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材料项目工伤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屏蔽材料项目工伤管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电磁屏蔽材料项目工伤管理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3一、 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4第二章 工伤管理9一、 工伤认定申请9二、 工伤保险责任11三、 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信息系统设计11四、 排除信息沟通的障碍和干扰的对策13五、 集体合同概述15六、 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20七、 组织岗位劳动安全教育23八、 岗位安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24第三章 项目基本情况25一、 项目承办单位25二、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26三、 项目建设选址28四、 建筑物建设规模28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28六、 资金筹措方案28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9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9第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31一、 基本假设及
2、基础参数选取31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31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35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38五、 偿债能力分析38六、 经济评价结论40第五章 进度计划方案41一、 项目进度安排4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42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中部崛起等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深化区域合作,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合作共赢。(一)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依托“山西品牌丝路行”开放新名片,推动太原品牌产品和优势产业“走出去”。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大西高铁等便利交通条件,发挥不锈钢、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
3、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优势和潜力,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区域合作和产业开发,助力优势外贸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探索“走出去”转移太原过剩产能新途径,谋求发展新空间。依托区位交通和经济资源要素条件,推进与西安、兰州、银川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区域互动与合作。积极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参与亚欧大陆桥经济合作。深化与东盟国家、港澳台地区及境外友好城市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提升太原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深化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多领域、多形式合作互动,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地资源要素与产业协作,有序承接产业
4、转移,对接发展新兴产业,借力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把太原打造成为环渤海经济圈西翼的战略支撑点。(三)强化与周边区域合作。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城市群协作,加大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招商及产业承接力度。抓好新十年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发展规划的落实,强化与中部省市协同发展。加强与沿海地区交通衔接,强化晋冀鲁经济联系。密切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蒙晋冀长城“金三角”“黄河几字湾”等区域的协作联系,加强文化、旅游等资源协作开发,形成区域整体合力,为太原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推动太原城市群发展。发挥太原省会城市功能,破除壁垒障碍,叠加发展优势,推进地区资源整合,
5、加快太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提高太原对全省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太原城市群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科学编制规划,实现规划建设无缝对接。加快太原率先发展,促进与吕梁、忻州、阳泉等省内城市的联动发展。一、 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行业发展的机遇(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创新与发展2018年7月,工信部、发改委印发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要“提升消费电子产品供给创新水平。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提升手机、计算机、彩色电视机、音响等各类终端产品的中高端供给体系质量”;2019年6月,发改委、
6、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指出“持续推动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促进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更新换代”。因此,未来各类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升级将为电磁屏蔽材料市场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也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创新。2017年4月,科技部发布“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将“高性能电磁介质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列为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并要求“实施技术创新引导策略,着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切实加强我国材料高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20年9月,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
7、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电磁屏蔽材料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有重要应用,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支持政策有助于推动行业内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电磁屏蔽材料亦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材料产业,因此相关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推进行业的创新与发展。(2)下游产业需求旺盛,推动行业规模增长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多样化,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品牌终端厂商大多已经形成了定
8、期发布新产品的模式,将带动消费者换购新产品。因此伴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电磁屏蔽材料作为消费电子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行业规模有望持续扩大。(3)降低电磁干扰危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电子产品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各类电子产品会不断辐射大量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如不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将产生大量负面影响,如电磁干扰、电磁环境污染、电磁信息泄露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容易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引发设备失灵、爆炸等严重事故;另一方面极易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具有高频高速特点的5G技术普及,基
9、站和天线数量大幅增加,防止电磁干扰、降低电磁污染的需求将日益凸显。电磁干扰带来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重视,因此电磁屏蔽材料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2、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电磁屏蔽材料制造企业的研发团队需要材料、化工、自动化、机械工程、信息等多种领域的专业人才。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研发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对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和前瞻性的认识。目前我国电磁屏蔽材料领域专业人才的储备相对匮乏,行业整体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对行业的发展构成了一种挑战。(2)产品品类有待丰富我国电磁屏蔽材料产业起步于上世纪末、本
