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管理学家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著名管理学家介绍.docx(8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7页 共87页世界著名管理学家介绍(A) A1、阿尔伯特班杜拉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约丹讲座教授。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
2、,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称他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社会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或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主要论著通过榜样实践进行行为矫正(1965)认知过程的社会学习理论(1972)榜样理论:传统、趋势和争端(1972)行为变化的社会学习理论(1976)自我效能:一种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人类事物中的自我效能机制(1982) 2、阿里德赫斯 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长寿公司模式的创造者,“学习型组织”概念的重
3、要创始人,是当代管理大师之一。阿里德赫斯以其在学习型组织概念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最为闻名。他还写了关于组织的一系列著作,从整体的角度论述了公司及其环境。作为一位在事业末期才进入学术界的职业经理,他将极具高度的理论同实用主义结合在一起。他认为未来公司唯一可持续的优势可能就是其学习能力,这一论述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商业咒语。主要著作他关于组织的诸多论著,系统地论述了组织是有机体、组织学习是管理的核心等现代管理思想。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论著主要有计划即学习(1988)、公司是什么(1995)、长寿公司(1997)等。1997年,商业周刊将长寿公司一书评选为当年10本商业类最佳图书之一。 3、埃尔伍德斯潘塞
4、伯法 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Elwood Spencer Buffa):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埃尔伍德斯潘赛伯法是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研究院,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出版的著作很多,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是现代生产管理(1975)。生产管理基础是伯法根据现代生产管理改写的,简明易懂,曾被哈佛商业评论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图表和数学公式,正是这些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伯法认为,在一定生产系统的成功管理依赖于以下因素:计划、关于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管理者对需求、库存状况、进度、质量水平、产品和设备革新等方面的变化所做
5、出的决定。伯法认为,生产系统中所产生的问题要求两种主要类型的决策,一种是长期决策,它关系到生产系统的设计,例如产品的选择和设计、设备和生产过程的选择、加工对象的生产设计、作业设计、生产系统的地址选择、设备平面布置等;另一种是短期决策,它关系到生产系统的运行和控制,例如库存和生产控制、生产系统的维修和可靠性、质量控制、劳动控制、成本控制等。伯法认为,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两类。开放系统的特点在于输出对输入做出反响,但输出却并不影响输入。封闭系统即反馈系统,是受它自己过去行为的影响。一个反馈系统有一个封闭的回路结构,它使系统的过去行动的结果回过来控制未来的行动。管理人员把系统概念应用于工作的最
6、大好处是加深了对其所管理系统的理解。从本质上来说,管理科学中用到的关于生产和营运管理中的各种分析方法是在遵循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模型。分析方法中必须确定衡量效率的尺度,建立一套标准来衡量生产行动中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效率。这些方面的衡量尺度可以包含利润、贡献、总成本、增量成本、机器停工时间、机器利用率、劳动成本、劳动力利用率、产品单位数量和流程时间等。还必须建立一个模型。这其中,E(效率)能够表现为那些限定该系统的变数的函数,其公式一般为以下形式:Ef(x,y)。其中E为效率,f代表函数关系,x代表可控变数,y代表非可控变数。伯法列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成本分析、线性规划、等待线或排队模型、模
7、拟模型、统计分析、网络计划模型、启发式模型、计算机探索求解方法、图解和图像分析等。生产系统的设计和业务的计划控制与生产系统的类型相关。在实际环境中,分配型组织、大量生产一分配系统、生产和管理间断生产系统以及大规模项目在生产和业务管理中面临的任务各有不同。例如,分配型组织的任务主要有:确定分配的性质、预测需求、确定一次订货量、服务水平和保险库存量等;大量生产一分配系统的任务主要有:确定、预测需求和多阶段库存系统、物质设备的长期总体规划、生产设施设计、设备和人力总体规划等;间断生产系统的任务主要有:确定制定标价政策、安排设备、最经济的原材料采购、劳动力、机器设备的控制等等;大规模项目的任务主要有:
8、通过制定作业网络来达到最终结果,制定作业网络的进度表等等。个人著作在伯法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对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赖于管理者的主观分析和经验判断的定性管理,不再能满足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而更加标准化的定量管理技术,越来越被管理学界所重视。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为定量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如何通过量化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减少管理者由于自身局限性而难以避免的失误,提高管理者在计划、控制、决策方面的效率,成为管理学亟待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顺应这种趋势,伯法在1961年出版了现代生产管理。这本书出版了八版,受到社会上的高度评价,影响了此后管理学在生产和作业
