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778-2012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50778-2012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10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m GB 50778-2012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open pit coal mine 2012-05-28发布2012-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w w w.w e b o o s.co 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open pit coal mine GB
2、 50778-2012 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2 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北京w w w.w e b o o s.co m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07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公告现批准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778一一2012,自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3、10.3.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二年五月二十八日w w w.w e b o o
3、s.co m.M.臼目。昌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搜集资料,认真总结了我国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的内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2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排士场岩土工程勘察,采掘场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岩土水试验与原位测试,现场监测,边坡稳定性评价,岩士工程评
4、价和勘察成果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国家标准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管理组(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先农坛路12号,邮政编码:110015,传真:0242481024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1 w w w.w e b
5、 o o s.co m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主要起草人:韩洪德张楠高世华申力王勇刘树杰徐扬清徐贵娃高巨明舒继森颤学武主要审查人:王步云范士凯刘毅刘志军毕孔和张国欢杨茂生林杜军曹国献 2 w w w.w e b o o s.co m目次1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 基本规定.(4)4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7)4.1 一般规定(7)4.2 可行性研究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7)4.3 初步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8)4.4 施工图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9)4.5 开采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10)5 排土场岩土工程勘察Cl 2)5.1 一般
6、规定(12)5.2 排土场岩土工程勘察(12)6 采掘场岩土工程勘察(15)6.1 一般规定(15)6.2 剥离物强度(15)6.3 剥离物与煤的切割阻力(16)6.4 基底承载力(16)7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17)7.1 般规定(17)7.2 工作方法(1 7)7.3 工作内容(18)7.4 工程地质图的编制(20)1 w w w.w e b o o s.co m8 勘探与取样8.1 一般规定(2 2)8.2 钻探与取芯技术要求8.3 井探、槽探、铜探8.4 地球物理勘探(2 4)8.5 岩土水取样(2 4)9 岩土水试验与原位测试门门9.1 一般规定 9.2 土工试验与测试9.3 岩石试
7、验与测试(2 8)9.4 排弃物料试验与测试9.5 水的试验与测试10 现场监测门0)10.1 般规定(3 0)10.2 地下水压监测10.3 位移监测11 边坡稳定性评价11.1 一般规定11.2 边坡稳定性分析(3 4)11.3 边坡稳定性评价 11.4 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3 6)12 岩土工程评价和勘察成果(3 7)12.1 一般规定门门12.2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取门7)12.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 8)附录A露天煤矿边坡与剥离物的分类及勘察工作布置(4 0)附录B岩石分类和鉴定附录C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4 6)w w w.w e b o o s.co m附录D排
8、土场稳定性分析模式图附录E岩土基本变量参数的统计与确定方法(53)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3 w w w.w e b o o s.co m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Basic requirement.(4)4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open pit slope(7)4.1 General requirement(7)4.2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open-pit s
