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因重组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3687799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基因重组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第二章基因重组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基因重组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基因重组精选文档.ppt(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基因重组本讲稿第一页,共七十四页 一一.微生物遗传体制的概念微生物遗传体制的概念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杂交和遗传体制微生物的杂交和遗传体制1杂交杂交:基因不同的个体或品种间通过接触使染色体重新搭配(组合)而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杂交。而在杂交的群体中进行选育就叫杂交育种。本讲稿第二页,共七十四页 基因重组涉及范 供受体关系整套染色体部分染色体个别或少数基因细胞融合真菌有性生殖真菌准性生殖细胞暂时沟通细菌杂交F因子转导R因子转移细胞不接触转导转化基因重组类别2.微生物遗传体制本讲稿第三页,共七十四页 对于高等动,植物而言,他的某些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都是二倍体(2n),通过减数分裂而产生单

2、倍体的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又成为二倍体细胞,并进一步发育为双倍体的个体,这一过程称为生活史。二、微生物杂交和他们生活史的关系所谓生活史:所谓生活史:本讲稿第四页,共七十四页(一)高等动植物生活史高等动植物生活史双倍体细胞减数分裂单倍体细胞双倍体细胞减数分裂单倍体细胞个体配偶子异核体细胞(暂时存在)双倍体细胞(结合子)(二)大肠杆菌二)大肠杆菌k-12生活史生活史单倍体细胞单倍体细胞无性繁殖系异核体细胞(暂时存在)双倍体细胞减数分裂单倍体细胞本讲稿第五页,共七十四页(三)不完全菌生活史(三)不完全菌生活史单倍体细胞单倍体细胞无性繁殖系异核菌丝体(暂时存在)双倍体菌丝减数分裂单倍体细胞无性繁殖系

3、无性繁殖系本讲稿第六页,共七十四页1高等动植物以双倍体为主,细菌以单倍体为主,真菌介于两者之间,但更接近于细菌;细菌,真菌同高等动,植物生活史的比较:细菌,真菌同高等动,植物生活史的比较:2高等动植物的双倍体分化形成二倍体个体,细菌的单倍体分裂而形成无性繁殖系,真菌虽是多细胞的,但他可以由单一体细胞生长成独立的菌株,它的单倍体,双倍体或异核体都能形成无性繁殖系;3就“性”的分化而言,微生物中没有严格的性细胞和体细胞之分(除个别能产生有性孢子的真菌种类之外),而高等动植物中性,体细胞区分明显。本讲稿第七页,共七十四页一一.红色面包霉(红色面包霉(Neurospora CrassaNeurospo

4、ra Crassa)的生活史和遗传规律)的生活史和遗传规律第二节第二节 真菌的有性生殖真菌的有性生殖1、生活史:本讲稿第八页,共七十四页nAnaAaAaAAaa2n2nnnnAnAnananAnAnAnAnananana红色面包霉杂交的遗传分析(第一次分裂分离)2、红色面包霉杂交的遗传分析本讲稿第九页,共七十四页1)AAAAaaaa2)aaaaAAAA3)AAaaAAaa4)aaAAaaAA5)AAaaaaAA6)aaAAAAaa第一次分裂分离第一次分裂分离第二次分裂分离第二次分裂分离为什么会出现第二次分裂分离的子囊呢?如下图8个子囊孢子排列的六种方式:本讲稿第十页,共七十四页nAnaAaAa

5、2n2nnnAnanAnAnanaAaanAnanAnananAnA第二次分裂分离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七十四页 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核分裂时,如果来自一个亲本的二个基因(如图二个A)趋向一极,而来自另一个亲本的二个基因(如图二个a)趋向另一极这种分裂方式称为还原分裂(意思是指分裂后还原到杂交之前的二个亲本的状态)。如果来自亲本的各一个基因一起趋向一极,另外各一个基因(如图中Aa)趋向另一极,意思是分裂后的二个核中各含有相等的基因这种分裂方式称为均等分裂。还原分裂还原分裂:均等分裂:均等分裂: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七十四页2)很容易观测到一次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四分体中一对基因 的分离现象,从而证明相对性状

