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微生物)课程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生物学(微生物)课程教学大纲.pdf(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微生物)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一门医学基础课,其包括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及与病原生物学相关的免疫学的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应答、抗感染免疫和超敏反应等免疫学基础内容。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生物学、免疫学诊断和防治。免疫学基础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各类免疫应答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免疫学理论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与医学有关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
2、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相互关系,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又是一门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相关桥梁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因此,本课程着重基本理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践相关知识的介绍,为学习其他医学相关知识奠定病原学和免疫学的基础。本大纲适用于护理专科和本科、口腔医学专科、医学检验专科、乡村医学专科和临床医学专科二、总体要求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2.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发生规律。3.能理论联系实际,将医学微生物学、免疫
3、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4.能在显微镜下识别主要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及微生物学检查的特点。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时数分配三、教学时数分配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二十、二十一章.授课内容概述、细菌基本性状细菌感染与检查消毒与灭菌呼吸道传播细菌消化道传播细菌创伤感染病原菌食物中毒病原菌性传播细菌人兽共患病原菌真菌授课时数2212311112实验时数2111111.第十章第十一章病毒基本性状病毒感染与检查224121224442468第十二、十三、十七章呼吸道、肠道和肝炎病毒第十四、十五章第十六、十八章第十九
4、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二十六章第二十八、二十九章第三十、三十一章虫媒病毒、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其它病毒、朊粒抗原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免疫应答和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和免疫预防考试总计四、考核要求四、考核要求1.按照掌握、熟悉二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2理论考核成绩占 80%,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名词解释)、问答题。3实验和平时成绩占 20%。.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概述概述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微生物的种类及各类微生物的结构特点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分布,微生物与人类及医学的关系课程内容一、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概念、特点、
5、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二、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微生物分为三大类别1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如病毒。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只有原始核质,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如真菌。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尤以土壤中最多。三、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四、医学微生物学考核知识点一、微生物的种类二、三个大类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及所包含的微生物种类考核要求一、识记微生物种类,每个大类微生物所包含的微生物。二、领会各大类微生物的结构特点第一章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基本性状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1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组成、功能,革兰阳
6、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及其意.义。细菌特殊结构的概念和医学意义。2细菌的重要合成代谢产物及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二、熟悉:1细菌基本形态;质粒的概念,各种特殊结构的化学组成及荚膜、芽孢的形成条件,革兰染色的步骤及意义。2细菌的营养类型、生长繁殖的条件及方式、细菌生化反应的应用。3微生物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三、了解:1细菌大小、排列方式,细菌基本结构与功能。L 型细菌概念。细菌形态学检查的一般方法和常用的染色法。2细菌理化性状特点、人工培养方法、培养基种类和用途、细菌代谢的特点。3细菌的变异现象及机理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个体微小,以
7、微米计2基本形态可分:球菌、杆菌、螺形菌二、细菌的结构1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胞浆和核质(1)细胞壁的概念、性质、功能、及其与致病性、免疫性、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关系。1)肽聚糖组成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点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点4)L 型细菌(2)细胞膜1)基本结构2)功能(3)细胞浆1)核蛋白体2)胞浆颗粒3)质粒概念、医学上重要的质粒(4)核质2细菌的特殊结构特殊结构有:荚膜、芽孢、鞭毛、和菌毛(1)膜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医学意义(2)芽孢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医学意义(3)鞭毛的概念、种类及医学意义(4)菌毛的概念、化学组成、种类(普通菌毛和性菌毛)及医学意义.第二节第二节细菌的生长