9、lope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stage(7)4.3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open pit slope in the primary design stage(8)4.4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open-pit slope in the construction documents design phase(9)4.5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open-pit slope m the open-pit mining stage(10)5 Geotech
10、nical investigation of waste dump(12)5.1 General requirement(12)5.2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waste dump(12)6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open-pit workings 门5)6.1 General requirement(15)6.2 To determme overburden strength(15)6.3 To determine cutting resisting force of overburde
11、n and coal(16)4 w w w.w e b o o s.co m6.4 To determine bearing capacity(16)7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17)7.1 General requirement(17)7.2 Working methods(17)7.3 Working contents(18)7.4 Formul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20)8 Geotechnical exploration and sampling(2 2)8.1 General requir
12、ement(2 2)8.2 Technological require of drilling and sampling(22)8.3 Well exploration,groove exploration,room exploration(2 4)8.4 Geophysical prospectmg(2 4)8.5 Sampling for rock,soil and water(2 4)9 The laboratory tests and in-situ tests for rock,siol and water(2 7)9.1 General requirement(2 7)9.2 Th
13、e laboratory tests and in-situ tests for soil(2 7)9.3 The laboratory tests and in-situ tests for rock.(2 8)9.4 The laboratory tests and in-situ tests for overburden(2 9)9.5 The laboratory tests and in-situ tests for water(2 9)10 In-situ inspection.(3 0)10.1 General requirement(3 0)10.2 Groundwater p
14、ress monitoring(3 0)10.3 Displacement inspect10n(3 1)11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slopes(3 4)11.1 General requirement(34)11.2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s(3 4)11.3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slopes(3 5)11.4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dumping site slopes(3 6)12 Achievements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15、5 w w w.w e b o o s.co mand assessment 门7)12.1 General requirement(3 7)12.2 Geotechnical parameter analysis and select.(3 7)12.3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3 8)Appendix A Classification and assign investigation quantities for open-pit slopeand overburden(4 0)Appendix B Classify and identify o
16、f rock(4 2)Appendix C Computational method and formula of the stability analysis for slope(4 6)Appendix D Stability analysis model chart of waste dump(5 2)Appendix E Statistics and determine method for geotechnical basic variable parameter(5 3)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5 7)List of quoted s
17、tandards(5 8)Addi ti 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5 9)6 w w w.w e b o o s.co m1总则1.0.1 为在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中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露天煤矿边坡和内、外排土场,以及采掘场内的岩土工程勘察。1.0.3 露天煤矿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1.0.4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应按阶段并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应结合露天煤矿设计任务的要求,并根据露天煤矿的具体特点,困地制宜,选择运用适宜的勘
