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确认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患者身份确认制度.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3.5.1.23.5.1.2 患者身份确实认制度、方法及其核对程序患者身份确实认制度、方法及其核对程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年龄、出生年月、病历号、床号等 制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年龄两项等工程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无误前方可执行。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
2、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展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述自己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述患者。6.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科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前方可使用,假设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8.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准确无误。工程包括:病区、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9.腕带原那么
3、上佩带在病人左手.患者识别制度,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可修编-.-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11、在检验、放射、CT、MRI、超声、放射治疗、高压氧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展识别患者12、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可修编-.-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一、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平安,特制定查对制度。二、定义医疗科室医务人员在各项诊疗活动过程中,执行查对制度的流程标准。
4、三、职责1.医务部主任、副主任负责制定和修订查对制度。2.医疗科室医务人员负责执行查对制度。3.医疗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监视检查本科室查对制度的执行。4.医务部主任和副主任负责监视检查全院查对制度的执行。5.院长负责监视检查医务部主任和副主任查对制度的执行。四、程序 1.医嘱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和执行人签名制度,医师开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前方可执行。2护士长应组织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每天总核对一次当日医嘱,并在?医嘱查对登记本?上登记并签全名。(3)护士每班查对医嘱,下一班要查对上一班医嘱执行情况,凡需-.可修编-.-下一班次执行的医嘱,办公室护士,应将下班
5、完成的医嘱记录在交班报告上,并与接班护士做交接。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医嘱是否处理完毕,值班期间随时查看有无新开医嘱。(4)做到每日总对,每周总对,每班查对,发现错误应立即更正,医务部定期抽查各科室医嘱核对情况。(5)主管医生每天对开具化验和检查单及报告单进展核对,并将检查结果立即反响患者;最迟在次日早查房时反响患者;并在每日医嘱检查本上签字确认;对于未完成医嘱要在每日医嘱检查本上注明原因;必要时向上级医生汇报。2服药、注射和输液前查对制度1护士执行医嘱进展各项治疗处臵前,要进展“三查七对一注意“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注意用药后病人反响。2易致过敏药
6、物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或精神药品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存安瓿;3静脉给药要检查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那么不得用。4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5特殊药物静脉输液的患者须有输液卡及巡视记录单,每执行一项“执行者要“,签执行时间和执行者签名。3输血前查对制度-.可修编-.-1查对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裂痕。2查输血单供血者、血型与血袋标签是否相符,查对交配报告结果。3输血前首先与患者、输血单及血袋标签核对,核对容包括患者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血
7、量及交配报告结果,二人核对无误前方可执行。4输血完毕,保存血袋并送回检验科,以便必要时检验。5及时准确在输血单上填写输血者与核对者。4检验查对制度1血型鉴定和穿插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应做正反定型;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案号、床号、血型、穿插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双方签字前方可取走。2采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性别、检验工程;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性别、编号、检验工程、标本数量和质量;标本检测时,查对试剂、检验工程;检验后,查对检验工程、结果复核;签发报告时,查对科别、检查工程及结果。5手术查对制度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说明该患者
8、的手术前讨论与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2术前必须查对、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药物过敏试验及检验报告、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可修编-.-3术前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术前用药。4手术前查对无菌包灭菌指示剂是否合格齐全。5手术前确认制度与“三步曲程序,设立确认记录文件。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防止错误的患者、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病区与手术室间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必要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在手术、麻醉开场实施前时刻,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在执
9、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场实施手术、麻醉。6凡体腔或深部组织的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腹腔前、术后核对纱布、纱垫、缝针、器械的数目,以及缝合前是否与术前相符。7术中标本应由洗手护士及手术者核对后,与病理检验单一起送检。8术后护送患者到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展床头交接。6药剂科查对制度1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2药师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可修编-.-效期;查对、年龄;交代用法及考前须
10、知。7放射科查对制度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案号、性别、年龄、片号、部位、目的。2诊疗时,查对科别、病床、部位、时间。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案号、检查工程、临床诊断。8供给室查对制度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9超声科查对制度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性别、检查目的及部位。2诊断时,查对、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10病理科查对制度1收标本时,核对书面病理申请单科别、性别、联号,标本数量与质量;2检验时,查对检查目的、工程;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检查工程及结果。,11患者身份识别
11、制度1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任何介入、有创诊疗活动前,各类诊疗活动前,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制止仅以房间-.可修编-.-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2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与 ICU 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手术麻醉与病房、与 ICU 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3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患者的一种必备的手段;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患者的一种必备的手段。-.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