9、领域的研究方向,并有大量教科书引用了该书的核心内容。1963年,他又出版了操作管理:问题与模型。该书出版了三版,强调研究领域的分析技巧。1975年,伯法出版了生产管理基础,全面论述了管理科学的核心思想,主张用数学控制、程序化系统方法来解决管理学科的主观性,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哈佛商业评论曾把这部书推荐为经理必读书目。1977年,伯法与得克萨斯大学的吉米戴尔合写了有关管理科学方法论的管理科学运筹学:建模和解决方案。伯法的这些著作,都采用了科学的计量方法,使得管理问题的研究由定性化转向定量化。由此,开拓了管理学的又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因此成为管理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分支。伯
10、法认为,运用数理方法的关键,不在算法,而在建模。也就是说,不是要让经理一头扎进数字堆,更不是让经理都变成方程高手,而是要让经理恰当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具备系统眼光。于是,伯法试图以数量方法来走出管理学的迷宫。1981年,他决定用更宽泛的结构撰写一本全新的管理学基础书籍,但这次撰写的操作管理:生产系统管理却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可。伯法还曾试图对工商业进行基础性论述,曾经与普莱切尔(Barbara Pletcher)在1980年合写了了解商业的今天 ,但此书也未能获得成功。经过这些尝试,伯法最后走向了战略研究。1984年,他满怀激情撰写了迎接竞争的挑战:美国公司生产的战略。在伯法眼里,那些走向全球竞争
11、的美国公司,只是试图一味追求更大更快,而忽视了创造价值的基本原则;总经理们更多地关心并购公司,扩充自己的职位权力,而忽视了生产和质量上的成本问题,结果被日本、西德以及其他国家的公司超越。1986年,伯法与博格(Marc Bogue)合作撰写了公司战略分析,这是他把生产管理研究的数量方法运用到战略领域的代表作。伯法建立的体系,被人称为生产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立足于工商业的实践。任何企业要生存并发展壮大,最基本的活动就是提高生产效率。而要提高效率,就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资源,恰当安排生产,由此构成企业的生产系统。在任何一个生产系统中,成功的管理不外乎依赖于三个方面:计划,即对生产活动进行整体设
12、计;信息,即对企业的实际运行有充分了解;决策,即根据各种变化做出相关反应(包括对需求、库存、进度、质量、产品、设备等方面的反应)。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管理已经成为不断发展的应用科学。伯法认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控,建立“人-机交互模式”的生产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可能。管理学中应用的数理方法,都在伯法这里展开了探讨。 4、艾德佳沙因 艾德佳沙因(Edgar HSchein )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教授,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教育系,1949年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任职于斯隆学院。在组织文化领域中,他率先提出了关
13、于文化本质的概念,对于文化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的形成、文化的间化过程提出了独创的见解。在组织文化领域中,他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概念,对于文化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的形成、文化的间化过程提出了独创的见解。在组织发展领域中针对组织系统所面临的变革课题开发出了组织咨询的概念和方法(Process,consultation)。他的主要研究著作包括组织文化和领导(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Ieadeship)、组织心理(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职业动力学(Career dynamics)、咨询过程(Process consu
14、ltation)、重新思考咨询过程(Process consultation revisited)等,另外还有几十篇研究论文。以下主要介绍他关于组织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沙因的名著组织文化与领导1992年,沙因在他的名著组织文化与领导(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一书中,将组织文化定义为:“一种基本假设的模型由特定群体文化在处理外部适应与内部聚合问题的过程中发明、发现或发展出来的由于运作效果好而被认可,并传授给组织新成员以作为理解、思考和感受相关问题的正确方式。”根据沙因的说法,如果我们不能够将组织文化作为应对变革的首要资源的话,所谓的组织学习、组
15、织发展、有规划的变革,等等将无从谈起。而且,如果管理者对自己的组织文化无意识的话,他们将被动地为文化所左右。文化最好能够为组织的每一个成员所理解,但是,对组织领导者来说,理解自己的组织文化则是必须的。 5、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Jr.19182007):伟大的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钱德勒1918年生于美国特拉华州。“二战”期间,他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海军服役五年。他于1952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自1971年被哈佛商学院聘为企业史教授后,他一直在那里工作,直至近80岁退休。在很
16、大程度上,企业史(美国人称之为商业史)这一研究领域就是他开创的。在英语缩略语中,BC为公元前,AC为公元后,而美国的商业周刊曾借用这一词汇赞誉钱德勒:“在商业历史中,BC意味着在钱德勒之前(Before Chandler)。”所以,商业史时代也被称为AC(After Chandler)。与钱德勒的AC相提并论,有人把德鲁克也拉出来,称管理学时代为AD(After Drucker)。由此,不难看出钱德勒的学术地位。据说,当钱德勒开始研究企业史的时候,全美只有13名相关学者,但当他2007年去世的时候,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有1300名学者。如果说,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为管理学提供了理想的组织模型
