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湘教版教材编委-湖南师范大学周跃云教授在西安市举办的“湘教版教材回访会”上的讲稿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1.1.“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表达在: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但是,地理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
2、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别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2)与地理一、三和选修的关系。与地理的关系:“地理”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要做到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应该有自然地理学习做基础。所以,“地理”是“地理”的基础。与地理的关系:“地理”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同时,“地理”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稳固
3、和应用“地理”的学习成果。与选修模块的关系: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选修 3“旅游地理”、选修 4“城乡规划”、选修 6“环境保护”。但是“地理”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防止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2.2.各章的具体分析各章的具体分析1)1)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环境。地理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人文地理部分。显然,它是表达标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
4、续发展的观念”的最重要部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地理内容中,“人口与城市”本是结合在一起的。“人口与城市”部分的内容包括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等方面。我们在根据标准设计地理的内容结构时,觉得把其中的人口内容独立出来,更能凸显人口问题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中的基础地位,于是,人口与环境就成为地理的第一章。在设计人口与环境的具体内容时,我们认为,在把上述标准地理中与人口相关的知识点全部包括进来的基础上,可以对内容的呈现次序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作适当的调整。我们知道,人口问题
5、之所以产生,主要在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因此,要了解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其解决方法,必须要具备人口增长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标准涉及到的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诸方面内容,我们设计了“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四节,而人口增长内容自始至终是其中的主线。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在了解人口增长的历史状况和一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表达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时,则主要着眼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分析及其区域差异。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重点自然是
6、在人口的合理容量是多少。而要让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问题,必须要先让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问题的产生,是源于近代世界人口增长的爆炸性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二者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介绍了“人口爆炸”和“环境的限制性”之后,才引出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第三节“人口迁移”也是与区域人口增长相关的。在简单介绍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后,主要通过一些代表性的例证来说明引起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因为,如果没有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的铺垫,学生可能对人口迁移的准确含义都不能很好的理解。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主要在于说明地域性文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概念,地理学关于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它包括思
7、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等。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间聚集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例如,有人称东亚为稻米文化,云南泸沽湖的摩梭文化,广东潮汕、梅县和福建闽南的客家文化,等等。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也表现于很多方面。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在其中起的什么作用。例如,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男孩,这是受当地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城市里的年青人有不少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比方“丁克”现象等,都可能是受现代大城
8、市文化的影响。城市是由人创造的文化景观,“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的形成,例如,不同宗教文化形成不同的城市景观,特别是寺庙教堂建筑物的形态和风格。我国首都北京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政治中心,皇宫的位置是处于城的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以此为轴线的原点排列,反映出封建王朝皇帝主宰天下的意志和我国封建时代的文化传统。美国的首都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个轴及其交汇处成为城市中心,而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也表达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主与法制精神。这些事实或现象都是进行教学的切入
9、点。地域文化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本节不可能全面表达:在介绍外国文化与人口时,重在生育文化与人口出生率之间的关系;在介绍中国文化与人口时,重点也在于中国生育文化的特点及其变化。在人口与环境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人口与环境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与环境观念。由于本章以人口增长内容为主线,因此,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懂得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人对资源环境的终极依赖性,从而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例如,在表达人口增长模式的时候,世界和我国古代、近代以至现代的人口增长情况及其原因就是两条重要线索。对于人口迁移问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把
10、对人口迁移现象的认识条理化,使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采用结合实例讲述的方法。结合实例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归纳法,即先引入人口迁移的实例,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得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提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每一条原因,使用人口迁移的实例进行验证和说明。对于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或阈值,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人类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到达“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二是如何指导学生开展人口与环境方面的思考、实践和探究活动。
11、本章共有各类活动15个。这些活动的难易程度并不相同,但这些活动所采取的形式,大部分是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有关基础资料,让学生阅读后思考、讨论或答复相关的人口与环境问题。我们以为,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人口合理容量”一节中,有一个活动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由我们提供学界关于“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的三派争论资料,然后,要求学生答复“同意哪一派观点”,并要他们说出自己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这样的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但真正要答复得好,则需要学生对人口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作较多的思考。三是如何满足学生
