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印制电路板项目规划咨询(工程项目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密度印制电路板项目规划咨询(工程项目管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高密度印制电路板项目规划咨询高密度印制电路板项目规划咨询一、 项目背景分析印制电路板PCB是我国电子业的上游基础行业,决定了我国我国电子产品的竞争力。我国印制电路板行业的产值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并且我国的行业产值已经达到了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在行业竞争方面,印制电路板行业竞争激烈,其中鹏鼎控股以最高印制电路板业务收入荣膺行业龙头地位。未来在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和推动下,我国印制电路板产值规模预计会继续增长。印刷电路板(PCB)是在电路中起固定各种元器件,提供各项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电路,由绝缘隔热、有一定强度的材质制作而成的板材。印制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联件,
2、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印制电路板的下游分布广泛,涵盖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周边、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汽车电子、军事、航天科技等领域,不可替代性是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得以始终稳固发展的要素之一。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的上游主要为铜箔、铜箔基板、玻纤布、树脂等原材料行业;下游主要为电子消费性产品、汽车、通信、航空航天等行业。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的产业链较长,专用木浆纸、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电解铜箔、CCL(覆铜板)和PCB(印制电路板)为一条产业链上紧密相连、唇齿相依的上下游产品。在下游中,印制电路板被广泛用于通信、光电、消费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军用、工业精密仪表等众多领域,是现代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可
3、缺少的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产业的发展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子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技术水准。从印制电路板产业链上的供应商来看,印制电路板各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商有三井金属、宏和科技、日立化成、三菱瓦斯等中外企业;中游覆铜板代表企业有南亚新材、金安国纪、生益科技、华正新材等,印制电路板代表企业有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印刷电路概念于1936年由英国Eisler博士提出,且首创了铜箔腐蚀法工艺。然而,我国落后发达国家将近二十年才开始参与并进入PCB市场。1956年,我国开始开展印制电路板的研制工作,并在60年代开始了自主生产。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外技术
4、引进以及外资企业引进使我国的印制电路板行业发展迅速,并最终在2006年我国成为了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到2017年,我国的印制电路板产值已经超过了全球的一半;2021年随着我国5G、云计算、物联网等行业的发展,我国印制电路板行业在朝着更高端的水准前进。从原材料电解铜箔的供应情况来看,2015-2020年,中国电解铜箔产量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43.06万吨,比2018年增加了3.5万吨,年增长率为9.0%。其中,国内有13家企业的年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规模。2020年,根据各企业新增产能及市场需求情况,初步测算我国电解铜箔产量达到46.5万吨,同比增长7.99%。我国玻纤行业为满足覆铜板
5、发展的需要,不断努力革新技术。从玻纤行业来看,近年来我国玻纤纱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实现总产量541万吨,同比增长2.66%。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得益于2019年以来全行业产能调控工作持续推进,内需市场及时复苏,以及基建、家电、电子等领域需求逐步回暖,玻纤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二、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一)地理信息系统简述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可将地球上的事与物用计算机表示成图,并存储、分析、转换、显示、传输等。GIS把地图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数据库功能(查询、统计分析等)结合在一起,使其不同于其他信息系统。随着GIS应用的扩大与深人,以及空间关
6、系的建立,空间分析、规划和决策成为GIS应用的发展主流,地理空间信息的显示不再局限于图,而是更加灵活、方便。现在,个人、大众、企业与事业广泛地使用GIS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2.GIS的组成GIS由人员、数据、硬件、软件和过程五部分组成:人员。是GIS最重要的部分。要求GIS执行的任务与程序须由开发人员确定。熟练的操作人员可以克服GIS软件功能的不足。再好的软件也无法弥补操作人员对GIS的无知所带来的负作用数据。可用数据的多寡与好坏决定了查询和分析结果的质量。硬件。硬件的性能决定了软件对数据的处理速度、用起来是否方便,以及输出方式。软件。不仅有GIS软件,还有各种数据库、图形、统计数
7、字、影像处理及其它程序。过程。GIS必须用统一的方法生成正确、可验证的结果。GIS与其他信息系统不同的是,它能使用、加工和处理地理参照数据。地理参照数据描述地球表面(大气层和较浅的地表)空间要素的位置和属性。GIS中有与空间要素几何特性有关的空间数据和提供空间要素信息的属性数据。3.GIS提供的服务GIS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有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两种。数据服务通过服务接口向外提供空间数据,功能服务通过接口向外提供对空间数据的操作和处理功能,实现空间数据的增值。GIS有如下基础功能:(1)发布地图。这是最基本的功能,是其他几类功能的基础,如路径分析在搜寻路径、目标服务查找POI时,都要将其显示在地图上
8、。该功能可在地图上叠加多种要素,如路径几何图像、POI、位置等;可给图层、叠加层指定绘画样式。(2)地图操作。支持跨平台的浏览器;显示矢量地图数据;平滑缩放与漫游地图;动态注记,由GIS引擎做各种类型的地物注记,因具有人工智能,GIS在注记时,会自动排列和避让,避免重叠和覆盖;流动路名,在漫游地图时,道路名称标记会与道路同步移动,不固定在某一地方;纵览功能,可浏览全图,显示缩略图,便于快速到达目标区域,使用户清楚地了解所到达的区域在整个地图中的位置。(3)地图浏览。根据当前窗口能够显示的范围,确定显示精度,以便快速汝览。当用鼠标滚轮缩放时,地图的显示能平滑过渡。浏览地图时,根据当前显示比例缩放