17、,那么,美国的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则为管理学提供了现实的组织演变轨迹。主要著作钱德勒在1977年出版了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The Visible Hand: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American Business),主要讨论美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革命。在这部著作中,钱德勒明确表示,这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就是“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市场依旧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创造者,然而现代工商企业已接管了协调流经现有生产和分配过程的产品流量的功能,以及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分派资金和人员的功能。由于获得了原
18、先为市场所执行的功能,现代工商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机构,经理人员则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决策者集团。”钱德勒不仅明确提出了和“看不见的手”截然相反的“看得见的手”的论点,指明了“看得见的手”已经在企业中取代了“看不见的手”,同时还在该书前言中列举了为什么管理协调“有形的手”取代市场机制“无形的手”的八个论点。管理协调(1)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管理层级制(2)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效率和利益(3)现代工商企业是当经济活动量达到
19、这样一个水平,即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的。持续增长的源泉(4)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技术化和职业化(5)指导各级工作的支薪经理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技术性和职业化。经营权和所属权的分开(6)当多单位工商企业在规模和经营多样化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其经理变得更加职业化时,企业的经营权就会和它的所有权分开。着眼长远(7)在做出管理决策时,职业经理人员宁愿选择能促使公司长期稳定和成长的政策,而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经济基本结构(8)随着大企业的成长和对主要经济部门的支配,它们改变了这些
20、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的基本结构。在钱德勒看来,管理协调这只“看得见的手”,相比市场协调这只“看不见的手”而言,能够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和丰厚的利润,能够提高资本的竞争力,由此管理的变革会引发生产和消费的显著提高。这也就是钱德勒所谓的“企业的管理革命”。看得见的手为钱德勒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出版当年就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的纽康门(Newcomen)学术奖和哥伦比亚大学班克罗夫(Bancroft)美国历史研究奖,后来还获得了美国新闻图书最高奖普利策(Pulitzer)奖。钱德勒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令人遗憾的是,据说由于瑞典皇家学院“很难确切定位钱德勒的地位”,使得
21、他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但是钱德勒所提出的理论,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影响深远。 6、艾利高德拉特 艾利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大师,“TOC制约法”的创造者。他的第一部作品目标大胆借用小说的笔法,说明如何通过近乎常识的逻辑推理,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结果一炮走红。高德拉特20岁时就立志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他对于传播观念抱有极大的狂热,可以一天只睡3个小时,奔波于世界各地发表演说。他还创立了“高德拉特机构”,并在全球广设分部,以此来训练TOC人才,推广“TOC制约法”,辅导对象包括通用汽车、波音飞机在内的诸多知名企业,以及包括教师、美国空军将领在内的各行业知名人士。继目标之后,高德
22、拉特相继出版了绝不是靠运气、关键链和仍然不足够三本企业管理小说以及数本“TOC制约法”理论专著,在全球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四部著作目标反映了一位科学家对管理问题的种种思考。高德拉特原本设计了一套昂贵的软件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并写了目标这本书来解释他独创的“制约法”(TheoryOfConstraints,TOC),但是起初根本得不到出版商的青睐,他们质疑:“由物理学家写的企业管理小说?把科学方法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没有人会读这样的一本书的。”高德拉特不气馁,利用各种机会自己推广这本书,不久信件就如雪片般飞来,一位企业主管在信上告诉他:“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书!我规定所有员工在读完这本书后,才
23、准休假,这本书让我们公司脱胎换骨!”高德拉特把这封信连同全部书稿,寄给北河出版社,一本畅销书就这样诞生了,连品质管理大师戴明博士读了以后,都大力赞扬。绝不是靠运气目标是以生产管理为主线,绝不是靠运气以分销管理及如何破解冲突等问题为主线。也是具体介绍TOC的其中一个极重要组成部分“TOC思维方法”,这关乎企业要解决的3个甚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改善些什么?要改善成什么样子?怎样才能有效的、一步一步地执行这些改善?“TOC思维方法”很强调管理人员必须懂得很快、很准确地抓住每日面对的众多难题背后的共同根源,千万不要“救火式”地、“见招拆招”式地处理问题。因为纵使今天的火被扑灭,明天它必然会再燃。没