8、繁殖与代谢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一、细菌的生长繁殖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和必要的空气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与速度方式、速度和生长曲线二、细菌与医学相关的代谢产物1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检查及其意义(1)细菌对糖的分解(2)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2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检查及其意义(1)产物:热原质、毒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色素(2)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三、细菌的人工培养1培养基种类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厌氧培养基2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原则(自学)第三节第三节噬菌体噬菌体一、主要生物学性状1噬菌体形态结构微小,多数是蝌蚪形2.学组成核酸和蛋白质3抵抗力二
9、、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1噬菌体的溶菌过程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2溶原状态(1)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2)溶原性细菌3噬菌体的应用(1)细菌的鉴定和分型(2)检测未知细菌(3)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4)其他第四节第四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细菌变异现象1形态结构变异2菌落变异3毒力变异4耐药性变异二、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1细菌染色体2质粒(1)质粒的概念(2)F 质粒、R 质粒和 Col 质粒三、细菌变异的机制1细菌突变点突变和染色体畸形2基因转移与重组转化、转导、溶原性转化和接合的概念四、菌遗传与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1疾病预防2疾病诊断3疾病治疗4基因工程方面制备和表
10、达基因工程的产物考核知识点一、细菌大小及基本形态。二、细胞壁的结构。三、质粒的概念及种类。四、细菌的特殊结构。五、常用细菌的染色法(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六、细菌的营养类型及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七、细菌的人工培养法:培养基必需具备的蔫本条件、常用培养基种类、生长曲线。八、细菌的生化反应。九、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十、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十一、变异的简要机理和实际应用。考核要求一、识记1.细菌的测量单位和基本形态;细胞壁的主要化学组成;质粒的概念。2.荚膜、芽胞、鞭毛、菌毛的概念;革兰染色法的步鼻和结果。3.细菌的营养类型(自养菌、异养苗),细菌生长繁殖需
11、要的条件。4.细菌的变异现象。二、领会1.革兰阳性苗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及其实际童义。质粒的医学意义。.2.芽胞的形成条件。革兰染色法的实际意义。3.菌落的概念,细苗生长表现,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4.转化、转导、接合及溶原性转换的概念。三、简单应用1.荚膜、芽胞、鞭毛、菌毛的医学意义。2.与医学有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3.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第二章第二章细菌的感染与检查细菌的感染与检查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细菌的致病性、毒力、侵袭力的概念,构成毒力、侵袭力的因素,内、外毒素的特点,构成宿主天然抵抗力的因素及其作用特点。二、熟悉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三
12、、了解感染发生的条件及类型。细菌形态学和血清学检查的方法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细菌的感染细菌的感染一、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1正常菌群及生理意义。2条件致病菌。3菌群失调症。二、细菌的致病性1细菌的毒力(1)侵袭力1)粘附素2)荚膜和类荚膜物质:抗吞噬作用。3)侵袭性物质:协助细菌在体内扩散。(2)毒素1)外毒素来源、性质、毒性作用和抗原性2)内毒素来源、性质、毒性作用和抗原性2细菌侵入的数量3细菌侵入的门户及定居部位三、感染的发生与发展.1感染的方式与类型(1)感染的来源1)外源性感染2)内源性感染(2)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1)呼吸道感染;2)消化道感染;3)接触感染;4)创伤感染;5)虫媒感染
13、。(3)感染的类型1)不感染2)隐性感染3)潜伏感染4)显性感染: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包括毒血症、内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5)带菌状态四、医院内感染(自学)第二节第二节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一、细菌学诊断1标本采集原则2病原菌的常用检查方法(1)直接镜检1)不染色标本检查法2)染色标本检查法单染色法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复染色法革兰染色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抗酸染色法,特殊染色法。(2)分离培养(3)生化试验(4)血清学鉴定(5)动物试验(6)药物敏感试验(7)快速诊断二、血清学诊断(自学)考核知识点一、细菌的致病性及致病条件。二、感染的类型
14、及结局。三、细菌的毒力及其构成因素。四、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及菌群失调的概念.五、细菌检查常用的方法考核要求一、识记感染发生的条件及类剩。二、领会1.细菌的致病性及细菌的毒力及构成因素2.毒血症、苗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三、简单应用1.内、外毒素特点2.内、外毒素的区别及对临床工作的实际意义。第三章第三章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二、熟悉物理因素对细苗的影响。三、了解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课程内容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第一节第一节物理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2湿热消毒
15、灭菌法二、紫外线杀菌法三、滤过除菌法第二节第二节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一、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与防腐剂。二、消毒剂的杀菌机制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2干扰、破坏细菌酶系统3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三、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3温度、酸碱度和有机物考核知识点一、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二、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及影响因素。考核要求一、识记消毒剂、防腐剂的概念,影响消毒、防腐剂作用的因素。二、领会消毒、灭菌、防腐、无菌与无菌操作的概念三、简单应用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及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第四章第四章呼吸道传播细菌呼吸道传播细菌学习目的和要求一
