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支座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92552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震支座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隔震支座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震支座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震支座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管理).docx(7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隔震支座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隔震支座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一、 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理念、程序和方法,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工程项目投资建设进行策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系列活动。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力求项目决策和实施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协调、顺畅、高效,以达到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目标,实现项目建设投资省、质量优、效果好。工程项目管理可从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一)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多主体的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的责任者,工程项目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作为公共管理机

2、构和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者,政府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的参与者,咨询、勘察设计单位、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参与工程项目管理或提供相关服务。工程项目管理按行为主体分为项目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层次。两者的管理角度和内容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工程项目内部管理是指项目业主、工程承包单位和项目管理服务单位,对工程项目投资建设活动实施的管理。工程项目内部管理按管理阶段分为:项目前期阶段的策划和决策管理,建设准备阶段的勘察、设计、采购、融资管理,建设实施阶段的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管理,投产运营阶段的总结评价管理;按管理层面分为:项目决策层管理、项目执行层管理;按管理要素分为:资源、人力

3、、资金、技术、进度、质量、风险、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等管理。工程项目内部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和运行科学的管理体系实现。工程项目外部管理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部门按职能分工,对工程项目进行的行政管理。外部管理方式和内容因投资主体不同而不同,主要是从工程项目的外部性影响和约束方面进行管理。外部性管理侧重于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实施是否满足宏观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市场准人、土地利用、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项目开工等管理要求。政府部门主要通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行政许可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具有强制约束作用。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业主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总策划者

4、、总组织者和总集成者。随着业主方项目建设管理观念和水平的逐步提高,将对项目建设的参与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必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思想、技术和工具的变化和发展,成为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动力。(二) 工程项目管理的客体前述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周期内的各项任务和内容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客体。各参与方涉及项目管理的客体不尽相同,业主方项目管理的客体是项目从提出设想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所涉及到的全部工作;承包人项目管理的客体是所承包工程项目的范围,其范围与业主要求有关,取决于业主选择的发包方式,并在承包合同中加以明确;设计方项目管理的客体是工程设计项目的范围,旨在实现合同约定目标和国家强制性规范目标,大

5、多数情况下只涉及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将项目范围前后延伸。(三) 工程项目管理的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的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组织文化,结构和流程,人力资源状况(如员工的结构、技能、素养与知识),人事管理制度(如员工招聘、考绩与培训、激励与奖惩等制度),内部沟通渠道,组织信息化程度等。外部环境范围较广,工程项目管理处于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环境中,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对于这个扩展的范畴必须要有正确的了解和熟悉。特别是国际工程项目,其参与各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相当庞杂;国际工程的合同主体是多国的,因此国际工程项目必须按照严格的合同条件和国际惯例进行管理

6、;国际工程项目也常常产生矛盾和纠纷,当争端出现时,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和困难;此外,国际工程由于是跨国的经济活动,工程项目受到所在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因素的影响明显增多,风险相对增大,所以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者不仅要关心工程项目本身的问题,而且也要非常关注工程项目所处的国际环境变化可能给工程项目带来的影响。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仅仅对工程项目本身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因素:(1)上级组织的影响。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一般是更高层次组织的下属组织。即使当工程项目管理团队本身就是更高层次组织,该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仍然受到组建它的单个组织或多个组织的影响。工程

7、项目管理团队应当敏感地认识到上级组织管理系统将对本工程项目产生的影响,同时,还应重视组织文化常常对工程项目管理团队起到的约束或激励作用。(2)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影响。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必须认识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能会对他们的工程项目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工程项目会出现“蝴蝶效应”,一个很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对工程项目产生巨大影响。(3)标准、规范和规程的约束。各个国家或地区对于项目的投资建设,都有许多标准、规范和规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咨询工程师必须熟悉这些标准、规范和规程。二、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隔震支座工程项目(二)

8、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三、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86.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8293.7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039.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06%;建设期利息399.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4%;流动资金6854.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0%。(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8293.7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1970.7

9、3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6323.05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63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50930.4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9188.49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8.7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8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3331.37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格题目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7333.00约86.00亩1.1总建筑面积96258.93容积率1.681.2基底面积34973.1