24、有抓住问题背后的根源,只可能日日疲于奔命。关键链主要谈管理项目,高德拉特博士的结论是:一定要寻求突破。这本书依旧以小说的形式写成,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管理人员。鉴于现行的项目管理和知识不足,以应付他们日常工作所需,这群人不约而同参加一个在职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希望得到答案。在导师带领下,他们一步一步分析项目管理问题的源头,然后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同样是苏格拉底式的探索问题,并提出挑战性的新理念。仍然不足够“不足够”,是指什么呢?是指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意思就是,要管理好一个企业,信息技术是必须的工具,但光靠它来达到企业业绩的显著改善,还是远远不够的。那么,还欠缺什么呢?这本书就是为了解
25、答这个问题。这本小说围绕一家ERP供应商的经历而写成,对信息技术行业,尤其是ERP行业,以及已安装或正考虑安装ERP的企业,会有很大的启发。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甜酸苦辣、惊涛骇浪,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作者在最后几章多次提及TOC专家在ERP实施中发挥的作用,主张企业管理阶层、ERP专家以及TOC专家三位一体,协同操作,才是ERP实施之道,才能令新科技快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小说也点出了世界各地都面对的一大难题,也就是TOC专家严重短缺,人才难求。作者说,以小说形式写一本技术性的书是有风险的。技术性小说犯了什么小错,或者什么解释不够清晰,就会异常碍眼。因此,技术性小说必须将所有
26、资讯极清晰地带出。 7、爱德华德博诺 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创新思维之父, 六顶思考帽、水平思考法、DATT、CoRT教育思维的创始人。牛津大学心理学和生理学荣誉博士学位及医学博士学位,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马耳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哈佛大学的任教经历,国际最知名的思想家,被誉为“世界创新思维之父”,剑桥大学思维基金会主席。主要成就德博诺博士发明的“水平思考”(又称“横向思维”,被收入牛津和朗文词典)是一种提高创造力的系统性的手段(您将通过有意识地使用一些特定的步骤和技巧以达到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他所发明的一系列针对不同群体的思维训练课程,在不同
27、领域包括商业、教育、政府和社会团体应用,效果反应非常强烈。使创造力成为了任何智力健全的人都可以通过训练而掌握的技能。德博诺博士开发的教育课程CoRT认知思维和六顶思考帽在全球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新西兰、以色列、马耳他等50多国家的学校。还有比较著名的德波诺思维训练 8、爱德华劳勒 爱德华劳勒(Edward E. Lawler):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期望激励理论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1968年与莱曼波特一起在管理态度和成绩中提出期望激励理论。主要贡献劳勒提出的期望理论模型认为,激励的第一个因素是个人觉得自己的努力可能导致绩效的概率有多大;
28、第二个因素是他觉得他的绩效产生正面或反面结果的概率;第三个因素是他对结果所赋予的价值。1968年,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劳勒和莱曼波特在管理态度与工作绩效一书中提出著名的劳勒波特激励模式。他们指出:一个人努力的程度是由工作所获得报偿的价值和个人感到努力后可能获得报偿的概率决定的,而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主要依赖于努力程度,同时还依赖于个人能力,个人的“角色认识”(即对自己工作方向、规范的认识)以及所处环境的限制。一个人的满意感取决于所获得报偿同个人自认为应获报偿同个人自认为应获报偿的一致性,如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会提高个人满意感,反之则会降低个人满意感。同时一个人最后得到的满意程度又将影响以后的价值判
29、断。此外,一个人做出的成绩与效果(绩效)一方面直接影响他自认为应得的报偿,另外一方面影响到今后对该项工作的期望值。主要著作劳勒教授他是一位全球广受欢迎的学者和作家,独立著书或与人合著了200多篇论文和20多本专著.。商业周刊将劳勒评价为美国大师级的管理专家。其主要著作有:善用你的金员工管理态度和成绩(1968年, 与莱曼波特合著)成绩对工作满足的影响(1967年,与莱曼波特合著)从事有益于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1985年).高度参与式管理(1986年)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1989年,合著).美国的雇员参与(1989年).战略上的薪酬(1990年)雇员参与与全面质量管理(1992年).最终竞争力
30、(1995年) 9、奥古斯特-威廉舍尔 奥古斯特-威廉舍尔(August-Wilhelm Scheer)教授是IDS Scheer公司的创始人,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业务流程管理(BPM)专家,声望与创建BPR理论的专家汉默和钱皮齐名。更胜于理论专家们的是,Scheer教授不仅将BPM理念广为传播,而且真正运用信息技术研发出了一套用于业务流程管理的方法论和软件产品ARIS,从而帮助将BPM理念投入应用。ARIS的方法论的雏形是Scheer教授在1980年在德国萨兰大学中的信息技术专业从事科研项目研究时发明出来的,当时他已经是一位著名教授和学者。1984年,为了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应用中,他创建了
31、IDS Scheer公司。1999年,IDS Scheer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上市,自上市以后,经营运转良好,销售额每年均以35%递增,在股市上一直名列科技蓝筹股行列。目前,IDS Scheer已经成长为一家国际公司,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设有业务,年销售额3亿欧元,主要业务是在ARIS产品平台上提供业务流程管理方面的咨询和实施服务,以及SAP系统的应用实施服务。目前,已有50 多个国家的5万多家企业和公共机构认购并使用了ARIS 软件。在带领IDS Scheer公司走到今天的同时,Scheer教授还一直坚持学术工作,从事科研、出版著作、发表讲座,他是世界上很多大学的荣誉教授,包括中国的同济大学