18、察手段,提供符合露天煤矿设计与施工要求的勘察成果。在勘察工作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岩土工程新理论。1.o.s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w w w.w e b o o s.co m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露天煤矿open-pit mine 从事露天开采的煤矿企业。2.1.2 露天开采open-pit mining 直接从地表揭露出矿物并将其采出的作业。2.1.3 露天采场open-pit workings 进行露天开采的场所。2.1.4首采区initial area 露天矿预先划分的若干个区段中首先开采的区段。2.1.s 剥离
19、物opencast 露天采场内的表土、岩层和不进行回收的矿物。2.1.6 边帮pit slope 露天采场内由台阶平盘和台阶坡面组成的总体。2.1.7 工作帮working slope 由正在开采的台阶组成的边帮。2.1.8 非工作帮non-working slope 由已结束开采的台阶部分组成的边帮。2.1.9 边帮(坡)角slope angle 边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2.1.10 端帮end slope 位于露天采场端部的边帮。2.1.11 排土场dumping site 堆放剥离物的场所。2.1.12 排土dumping w w w.w e b o o s.co m向排土场排卸剥离物的
20、作业。2.2符号RQD一一岩石质量指标;F一一地震力;走一一地震系数;m一一滑体的质量za一一地震加速度;g 一一重力加速度。3 w w w.w e b o o s.co m3基本规定3.0.1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应依据勘察类别、勘察规模及复杂程度等划分阶段,并应提供不同勘察阶段的勘察成果。3.0.2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应与建设阶段相适应,可分为下列阶段z1 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2 初步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3 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4 开采阶段岩土工程勘察。3.0.3 露天煤矿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量,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z1 勘察类别;2 勘察
21、阶段;3 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与复杂程度54 勘察规模;5 工程设计的要求。3.o.4 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程度可按表3.o.4划分。表3.0.4 场地研究程度分类类别详细研究过场地初步研究玛场地未专门研究过场地1.前人所做研究较多,1.前人所做研究较少,划可利用资料较多s可利用资料较少s2.对边坡进行过详细2.对边坡进行过初步分勘察g对边坡(排土场或勘察g对边坡(排土场或1.可利用资料条采掘场)进行过专门岩土采掘场虽进行过专门岩极少z件工程勘察,勘察工作内容土工程勘察,但勘察工作较全s内容不全s 4 w w w.w e b o o s.co m续表3.o.4 类别详细研究过场地初步
22、研究过场地未专门研究过场地3场区基岩出露条件3.场区基岩出露条件2.仅在资源勘探划阶段做过少量工程好;较好;地质工作,未对边分1.具有深部勘察、试4缺少深部勘察、试验条验资料,且勘察成果准确资料,且勘察成果可靠度坡(排土场或采掘件场)进行过专门岩可靠较低士工程勘察3.0.5 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可按表3.p.5划分。表3.o.5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类别复杂场地中等复杂场地简单场地1.对抗震危险的1.对抗震有利的地段;1.对抗震不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发育;3.地质环境基本未能受到强烈破坏;3.地质环
23、境已经或可受破坏;划4.地形地貌复杂;能受到一般破坏;4.地形地貌简单;分5.地质构造复杂,岩4.地形地貌较复杂;5.地质构造简单,条土种类多,性质变化大;5.地质构造较复杂,岩土种类单一,性质件6.坚硬岩层与软岩岩土种类较多,性质变变化不大;互层,软弱结构层(面)化较大;6.坚硬岩层为主,发育;6.坚硬岩层与软岩互岩性变化不大,岩层7地下水丰富,对工层,有软弱结构层(面h产状稳定,软弱结构程影响大g7.含水性中等,对工层(面)不发育;8.具有小窑空巷与采程具有一定影响7.含水性差,对工空区程影响不大3.0.6 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
24、关规定执行。3.0.7 边坡类型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按最终边坡高度划分时,宜符合下列规定:5 w w w.w e b o o s.co m1)高度大于300m为高边坡;2)高度为lOOm300m为中高边坡$3)高度小于lOOm为低边坡。2 按各边帮上部境界长度划分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长度大于3000m为长边坡;6 2)长度为lOOOm3000m为中长边坡53)长度小于lOOOm为短边坡。w w w.w e b o o s.co m4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4.I一般规定4.1.1 边坡岩士工程勘察工作应紧密结合露天开拓方案并围绕露天矿各边帮进行。重点应查明非工作帮、工作帮、端帮可能引起滑落的