10、3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41.742总投资万元38293.782.1建设投资万元31039.722.1.1工程费用万元26608.3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711.742.1.3预备费万元719.602.2建设期利息万元399.912.3流动资金万元6854.153资金筹措万元38293.783.1自筹资金万元21970.733.2银行贷款万元16323.054营业收入万元63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0930.446利润总额万元12251.327净利润万元9188.498所得税万元3062.839增值税万元2652.0210税金及附加万元318

11、.2411纳税总额万元6033.0912工业增加值万元21382.7313盈亏平衡点万元23331.37产值14回收期年5.81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8.7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7251.61所得税后四、 项目背景分析隔震支座又称为隔震器,最主要的品种是隔震支座。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阻尼特性,因而广泛用于制造吸收冲击,减少或隔离震动的减震隔震制品。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常用减隔震支座按体系可分为:橡胶类隔震体系,主要有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弹塑性钢耗能体系,如C型钢、E型钢和非线性阻尼辐型钢耗能装置;滑动摩擦体系,如聚四氟乙烯支座、回弹滑动支座和摩擦摆支座等。由

12、于地震预报仍然是世界性难题,因此各国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物的抗震性能上。传统的建筑物抗震方法,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建筑物在规定的地震烈度范围内不受破坏。隔震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抗震减灾技术,已在国内外,包括美、日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隔震技术是在不改变原建筑设计方案的同时,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由于隔震层刚度小、柔性强,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释放上部结构承受的强烈的地震位移动力,可以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弱。建筑物的位移主要由隔震层承担,从而使建筑物在地震中产生的变形减小,以达到抗震的目的。一般来说,有隔震体系的建筑结构,与传统的抗震

13、结构相比,其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约为后者的1/41/8,可使上部结构的设防烈度降低12度,大大提高了结构安全度。五、 项目业主管理的目的和特点(一)项目业主的含义项目业主通常是指项目在法律意义上的所有人,可以是单一的投资主体(即投资者,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政府部门或机构,具有一定资金来源,享有投资权、责、利的统一体),也可以是各投资主体依照一定法律关系组成的法人形式。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是指项目业主为实现投资目标,运用所有者的权力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筹划和实施的有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过程活动。(二)业主管理的目的工程项目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1.实现投资主体的

14、投资目标和期望。投资主体将资金投入工程项目中,期望通过项目管理保证工程项目能按预定计划建成和投人使用,实现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将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预定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工程项目建设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投入,建设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突破投资的预算。为了保证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必须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3.保证工程项目建成后达到项目功能和质量目标。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和质量要求,这是保证工程项目在运营期内有效、安全和高质量运行,实现项目建设目标与业主的投资目标的基本前提,因此也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重要目的。 (三)业主管理的特点:业

15、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是由业主在工程项目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代表投资主体对项目的要求。它集中反映了各投资主体对工程项目的利益要求,代表各所有者协调一切对外关系,包括与政府和社会各有关单位之间的各项关系。因此业主在项目管理中一方面要协调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协调项目与社会各方的关系,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2.业主是对工程顼目进行全面管理的中心。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投资主体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有充分的投资自主权。业主既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又是工程项目实施的主持者;既是未来收益的获得者,也是可能风险的承担者。

16、业主与工程项目之间利益关系的紧密程度是其他任何一方参与者所不能比拟的,业主对项目管理和项目成败负有全面责任。工程项目完成得好,最大与最直接的受益者应该是项目业主,反之如果工程项目出现问题,最大与最直接的损失方也是项目业主。3.从管理方式上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大都采用间接而非直接方式。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各个领域和诸多专业,业主往往由于自身时间、精力和专业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全部管理工作由自己来完成。业主通过各种委托协议和合同,把工程项目的各项任务、管理职责以及各项风险分解到各参与策划和实施的有关机构,项目业主进行总体协调和控制,保证项目如期、按质建成,并尽可能节省投资。六、