6、的基因在数目上大致相 等的;3)根据子囊排列的方式推算出某一基因与着丝粒之间的相 对距离:3 3、以红色面包霉作为遗传分析的材料有什么优越性以红色面包霉作为遗传分析的材料有什么优越性1)能直接测定某个基因的存在;某 一 基 因 与 着 丝 粒 的 距 离=图距单位=第二次分裂分离子囊数1/2子囊总数4)利用测定某一基因与着丝粒的距离,从而间接测出基因 与基因的距离。100%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七十四页1酵母菌的生活史:二、酵母菌的杂交及遗传分析形成成熟子囊4个单倍体的核AAaaAAaaaAaAaA出芽出芽减数分裂体细胞(2n)出芽核配质配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七十四页 2酵母菌的遗传分析四分体 四

7、分 体 内 容类型结合相ABab 排斥相AbaBPDAB AB ab abAb AB aB aBNPDAb Ab aB aBAB AB ab abTAB Ab aB abAb AB ab aB双基因杂交的四分体类型双基因杂交的四分体类型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七十四页有连锁关系的二个基因之间杂交产生的子囊类型AbAbaBaBAAbbaaBBAbAbaBaBAAbbaaBBABABababAAbbaaBBAAbbaaBBAbABabaBAbABabaB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七十四页ABab联会AaBb b第一次核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第二次核分裂ABABababAbaBAbaBABabAAbbABABBBaa

8、bbaann2n2nnnnnAB.AB.ab.ab(PD)Ab.Ab.aB.aB(NPD)没有连锁关系的二个基因之间,三种子囊类型出现的比例:没有连锁关系的二个基因之间,三种子囊类型出现的比例:杂交型:杂交型:ABabABab在染色体分离时,二个基因与着丝粒之间都未发生交换,结果在染色体分离时,二个基因与着丝粒之间都未发生交换,结果只会出现只会出现PD和和NPD两种类型,并且比例是两种类型,并且比例是PD:NPD=1:1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七十四页ABab联会AaBb b第一次核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第二次核分裂aBABabAbAbABabaBABabAabbBBAabbAan2n2nnnnAB.a

9、B.Ab.ab(T)Ab.ab.AB.aB(T)nABaBn当二个基因有一个基因在染色体分离时与着丝粒之间发生交换,而另当二个基因有一个基因在染色体分离时与着丝粒之间发生交换,而另一个基因未发生交换,则会出现一种类型的子囊,即一个基因未发生交换,则会出现一种类型的子囊,即T型。型。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七十四页如果二个基因同时都与着丝粒发生交换,根据同样的道理就有可能出现三种类型的子囊:PD:T:NPD=1:2:1 基因连锁基因连锁 基因不连锁基因不连锁交换交换四分体类型四分体类型和着丝粒的交换和着丝粒的交换四分体类型四分体类型不交换不交换 PD PD二个染色体都不二个染色体都不交换交换1PD:1

10、NPD1PD:1NPD单交换单交换 T T一个发生交换一个发生交换 T T双交换双交换1PD:2T:1NPD1PD:2T:1NPD二个同时交换二个同时交换1PD:2T:1NPD1PD:2T:1NPD多交换多交换1PD:4T:1NPD1PD:4T:1NPD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七十四页PD(Ab Ab aB aB)PD(Ab Ab aB aB)NPD(ab AB ab AB)AabBAabBAabBabBAbBAabBAa不交换单交换二线双交换三线双交换三线双交换四线双交换T(Ab ab AB aB)T(ab AB Ab aB)T(Ab aB ab AB)0%50%0%50%50%100%交换类型交

11、换类型染色体图象染色体图象重组重组四分体类型四分体类型 染色体交换和重组及四分体类型的关系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七十四页第三节、真菌的准性生殖第三节、真菌的准性生殖一、准性生殖的概念:一、准性生殖的概念:准性生殖是指真菌中,不通过减数分裂而导致基因重组的一种生殖方式。他的整个过程包括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异核体的形成,杂合二倍体的形成,体细胞杂交及染色体单倍化。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七十四页(一)异核体的形成(二)杂和二倍体的形成1.互养解释的排除2.单倍重组体和二倍体的排除(三)体细胞重组1.染色体交换2.染色体单倍化二、准性生殖过程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七十四页三、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异同点准性

