业就不是能不能得以快速发展问题,而是能不能得以持续生存下去的大问题了。 劳动技能较高的人员外流严重,出不去的绝大部分是劳动技能低的人员,企业招工非常困难。 三、提升丽水经济竞争

17、力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提升经济竞争力和整体素质是丽水实现富民强省的决定性因素。丽水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争取自身收益的最大化,根本的途径在于加快调整和改革,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以放眼全球的高度制定自身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实现从现实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跃迁。 (一)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在深刻体会中发现政策机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五统筹”的改革要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

18、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新的改革思维,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廓清了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思路,同时也隐含着许许多多有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机遇。中央实施“五统筹”改革,必将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减轻财政负担的相关配套政策,作为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将会先行一步实施“五统”的改革,其实已经“五统”改革的某些方面先行一步,这对于处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的丽水市,确确实实会带来不少良好的发展新机遇。然而,具体有哪些政策机遇?就需要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决定及其配套文件,去发现和捕捉。现代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是机遇经济。谁抓住了机遇,谁就

19、能趋利避害,谁就能更快发展;谁失掉了机遇,谁就将抑利张弊,谁就会掉队。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抓紧政策机遇;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抢抓机遇机遇。 (二)优化结构,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1、积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科技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实施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服务。 2、重点突出工业结构调整。优先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着力重组和改造传统工业,立足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依靠信

20、息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提升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扶植壮大支柱行业,形成特色产业。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省委提出“把丽水、衢州培育成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含义。根据丽水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方向以及现有的资源条件,工业要加快发展和壮大正在成长中的洗涤用品、金属制品、竹木制品、皮革制品、绿色食品等重点行业,并使之成为五大支柱产业。 4、加大力度发展电力产业。解决丽水工业经济发展的电力奇缺问题,应当短期与长期并重、治标与治本并举。(1)中长期治本之策略措施,一是要抓好滩坑电站建设;二是抓好火电的规划建设。(2)近期治标之策略措施,一是鼓励用电量不大的企业,使用柴油发电机自助发电;二是实行居民生活

21、用电优先、入园企业用电优先、餐饮业用电退后的政策;三是适当提高高耗能企业和餐饮业用电价格;四是加强与省网、周边市网的互利合作。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积极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经营业态的创新与整合。以区域性城市和交通枢纽为依托,大力重组物流资源,壮大现代物流业。积极稳妥地发展金融保险业,鼓励业务创新。 (三)抓住经济发展的关键部位,千方百计加强项目投资建设。 1、对于区域经济而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成功的项目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就是以成功的项目建设为第一要务。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项目建设是发展区域经济常抓常新的核心之举,要在

22、国家的宏观政策框架内找项目,在区域性经济规划内找项目,在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找项目,在市场需求上找项目,在高新科技领域上找项目。要坚持政策性投资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并重,以招商引资项目为主;传统产业项目与新型产业项目并重,以新型产业项目为主;政府主导型项目与市场主导型项目并重,以市场主导型项目为主。抓项目建设要切实在跑、抢、创、争这几个字上下功夫,要“”进京、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多方争取。没有机会,要通过争取创造机会;没有产业,要通过立项创造产业;没有优势,要通过项目创造优势。要牢固树立依据政策报项目、适应市场选项目、抢抓机遇争项目的指导思想。要建立不同的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群,优化资源配置

23、,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2、要认真研究宏观政策变化后的相应对策。(1)集中力量加快已批准工业开发区的建设进程。要举全市之力,切实加大确保“入园率、开工率、投产率”的政策和工作帮促力度,以提高开发区土地产出率。目前,重点是开工率和投产率。建议实行限期开工、限期竣工、限期投产有奖,到期不开工则收回土地、到期不竣工则重罚、到期不投产则取消优惠政策。(2)采取超常规路径和手段排除工业开发区扩建政策障碍。在当前政策条件下,碧湖区块独建开发区获得批准的可能性极小,应作为水阁工业区的扩展面,分割成若干块,以水阁工业区扩建之名义,分年上报省政府审批。如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中央政策松动,即申报升

24、格为国家级开发区。(3)采取改革手段解决开发区建设和入园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建议允许个人投资开发区建设,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或经营管理主体采取参股、控股、独资、收购、租赁、转让等多种方式参与区内包括标准厂房、道路、广场、公园、城市绿化、水电汽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二是组建工业园区经营公司,以工业园区经营公司为主体,向社会筹集民间资金,期限13年,年利率1215;向银行贷款建造通用工业厂房,出租给企业使用,以解决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建设融资难和建设周期长问题。三是建立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的担保贷款机制,入园中小企业的担保贷款资格由担保公司和贷款银行共同审定,担保公司只担保贷款额度的75,并且在贷款损

25、失超过25的部分,才承担偿还责任;银行承担25以内的贷款风险损失;企业贷款额度根据其销售额或上交税收数额确定。 (四)积极培育和加快产业集群,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新亮点 。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培育和加快产业集群的实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这是企业在空间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不少企业逐步向开发区、工业小区集中。企业由分散到集中布局,有利于共享公共设施