16、、掌握结核心菌素试验的原理及用途、结核病的特异性防治。二、熟悉1.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变异性及免疫性。2.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及特异性预防原则c3.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三、了解1.结核杆菌的主要特点、其致病性及所致疾病。2.脑膜炎奈氏菌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3.白喉棒状态杆菌的形态及染色特性。4.其他呼吸道传播细菌的种类及其致病性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抗酸性、培养特性、抵抗力、变异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与致病有关的菌体成分2所致疾病多途径感染,多脏器结核病3免疫性(1)免疫力、变态反应同时存在。(2)结枝菌素试验:原理
17、、结果解释,三、微生物学检查四、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脑膜炎奈氏菌脑膜炎奈氏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抗原构造与分类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和菌毛2所致疾病呼吸道炎症、脑膜炎3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四、防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棒状杆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2所致疾病白喉3免疫性牢固免疫力三、微生物学检查1直接涂片镜检典型形态2培养与鉴定3毒力鉴定四、特异性防治1人工自动免疫2人工被动免疫第四节第四节流杆嗜血杆菌流杆嗜血杆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抗原性.二、致病性
18、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菌毛和某些酶类2所致疾病原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3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四、防治原则第五节第五节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主要致病物质:粘附蛋白P12所致疾病支原体肺炎、并发症3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四、防治原则第六节第六节其他呼吸道传播的细菌其他呼吸道传播的细菌一、嗜肺军团菌人类军团病的病原体二、肺炎链球菌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三、百日咳鲍特菌1.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性、抵抗力2致病物质荚膜、粘附素和毒素3所致疾病百日咳4免疫性病后可获持久性免疫5微生物学检查 分离培养为主6
19、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 抗菌素有效考核知识点一、结核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变异性、致病性、免疫性、特异性预防。二、脑膜炎奈氏菌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三、白喉杆菌的形态及染色特性。四、白喉杆菌的分型、变异性、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防治五、流杆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六、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七、军团菌的主要特性、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八、其他呼吸道传播的细菌种类和致病性.考核要求一、识记1.结核杆菌的形态染色。2.脑膜炎奈氏菌的形态染色特征及感染途径3.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的分型4.军团菌的形态染色特性及致病性。二、领会1.结核杆菌的变异性及了解变异性的意义。2.结核杆菌的致病
20、特点,抗结核免疫的特点,结核菌素试验的概念。3.白喉杆菌的致病性(传播途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4.流杆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5.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6.其他呼吸道传播的细菌种类和致病性三、简单应用1.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用途。2.结核的特异性预防:卡介苗的概念及用途。3.流行性脑膜炎的特异性预防4.白喉的特异性防治及注意事项第五章第五章消化道传播的细菌消化道传播的细菌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沙门菌、志贺菌属的致病性,伤寒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二、熟悉1.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初步鉴别的要点。2.伤寒杆菌与痢疾杆菌的免疫性及细菌学检查法,伤寒的特异性预防法。3.致病性霍乱弧菌的主要
21、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及特异性预防。4.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致病性。5.致病性霍乱弧菌的形态结构、致病特性、免疫性及特异性预防。三、了解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点,大肠杆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意义。2.致病性霍乱弧菌的形态结构、染色特征和培养特性。3.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一、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抵抗力、抗原构造。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定居因子、肠毒素。2.所致疾病肠外感染:化脓性感染;肠道感染:急性腹泻。3.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1.临床细菌学检查2.卫生细菌学检查四、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志贺菌属志贺菌属一、生物学性状
22、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侵袭力、内毒素和外毒素。2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3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脓血粘液便1病原菌分高培养与鉴定2快速诊断法荧光菌球法、协同凝集试验。四、防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沙门菌属沙门菌属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和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侵袭力、内毒素和外毒素。2所致疾病伤寒和副伤寒(肠热症)、食物中毒、败血症。3免疫性伤寒和副伤寒(肠热症)病愈后可获得免疫力三、微生物学检查1分离鉴定病原菌2测抗体肥达氏反应四、防治原则第四节第四节霍乱弧菌霍乱弧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和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