9、一些标注信息,可大致判断地图的方位。(4)地物查询功能4空间数据地理数据指表征地理环境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及其规律的所有数字、文字和图像等,主要有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三部分数据。空间位置中有地理对象的绝对位置(如大地经纬度坐标)和相对位置(如空间相邻、包含等)。属性特征有时又称非空间数据,表示特定地理要素的定性或定量特征,如公路等级、宽度、起点、终点等。时域特征记录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时域特征在环境模拟分析时非常有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大多数情况下,若非特别说明,空间数据即指具有前两种特征的地理数据。(二)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分析是依据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
10、态对其进行分析,以便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空间分析分数据操作、数据分析、数据统计与建模四种情况:(1)数据操作。主要用于GIS,缓冲区分析、距离、路径、面积计算及空间查询。(2)数据分析。空间数据描述性与探索性分析技术与方法,特别是规模庞大的数据集,将其变成图或地图,挖掘数据中潜在模式、异常等,为后续分析做准备。(3)数据统计。用统计方法研究空间数据性质,与传统统计分析不同。(4)建模。利用空间数据建模,预测空间过程与结果。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凡是用GIS的领域都有空间分析足迹。空间分析能力是GIS不同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GIS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按空间分析对象,及数据的性
11、质,可将空间分析分为:空间图形数据的拓扑运算;非空间属性数据运算;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空间分析的对象来自地理空间数据库,分析的手段有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空间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人们遇到的有关地理空间的问题,提取和传输地理空间信息,特别是隐性信息,以辅助决策或满足其他需要。GIS基本空间分析能力有空间查询与量算、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三、 梯次递进方法梯次递进方法是一种公众参与规划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允许社区居民设想和勾画出自己心目中区域的未来图景。梯次递进的方法在引导社区居民表达其自身的利益诉求和偏好的同时,也起到了教育居民认识区域及其未来的作用。该
12、方法包括三个交互征求参与者意见的环节:首先是一个增长情景或方案游戏,要求参与者在区域层面上配置计划的增长;其次是可视化的偏好选择演习,这一演习定位于区域内场所层面的发展与开发模式,要求居民回答一些特定的问题,诸如他们希望何种模式的场所开发以及理由;最后是团体讨论区域发展的要点,讨论的结果将被应用于决定居民关注需要的优先解决的问题,以及决定规划的重点议题。四、 SWOT分析法的基本步骤运用SWOT分析法大体上分成三个步骤:分析环境因素;构造SWOT矩阵;制定行动计划。(一)分析环境因素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企业或组织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
13、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企业或组织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一般归属为经济、政治、社会、人口、产品和服务、技术、市场、竞争等不同范畴。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它们是企业或组织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观因素,一般归类为管理、组织、财务、人力资源等不同范畴。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二)构造SWOT矩阵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进行排序,构造SWO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企业或组织发展有直接、重要、迫切、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次要、不急、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在后面。
14、(三)制定行动计划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劣势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企业或组织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五、 城市规模等级模型(一)位序一规模法则在一个区域尺度内,每一个独立的城市空间均可以看作是一个镶嵌体,不同尺度的空间结构具有自相似性,在一定的无标度域中,空间单元的分布遵循分形规律。由于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都存在无标度性,即具有分形特征,因而可以通过哲夫定律计算区域的空间维数
15、。实际上,城镇体系的发展与演化过程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后两种极端情况在现实世界中一般均不存在。位序一规模法则为城市体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研究可以得到有关城市体系的信息。它为全面了解和把握城市体系的特点和城市体系的发展演化特征提供了一个视角,可以为正确制定区域城市体系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二)城市首位度城市首位度代表着最大城市对城市体系的引领作用,表明某国家或地区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指标,其核心内容是研究首位城市的相对重要性。该理论是1939年马克杰斐逊提出的,用一个国家或区域内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进行表征,作为对国家城市规
16、模分布规律的概括。他提出这一法则是基于观察到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即两城市首位度准则。两城市指数尽管容易理解和计算方便,但不免以偏概全。为了提高首位度两城市指数的准确性,又有人提出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六、 波特钻石模型波特钻石模型,又称波特菱形模型,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主要用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各行业在竞争经济环境下如何形成整体优势,进而获得较强竞争力的工具。钻石模型的中心思想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的竞争力主要是由四个基本要素(资源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