12、不同的人口与环境知识的学习需要。本章主要通过提供多种阅读资料和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内容来实现。有的阅读资料内容相当简单,例如婚姻法选录;有的阅读资料内容相当复杂,例如阅读“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与人口增长”资料就需要学生拓宽某些农学、生物学、历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活动内容同样是有易有难。例如,通过简单计算获取的结果来答复下列问题一类的活动是较容易的,而根据资料“总结我国历史人口数量变动的特点和趋势”、“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方地区,它们的环境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一类的问题显然就需要学生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四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本章主要通过“活动”
13、的形式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例如,关于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两种评议观点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像“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五是如何在人口与环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我们知道,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的组成。考虑到各地条件的差异和限制,本章只在第一节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查找本地乡、镇、县、市、省皆可历次人口普查资料”,然后,“根据所查找的资料,绘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图”。事实上,教师如果有较高的信
14、息技术水平的话,也可以对本节相关的某些内容再加工,例如把“我国历史人口数量的变动”表中的有关数据资料转换为曲线图或柱状图,以与图1-1、图1-5 进行比较,这样,又比较利于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探究活动。总之,在本章的编写中,我们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内容的。老师的任务,主要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到达上述的学习目标。2)2)城市与环境。城市与环境。本章主要探讨城市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三个不同的侧面进行阐述分析。需要指出的是,城市集中了大量的非农业人口和第二、三产业活动,是人与地理环境关系影响深刻的地域。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15、协调处理好人地关系,城市才能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是从城市区位、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 4 个单元讨论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研究城市区位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这里阐述了区位的一般概念、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在区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城镇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水陆运输、历史文化、经济贸易等因素关系密切。城市的布局,要尽量避开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选择地基较好的地方,要求工程量不太大,有足够的水资源可供利用。居住区应布置在工业区的上风向和河流的上游。城市周围应拥有良好的植被和较大的水面。城市土地利用反映出城市的布局形态和
16、功能分区。城市用地通常可划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就城市功能分区来说,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它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中心商务区影响制约着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布局和房地产价格。探讨空间结构模式,教材列举了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关于中心地理论,则侧重于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
17、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对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比方中心地、中心地职能、服务范围、门槛、空间相互作用等。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包括两个单元: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的区域集聚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三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四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关于城市化的作用机制,可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城市化能够增加就业,扩大城乡交流,促进农村发展,有助于城市产业的提升。目前,城市逐渐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能够广泛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
18、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密切,第三产业能够促进城市的兴起和繁荣。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三是城市化主要受制于农村劳动力过剩所产生的推力和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拉力。城市化并不等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是重大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是城市不断提升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着显著差异:一是发达国家注重城市化的质量,发展中国家则更重视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二是发达国家表现出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则强调中心城市的做大做强以及对于所在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三是发达国家注重城市区域的发展,发展中国家重视特大型中心城市的建设。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
19、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讨论城市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讨论城市化的利弊。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们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饱受“城市病”的困扰。在本节中,阐述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比方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电磁波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逆城市化现象,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对于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可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城市区位的讨论是从宏观区域分析入手的。教材列举了海口和武汉的案例。海口是海南省的
20、中心城市,是依托琼州海峡和北侧的广东省发展起来的。海口市北靠琼州海峡,坐落在沿海平原上,南渡江自南向北经海口市注入琼州海峡。武汉位于富庶的江汉平原的核心位置,地处长江与汉水的汇合处,有多条铁路和公路在此交汇。因此,人们誉之武汉为“九省通衢”。可在这两个城市区位分析的基础上,再归纳出城市分布的特点。需要强调的是,古代城市的地理分布,与河流或大海是密切相关的。城市土地利用实际上反映的是城市功能分区。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城市的土地利用。中心商务区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扇形结构、多核心结构等,都可以从中心商务区的分析切入。关于中心地理论,属于本章的难点,主要是掌
21、握基本概念和六边形理论。高级中心地包含低级中心地,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关于第二节,主要是阐述基本概念以及动力机制。城市化不但是人口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更包含有质量提升的内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之后,在就业、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分析,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关于第三节,从城市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着手,讨论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城市问题的基本类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城市问题,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城市问题,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本节所列出的“移植大树”和“