12、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共同点: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共同点: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类似的遗传现象。如:核融合,形成杂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类似的遗传现象。如:核融合,形成杂合二倍体、随后染色体再分离、染色体之间进行交换,出现重组体合二倍体、随后染色体再分离、染色体之间进行交换,出现重组体等。由此可见,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最根本的相同之处就是均能导等。由此可见,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最根本的相同之处就是均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丰富遗传物质基础,出现子代多样性。致基因重组,从而丰富遗传物质基础,出现子代多样性。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点: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点:1.1.有性生殖导致产生有性孢子,有性孢子在形态、生

13、理上与体细胞有有性生殖导致产生有性孢子,有性孢子在形态、生理上与体细胞有一定的区别,且基因重组一般是发生在性细胞中;准性生殖的细胞与一定的区别,且基因重组一般是发生在性细胞中;准性生殖的细胞与体细胞无区别,基因重组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体细胞交换中,没有性体细胞无区别,基因重组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体细胞交换中,没有性过程过程,没有性孢子。没有性孢子。2.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基因重组,减数分裂是一个有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基因重组,减数分裂是一个有规律的协调的过程;准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交换和染色体单倍规律的协调的过程;准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交换和染色体单倍体化都是不规律的偶然发生的过程,且频率

14、极低。体化都是不规律的偶然发生的过程,且频率极低。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七十四页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体细胞交换模式图(A)(B)(A)不发生交换不发生交换 (B)发生交换发生交换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七十四页A B Ca b cEDFedfGHTg h tE DFedfGHTghtA B Ca b cA B Ca b cE D Fe d fGH TGH Tg h tA B Ca b cE D Fe d fg h t 染色体的不分离行为染色体的不分离行为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七十四页2异核体可以作为细胞质基因测定的工具。四、

15、研究异核体的意义1异核体在遗传分析中可以用来测定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七十四页第四节第四节 细菌的接合作用细菌的接合作用一、一、细菌基因重组的发现和证实细菌基因重组的发现和证实(一)细菌基因重组的发现(二)细菌基因重组的证实标记:标记:以基因发生突变的特点来标记某菌株的性质,这种突变的基因就称为该菌株的标记(简单的说突变的基因表型就是标记)。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七十四页完全培养基A-B+lac-ST T1SA+B-lac+SS T1T21061061062106基本培养基大肠杆菌k-12菌株的基因重组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七十四页1.排除遗传物质的渗入非选择标记:非选择标记:

16、在某种培养条件下,可能起到排除亲本的某些基因标记。杂交个体单倍体的证实:杂交个体单倍体的证实:2.排除细胞的互养3.排除回复突变菌株菌株A菌株菌株B通过滤器图图 一种U型管,一臂放菌株A,一臂放菌株B,中间由滤器隔开,未发现有原养型细胞出现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七十四页二、致育因子和细菌杂交二、致育因子和细菌杂交F因子的基因结构如下:(一)F因子:第一区段:控制自主复制的区段第二区段:控制细菌间传递作用的区段第三区段:重组区段 repincoriVreporiTfinP复制自主复制自主复制fexIS3r IS2IS3插入与切除重组区段ZIDTSGHOFNUCWV转移操纵子传递传递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17、F质粒的基因图质粒的基因图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七十四页点样法()()+A()+B()+A+B依次点种依次点种一.四种都不长 A+B+二.1.3不长,2.4长 A-B+三.1.2不长,3.4长,A+B-四.1.2.3不长,4长 A-B-A-B+A+B-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七十四页第一区段:控制自主复制的区段第二区段:控制细菌间传递作用的区段第三区段:重组区段 repincoriVreporiTfinP复制自主复制自主复制fexIS3r IS2IS3插入与切除重组区段ZIDTSGHOFNUCWV转移操纵子传递传递大肠杆菌大肠杆菌F质粒的基因图质粒的基因图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七十四页(二)三种状态的