26、、吸引优秀人才、获取市场信息、集聚生产要素、取得规模效应,从而释放发展潜能。但是,企业这种集聚还只是空间上的集中布局,企业之间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太强的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关系,处于一种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产业关联上的离散状态,企业集聚效应还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出来。二是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这是由企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并不必然带来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只有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的集聚在一起,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集群,才能促进区域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真正跃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基本路子是以追求集群效应为目的,自发形成生产协作体系,群体中的龙头企业、品牌企

27、业不断将一些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配套企业,而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也走向专业化,整个企业群落围绕特定的产业生产,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获得综合成本,供销集中等竞争优势。 从丽水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出发,丽水市在培育和加快产业集群中,要以建设专业化工业园区和 “一地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紧紧围绕特色产业,集聚一批以特色产业为品牌的企业,强化专业市场功能,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一是培育特色产业。产业群的竞争能力与产业的性质并无直接的联系,关键是选择本地的特色产业,发挥区域的核心能力。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本地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

28、,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把产业链拉长,完善产业体系。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做强做大,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积极发挥特色产业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性品牌,营造竞争优势,为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打下基础。二是建设专业市场。专业市场与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专业市场的兴旺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各地要创造条件,围绕特色产业办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通过市场建设加速产业集中,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市场的建设与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先进手段,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建立虚拟信息市场,发挥信息传播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是完善发展

29、环境。特色产业的培育,继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有赖于完善的发展环境和各项服务。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建立特色专业小区,提供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鼓励企业集聚。强化体制环境建设,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制度,推进特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完善各项服务,发展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传递、技术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开展各类特色商品展览活动,形成商品的产业区声誉,帮助特色产业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是丽水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区域经济发展要突出工

30、业化为重点、围绕城市化为核心来开展,要真正把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结合,通过工业化促进城市化,通过城市化提升工业化。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大批企业成长起来,产业集群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城市化,工业化、企业成长、产业生成、产业集群也就没有载体。加速丽水地区工业化进程,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又要主攻支柱产业优先增长,还要力促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丽水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要以丽水为中心,县域城镇为依托,小区为单元,以工业为支撑,结合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科学规划,强化城市的综合功能。 (五)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取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前

31、提。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和知识的互补体系,是获取、配置资源,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1、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是前提,要重新制定鼓励引导私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体系,抓住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机遇,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尽快上规模、上水平,在技术创新上实现质的提升。积极引导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新建企业原则上进入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兴办,引导有条件的老企业向小区集中,易地改造。提高企业自主开发技术产品和市场的能力,形成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 2、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加大技术进步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集聚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以知识

32、和信息的“转换过程”为内容的技术转换能力将成为丽水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丽水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根本途径。 3、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新经济时代,信息化对于提供企业整体运营效能的具有倍增效应。必须以充分的制度、组织保证来推动信息化的进程,积极运用这一手段拓展竞争力提高的新途径。 4、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力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与手段,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着力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管理能力,通过对未来国际市场和环境的把握,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与方向,对企业发展过程进行规划和控制。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升资本竞争力。 1、狠抓招商引资工程。招商引资是加快产业更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途

33、径,利用外资的质量高低和规模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地区经济能否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近年来,丽水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开放型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了重大突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分析国际上吸收外资的趋势和走向,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依靠减税、免税等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第二阶段主要是根据产业化政策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寻找合作伙伴,并提供优良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商业环境;第三阶段则主要依靠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强大的协作配套能力,以适应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转变。从丽水的实际情况分析,丽水经济的长处在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的特点就是配套

34、能力及其相应的集聚效应。因此,丽水要适当调整吸引外资的政策,在注重投资软硬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仔细分析本地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特点,找准本地的优势定位和产业定位,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配套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和强大的配套能力,以吸引龙头企业来丽投资兴业。 2、重视民间资本吸纳问题。要遵循内外资并重的原则,高度重视民间资本的吸收和利用,放开手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取消一切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在产权改革中鼓励“民有”,在经营机制上支持“民营”,在投入机制上实现“民资”,在竞争性领域和一些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大力发展民间投资,并向民间资本开放国家鼓励投资的所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

35、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鼓励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利用外资,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私营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并加大对私营个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主动帮助协调和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民营经济成为常州经济重要的支柱和增长极。 3、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要提高重组风险结构,有效解决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的贷款风险损失承担与收益对称问题。 (七)抓住人才,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 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必然依赖于人员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人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并决定着人类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是一种最基本、最有价值的生产性投资。要建立人才获取、培养、使用、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素质,培育其全新的观念、卓越的能力、不断超越自我意识和健全的心理等。 (八)转变职能,构建有效市场环境。 创立以服务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机制。以产业基本政策统率各种经济政策,确定和扶持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改善地区间产业关联,切实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反对垄断,打破行业壁垒,形成有利于市场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等。建立公开、简化的审批运作机制和相关的约束监督机制。增强政府的外向管理和服务职能,精通对外经济事务、熟悉并运用世贸规则,保证丽水经济利益最大化.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