10、世纪初以来的电子产业转移浪潮,最初以承接简单的代加工业务为主,技术含量较低,而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电磁屏蔽材料生产工艺,屏蔽材料产品类别广泛,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我国新材料领域的战略规划不断推出,国内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电磁屏蔽材料生产企业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已经实现了部分生产技术、产品品质与国际先进水平趋同。但总体而言,国内企业与国外的经验与技术积累还有一定距离,与国外先进生产厂商相比,国内企业生产的电磁屏蔽产品类别不够丰富,前端材料开发与后端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二章 工伤管理一、 工伤认定申请(一)工伤认定申请主体与申请时限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
11、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按前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
12、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二)工伤认定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全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三)工伤认定的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
13、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社会保
14、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二、 工伤保险责任1、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2、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
15、,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三、 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信息系统设计(一)信息需求分析劳动关系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性质的问题,需要实施不同的决策。为使劳动关系调整信息系统有效运行,首先要确定需要何种信息。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决策可以分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日常业务管理三种。战略规划确定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实施的方针;管理控制是劳动关系管理人员根据既定的目标和方针,通过有效工作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日常业务管理是执行劳动关系管理具体业务的过程。上述三类管理活动需要的信息有明显的差异,所需要信息的范围、信息的概括程度、时间性、更新间隔、使用频率、信息来源等都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劳动关系管理层次需要的信
16、息不同,企业整体信息系统必须在明确信息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劳动关系管理的需要提供信息。(二)信息收集与处理1、信息收集。这是指直接从信息发生源获取信息或从系统外接收信息。企业组织进行的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以及在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实际上就进行了全方位的沟通。调查结果是员工按照自己的感受评论组织的运行状况,可以获得下情上达的效果。2、检查核对。信息收集过程中,要对信息进行检查、核对,剔除可能存在的错误,确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内容的真实性。3、信息加工。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建立存储检索系统。劳动关系运行信息种类多、数量大,一些信息的时间性要求也很强,利用后应保存起来,有些信息虽不立即
17、使用,但对日后工作也有参考价值,故应对处理过的信息进行存储。同时对存储的信息要制定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信息的查找。4、传输。明确规定信息传输渠道、信息传输载体和传输时间。信息提供劳动关系管理信息系统在完成信息处理程序后,根据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特定要求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再加工,以信息需求者需要的形式提供给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四、 排除信息沟通的障碍和干扰的对策(一)树立主动的沟通意识人的行为受人的意识支配,只有强烈的意识才会产生直接的行动。树立主动的沟通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管理者要树立主动的沟通意识。企业管理者沟通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沟通的有效开展。个企业或部门的领导应有
18、主动的沟通态度,给予员工由衷表达意见的机会,以促使上下意见一致,从而培养上下的整体利益观念。其次,员工也须树立正确主动的沟通意识。员工应明确沟通是双向的,不能总是等待领导来沟通,当需要获知某些消息或有某种需求时,也可以主动与上级沟通,这也是争取权利和贡献智慧的有效途径。(二)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环境是影响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营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氛围的关键是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企业可逐渐形成一套其独有的价值观、理念,这种价值观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以良好沟通为特色。(三)员工沟通不能独立于员工性格特点而孤立存在员工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交往习惯等多种人格特征都可能形成沟通障碍,信息沟通者
19、之间应以相互尊重、促进合作的心理状态实现沟通。注意缩短沟通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沟通要注意实事求是、不怀成见。1、在下向沟通中,管理人员必须准确理解信息的含义,包括信息自身的内容、信息对沟通对象的意义,培养积极的沟通态度,根据工作、员工的需要,与员工分享信息。在信息沟通过程中,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氛围,说与听具有同样的意义。2、在上向沟通中,积极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见、反映情况,建立合理的沟通层次,减少因层次过多而造成对信息的过滤和失真。上向沟通的信息需要给予回复的,必须答复。(四)注意沟通语言的选择实现员工沟通的信息载体、沟通形式多种多样,信息沟通需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注意沟通语言、符号的适应性与
20、准确性,减少语言失真对沟通的干扰。词语运用应避免引起歧义,不使用歧视性语言,文字要具有可读性,简明扼要。2、在可以借助图像进行沟通的场合,应尽可能使用图像,一段工作录像或一张照片寓意无穷。恰当的图像是语言形象化的助手。3、借助行为了解信息,适当运用体态语言。4、标准管理表单设计科学、合理。(五)充分发挥专家和相关团体的作用劳动关系管理事务十分复杂,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心理等各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借助企业组织外部的专家实现沟通,可以有效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工会及其他团体组织在员工沟通中的作用。工会及其他团体组织是企业特定群体所信赖的沟通渠道,它们对员工沟通的支持可
21、以有效强化员工对信息的接受度。但同时要注意处理这类组织与管理部门管理权威的关系。五、 集体合同概述(一)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根据协商、签约代表所代表的范围不同,分为基层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地区集体合同等。我国集体合同体制以基层集体合同为主导体制,即集体合同由基层工会组织与企业签订,只对签订单位具有法律效力。针对一些地区中小企业较多
22、且工会组建率较低的特点,我国一些省市在地区工会的指导下出现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趋势。(二)集体合同的特征集体合同除具有一般协议的主体平等性、意思表示一致性、合法性和法律约束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集体合同是整体性规定劳动条件的协议。集体合同反映的是以劳动条件为实质内容的关系,整体性地规定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现存劳动关系的存在是集体合同存在的基础。2、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不能是劳动者个人或劳动者中的其他团体或组织,而只能是工会组织,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则由劳动者按照一定程序推举的代表为其代表。3、集体