17、业主管理的主要任务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内,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各有不同。(一)项目前期阶段的主要任务业主在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围绕项目策划、项目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核准、项目备案、资金筹措与申请及相关报批工作开展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有:1.对投资方向和内容作初步构想,择优聘请有资质、信誉好的专业咨询机构对企业或行业、地区等进行深入分析,开展专题研究及投资机会研究工作,并编制企业发展战略或规划。2.选择好咨询机构。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正式选择合袼的咨询机构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包括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技术方案等进行研究、比选

18、,根据需要进行项目财务评价、社会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风险评价,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3.与有关投资者和贷款方进行沟通,并落实项目资金、建设用地、技术设备、配套设施等建设相关条件。4.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和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决策,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要求报请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二)项目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1.备齐项目选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批准文件,协商并取得原料、燃料、水、电等供应以及运输等方面的协议文件。2.依据可行性研究决策文件,明确勘察设计的范围和设计深度,选择有信誉和合格资质的勘察

19、、设计单位签订合同,进行勘察、设计。3.办理有关设计文件的审批工作。4.组织落实项目建设用地,办理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及施工场地的平整等工作。5.组织开展设备采购与工程施工招标及评标等工作,择优选定合格的承包商,并签订合同。.6.按有关规定为设计人员在施工现场工作提供必要的生活与物质保障。7.选派合格的现场代表,并选定适宜的工程监理机构。(三)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在项目实施阶段,业主的主要工作是按合同规定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在实施过程中督促检查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工作,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有:1.需由业主出面办理的各项批准手续,如施工许可证,施工过程中可能损坏道路、管线、电

20、力、通讯等公共设施等方面,需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申请批准手续等。2.协商解决施工所需的水、电、通讯线路等必备条件。3.解决施工现场与城乡公共道路的通道,以及专用条款约定的应由业主解决的施工场地内主要交通干道,满足施工运输的需要。4.向承包方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的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线、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气象和水文观测等资料,保证数据真实。5.聘请监理机构,督促监理工程师及时到位履行职责。6.协调设计与施工、监理与施工等方面的关系,组织承包方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7.确定水准点和坐标控制点,以书面形式交给承包方,并进行现场交验。8.组织或者委托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

21、查。9.协调处理施工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及有关文物、古树等的保护工作,并承担相应费用。10.督促设备制造商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供质量合格的设备,并组织运到现场。11.督促检查合同执行情况,按合同规定及时支付各项款项,并协调处理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冲突。-(四)竣工验收的主要任务1.组织进行试运行;2.组织有关方面对施工单位拟交付的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和工程决算;3.办理工程接收手续;4.做好项目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接收与管理工作;5.安排有关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及时接管工程;6.进一步明确项目运营后与施工方、咨询工程师等各方的关系。七、 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一)建设工程安全

22、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于2003年11月12日经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发布与施行,对于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为主体,规定了各主体在安全生产中的安全管理责任与义务,并对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法律责任等做了相应的规定。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建设单位的主要安全责任包括:(1)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

23、区域内地下管线及其他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资料。(2)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3)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确定工程项目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4)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提供工程项目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在规定期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5)建设单位应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应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有关资料报送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2.勘容、设计

24、、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1)勘察单位的安全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勘察单位的主要安全责任是:勘察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勘察,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文件。勘察单位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2)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设计单位的主要安全责任是: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设计单位应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设计单位和注册建筑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对其设计负责。(3)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工程监理单位的主要安全责任

25、是: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3.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0条至第38条的规定,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主要包括:(1)施工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施工单位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

26、人员、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等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2)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有关安全的制度和制定有关安全的规章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3)施工单位应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施工单位应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对列入工程项目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4)施工单位应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

27、员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工程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5)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

28、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6)施工单位应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7)施工单位

29、的负责人的任职条件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二)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自196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规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与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等制度以来,我国逐步充实和完善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三同时”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

30、度、职业健康安全预评价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制度、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含义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一个组织的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本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方针的要求并要适时修订。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企业单位管

31、理体制协调一致。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是一项科学的工作,必须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本地制定,要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不能停留在条条框框上。避免不系统、不配套、不科学,致使发生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时,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绝不能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追求形式主义,要真正地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变成各级干部、各个岗位的实际行动。形成规范性的工作机制,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