25、地质因素,主要应查明露天开采的最下一个煤层或潜在滑动面以下50m(垂直厚度)范围内软弱层(面)、结构层(面)、构造层(面)的层位、层数、厚度、岩性、分布范围,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并应在设计部门正式划定露天矿境界和首采区位置后,再进行专门的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4.I.2 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I 查明露天煤矿边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a2 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诸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影响程度;3 提出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4 确定边坡角和可能的失稳模式;5 对边坡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与监测方案。4.I.3 边坡工程岩士工程勘察工作布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1节的规定。4.I.4
26、 当需采取岩土试样时,土层采样间距宜为2m5m,基岩可根据需要选取。但每个不同区段的主要层位试样数量,土样不得少于6件,岩样不得少于9件。4.2 可行性研究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4.2.I 可行性研究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为矿山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并应满足初步确定采掘场境界几何形状的要求。7 w w w.w e b o o s.co m4.2.2 可行性研究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以搜集、分析和研究已有资料为主。搜集和研究的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 区域地质资料;2 矿区资源勘探报告及有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3 与采掘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自然边坡和人工边
27、坡等资料。4.2.3 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勘察场区,所搜集到的资料不能满足其要求时,可对勘察区适当进行外业勘察工作;外业勘察工作应以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必要时可进行勘探与试验工作。4.3 初步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4.3.1 初步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为初步确定采掘场各边帮坡角、地表境界和边坡管理工作提供工程地质资料。4.3.2 初步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初步查明勘察区地层、岩性分布、产状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并应初步查明土层空间分布、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2 应初步查明勘察区基岩的构造特征,并应确定断层、槽皱、节理、裂隙等的分布、组合特点等;3 应初步查
28、明勘察区基岩软弱面及软弱夹层的赋存条件、分布、产状、厚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4 应初步查明勘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5 应初步查明勘察区不良地质作用及采空区的分布、成困、发展趋势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6 对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勘察区,应搜集区域地震资料,并应分析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7 对勘察区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应初步确定各分区边坡破坏模式,并应进行边坡稳定计算,同时应推荐各边帮(坡)角的范围值;8 应对边坡的监测工作提出建议。8 w w w.w e b o o s.co m4.3.3 初步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z1 收集和研究与勘察区有关区域的、矿区的工程地质、水文
29、地质资料;2 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工作;3 工程地质勘探;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5s 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4.4 施工圄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4.4.1 施工图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各边帮(坡)角的确定、维护管理及治理监测的要求。4.4.2 施工图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查明勘察区地层、岩性、产状;2 应查明岩、土层空间分布、成因、时代,地下水埋藏特点和土岩接合面特点,并应查明勘察区断层、榴皱、节理、裂隙等构造类型分布、组合及其工程地质特征;3 应查明勘察区软弱结构层(面)及分布、厚度及其工程地质
30、特征z4 应查明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zs 应确定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并应重点研究可能滑动面的抗剪强度;6 应查明勘察区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成因、发展趋势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7 对位于高应力区的高边坡,宜进行岩石原位地应力的测量与分析s8 在地震基本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勘察区,应搜集和分析区域地震资料E,对勘察区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并应按分区进行稳定性计 9 w w w.w e b o o s.co m算,同时应提供各分区边坡角;10 对稳定程度较低的边坡,应提出治理措施和对水压、位移监测的建议。4.4.3 施工图设计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在充分利用已有工程地质资料基础上进行下列工作:1 工程