23、致病物质鞭毛与菌毛、肠毒素。2所致疾病霍乱(传播途径和临床特征)。3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米泔水样”粪便、呕吐物。2方法:直接镜检、悬滴法、分离培养、荧光染色。四、防治原则第五节第五节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考核知识点一、大肠埃氏菌、沙门菌、志贺菌属的共同特点。二、大肠埃氏菌:致病性、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意义。三、沙门菌:形态结构、主要抗原结构、致病性、免疫性。四、霍乱弧菌:形态结构及染色性、培养特性、致病性、免疫性、特异性预防。五、幽门螺杆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考核要求一、识记1.大肠杆菌、沙门苗、痢疾杆菌的形态
24、结构与染色特性。2.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性、特殊结构、培养特性。3.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及致病性。二、领会1.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意义。2.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三、简单应用1.沙门菌、痢疾杆菌的致病性(包括致病物质、所致疾病)2.伤寒与痢疾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步骤及原理。3.肥达反应的原理、应用及结果解释的注意事项;伤寒的特异性预防。第六章第六章创伤感染细菌创伤感染细菌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1.葡萄球菌、链球菌的致病性(包括致病物质、所致疾病)。.2.破伤风的特异性防治方法。二、熟悉1.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分类。2.破伤风梭菌的主要生物特性。三、了解1.葡萄球菌、链球
25、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2.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无芽孢厌氧菌的分布及致病条件。3.放线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形态、排列、: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生3分类与分型。4葡萄球菌 A 蛋白(sPA)5葡萄球菌的变异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1)血浆凝固酶:致病机理、作用特征;(2)溶血毒素:致病机理;(3)杀白细胞素:致病机理;(4)肠毒素:特性及致病机理。2所致疾病(1)局部化脓性感染(2)全身性感染(3)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4)假膜性肠炎(葡萄球菌性肠炎)3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
26、查1直接镜检:涂片、染色、观察典型形态。2分离培养与鉴定:血平板、菌落特征、色素、血浆凝固酶试验。四、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链球菌属链球菌属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形态、排列、染色性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生长条件3分类分类方法有两种:.(1)按溶血作用分类;(2)按抗原构造分类4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及致病机理M 蛋白、透明质酸酶、链激酷、链道酶、红疹毒素、溶血毒素。2所致疾病(1)化脓性感染(2)猩红热(3)变态反应性疾病(4)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3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直接镜检2分离培养与鉴定3抗“O”试验四、防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一、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特性
27、、芽胞、抵抗力二、致病性和免疫性1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强,致骨胳肌强直性痉挛。2致病条件厌氧条件3所致疾病4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特异性防治第四节第四节产气荚膜杆菌产气荚膜杆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型。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2所致疾病气性坏疽、食物中毒。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第五节第五节无芽孢厌氧菌(自学)无芽孢厌氧菌(自学)一、主要种类、性状和感染中的作用二、致病性致病条件、细菌毒力、感染特征和所致疾病。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第六节第六节其他细菌(自学)其他细菌(自学)一、放线菌属生物学特性、致病条件、所致疾病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性状,致
28、病物质、感染特征、所致疾病。考核知识点一、葡萄球菌: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二、链球菌: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三、破伤风梭菌的形态结构、染色性、致病性、特异性防治。四、无芽胸厌氧菌的种类、分布、致病条件。考核要求一、识记1.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形态染色特征及感染途径。2.破伤风棱功所致疾病及致病条件。3.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分布及致病条件。二、领会1.葡萄球菌 A 蛋白的定义及特性。2.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分类原则。3.破伤风梭苗的形态结构、染色性及致病性。三、简单应用1.致病性葡萄球菌与非致病性葡萄球菌鉴定要点。2.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3.链球苗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4.破伤
29、风的特异性防治与注意事项。5.放线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第七章第七章食物中毒病原菌食物中毒病原菌.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1.副溶血弧菌与食物中毒的关系2.肉毒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二、了解1.副溶血弧菌的分布与致病条件2.肉毒梭菌的分布与致病条件3.沙门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腊样芽胞杆菌与食物中毒关系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肉毒梭菌肉毒梭菌一、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特性、芽胞、抵抗力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肉毒毒素:嗜神经毒素,毒性强,致肌肉松弛性麻痹。2食物中毒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三、微生