32、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三同时”制度(1)“三同时”制度的含义“三同时”制度是指凡在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建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主要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职业健康的设施、生产辅助性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及原劳动部颁发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对“三同时”制度做了具体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初步设计要经过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

33、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和工会的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工程项目完成后,必须经过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行政部门、卫生部门和工会的竣工验收,方可投产和使用。(2)“三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工程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必须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的论证,明确项目可能对职工造成危害的防范措施,并将论证结果载入可行性论证文件。设计单位在编制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当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职业健康安全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设计,并对施工质量负责。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验收规定进行,不符

34、合职业健康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不得验收和投产使用。工程项目验收合格,正式投入运行后,不得将职业健康安全设施闲置不用,生产设施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同时使用。3.安全教育制度(1)安全教育制度的含义安全教育也叫安全生产教育,是企业为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防范事故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培训工作。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与消除事故隐患、创造良好劳动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安全教育制度的内容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典型事故教育。安全生产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包括思想认识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思想认识教育主要是通过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规方面的教育,提高各

35、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政策水平,正确理解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严肃认真地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劳动纪律教育主要是使管理人员和职工懂得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对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保障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生产技术知识、基本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生产技术知识是指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产品的结构性能,所使用的各种机具设备的性能和知识,以及装配、包装、运输、检验等知识。基本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是指企业内特别危险的设备和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有关电器

36、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有毒、有害的作业防护;一般消防规则,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伤亡事故的报告办法等。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是指某一特殊工种的职工必须具备的专业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电气、焊接、起重机械、防爆、防尘、防毒、瓦斯检验、机动车辆驾驶等专业的安全技术及工业卫生技术知识。典型事故教育典型事故教育是结合本企业或外企业的事故教训进行教育。通过典型事故教育可以使各级领导和职工看到违章行为、违章指挥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提高安全意识,从事故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4.安全检查制度(1)安全检查制度的含义安全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

37、要手段,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可以发现企业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2)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和查事故处理。查思想主要是检查单位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查管理是检查单位是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正常工作;查隐患是检查生产作业现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要求;查整改是检查单位对过去提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查事故处理主要是检查对伤亡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安全生产检查时要深入现场、班组,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条件、生产设备以及相应的安全健康设施和工人的操

38、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为保证检查的效果,必须成立一个适应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需要的检查组,配备适当的力量。安全生产检查的组织形式,可根据检查的目的和内容来确定。5.安全预评价制度预评价制度是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该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科类和危险、危害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和管理的制度。它是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中劳动安全卫生设计和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主要依据,供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监察时作为参考。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规定下列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

39、价:(1)属于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中规定的大中型建设项目。(2)属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工程项目。(3)属于劳动部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工程项目。(4)大量生产或使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规定的1级、1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工程项目。(5)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工程项目。(6)其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确认的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工程项目。安全措施计划制度安全措施计划制度是安全管理制度的

40、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制度对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起着积极作用。(1)安全措施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单位或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和目的;经费预算及其来源;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2)安全措施计划的范围安全措施计划的范围包含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内容,具体有以下几种:安全技术措施,即预防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的各项措施,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防爆炸设施等措施。职业健康措施,即预防职业病和改善职业健康

41、环境的必要措施,包括防尘、防毒、防噪声、通风、照明、取暖、降温等措施。辅助用室及设施,即以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卫生为目的所必须的用室及一切措施,包括更衣室、沐浴室、消毒室、妇女卫生室、厕所等。安全宣传教育措施,即为宣传普及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所需要的措施(3)编制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的主要依据国家发布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在职业健康安全检查中发现而尚未解决的问题;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所应采取的措施;生产发展需要所应采取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措施;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7.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42、是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

43、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上述等级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

44、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

45、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应履行下列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重大事故、

46、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职业病报告必须是国家现行职业病范围内所列举的病种,2005年11月原卫生部发布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报告工作的通知,就职业病报告工作提

47、出了具体要求。根据此通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病报告统计管理工作,并指定同级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承办常规职业病报告统计工作。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一切企业、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都应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由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有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地区,职业病诊断机构将诊断的职业病向职业病防治机构报告;没有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地区,职业病诊断机构将诊断的职业病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总后报送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报上一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汇总报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同时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