18、E.coli 细菌之间的关系1、F+和F-能杂交,Hfr和F-也能杂交,F-和F-则不能杂交,说 明F-不同于F+与Hrf,F+与Hfr有相同的地方;2、从F+细胞群中可以得到Hfr菌株,从Hfr菌株中也可以得到 F+的菌株,而从F-中则不可能得到Hfr和F+菌株,说明F+与 Hrf都含有F因子,而F-没有;3、F+和F-杂交后,后代转变为F+,在杂交过程中出现的重组 频率大约只有10-6;而Hfr与 F-和F-杂交后,后代仍然是F-,但重组频率都高于上种好多倍。这说明F+与Hrf虽然都能 导致基因重组,但它们是有区别的;4、F+细胞经吖啶类药物处理后转变成F-(这种药物浓度很低,不致于抑制细

19、菌生长);而Hfr细胞经同样处理后性质仍然 不变。这说明F+与Hrf虽都含有F因子,但它们在细胞中存 在的状态不一样。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四页(三)大肠杆菌杂交的几种可能 1.F+F-杂交 2.HfrF-杂交 3.FF-杂交 利用HfrF-的二个菌株结合,在连续间断的不同时间内取样,放在中断器内,以人为机械的方法,中断HfrF-的接合,分别将接合子涂在一系列不同的选择培养基上,通过在不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不同时间内出现的重组子,可以将某一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这一方法称为中断杂交中断杂交。利用中断杂交可以进行基因定位。三、中断杂交三、中断杂交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四页F-F+F自然丢失自主复

20、制F+F重组脱离FHfrFFF细菌染色体DNA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七十四页F+F-性纤毛F+F-F质粒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七十四页F+F-F+F-5F+F-5F+F-性伞毛 F+F-的接合作用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七十四页123456123456123456123456123456metstrserhisgallacproleuthrmetstrserhisgallacproleuthrmetstrserhisgalleuthrprolac123456metstrserhisgalthr123456lacproleu(A)(B)(C)(D)(E)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七十四页 一、转化的定义:一、

21、转化的定义:(一)体内转化实验(一)体内转化实验第五节第五节 细菌的转化细菌的转化 把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抽提出来转移到另一个受体细胞中,使其能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过程。二转化现象的发现二转化现象的发现S(活)小白鼠 死亡R(活)小白鼠 存活S(加热)小白鼠 存活R(活)+S(加热)小白鼠 死亡 S(活)注射 注射 注射 注射 分离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七十四页(二)体外实验(二)体外实验 蛋白质蛋白质+R R RNA+R R 多糖多糖+R R 其它其它+R R DAN+R R(大大量量)+S S (少量)(少量)S细胞抽提物细胞抽提物 分离 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七十四页理化分析结果:理化分析结果:1

22、在理论上,它证实了在生物(包括微生物)中,DNA是决 定遗传的主要物质;(三)细菌转化现象发现的意义(三)细菌转化现象发现的意义1所含元素在成份和重量上与DNA相似;2只有DNA酶才能降解这种物质;3电泳的位置与DNA相同,对紫外线的吸收峰与DNA一致。2运用转化作用可以深入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作用方 式以及结构与功能等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去 认识基因的物质基础。3在育种实践上,为定向培育提供了一条新的育种途径。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七十四页三、转化过程三、转化过程(一)感受态的出现(一)感受态的出现感受态感受态:细菌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取DNA分子,使之不被DNA酶破坏,能接受转化因子的这

23、一时刻,细菌出现的一种生理状态。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七十四页 这种假设认为细菌表面的细胞壁是阻碍转化因子进入细胞的障碍,在某些情况下,当细菌局部失去了细胞壁,转化因子能通过膜而进入细菌。关于感受态出现的假说:关于感受态出现的假说:1.局部原生质化假说:局部原生质化假说:这一假说认为感受态细胞的特征是细胞表面出现DNA的结合位点,这种结合位点能吸附游离的DNA,实验证明它只能与双链DNA结合不能与单链DNA结合,并且证明这种结合能力是受一种酶的作用。2酶受体假说:酶受体假说: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七十四页105104103102204060 80 100 12014010010细菌的生长量培养时间