30、物学检查:食物、呕吐物中毒素四、防治原则特异性防治加强食品的卫生监督和管理。第三节第三节其他细菌其他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种类和致病性考核知识点一、副溶血弧菌与食物中毒关系。二、肉毒梭苗的形态结构、染色性、致病性、特异性防治。三、其他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种类和致病性。考核要求.一、识记1.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因之一。2.肉毒梭菌的主要特性、所致疾病及致病条件。二、领会1.肉毒梭菌的形态结构、染色性及致病性。2.简单应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注意事项。第八章第八章性传播性疾病性传播性疾病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1.梅毒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法。2.性传播性疾病的衣原
31、体种类和致病性。二、了解1.淋病奈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2.性传播性疾病的衣原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淋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引起淋病,人对淋病奈瑟菌的感染无自然免疫力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引起人体梅毒,为传染性免疫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引起沙眼、结膜炎、泌尿生殖感染和淋巴肉芽肿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第四节第四节溶脲脲原体溶脲脲原体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引起泌尿生殖感染三、微生物
32、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考核知识点一、淋病奈瑟菌:形态染色特性、致病性。二、梅毒螺旋体: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特点和诊断原则。三、沙眼衣原体: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四、溶脲脲原体: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考核要求一、识记1.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特征及感染途径。2.梅毒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感染途径。二、领会1.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2.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的致病性三、简单应用1.淋病、梅毒的预防。2.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感染的预防。第九章第九章人畜共患病原菌人畜共患病原菌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立克次体的概念。二、熟悉1.钩端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
33、微生物学诊断、预防。2.炭疽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三、了解1.钩端螺旋的形态特点。.2.立克次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及所致疾病。3.鼠疫耶尔森菌、布氏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人工培养二、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因子、传播方式与致病类型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第二节第二节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耶尔森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长条件、人工培养二、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物质、传播方式与致病类型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立克次体立克次体一、立克次体的概念,共同特点。二、主要种类、生物
34、学特性,致病性。第四节第四节其他细菌其他细菌一、炭疽杆苗1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排列、特殊结构、培养特性2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荚膜和炭疽毒素(2)所致疾病:皮肤炭疽、肺炭疽(3)免疫性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3微生物学检查法4防治原则二、布鲁杆菌属.1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特殊结构、分离培养特性、抗原结构。2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内毒素、外膜和过氧化氢酶等(2)所致疾病:菌血症、波浪热(3)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法4防治原则三、伯氏疏螺旋体(自学)考核知识点一、钩端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二、鼠疫耶尔森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三、立克
35、次体的概念,主要生物学特性,主要的致病性立克次体。四、炭疽杆菌的形态及染色特性、致病性、防治原则五、布氏杆菌的话形态结构及染色特性、致病性、免疫性、防治原则。考核要点一、识记1.钩端螺旋体的形态特点,所致疾病。2.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及所致疾病。二、领会1.钩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2.立克次体的概念3.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的形态及染色特性。三、简单应用1.钩体病的病原学检查取材原则;钩体病的特异性预防。2.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的致病性。第十章第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病毒的基本性状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病毒的概念、结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鉴别要点。二、熟悉病毒增殖的特点,病毒复制的五
36、个阶段,病毒的干扰现象及意义,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三、了解病毒的大小、基本形态,病毒生物合成的基本步骤,病毒复制的异常现象,病毒的变异现象。.课程内容概述概述病毒的概念及特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病毒的形态与结构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1大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绝大多数病毒均小于150nm,必须用电镜观察。2形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砖形、子弹形等。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核衣壳1.病毒核心 由核酸构成,RNA 或 DNA,双股或单股,贮存病毒的遗传信息2.病毒衣壳 由蛋白质组成,衣壳的三种对称形式,衣壳的功能。3.包膜 包膜的化学组成,获得方式及其功能。第二节第二
