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申请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申请书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7页 共18页 科技攻关和重点科技项目 请 书项目名称: 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申请单位: 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 2004 年 5 月 8 日科学技术厅印制项目名称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起止年限2004年 5 月 至 2008年 12月总经费(万元)170申请拨款(万元)50申请单位通讯地址联 系 人邮政编码主管部门项目负责人 姓 名项目组人 数研究开发的目的和意义:我国作为最大的棉纺产品出口,加入WTO后,针对国际市场对绿色环保型棉花及绿色标志棉纺产品的需求的日益旺盛的变化趋势,以及我国棉纺产品出
2、口主要国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颁布纺织品、服装环保法令,以绿色标志、环境价值含量等方式设置种种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棉纺织产品出口面临一定冲击的现实状况。当务之急,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适应国际市场棉纺产品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绿色棉生产,提高我国棉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我国棉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从21世纪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分析,人们追求自然、回归自然,除了保暖、美丽以外,更加注重服装的保健和轻松舒适的功能,对于绿色环保服装的需求将日趋旺盛。针对上述情况,当务之急应采取积极措施顺应国际棉花生产的潮流,但是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战略。根据我区的现实情况若进行有机棉生产有一定的困难,先进行绿色
3、棉的生产,到最终过渡到生产有机棉。目前我们的重点应大力开展绿色棉生产技术的研发,对提高我国棉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效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有机棉及其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消除和打破国际间农产品贸易中不断增长的“绿色贸易壁垒”,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原棉生产的比较效益,确保我国棉纺织品对外出口的稳步增长,同时也为我区有机棉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作一定的技术贮备。新疆棉花生产不仅具有规模和效益优势,而且多数棉花产区水体、土壤、大气未受污染,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棉生产的自然条件。因此,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产区,应发挥我区棉花在在全国原棉生产的优势和主导地位,加
4、大科技投入,大力开展绿色棉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制定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棉产品质量监控技术方案,对于带动和引导新疆绿色棉生产的发展,满足我国绿色棉纺产品对绿色原棉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我国棉纺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大力开展绿色棉的研究和开发,对于实现新疆资源优势转换,进一步提高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促进和繁荣农村经济和农民的增收,进一步加强新疆农田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必要性: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加快,大宗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5、发生了根本变化,加快开发绿色农产品,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而且对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棉有别于有机棉,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要比绿色农产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采用相应的替代技术。由于有机棉在国内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有机棉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化肥等化学物质,其产量将会大幅度下降,因此目前若大面积进行有机棉的生产是不现实的也是这不符合国情的。而绿色棉既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绿色环保的需求,又较有机棉来说易于实现,又能保证生产者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具有得天独厚发展棉花生产的光、热和土壤等自
6、然条件,由于多数棉区棉花生产的主要环境条件,水体、土壤和空气等未受污染,发展绿色棉条件十分优越。但是由于绿色棉国内外并无标准,因此开展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极为迫切。市场需求分析:新疆棉花面积达到1400万亩,总产达150万吨,接近全国棉花生产量二分之一,总产和单产已连续数年位居全国首位,棉花种植业已发展为带动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后,取得的技术成果将在南疆植棉地区推广应用,同时辐射北疆的植棉地区,不但技术市场可观 ,同时还将推动我区的棉花产品上档次、上规模,树立优质品牌形象,为提高我区棉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扩大我区棉纺织
7、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创造良好的条件。绿色棉的生产作为健康和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生态服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本课题研究和开发的绿色棉生产技术的实施,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区内现有工作基础: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发展现状目前由于食品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对食品的安全生产关注程度要高,因此针对绿色食品方面的研究很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以外的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针对如棉花等农产品的绿色标准的研究很少,因此应尽快建立此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及监控体系。而国外相关研究和生产主要是有机棉产品,有机棉作为主要有机农产品之一,起源于上
8、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目前世界上多数原棉生产国加大投入,研究和开发有机棉,其中,土耳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机棉花生产国,占全球有机棉花总产量的29;其次为美国,占27,另外印度、秘鲁、乌干达、埃及、塞内加尔、坦桑尼亚和巴基斯坦等国也有少量生产,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有机棉研发已在15个国家实施。我国有机棉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水平、技术和规模均落后于美国和土耳其等国家。区内现有的工作基础:在农作物平衡施肥技术研究方面,近些年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治区棉花以及其它作物平衡施肥技术以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完成了 “新疆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及应用”、“N、P、K肥配合