24、(min)肺炎链球菌转化链霉素抗性的感受态曲线肺炎链球菌转化链霉素抗性的感受态曲线虚线表示受体细菌的生长曲线;虚线表示受体细菌的生长曲线;实线表示每毫升中转化子的变化。实线表示每毫升中转化子的变化。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七十四页(三)转化因子的整合(三)转化因子的整合(二)转化因子的结合与进入(二)转化因子的结合与进入1表面结合的证实2转化因子的进入1整合前转化因子的状态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七十四页2转化因子整合的过程123456 转化过程转化过程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七十四页1受体细胞的感受态,它决定转化因子能否进入细胞;转化效率决定下列三个内在因素:转化效率决定下列三个内在因素:2受体细胞的限

25、制酶系统,它决定转化因子在整合前是否 被分解;3受体和供体的同源性,它决定转化因子的整合。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七十四页 经噬菌体为媒介,把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转到另一个细胞中去表达的过程。感染细菌后,宿主体内很快繁殖,最后使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第六节第六节 细菌的转导细菌的转导(一)噬菌体的概念(一)噬菌体的概念 感染细菌后,能与宿主细胞的DNA整合在一起,并以原噬菌体的状态存在细胞内。一、转导的概念:一、转导的概念:1烈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2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七十四页 在溶源性细胞中没有感染力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是以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的形式存在。1在遗传上是稳定的;(

26、三)(三)“”“”噬菌体使大肠杆菌形成溶源性细菌的原因噬菌体使大肠杆菌形成溶源性细菌的原因 带有原噬菌体的细菌。(二)溶源性细菌的遗传特征(二)溶源性细菌的遗传特征2可以自然裂解,但裂解频率很低,在约只有10-2-10-5,经过诱导后(如经U.V处理)裂解率可以提高到90%以上;3对于外来同源噬菌体的感染具有免疫力。3原噬菌体原噬菌体:4溶源性细菌溶源性细菌: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七十四页1“”的基因结构及其功能 把环状“”DNA拉成直线可以变成如下图:左段A W B C D E FZ U V G T H M L K JG5中段b2PPattInt xis red c N nex c cro c

27、 O P右段Q S RA 5本讲稿第五十页,共七十四页A-F 7个基因:形成“”头部蛋白的结构基因;Z-J 11个基因:形成“”尾部蛋白的结构基因:int:编码的酶控制“”的整合;xis:编码剪切酶,int和xit共同作用控制“”原噬菌体的切割;att:整合区,大约15bp;red:它包括red、red、red三个部分,它们的功能是促进一般性重组;左段A W B C D E FZ U V G T H M L K JG5中段b2PPattInt xis red c N nex c cro c O P右段Q S RA 5本讲稿第五十一页,共七十四页N:起促进转录的作用;ci:产生阻遏蛋白,阻遏“”

28、的整个基因驵转录;rex:产生免疫蛋白;cro:关闭ci基因,促进裂解作用;o、p:起调控作用;Q:促进R2转录子的转录;s.R:直接与裂解反应有关;mm/:粘性末端约12bp。左段A W B C D E FZ U V G T H M L K JG5中段b2PPattInt xis red c N nex c cro c O P右段Q S RA 5本讲稿第五十二页,共七十四页PLOLPRORN左左右右rex c cro2产生溶源化的大致过程如下图:本讲稿第五十三页,共七十四页K2(裂解区段)R1L1L2(重组区段)重组区段)L1(免疫区)免疫区)Att int xis red c NJLZFI

29、AMMRSQ P Orexc croc pre 本讲稿第五十四页,共七十四页 包括局限转导和普遍转导(完全转导、流产转导)两个类型。只能使供体性状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以噬菌体为媒介转移到受体中表达的过程称为局限转导。二、转导的发现二、转导的发现三、转导的类型三、转导的类型(一)局限转导(一)局限转导本讲稿第五十五页,共七十四页K12菌株溶源细菌裂解液感染不同的缺陷的大肠杆菌,涂选择菌株溶源细菌裂解液感染不同的缺陷的大肠杆菌,涂选择平板(平板(-)gal。gal-大肠杆菌形成浅色菌苔加裂解液1局限转导的发现和证实本讲稿第五十六页,共七十四页2“”噬菌体转导gal基因的过程坎贝尔模型(campbell