37、节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周期1吸附;2穿入;3脱壳;4生物合成;5成熟释放。第三节第三节病毒的其他性状病毒的其他性状一、病毒的变异1基因突变2基因重组二、病毒的干扰现象:概念、干扰的种类、干扰的机理及意义。第四节第四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一、物理因素温度、pH 及紫外线对病毒的影响。二、化学因素脂溶剂、消毒剂及其他化学因素对病毒的影响。.考核知识点一、病毒的概念、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二、病毒的增殖(特点、周期、复制中异常现象)。考核要求一、识记1.病毒的形态、大小与测量单位。2.病毒生物合成的基本步骤。3.病毒复制的异常现象。4.有包膜病毒与无包膜病毒对脂溶
38、剂抵抗力的差别。二、领会1.病毒的概念,与其它微生物的鉴别要点。2.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3.病毒增殖的特点,复制的五个阶段。4.病毒的干扰现象及了解干扰现象的意义。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病毒的感染与检查方法病毒的感染与检查方法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1.病毒的感染方式与途径,病毒的感染型,病毒的致病机理。2.病毒检材的采取与送检原则,双份血清测定特异性抗体的临床意义。二、了解病毒感染的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感染一、病毒的侵入和体内播散1病毒侵入机体的方式与途径2病毒在体内的播散二、病毒感染的类型1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2急性感染3 持续感染潜伏性感染、慢性感染、
39、慢发病感染、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三、病毒的致病机制.1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细胞的变化(1)杀细胞效应(2)细胞膜的变化(3)包涵体形成(4)细胞转化2.免疫病理损伤第二节第二节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1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原则2血清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二、病毒的分离1动物接种2鸡胚接种,3细胞培养,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增殖的指标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取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 倍以上才有意义,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1形态学2免疫学3检测病毒核酸核酸杂交技术、PCR 技术。考核知识点一、病毒感染的方式与途径,病毒感染的类型。二、病毒的致病机理。三、病毒检材的采集原则与分离培
40、养四、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考核要求一、识记1.病毒感染的途径;持续痞染的三种类型2.细胞病变及包涵体的概念。3.常用的病毒分离培养方法。二、领会病毒感染的方式: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的概念三、简单应用1.病毒检材的采取与送检注意事项。2.双份血清标本测定特异性抗体的临床意义。第十二章第十二章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流感病毒的分型、分亚型的依据,抗原性及变异与流行的关系二、了解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及所致疾病,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抵抗力、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抗原性及流感病毒的分型2流感病毒抗原
41、性变异与流行的关系3培养特性二、致病性及免疫性三、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麻疹病毒麻疹病毒一、生物学特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检查四、防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其他呼吸道病毒其他呼吸道病毒一、呼吸道合抱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防治原则。二、腮腺炎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三、风疹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四、腺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五、鼻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考核知识点一、呼吸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二、流感病毒:形态结构、分型、分亚型的依据、变异性、致病性、免疫性
42、及微生物考核要求一、识记常见呼吸道病毒及所致疾病;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抵抗力。二、领会流感病毒的分型及分亚型依据;流感病毒的变异、抗原性漂移、抗原性转变的定义。机体抗流感病毒免疫的特点。三、简单应用流感病毒的变异与流行的关系。流感病毒的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原理、用途)。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肠道病毒肠道病毒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1.肠道病毒的共同特点。2.脊灰炎病毒的分型、致病性、免疫性、特异性预防方法。二、了解肠道病毒的常见种类和所致疾病。课程内容概述概述肠道病毒的主要成员及共同特点。第一节第一节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抗原性及分型,培养特性及抵抗力。二、致病性与
43、免疫性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感染类型及特点,免疫性。三、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检查法四、预防原则第二节第二节柯萨奇和埃可病毒柯萨奇和埃可病毒.一、柯萨奇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二、埃可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三、轮状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考核知识点一、肠道病毒的主要种类及共同特点。二、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特异性防治。考核要求一、识记常见肠道病毒的种类。二、领会肠道病毒的共同特点;脊灰炎病毒的分型、致病性。三、简单应用抗脊灰炎病毒免疫,常用特异性预防法及其优缺点。第十四章第十四章虫媒病毒虫媒病毒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乙脑病毒的致病性、特异性预防方法。二、了解虫媒病毒的共同