17、战略),以及两个辅助要素(政府和机会)共同决定的,这六项要素组合形成一个类似钻石的形状,因而被称为钻石模型。钻石模型从资源等六个要素来解析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业竞争力获取,同时,这六项要素也是对国家或地区内行业相关情况的全面阐释,因而使用钻石模型对区域内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准确定位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企业所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天然资源、人口、气候以及非技术人工、融资等,通过被动继承或者简单的投资就可获得;高级生产要素包括高级人才、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体系、现代基础设施等,需要在人力和资本上先期大量投入才能获得。波
18、特认为,在现代社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变得越来越小,而高级生产要素则日益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国际采购等活动,来弥补所处国家和地区初级生产要素存在的不足。但是,企业对高级生产要素的需求,则只能由当地政府和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波特还特别指出,适度的初级生产要素(例如人口、资源)不足,反而能起到刺激企业创新的作用,而这种创新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初级生产要素形成的竞争优势,通常会被创新流程所淘汰。环境太舒适,会使企业不思进取;但不利的生产要素太多,也会压垮企业。适度的压力会带来渐进式改善。例如,劳动力匮乏、工资过高、本地缺乏原料、气候不宜等,都
19、曾在欧美亚各发达国家变成了创新的动力。例如,荷兰的低温和潮湿并不利于花卉种植,然而荷兰却成为主要的鲜花出口国。波特关于初级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力)形成的竞争优势缺乏后继力量的观点,尤其值得发展中国家重视。(二)需求条件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内需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需求结构、需求规模以及需求的成长。国内市场的需求结构往往比需求规模更加重要。需求结构是指“市场需求呈现多样细分”。根据市场细分,某个小国家或地区可以专攻市场需求的某一个环节,这样也能够创造并维持较强的竞争力。虽然需求规模对产业的壮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规模效应不如内行而挑易的客户需求带来的影响
20、大。由精致的专门需求造成的竞争压力,从外部催化而出的创新具有较强的活力。一旦产业能够满足国内内行而挑剔的客户,那么当企业面对国外或者其他不挑剔的客户时,就会比其他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例如,日本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消费非常挑剔,各大厂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努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争相进行产业的创新和升级,从而推动日本的消费电子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称雄国际市场。按照波特的观点,如果一个产业连国内市场都做不好,那么所谓走向世界就是天方夜谭。需求条件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预期需求。如果本国客户的需求能够领先国际客户的需求,那么就会使得本国相关企业提前在相关方面展开竞争,这种“抢先进人”优势对于日后企
21、业在国际上的成功至关重要。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仍然是日本企业。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所以日本人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非常高,这最终造就了日本各类电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以后,各国消费者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这恰好是日本企业的长项,带来当时日本企业横扫国际市场,日本经济爆发式发展。(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波特认为,单独的一个企业以至单独一个产业,都很难保持竞争优势,只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产业竞争优势持久发展。对企业而言,具有竞争力的上游产业能够为本企业提供先进的原材料、相关技术等,这些都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大利
22、的制鞋业全球闻名,这是与意大利竞争力强大的机械制造商、设计公司、皮革处理等相关产业分不开的。日本的数码相机产业发达,这源于日本在光学产品、复印机等行业的全球霸主地位。同样,如果下游产业在全球具有竞争力,那么就会对上游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本产业进行创新的外部动力。相关产业会形成“提升效应”,在互通技术比重较高、而且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始阶段的情况下“提升效应”尤为显著。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地位也可以从需求角度进行阐释。本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实际上是本产业最重要的供应商和客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下游产业通常对原材料等方面的要求特别苛刻,企业在努力满足这些客户需求的同时,也是在创造自身的国际竞争
23、力。在波特看来,这些相关支持性产业相互作用,以形成有效率的“产业集群”为标志。这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是至关重要的。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通过对10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崛起,必定伴随着相关产业集群的诞生,而只靠一个企业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政府也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凭空创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市场力量通过钻石模型的各因素相互作用自发形成的。政府的角色是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竞争环境,过度的政府干预和保护,往往会阻碍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四)企业战略及其结构和同业竞争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波特开出的企业治理三角习题,指如何创立、组织和管理公司,如何应对同
24、业竞争对手等问题。波特认为,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者对待竞争的态度,往往同国家环境相关,同产业差异相关。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善用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适应本国特殊环境的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融入当地社会,并符合所处产业的特殊情况。影响企业战略、企业结构的因素有:各国政府设定的发展目标、企业自身目标、个人事业目标、民族荣耀与使命感所带来的诱因。各个国家不同的发展目标,对企业和员工的工作意愿影响很大,如果一个国家鼓励人们对产业的忠诚,则有利于降低产业人员流动率,增加企业的长期投资意愿。企业自身目标又与股东结构、持有人的进取心、债务人的态度、内部管理模式以及高阶资深主管的进步动机等因素有关