30、)解释局限转导机制gal chlD att N Rmm j att bio chlA BPPBBPPBNRm mAjbio chlA BBPPNRm mAj bio chlA 细菌染色体attmA j N R m染色体 溶源性细菌染色体gal chlDgal chlDPP本讲稿第五十七页,共七十四页attattBPPBattBP转导噬菌体的形成转导噬菌体的形成galbioattBPgalgalmmmmNNRmmAAR本讲稿第五十八页,共七十四页4低频转导和高频转导低频转导低频转导:由单重溶源化细菌导致的转导作用。“”转导的gal+基因的频率大约只有10-6。3转导导致的结果1)稳定的转导2)不

31、稳定的转导高频转导高频转导:由双重溶源化细菌导致的转导作用,转导的频率占50%。本讲稿第五十九页,共七十四页ABC+gal+PPBPgal-BBBPBPgal+gal-PBBPgal+gal-PBBPgal本讲稿第六十页,共七十四页1普遍性转导的机理(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凡是染色体上的各个单基因或是紧密联系锁的两个基因都有可能被某一种噬菌体转导的作用。普遍性转导的机理是由选择性包裹模型进行解释。本讲稿第六十一页,共七十四页选择性包裹模型选择性包裹模型Leu+Leu-Leu+Leu+Leu-Leu+Leu-Leu-本讲稿第六十二页,共七十四页1)完全转导完全转导:2普遍转导的结果2)

32、流产转导流产转导:由转导噬菌体导入的片段与寄主染色体发生交换,整合在寄主染色体上,并和寄主染色体同步复制,在细胞分裂时,每一个子细胞都获得有导入的DNA,从而恢复每一细胞的正常生长。由转导噬菌体导入的片段,并不与寄主DNA发生交换,而是以一种附着的形式(局部二倍体)存在,它不复制,也不立即消失,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总是只有一个细胞带有这一片段,因此,形成一种单线传递的方式。本讲稿第六十三页,共七十四页本讲稿第六十四页,共七十四页4在转导的物质上有所不同(三)(三)普遍转导与局限转导的区别1转导的基因上有所不同2形成转导噬菌体的过程不同3转导子的性质不同本讲稿第六十五页,共七十四页一、放线菌的遗传体

33、制一、放线菌的遗传体制第七节第七节 放线菌的杂交育种放线菌的杂交育种(一)天蓝色链霉菌(一)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Streptomyces coelicolor)基因重组)基因重组过程过程1混合培养导致不同菌丝间的融合2局部杂合核的形成3异质系的产生(图2-27)本讲稿第六十六页,共七十四页+-+prohisCarg+str+部分合子abcdeniccys+hisA+ftps+ura+cys+hisA+tps+uranic+prohisCargabcdef杂和系染色体放线菌异质系来源本讲稿第六十七页,共七十四页(二)放线菌的性别体制(二)放线菌的性别体制二

34、、放线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二、放线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本讲稿第六十八页,共七十四页二、放线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二、放线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1原生质体的制备2融合处理3融合子的检出4融合子的鉴定本讲稿第六十九页,共七十四页 一般重组的过程主要分四步进行:重组的四步骤分别由HollidayHolliday、WhitehoreWhitehore、HotchkissHotchkiss和和Meselson-RaddingMeselson-Radding等四人提出的四种不同模型的解释。第八节第八节 重组机制重组机制一、一般重组(同源重组)一、一般重组(同源重组)替代式重组替代式重组1单链断裂2单链“侵入”3形成交

35、叉4断裂和重组本讲稿第七十页,共七十四页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aB一般重组的holliday模型本讲稿第七十一页,共七十四页Hotchkiss和Meselson-Radding模型本讲稿第七十二页,共七十四页Whitehouse模型本讲稿第七十三页,共七十四页三、一般重组和插入重组的区别三、一般重组和插入重组的区别1一般式重组的结果是核苷酸顺序不增加也不减少;而插入式重组或增加(整合)或减少(切割)。二、插入式重组(特异位点重组)二、插入式重组(特异位点重组)2一般式重组产生时整个交换部分进行联会(配对);而插入式重组吸涉及少部分结构进行联会。3一般重组中重组的片段或长或短;而插入重组的部分基本是固定的;4两者的酶系不同。本讲稿第七十四页,共七十四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