22、生态春城”的案例,也是结合上述内容阐述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练习所附的图片,P47 图 2-23 是巴黎塞纳河畔皇家建筑,图 2-24 是昆明北郊建筑,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保护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3)3)区域产业活动。区域产业活动。此章在地理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产业活动联系着人类社会和环境。产业活动中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是人类最主要的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关于区位条件,包括:一是所有活动都与区位有关;二是产业活动对区位的要求与产业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三是工业产业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会有多种选择。关于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教材从四个方
23、面进行了论述:一是生产协作条件。国内的、国际的,工业集聚、工业分散,比较优势劳动力、劳动密集,自主品牌;二是商业贸易联系。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三是科技与信息联系。网络的发展,加强了信息和技术交流,导致技术的地域扩散;四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导致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进而形成产业集群。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这一节的内容并不陌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在讲授此节时,有几点应加以注意:一是传统农业的概念已有较大变化,比方“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要引导学生对此有所了解;二是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但自然因素中的地形和
24、气候、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主导区位因素;三是关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教材并未全部介绍,分类方式与传统也有所不同,这需要教师合理补充、取舍;四是本节的图片以景观图为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即可,但 P65 图 3-20 是“点值图”,每一个点代表农作物的产量,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要对小麦、水稻、玉米的主要生产区作比较详细的说明。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这一节除了“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外,也没有太多的新内容。对于“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我认为有三层含义:一是转移和集聚的起因,主要是区域内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平均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导致工业布局表现出明显的趋
25、向性,并且这种因素和趋向性是不断变化的;二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比较明显的轨迹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的内部转移英国德国、德国美国、美国日本5090 年、近30 年向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转移、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向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转移、本世纪初从沿海向内地的转移深圳、广州粤北、中部地区;三是高质量的产品、高科技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互联网,几乎是由少数地区供给的,一些发达国家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比方电子产品、芯片、集成块、高性能材料、医药领域的高端产品等。2005 年美中的贸易逆差达 2
26、000 亿美元,但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一个芭比娃娃的售价是 20 美元,但中国只能获得其中的 35 美分,更不要说其它高端产品了。据我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约 60%的出口产品都是由外国公司控制的,在电脑部件和电子产品等领域,外国公司在出口上拥有更大的控制权。所以,我国商务部研究院有关人士就说:“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得到的只是一些漂亮的数字,而美国和外国公司得到了真正的利润”。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教学中除了讲授教材内容外,可适当补充一些高速公路、铁路干线等方面的材料,以适应布局的变化。并可要求学生对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实地调查,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
27、与区域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于本章的教学,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对于本章的教学,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高中阶段学习农业问题,将集中在农业的区位问题上,通过农业区位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农业问题。农业地域类型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表达。自然、交通、技术、社会、行为、政策等因素是影响一般农业生产的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则有更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提供区外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各地区农业中的商品性生产
28、乃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标志,帮助高中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地理事物的能力。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性质不同,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也不同,农业生产的“天然性”使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显得相对简单些,而工业生产不管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从三方面认识:一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产生的需求与有限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二是资源、能源不合理利用方式产生的后果直接破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三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活动本身对地理景观的影响。二是关于地域联系,对于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
29、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除了交通运输外,中学地理教学中把通讯也包括在地域联系内容中。不管是交通运输还是通讯,它们的地理意义不仅在于地域间的沟通,而且使传统地理空间概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地域联系的方式和手段不同,使地域之间相对的时间距离比绝对的空间距离更有意义,另一方面,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地域之间的联系正在形成一个超越传统的地理空间信息网络。三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可以把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讨论限制在一个大城市中,特别是对生活在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中的学生来说,利用居住地内发生的变化来研究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变化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
30、的理解,也会使教学更有意思。例如,当越来越多的居民拥有私人轿车后,选择居住区时就会有了更大的余地,居住区与工作区、商业区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4)4)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主要阐明人类为什么要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怎样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人类是怎样认识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的思想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人类应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正因为存在着各种各样困扰人类的环境问题,且这些环境问题还在日益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才要协调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