9、比例定位试验”、 “新疆高产棉花钾素营养及其机理研究”、 “棉花专用肥的研制与示范”,“哈密新疆区棉花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推广”,“棉花、甜菜专用肥研究”,“新建优质棉基地县棉花高产综合技术推广应用”,“新疆寛膜栽培技术的配套与推广”,“棉花大面积亩产120公斤技术推广” 、“棉花高产高效施肥系统研究”、“棉花专用复合肥研制、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攻关项目、自治区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张凤鸣研究员主持的“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影响的研究”项目,于1987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棉花高产高效施肥系统研究及棉花专用复合肥研制、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年获得自治区
10、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干旱绿洲区特色农业高效用水综合技术开发与示范”正在阿瓦提实施,本项目2003年已进行了棉花行间套入三叶草的间作绿肥初步研究, 2004年在上年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间作绿肥品种的筛选研究、适宜间作绿肥棉花不同种植模式研究、绿肥不同播期对绿肥生物量影响的研究。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方面,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担的自治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百万亩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993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玛河流域粮棉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建设及高产开发” 2000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棉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研究”2001
11、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新疆棉花害虫综合防治及潜在性害虫防治技术研究内及推广”1998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新疆农科院重点资助的“优势种天敌人工饲养及其田间应用技术研究”;“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玉米螟等新疆农作物主要害虫技术研究及赤眼蜂工厂化生产中试基地建设”该研究成果具有重大创新,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获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号:(2003)新科鉴字第0060号)在农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方面,新疆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完成了自治区级农作物无公害科研项目5项。在我区全面系统的开展了瓜、菜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获得了一批先进的技术成果,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其中
12、“绿色瓜菜设施及丰产综合技术示范工程”获2000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通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了多种农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经验,在5个地州运用了无公害栽培技术,为我区农作物无公害生产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纵上所述,通过对作物平衡施肥技术、棉花病虫害防治、棉花栽培技术、棉田间套作绿肥等方面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绿色棉生产已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这些为研究制定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计划目标及主要研究开发内容(包括技术关键及技术路线):一、研究目标:根据国内、外相关绿色农产品已有的技术和标准,通过棉田间作绿肥、绿色棉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保健栽培管
13、理技术、绿色棉产品质量监测和控制技术等的研究,形成符合新疆实际的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并依托核心示范区和应用示范区的辐射推广功能,建立特色绿色棉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样板。通过项目的实施,使新疆绿色棉的生产有技术可依、有标准可循,促进新疆棉花优质高效持续发展。二、研究内容:1.棉花间作绿肥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研究棉田间作适宜绿肥品种筛选、棉花间作绿肥配套栽培技术、棉田间作绿肥对土壤肥力影响、棉田间作绿肥对棉花病虫害生物防治效果。2.绿色棉区域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研究 绿色棉标准化施肥技术研究:研究生产目标产量的绿色棉棉田养分动态变化、绿色棉生产适宜肥料品种及施用量绿色、棉生产配方施肥技术。 绿色
14、棉标准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绿色棉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利用赤眼蜂、茧蜂等人工繁殖天敌的田间释放防治棉铃虫等主要害虫及其配套技术)、防治棉田有害生物高效生物杀虫剂的引进与筛选、棉田间套种绿肥的生态调控效应和研究等、与环境相容并符合绿色棉生产标准的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绿色棉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研究绿色棉配套栽培模式、绿色棉生产水肥调控及物理调控。 绿色棉标准化采收技术研究:主要对绿色棉的采摘、拉运、堆放、加工技术等主要环节进行研究。3.新疆绿色棉生产环境及绿色棉产品质量监控技术研究 新疆绿色棉生产环境质量监控技术研究:研究制定新疆绿色棉生产环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15、土壤质量标准,同时制定调控监测的技术措施。 新疆绿色棉产品质量监控技术研究:研究制定绿色棉产品质量标准、研究制定绿色棉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制定绿色棉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技术体系。三、考核指标1 提交棉花间作绿肥栽培模式2-3种和配套生产技术23种,筛选出棉花间作绿肥品种12个;2 提交绿色棉标准化施肥技术、绿色棉标准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绿色棉标准化技术各12种;3 提交绿色棉区域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套;4 提交新疆绿色棉标准及绿色棉产品质量监控技术方案;5 建立绿色棉标准化生产示范田5001000亩,皮棉产量至少在70公斤以上;6 发表研究论文58篇。四、关键技术1绿色棉生产