31、地质测绘;2 工程地质勘探;3 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长期观测;4 采取岩土试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对可能成为滑动面的软弱结构层(面)及其相应的岩、土体应进行原位抗剪强度试验。4.5 开采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4.5.1 开采阶段的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充分利用剥离露头对以前勘察成果进行验证、校正、补充完善,并应对边坡岩士体稳定类型进一步划分,对各边帮岩土体的稳定性应进行评价。开采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修改边坡设计或边坡治理所需工程地质资料的要求。4.5.2 开采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充分利用岩体己被揭露的有利条件和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仔细地分析研究,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具有针
32、对性地布置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和试验工作。4.5.3 开采阶段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 利用已形成的边帮和采掘所揭露的岩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对各类结构面进行测量、统计和组合类型划分;2 对边坡改(扩)建地段或稳定条件较差的边坡需确定滑动面时,应进行适量的工程地质钻探、井探和槽探;,3 利用边帮对崩塌等各种失稳现象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失 10 w w w.w e b o o s.co m稳原因和类型及破坏模式,并对不稳定边坡进行位移监测和采取治理措施;4 进行物探工作,确定岩体风化程度及因采掘爆破致使岩体松动的范围;5 利用地下水监测资料和适当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工作,核
33、定水文地质特征,以便确定或修改疏、降水设计;6 利用边帮采取岩土试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利用台阶进行原位抗剪强度试验,确定控制性不利结构面的力学参数。11 w w w.w e b o o s.co m5 排土场岩土工程勘察5.1一般规定5.1.1 露天煤矿排土场岩士工程勘察,应满足排士场设计所需工程地质资料的要求。5.1.2 露天煤矿排土场场地,可按工程地质条件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复杂场地。5.1.3 露天煤矿排士场按位置不同可分为内排土场与外排士场;外排士场按基底构成可分为软弱基底排土场与硬基底排土场。5.1.4 露天煤矿排土场岩土工程勘察,应对下列影响露天煤矿排土场稳定性因素的内容
34、进行评价:1 地形、地貌、基底岩土埋藏特征;2 水文地质条件;3 采掘工艺;4 排弃物料及基底岩、土物理力学性质;5 排土场场地条件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5.2 排土场岩土工程勘察5.2.1 露天煤矿排士场岩土主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 查明内外排土场基底地层岩性及其分布、成因、产状、物理力学性质;2 查明基底软弱结构层(面)的分布、厚度及其特性;3 查明水文地质条件;4 查明排土场勘察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作用及采空区的分布、发育,以及对排土场基底稳定的影响;5 分析排士场边坡和基底的稳定性。12 w w w.w e b o o s.co m5.2.2 对于露天煤矿内排土场与硬基底排土场,应重点查
35、明排土场基底岩层层面的倾斜方向、倾角大小、节理发育密度、节理连续情况,以及沿节理面破坏的可能;并应分析排弃物沿基底面滑动的可能性。5.2.3 对于软弱基底排土场,应重点研究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并应重点分析排土场基底土层承载力与排土高度的密切关系,同时应预测由基底承载力不足而引起沿基底内部土层滑动的可能性及滑动类型。5.2.4 露天煤矿排土场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测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程地质测绘,其比例尺宜为1:10001:2000,测绘范围应为排士场场地及其周边外延2倍3倍排土高度范围地段;2 工程地质勘探应包括钻探、坑(井)探、槽探和物探;3 工程地
36、质测试应包括岩土的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5.2.5 工程地质钻探工作量布置应根据排土场地大小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5.2.5确定;表5.2.5 勘探线、勘探点闽距场地复杂程度勘探线距(m)勘探点距(m)简单400600 200400 中等复杂200400 100200 复杂100200 100 2勘探点布置范围宜超出排士场设计边界1倍1.5倍排土高度。勘探点布置时,应根据场地条件分区段疏密布置,勘探剖面线应垂直于排土场边界线布置,每条剖面不得少于3个钻孔;3 对于软弱基底排土场,勘探点布置重点应为排土场周边,范围应包括排土场顶界向内l倍排