32、等。今天的Scheer教授身兼多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他担任IDS Scheer公司的监事会主席;另外,他以教授的身份掌管萨兰大学人工智能中心下属的信息技术研究院IWI;同时,他还是SAP公司董事会的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于Scheer教授在信息技术领域成就非凡,从1999年开始,他成为了德国国家政府在产业革新、科研领域的顾问。因为发明了ARIS并成功地将研究成果投入到企业应用中,2003年,他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了著名的菲利浦莫里斯研究奖(philip Morris)。世界著名管理学家介绍(B、C) B、C10、 保罗赫塞 保罗赫塞是一位全球公认的领导力大师,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情境领导模
33、型的创始人。保罗赫塞博士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领导力理论大师,同时还是享誉世界的教育家、演说家。作为“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和主席,他培训过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000多家顶尖企业和1000多万职业经理人,其中包括来自美孚、IBM、通用汽车、施乐和贝尔等知名企业的高级经理。此外,他还走访过137个国家和地区,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异同和人性共同点,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情境领导模型。保罗赫塞认为,“执行力”的本质是“领导力”,企业执行力的获得,要靠推行情境领导,即根据被领导对象的情况来决定自己的领导方式和行为。保罗赫塞在其经典著作组织行为学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著名的情境领导模式。该
34、模型根据员工的意愿、能力、自信将其分为四种情境:即R1(没能力而且没自信)、R2(有信心但没能力)、R3(有能力但没信心)和R4(有能力而且自信)等四种准备度。领导者必须根据这四种状态分别采用告知式、推销式、参与式以及授权式四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同时要视下属情况的变化调整领导方式,比如有的时候需要给员工多一些工作上的指导,有的时候需要多一些放权。这一领导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多数领导力学说都过于关注领导者本身,忽略了下属以及环境变化对领导效能的影响,而情境领导则将组织目标领导人目标、被领导者目标结合在一起,要求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随环境和员工的情况而变,是一种高效的领导模式。在保罗赫塞看来,领导力可
35、以存在于领导身上,也可以发生在员工身上,具有领导力的员工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成功经验影响老板的决策。不过,保罗赫塞也强调,不管领导方式如何变化,领导人对组织、员工的承诺是不能改变的,对人和生产力的关注是不变的。主要著作保罗赫塞一生著述不多,但皆为管理学精品。1969年出版的组织行为学一书目前已经出到第八版,被翻译成14种语言,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册,同期推出的情境领导者一书也畅销不衰,成为全球经理人的案头必备教材。 11、保罗赫希 保罗赫希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凯洛格商学院(美国西北大学)James Allen战略与组织行为学杰出讲座教授、管理学大师,他同时是美国社会学学会成员,并在沟通研究系任教授
36、。1988年,保罗赫希被美国管理学会、组织和管理理论分会评选为“杰出学者”。他还担任过美国社会学学会就业、组织与工作分会的主席之职。1973年在密西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亚力桑那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并先后在印地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布拉格的美国商学院、西北大学等高校任教。主要论著1990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干净的模式与肮脏的手:为什么经济学不同于社会学(与他人合著)。1987Addison-Wesley出版社出版的收拾好你自己的降落伞:如何在购并、接管和其他公司灾难中生存下来。1977 Sage出版社出版的沟通研究的战略。他的许多重要学术文章先后发表在世界著名学术期刊上,如管理科学
37、季刊、会计组织和社会、理论和社会组织科学、组织科学和美国社会学等杂志,以及华尔街日报、纽约日报等著名报纸。 12、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 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Benjamin.Seebohm.Rowntree,18711954) :英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之一(由于他对企业中人的因素的出色研究,被誉为是英国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他曾受过大学教育,以后继承他父亲任朗特里公司的负责人,在公司中进行建立工人养老金和每周工作五天共44个小时的试验等。他于1927年创建英国的第一个管理研究团体,并且是英国管理学会第一名誉会会员。他曾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以及其他一些名誉称号。主要著
38、作朗特里一生著述颇丰,从他的代表作标题就能清楚地看出他的兴趣所在:1901年贫穷:对城市生活的研究1910年土地和劳动:比利时的教训1911年失业问题:一项社会研究1913年劳动者是如何生活的1914年实现工业和平的途径1921年企业中人的因素:工业民主的试验1922年工业动乱:一条出路1941年贫穷和进步:对约克郡的第二次社会调查1951年贫穷和福利国家:对约克郡的第三次社会调查等。尤其是他在1901年撰写的贫穷:对城市生活的研究中提出的关于贫穷的定义和标准,对于今天的贫穷问题仍然不失其意义。 另外,朗特里还在英美期刊上发表了很多论文,并在很多会议上作过报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基督教和工业关系