16、棉田间套作绿肥配套栽培技术;2绿色棉生产过程中不用或少用化学调控的水肥及物理调控技术;3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监控技术。 五、技术路线本项目将采取多学科联合攻关,院地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引进与自主相结合,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科技成果技术和现有的工作基础的技术路线,研究获得适宜我区绿色棉生产的绿色棉施肥技术,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技术为核心的绿色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绿色棉保健栽培管理技术,绿色棉产品质量监测和控制技术等,最终组建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详见下图。技术路线图 创新点及可能获得的成果和知识产权:一、创新点:(1)干旱区棉花高密栽培及无霜期短条件下间作套种绿肥技术的
17、研究,(2)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新疆绿色棉生产环境及绿色棉产品质量监控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二、预期成果和知识产权:(1)新疆棉花高密栽培条件下绿肥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获知识产权12项; (2)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新疆绿色棉生产环境及绿色棉产品质量监控技术,获知识产权23项。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含推广应用前景、产业化可行性、市场风险分析):效益分析: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有机棉价格是普通棉花价格的23倍,而且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依此预测绿色棉的价格是普通棉花价格的1.5倍,若绿色棉的亩产以平均80公斤计算,而普通棉花的亩产以平均100公斤计算,棉花的价格以10元/公斤皮棉
18、计算,1亩地生产绿色棉收入将比普通棉花多收入200元,而绿色棉生产过程中投入物质要比普通棉少即生产成本又比普通棉低,因此绿色棉生产每亩至少比普通棉高200元的收入。若我区有200万亩的绿色棉,这将比种植普通棉增加收入4亿元。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实施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和示范课题,为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和产业化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对提高新疆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该课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十分显著。新疆地处边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的发展对生态
19、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而绿色棉的生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符合环保要求,并可减轻环境压力。同时绿色棉的生产作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新疆棉区农田生态建设和保护、促进人类健康和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生生态服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化可行性:该课题的研究及其技术成果的转化将对于推动新疆绿色棉生产的发展,消除和打破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绿色壁垒,提高我国棉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满足我国绿色环保棉纺产品对绿色原棉不断增长的需求。由此可见,本课题研究和开发的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分析:本项目申报单位新疆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已经在相关研究领域上进行了一
20、些工作,协作单位新疆天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也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在项目的完成上基本没有风险。承担单位及主要协作单位分工: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年 度主 要 研 究 内 容 和 目 标2004-2005年度(1)项目申请,人员组织、协调,项目实施地的选择及前期工作进行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收集整理。(2)进行棉花优质抗病品种及适宜棉花间作绿肥品种的引进工作;(3)进行试验地土地平整、冬灌、施肥、耕种等各项备耕工作。2005-2006年度(1)开展适宜绿色棉生产的间作绿肥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2)开展绿色棉标准化施肥技术、主要棉花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和生态调控技术、配套栽培技术初步研究(3)进
21、行棉花优质抗病品种筛选。(4)绿色棉生产环境质量、产品质量监控技术的初步研究。2006-2007年度(1)继续进行项目的全部研究和示范工作。(2)并初步提出对各项技术进行优化集成,初步形成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初步制定绿色棉生产环境质量、产品质量监控技术;(3)建立核心示范区100亩。2007-2008年度(1)在试验和示范的基础上,对初步提出的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绿色棉生产环境质量、产品质量监控技术进行补充和完善;(2)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2008-2009年度(1)建立符合新疆棉花生产实际的、科学 合理的和可操作性强的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棉生产环境质量、产品质
22、量监控技术方案。(2)示范和技术辐射面积达到5001000亩;(3)汇总各课题试验报告,做好课题验收的鉴定准备项目经费预算经 费 来 源 预 算经 费 支 出 预 算科 目预算数(万元)科 目金额(万元)国家科技拨款170人员费30自治区科技计划拨款50设备费15行业部门拨款其中:购置费15地州市拨款试制费银行贷款相关业务费40单位自筹20其中:材料费5其 它100燃料及动力费10测试及化验费20会议差旅费5项目管理费5其他费用80科技示范与培训80合 计合 计170注:“其它”一栏是在与上几栏内容不相同时具体填写。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和实施方案:主管部门审查
23、意见:本课题是针对国内外棉花市场上绿色棉的需求日趋旺盛和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纺织品、服装环保法令,可能对我国原棉及其纺织品的市场准入构成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背景下提出的,因此,通过本课题的实施,符合棉花生产发展的需求,立题思路明确、技术路线切实可行,研究内容重点突出。本课题的研究技术成果为组建新疆绿色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提供技术依据,对提高我区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满足国际市场对有机棉日益增长需求等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申请单位科研力量雄厚,人员结构合理,仪器设备先进,具有多年生物防治研究的经验,能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议予以立项。单位盖章: 年 月 日第 17 页 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