31、,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环境问题的类型等。教材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图表、照片等介绍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等。其中穿插的各种阅读材料和学生活动,都是要让学生掌握或了解环境问题会给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那些影响和危害。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由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形成是在古代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基础上脱胎出来的,因此,本节主要介绍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及主要人地观念。其中又分成两大部分:第
32、一,是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包括从原始社会到农业革命的各个时期,其中主要介绍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论等的重要观点。第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指产业革命以来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过程及主要观念。重点介绍了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白兰士的可能论、生态论、和谐论等主要理论。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类社会出现了人口爆炸、资源枯竭、能源、粮食、淡水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持续发展就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本节首先阐述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世界及中国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然后
33、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发展的内涵、公平的内涵、环境与权利的观念等。其中穿插的阅读材料和活动主要是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如何等。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在认识了环境问题、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人类应通过什么途径来到达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呢?本节通过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等途径的讲述,最后引导学生树立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的观念,到达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对于本章的教学,可考虑以下方面:对于本章的教学,可考虑以下方面:一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以及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
34、点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建议先从什么是环境问题入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环境问题的分类等。然后,着重讲述或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类面临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是怎样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等。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阅读材料和活动给出的素材外,还可以利用教参以及各种媒体资料,并可事先布置给学生收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将各种材料综合起来进行师生互动式的研究性学习。二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除了要学生了解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与脉络外,重点在于掌握各个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主要
35、观点和理论。其中古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以及因地制宜观点等需要学生有基本的了解,而近现代的可能论、生态论、和谐论等则应重点掌握。教材的处理可通过古代和现代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程,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时期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及当时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本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在第一部分中,重点掌握人类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师可列举大量的环境问题说明,如果人类继续传统的生产方式,人类的未来将会怎样,以此来说明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的唯一出路
36、。其次,介绍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过程和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并比照分析世界21 世纪议程与中国21 世纪议程主要内容的不同特点。第二部分中,在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如发展的内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等。通过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学习与探究活动练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本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最根本途径是控制人口规模,因为人地关系不协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球上人口过多,环境不堪重负的缘故。怎样控制人口规模则可以通过探究活动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们
37、讨论得出。第二部分,转变发展模式,则要求区分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得区别,并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得经济发展模式,哪些生产方式可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第三部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从土地、森林、水、海洋资源等方面,认识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会带来哪些危害,人类社会应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第四部分,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这是本教材的重点目标之一。即要让学生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保护环境,自己可以从身边的哪些事情做起,有哪些责任与义务或权利等。二、教材中有关问题与教法建议二、教材中有关问题与
38、教法建议在教学中,各种问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新版教材,随着教学实践的考验,各类问题就逐步表现出来了。在目前所了解的问题中,对教学影响较大的我认为最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教材容量大,新知识多,跨度大,教学难度很大;二是教材提供的案例材料不足,备课难度大;三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分析、能力培养,实际操作困难。当然还有其它问题,比方教材编写中的缺失或错误等。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为今日和未来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为每个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也以此作为基本取向。因此,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
39、握住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材处理的方式上应注意如下几点:1)创设课堂探究情境,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都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教”引导“学”,又服务于“学”,“学”源于“教”,又受制于“教”。为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到达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师“教”的过程应该是:创设情境激励学习引导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即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