37、土高度至排土场底界向外1倍1.5倍排士要求高度;13 w w w.w e b o o s.co m4 钻孔深度应控制在坚硬土层或基岩下5mlOm。s.2.6 岩土试样的采取,土层采样间距宜为2m5m,基岩可根据需要选取。每个不同区段的主要层位试样数量,土样不得少于6件,岩样不得少于9件。14 w w w.w e b o o s.co m6 采掘场岩土工程勘察6.1一般规定6.1.1 采掘场岩土工程勘察,应对剥离物强度、剥离物与煤的切割阻力,以及各台阶基底承载力进行试验、测定与评价。6.1.2 剥离物强度、剥离物与煤的切割阻力,以及各台阶基底承载力的试验、测定与评价方法,应根据开采设备选型确定。
38、6.2 剥离物强度6.2.1 剥离物强度勘察,应查明岩(矿)石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6.2.2 岩(矿)层对比应运用地质方法、物探测井配合岩石物理力学试验进行,并应查明剖面上岩(矿)层层序、岩性、厚度、结构;岩(矿)石强度变化,岩石强度分类应符合表6.2.2的规定;岩(矿)石裂隙发育程度、规模、密度、产状、充填胶结情况,应建立完整的地质柱状及其对比剖面,并应查明硬岩的层位、岩性、厚度、分布及其在剥离物中所占的比例。岩石强度岩石抗压强度MPa)表6.2.2 岩石强度分类第一类松散软岩类15 2 勘探线应沿岩石强度变化的主导方向布置,其线距应根据岩石强度均匀程度、勘探面积大小确定;3 剥离物强度勘察
39、工作布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2节的规定。15 w w w.w e b o o s.co m6.3 剥离物与煤的切割阻力6.3.I 露天煤矿开采工艺应按剥离物与煤的切割阻力确定。6.3.2 剥离物与煤的切割阻力试验与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煤和岩石切割阻力的测定方法MT/T796的有关规定。6.4 基底承载力6.4.1 露天煤矿开采中,挖掘机械和运输机械对地比压应按基底承载力确定。6.4.2 基底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16 w w w.w e b o o s.co m7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7.1一般规定7.1.1 工程地质测绘与
40、调查,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勘察阶段进行。其任务应为调查研究勘察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各种不良地质作用;划分工程地质单元体、进行工程地质分区;研究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的影响F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初步评价;为边坡、排土场、采掘场等的设计、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和进一步勘探、试验和专门性的勘察工作提供依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岩石出露或地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条件简单的场地,可偏重采用地质调查;2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搜集资料时,宜包括航空相片、卫星相片的解译结果;3 在详勘和开采阶段应主要对某些专门地质问题作补充性
41、的测绘与调查。7.1.2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植围,应包括勘察区及其以外有关的地段,测绘的比例尺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为1:50001:50000;2 初勘阶段应为1:20001:10000;3 详勘阶段应为1:10001:2000;4 开采阶段应为1:5001:1000;5 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解决某一特殊地质问题时,比例尺可适当放大。7.2工作方法7.2.1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应包括搜集、分析、利用场区已有资 17 w w w.w e b o o s.co m料与进行实地踏勘、调查、测绘工作。实地测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下列方法:1 测线测绘法。适用于控制全场区的测绘。测
42、线应按垂直于岩层走向线或主要构造线布置,并宜与矿区原有的勘探线结合。测线间距宜为lOOm300m,应根据场区地质复杂程度确定。对于复杂的场区,测线间距可小于lOOm。测点间距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确定,测点应为工程地质上有关键意义的点;2 界线追踪法。应沿重要的地质界线和结构面进行追踪,应布置观测点;3 露头标绘法。岩石出露不好、露头所占面积较小时,应进行露头的全面标绘;4 路线穿越法。应垂直穿越地貌单元、边帮走向布点测绘。7.2.2 地质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每个地质单元体均应有观测点,观测点应布置在地质构造线、不同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标准层、天然及人工剖面、地下水的天然和人工露头
43、、岩榕洞穴、地貌变化处,以及不良地质作用分布区;2 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场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成图比例尺等确定,观测点应具有代表性,在图上的距离应控制在20mm50mm;3 观测点应充分利用天然和人工露头,当露头不佳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少量的勘探工作,并应选取少量试样进行试验。条件适宜时,可配合进行物探工作。7.3工作内容7.3.1 地形地貌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划分勘察区所处的地貌单元;2 调查各地貌单元的成因类型、地层时代、岩性组合及地下水特点;18 w w w.w e b o o s.co m3 调查微地貌形态、特征,查明其与岩性、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及第四系堆积物的关系z4 调查地