25、,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对投资风险、资金利用等方面的态度。个人事业目标以及民族荣耀与使命感对企业战略和企业结构的影响非常复杂,但是只要善于引导,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就有可能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五)机会和政府机会和政府是波特钻石模型中的两个变量。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一个产业的竞争力而言,机会可能与该国的环境无关,甚至同企业内部也没有关系,政府也难以施加影响。一般情况下,可能形成机会的情形有如下几种: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传统技术出现断层、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全球金融市场或汇率的重大变化、全球或区域市场的需求剧增、外国政府的重大决策、爆发战争等。这些情况下,可能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带来难得的机遇。
26、例如,二战中瑞士和瑞典的中立,使它们在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产业利益。两次石油危机,给有些国家造成巨大打击,同时给另些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这些机会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同钻石模型的其他要素联系在一起的。同样是一场越南战争,对日本和对韩国的影响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针石体系的其他要素作用的结果。政府是最后一个变量,波特认为,政府并不能凭空创造出有竞争力的产业,只能在钻石体系其他要素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才能做到。政府的角色是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而非直接参与。对于生产要素,政府需要加大教育投资,与企业共同创造专业性强的高级生产要素。关于竞争,政府需要做的是鼓励自由竞争,严格执行反垄断法。政府对经济的另
27、一大影响措施是政府采购,在这一点上,政府可以扮演挑剔客户的角色,这对国内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尤其重要。随着社会发展,政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波特的钻石模型,建立在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分析基础上。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经济正在起飞的国家和地区,这个模型在进行相关分析中也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参照意义。七、 模拟预测方法规划就是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安排,模拟预测方法是在搜集了有关量化指标或对有关指标量化后,根据事物的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加以模拟,建立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合格后,运用模型对区域事物进行预测分析的一种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拟预测方法在规划咨询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提高了规
28、划指标的精度,而且为模拟对象的动态发展过程提供了可能。规划咨询中常用的模拟预测方法有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系统法等基本方法。(一)系统分析法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应用科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区域系统现状进行科学完整的认识分析,并在收集处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模拟运算和动态仿真,最后将结果整理评价后,提供给决策者作为决策依据,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二)专家系统法专家系统法借助由专家归纳并具有相当权威性的专家知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不可预测事件和不确定因素,以及它们导致的意外情况和可能后果,做出判断、推理和论证,以供规划决策参考。由于它能推知多
29、种随机事件对某一目标影响的概率、灵敏度、后果及影响程度,而这些问题用常规的数学模型又无法解决,所以理应成为规划的有效方法,加之整个系统过程参与了专家对话和科学民主的决策,因此规划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亦大大提高。波特钻石模型、德尔菲法等是专家系统法诊断中的常用方法。八、 综合平衡方法所谓平衡,就是各种关系的处理。如土地利用平衡,就是要处理好农业用地(如耕地、花圃、果园、苗圃、牧草地、林地、水产养殖地等)与非农业用地(如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区用地、交通建设用地、军事用地等)、农业内部各类用地、各项非农业用地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各类土地在空间分布上的平衡。总体说来,综合平衡要处理
30、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规划应尽可能使需求和供给在品种和数量及质量、时序上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类具体建设项目的用地关系,要使各种物质要素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密切配合,在空间上相互协调;三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要在讲求效益、公平、安全等原则的基础上,在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建设进度和程序上合理安排,使地区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平衡表是进行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工具。编制平衡表的基本思路是:在供给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各部门、各地区的需求与供给总量要基本保持一致。当然,由于平衡的内容各不相同,平衡的格式和编制方法也就会有所差别。综合平衡方法的工作步骤一般是:(1)确定综合平衡的内容和指标体系。(2)预测发展需求,包括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的预测,确定各项目需求量。(3)综合平衡。通过供需双方的比较,反复调整,最后确定规划方案。在综合平衡过程中,规划工作者往往需要与需求部门和各个地区多次协商研究,才能制定出平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