44、特点;乙脑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免疫性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及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感染特点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预防原则.第二节第二节其他虫媒病毒其他虫媒病毒一、森林脑炎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流行环节、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二、登革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流行环节、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考核知识点一、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二、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特异性预防。考核要求一、识记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机体抗乙脑病毒免疫的特点。二、领会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特异性预防法。第十五章第十五
45、章出血热病毒出血热病毒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汉坦病毒的致病性、特异性预防方法。二、了解新疆出血热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点、致病性、免疫性及预防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汉坦病毒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微生物学检查四、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考核知识点出血热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特异性预防。考核要求一、识记出血热病毒的特点。二、领会出血热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三、简单应用特异性预防方法。第十六章第十六章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途径、防治原则。二、了解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46、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微生物学检查法。2.人类 T 细胞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微生物学检查法。课程内容第一节第一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和免疫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致病机制三、微生物学检查检测抗体、检测病毒及其组分四、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人类人类 T T 细胞病毒细胞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考核知识点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途径、防治原则。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三、人类 T 细胞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考核要求一、识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和防治原则。二、领会1.人类免
47、疫缺陷病毒致病和微生物学检查。2.人类 T 细胞病毒的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三、简单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预防方法。第十七章第十七章肝炎病毒肝炎病毒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掌握乙型肝炎病毒三种抗原成分、以及该三种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检测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二熟悉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传播途径、致病机理。三、了解1.人类肝炎病毒的类型及传播途径;2.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免疫性;3.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防治原则。课程内容概述概述临床常见肝炎病毒的种类第一节第一节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及抵抗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及.三、微生物学与
48、免疫学检查四、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主要抗原结构二、致病性及免疫性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2致病机理:细胞免疫引起的免疫损伤;体液免疫所致的免疫损伤3免疫防御:机体抗乙肝病毒的免疫4HBV 与原发性肝癌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常用检测方法,二对半检测的章义及用途。四、防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和免疫性三、微生物学检查四、防治原则第四节第四节其他肝炎病毒其他肝炎病毒一、丁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缺陷病毒)、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二、戊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三、庚型
49、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考核知识点一、人类肝炎病毒的种类及传播途径。二、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免疫性。三、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四、其他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考核要求.一、识记1.人类肝炎病毒的类型及传播途径;2.甲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3.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抵抗力及致病性。二、领会1.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抗原结构、传播途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点。2.其他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三、简单应用乙型肝炎的特异性预防;甲型肝炎的微生物学诊断。四、综合应用乙型肝炎病毒三种抗原抗体系统(两对半)的检测在临床诊
50、断上的意义及用途第十八章第十八章疱疹病毒疱疹病毒学习目的和要求一、熟悉疱疹病毒与潜伏感染的关系。二、了解疱疹病毒的主要种类、共同特点及致病性。课程内容概述概述疱疹病毒的主要种类及共同特点。第一节第一节单纯疤疹病毒单纯疤疹病毒一、致病性和免疫性1原发感染2潜伏与再感染二、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第二节第二节水痘一带状疤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疤疹病毒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预防原则。第三节第三节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第四节第四节EBEB 病毒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第五节第五节人类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