44、形的形态及其变化情况。7.3.2 地层岩性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z1 综合分层并确定填图单元;2 确定勘察区各地质单元内地层岩性、厚度、产状、结构、时代和成因,进行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确定岩组分布界线、岩组间的接触关系、岩石的风化程度p3 确定软弱夹层的岩性、产状、厚度、胶结和充填物情况及其特征。7.3.3 地质构造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测定岩层产状,判定槽皱类型及其特征:2 确定断层的位置、类型、产状、规模和断层带宽度、充填物质及胶结程度p3 测量节理、裂隙的产状,观察记录节理裂隙面的形态特征、宽度、充填物及其性质F应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节理裂隙统计,统计结果用裂隙极点图及裂隙等密度图表示,并
45、确定优势发展方向p4 确定岩体结构类型,分析地质构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7.3.4 地表水及地下水应调查下列内容:1 调查勘察区及附近两流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勘察区遭受淹没的可能性F2 了解勘察区的汇水面积、地表径流系数,估计地表水对勘察区的充水影响:3 调查含水层的岩性特征、埋藏深度、分布情况、含水性及渗透性:4 调查地下水类型、埋藏深度、变化幅度、补给及排泄条件、化学成分及其与地表水的联系zs 调查泉的出露位置、类型、流量及其动态变化z6 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与地形、岩性、构造之间的联系。19 w w w.w e b o o s.co m7.3.5 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应调查下列内容:1 调查勘察
46、区及其附近地质条件相似的自然边坡,分析稳定坡角与边坡高度、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2 调查人工边坡的类型、坡面岩性的类型、坡面岩体破碎情况、节理裂隙的统计、有元危岩及潜在滑体、已滑边坡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稳定边坡与不稳定边坡所形成的台阶坡面角等。7.3.6 不良地质作用应调查下列内容:1 对滑坡地段应重点测绘与调查。调查滑动前的地质条件;调查测定滑坡体边界、滑动面位置及其他滑坡要素;确定滑动的外因,推断滑坡的发展趋势;2 勘察区内存在采空区时,应搜集采矿历史资料,调查采空区的空间分布、规模、形成时间、充填情况、胡塌状况、岩性和岩体结构、地面变形等;进行地表调查测绘,查明地表移动范围和破坏现
47、状;分析采空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3 对勘察区及其周围的崩塌、岩堆、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应调查其形成条件、规模、性质、分布范围及预测其发展趋势。7.3.7 当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时,应调查当地由地震造成的地质现象、宏观震害和烈度异常区(带)的范围。7.4 工程地质图的编制7.4.1 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基础上,应根据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区,初步判定各分区边坡的稳定程度、发展趋势和可能破坏模式。7.4.2 工程地质图的比例尺不应大于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比例尺,精度不应小于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精度,宜在矿区地形地质图和矿山采剥计划图的工作底图上进行。7.4.3 工程地质图的种类
48、可按本规范第12.3.2条执行,可将下列内容反映在本规范第12.3.2条各种图件中:1 地貌单元及第四纪不同时代土层的分布,并对土体稳定 20 w w w.w e b o o s.co m性进行划分;2 地质构造要素、地层岩性分布、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类型及稳定性分类;3 岩、土物理力学试验与分析成果;4 不良地质作用;5 采空区分布及地表移动和变形范围;6 第四纪土体及基岩的水文地质特征;7 边坡类型及其稳定类别。21 w w w.w e b o o s.co m8 勘探与取样8.1 般规定8.1.1 当需查明岩土的性质和分布,采取岩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时,可采取钻探、井探、槽探、响探和地
49、球物理勘探等。勘探方法的选取应符合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8.1.2 布置勘探工作量时,应评价勘探对工程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钻孔、探井、探槽及探榈完工宜妥善回填。进行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时,其钻孔应根据其是否与露天坑或邻井有水力联系、是否影响露天坑或邻井的安全、是否危及边坡稳定等确定是否对钻孔进行密封。8.2 钻探与取芯技术要求8.2.1 钻探方法可根据地层类别及勘察要求按表8.2.1选择。表8.2.1 钻探方法钻进地层勘察要求钻探方法直观鉴别、直观鉴别、蒙古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岩石采取不扰采取扰动动试样试样螺旋钻探+十+十+回转无岩芯钻探+岩芯钻探+冲击钻探+冲击锤击钻探+振动钻探+冲洗钻探+注:表示
50、适用,表示部分适用,表示不适用。22 w w w.w e b o o s.co m8.2.2 钻孔口径及钻具规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的有关规定,成孔口径应满足取样、测试、监测以及钻进工艺的要求。测试孔终孔孔径宜为108mm200mm,取原状岩、土样钻孔终孔孔径不宜小于89mm。8.2.3 钻探与取芯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钻进深度、岩士分层深度的量测误差范围应为0.05m;2对鉴别地层天然湿度的钻孔,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应进行干钻。当必须加水或使用循环液时,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3 所有钻孔应全部取芯,按不同岩性分层采取岩、土样,特别是软弱夹层的试样。取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