39、、人的条件、社会重建的前景和任务、失业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等。从朗特里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试图通过对事关社会民生的基本问题的论述,来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进而为自己的管理思想奠定哲学的和伦理的基础。 13、彼得德鲁克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德鲁克家族的先人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德鲁克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母亲是率先学习医学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界是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全部著作年表
40、1. 经济人的末日(The End of Economic Man )- 19392. 工业人的未来(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 - 19423. 公司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 - 19464. 新社会(The New Society) - 19505. 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 19546. 美国的下一个20年(Americas Next Twenty Years) - 19577. 明日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Tomorrow) - 19578. 成果管理(Mana
41、ging for Results )- 19649.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 - 196610. 断层时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 - 196811. 技术、管理与社会(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ociety) - 197012. 人、思想与社会(Men, Ideas and Politics) - 197113.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 - 197314. 看不见的革命(The Unseen Re
42、volution) - 1976 (1996年以退休基金革命(The Pension Fund Revolution)重版)15. 人与绩效:德鲁克论管理精华(People and Performance: The Best of Peter Drucker on Management )- 197716. 管理导论(An Introductory View of Management) - 197717. 彼得德鲁克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 - 1978 (autobiography)18. 毛笔之歌:日本绘画(Song of the Brush: Japa
43、nese Painting from the Sanso Collection) - 197919. 动荡年代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 - 198020. 迈向经济新纪元及其他论文(Toward the Next Economics and Other Essays) - 198121. 变动中的管理界(The Changing World of the Executive) - 198222. 最后可能出现的世界(小说,The La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 - 198223. 行善的诱惑(小说,The Temptation
44、to Do Good )- 198424.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198525. 管理的前沿(Frontiers of Management) - 198626. 新现实:政府与政治、经济与企业、社会与世界(The New Realities) - 198927.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原理与实践(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 199028. 管理未来(Managing for the Future) - 199229. 生态远景(T
45、he Ecological Vision) - 199330. 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 Society) - 199331. 巨变时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 - 199532. 德鲁克看亚洲:德鲁克与中内的对话(Drucker on Asia: A Dialogue between Peter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 -199733. 德鲁克论管理(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 - 199834. 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
46、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 199935.九十年代的管理彼得.德鲁克199936. 德鲁克精华(The Essential Drucker) - 200137. 下一个社会的管理(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 200238. 功能社会(A Functioning Society )- 200239. 德鲁克日志(The Daily Drucker) - 200440.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 (The Effective Executive in Action)-2006 14、布鲁斯亨德森 布鲁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19151992):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波士顿矩阵、经验学习曲线、三四规则理论的提出者。“在20世纪下半叶,很少有人能像这位波士顿顾问公司的创始人那样,对国际企业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是布鲁斯,亨德森先生1992年7月20日去世后,金融时报对其思想遗产的描述。布鲁斯对这句墓志铭一定深感满意:影响世界是布鲁斯先生毕生的追求。 从他早年开始,布鲁斯就是标新立异,把陈规陋习抛诸身后。作为训练有素的工程师,他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