23、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集体合同文本须提交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经审核通过的集体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三)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照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则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它可以涉及集体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只涉及劳动关系的某一方面;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3、功能不同。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
24、面设定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劳动合同丝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标准的,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四)集体合同的作用集体合同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订立集体合同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通过集体合同的协商、签订,可以将经营者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不同利益追求以集体合同的形式统一起来,在劳动主体与用工主体之间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关系,为建立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集体合同约定的各项条款是经过民主协
25、商制定的,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体现了劳动者参加民主管理的原则,因此集体合同是企业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形式。2、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由工会代表劳动者与企业订立集体合同,可以改善单个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就有可能以一种集团型的有组织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使分散的雇员形成统一的意志通过集体协商与企业经营者进行沟通,就成为一种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正确选择,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侵犯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此外,劳动关系各方面的内容都由劳动合同具体规定,必然增加协商、确定劳动合同的成本集体合同对劳动关系的主要方面和一般条件作出规定后,劳动合同只需就单个劳动者的特殊情况作出约定即可,从而可以提高建
26、立劳动关系的效率。3、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劳动法律规范对劳动关系调整的规定与实际运行的劳动关系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劳动立法规定的劳动标准多么具体,它都难以覆盖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集体合同可以具体规范劳动关系,对劳动立法的某些不完备起补充作用,并且可以强化劳动法的操作性。同时,劳动立法关于劳动条件标准的规定属于最低标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只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水平,而这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立法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通过集体合同约定,密切结合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从而可以提高劳动者利益的保障水平。(五)订立集体合同应遵循的原则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此项原则即为内
27、容合法原则。集体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集体合同所确定的劳动条件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签约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具有平等的意思表示和主张各自权益的权利。因订立集体合同是劳动者团体和企业两个平等主体的自主行为,只能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国家不能采用强制命令、仲裁或司法强制的手段。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无论多么详尽具体的规定也不可能覆盖劳动关系的所有方面,因此协商订立集体合同必须坚持诚实不欺,维护团体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平衡、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当事人应以诚实善意的态度行使权利;集体协商应当坚持程序公平。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28、。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应当兼顾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方利益,不能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即要均衡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利益。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必须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协商双方应遵循和平原则。订立集体合同产生争议时,任何一方都不应采取激化事态的行为。双方都应顾全大局,维持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六、 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一)确定集体合同的主体劳动者一方的签约人,法定要求是基层工会委员会为集体合同签约人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由企业职工民主推荐,得到半数以上职工同意的代表为集体合同的签约人。用人单位一方的签约人,法定为用人单位行政机关,即法定代表人。
29、在具备法人资格的前提下,跨省市的大型企业或集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下一级企业或子公司的负责人与工会签订集体合同。(二)协商集体合同集体协商任何一方均可就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集体协商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集体合同的协商是签约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法律行为。其主要步骤如下。1、协商准备。双方签约人为集体协商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协商代表,拟订协商方案,预约协商内容、日期、地点。我国法律规定,集体合同协商代表
30、双方人数对等,各方至少3名,并确定一名首席代表。企业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担任;工会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或书面委托其他工会代表担任。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代表一经确认,必须履行义务,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另行指派或推举;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代理。集体协商的地点、时间由双方共同商定,记录员在协商代表之外指派。2、协商会议。集体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并按下列程序进行:宣布议程和会议纪律;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协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另一方
31、首席代表就对方的要求作出回应;协商双方就商谈事项发表名自意见,开展充分讨论;双方首席代表归纳意见。达成一致的,应当形成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三)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由企业一方将签字的集体合同
32、文本及说明材料一式三份,在集体合同签订后的10日内报送县级以上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说明材料应包括企业的营业执照、工会的社团法人证明材料、双方代表的身份证(均为复印件)、委托授权书、职工代表的劳动合同书、相关审议会议通过集体合同的决议、集体合同条款的必要说明等。(四)审核期限和生效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15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送达,集体合同以审核意见书确认的日期为生效日期。若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的15日内未提出异议,则自第16日起集体合同自行生效。若集体合同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认定存在无效条款或部分无效条款的,签约双方应在15日内对其进行修改,并在15日内重新报送审核(五)集体合同的公
33、布经审核确认生效的集体合同或自行生效的集体合同,签约双方应当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员公布。七、 组织岗位劳动安全教育为增强员工的安全卫生意识,提高员工安全卫生操作水平,贯彻企业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和考核。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教育的内容为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和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范教育。(一)新员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1、组织入厂教育。2、组织车间教育。3、组织班组教育。(二)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培训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文件规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