40、导者,引领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2)课堂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量多质差的“满堂问”几乎成为变相的“满堂灌”。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提问”的
41、质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3)开展各种类型的讨论活动比方进行专题式讨论、问题式讨论等。专题式讨论对于深入地探讨某一地理话题,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心平气和的对话是十分有效的,但需要师生事先进行大量的资料和预研究工作。问题式讨论是地理课堂中最常见的讨论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地理课堂讨论的问题内容大多是随着教学进程而提出的;二是可追问性,如果一个问题值得进行逻辑追问与原理探究的话连问“怎么样”“为什么”,那么它就具有了问题的真正内涵;三是随机性强,有的问题可以教师预设的,但更多的问题是不可预设、出乎意
42、料的,是学生即兴提出的;四是灵活性、伸缩性大,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教学的需要,来决定讨论时间的长短;五是功能的多元性,问题式的讨论有时为了理解某一地理知识、有时为了解决某一地理问题、有时是为了唤起对某一问题的兴趣或关注;六是不完整性,问题讨论由于目的、功能的不同,有时并不需要有完整的过程准备、组织、讨论、总结,比方有的问题并不需要追求一个统一的结论有的地理问题是没有结论的,仅仅是为了激起大家探究欲望的。4)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精心组织好地理课程教学资源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传递着一个信号:那种过分依赖于书本和教师讲授来学习地理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地理教学一定要整合好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加
43、强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培养学生交往的、合作的、动手的、设计的、组织的、决策的等实践能力。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相比,同样要突出“生活中的地理”,而且要更加表达生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走进社会与大自然的过程中,领略环境与生活的魅力,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相关研究说明,筛选课程资源有三个筛子: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其在地理学科中表现为:其一、选择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内容;其二,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内容、选择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内容;其三,选择与地理教师教学修养水平相适应的内容。地理课程资源蕴藏范围大,表
44、现形式复杂多样。地理教科书以及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是学校地理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此外,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以及所在社区的地理资源、地理文化氛围等也是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多彩的地理课程资源,教学中应按照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整合使用。因此,要广泛利用地理教学媒体资源,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注意收集有关地理课程资源的媒体信息。教师应该提供符合当地条件的节目名单或网站名,使学生明确搜索范围。例如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动物世界”、“天气预报”、“科技博览”、“环球”、“地球故事”、“金土
45、地”、“走进科学”、“绿色空间”等栏目包含大量地理教学素材,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作息时间,选择节目内容、首播重播时间。其次,加强对媒体信息的筛选和整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地理信息,并对所收集的地理信息采用小卡片、分类、输入电脑等方式进行整理。最后,提高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因为媒体资源的内容承载量大,在收集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会大大降低其利用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方法引导或适当缩小搜索范围。三、个案分析三、个案分析“推拉理论”“推拉理论”见教材 P18图 1-10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以城乡迁移为例示意1教材表述特色将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对迁出地区与迁入地区的影响及由此形成的
46、城市化与郊区化有机地用循环图呈现出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城乡之间人口的迁移。既节省了教材篇幅,又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2)与传统教材的比较1 传统教材在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和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的影响时比较粗像,没有具体地展开阐述,而新教材详尽地列举了“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的许多方面;从多角度、多层次表达了对人口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的影响。2传统教材对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城市化问题是分开或单独阐述的,不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和理解;而新教材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了。3)教法建议如果简单地将图 1-10 上的内容原文不动念一遍,效果会大打折扣,应利用学生已有的
47、感性认识,多举实例,穿插一些图文并茂的图片、影像,以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到达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P7475,P53图 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1)背景分析:本组活动题以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揭示我国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服装工业是我国分布最广,发展最快的行业,在“中国制造”的出口产品中占重要地位。此题出示了最新的地理信息,通过系列问答和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工业的跨国转移、工业集聚、专业镇发展动态和战略,我国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等问题的认识,启发学生对服装工业未来的思考。此题还考查了学生对学过的棉区农业地理的认识,此题的主题是“地方产业
48、集群需要在全球价值链上向上攀登”,这正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22003 世界工业发展报告”中告诫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上没有自动扶梯,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的内容。2)解题思路:1纺织和服装工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工人工资高,使纺织和服装产品的劳动成本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于是,发达国家的许多纺织和服装工业纷纷向工人工资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首先是向其邻近的发展中国家转移。2我国的纺织、服装工业的分布,主要受原料棉花的劳动力两个因素影响。3服装生产的主要程序为:设计出样上游生产中游销售下游,中国的服装生产主要处于中游位置低,附加值低,应向上游和下游拓展。3)参
49、考答案:墨西哥、捷克、匈牙利;江苏、浙江、广东,沿海经济发达或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原材料、设计、设备来自海外,多个服装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聚,该服装生产专业化突出,同时提供了比较完备的生产和社会服务,产品主要销往海外,也有一部分产品在国内及本地销售。中国服装企业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之间有明确的生产分工,中国主要从事裁剪缝纫等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环节,这样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时机,但生产的附加值有限,大部分利润为发达国家服装公怀和跨国连锁商所获取,今后我国的发展策略是:第一,加强服装设计,培育著名品牌;第二,加市场营销,努力进入国际市场。中心地理论也许是地理必修这一模块中较难的内容,由于篇幅所限,
50、教材没有过多地展开论述。老师有必要对下面要点有所了解。1)克里斯塔勒证明了不同规格的商业中心在空间上的分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一定的规律呈等级分布的。高级中心的数量总是少于低级中心,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则大于低级中心,且高级中心的商业服务职能涵盖了低级中心。现实世界中虽没有克氏理论那样完美的形式和构型,但这些规律还是存在的。克氏推论出中心的服务半径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7,12,21,36,62,108,185 公里,与他当时在德国南部测得的数据很吻合。2)大大小小的市场中心在空间地域上所形成的市场网络即商品流通网络是一个系统。在系统内部,不同级别的中心主要经营不同的商品和服务,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