34、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国家相关标准对特种作业的范围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条件,以及培训考核、发证等都作了明确规定。1、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和特定的安全卫生技术理论教育和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并获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准上岗。2、组织生产管理人员,特种设备、设施检测、检验人员,救护人员的专门培训。(三)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员工调整工作岗位的重新培训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员工调整工作岗位都必须结合新情况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八、 岗位安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岗位安全卫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和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范教育。为增强员工的安全卫生意识,提高员工安全卫生操作水平,贯彻企
35、业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制度,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组织实施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和考核。第三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联系人姚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
36、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二、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电子
37、设备及元器件在工作时会向外辐射大量不同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对临近电路和设备造成干扰,影响精密电子仪器的正常工作,导致信息传输失误、控制失灵等事故,也会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更严重的甚至会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此外,电磁波的泄露也会危及信息安全,使计算机等设备无信息安全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作生活中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数量不断增长,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愈发深入和广泛,其中包含的电子元器件也在走向多样化、小型化、精密化、高密度化,由此引发的电磁干扰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成为电子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诸多方式中,电磁屏蔽是最基本和有效的手段。电磁屏蔽可以阻断电磁波的传播
38、路径,实现电子设备和元器件的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性能不降级的状态,一方面要求系统内没有严重的干扰源,一方面也要求设备或系统自身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性。(一)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二)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
39、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三、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3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
40、、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四、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43229.15,其中:主体工程26986.02,仓储工程9052.2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404.02,公共工程2786.84。五、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202.9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564.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43%;建设期利息135.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6%;流动资金2502.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62%。(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1564.92万元,
41、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9609.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62.40万元,预备费292.96万元。六、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14202.96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549.41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七、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305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24756.03万元。3、净利润(NP):4203.02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32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23.31%。3、财务净现值:7187.49万元。八、 项目建设进度规
42、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3333.00约35.00亩1.1总建筑面积43229.15容积率1.851.2基底面积14233.13建筑系数61.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07.532总投资万元14202.962.1建设投资万元11564.922.1.1工程费用万元9609.56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662.402.1.3预备费万元292.962.2建设期利息万元135.962.3流动资金万元2502.083资金筹措万元14202.963.1自筹资
43、金万元8653.553.2银行贷款万元5549.414营业收入万元30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4756.036利润总额万元5604.037净利润万元4203.028所得税万元1401.019增值税万元1166.2010税金及附加万元139.9411纳税总额万元2707.1512工业增加值万元9207.7313盈亏平衡点万元11123.33产值14回收期年5.32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3.3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7187.49所得税后第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
44、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1年(12个月),运营期9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一)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305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表格题目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19825.0022875.00244
45、00.0030500.002增值税706.95838.16903.771166.202.1销项税2577.252973.753172.003965.002.2进项税1870.302135.592268.232798.803税金及附加84.84100.57108.45139.943.1城建税49.4958.6763.2681.633.2教育费附加21.2125.1427.1134.993.3地方教育附加14.1416.7618.0823.32(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
46、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166.20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24756.03万元,其中:可变成本21458.66万元,固定成本3297.37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23891.26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表格题目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费13264.2115304.8516325.1820406.472工资及福利费1052.191052.191052.191052.193修理费380.60380.60380.60380.604其他费用2052.002052.002052.002052.004.1其他制造费用202.77202.772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