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障办法发展与协调.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43226531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障办法发展与协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哈尔滨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障办法发展与协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障办法发展与协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障办法发展与协调.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业公司诉 讼 理由是什么?#市进城务工农益保障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进城务工农民(以下简称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居民户籍,离开农村居住地到本市市区、建制镇务工的人员。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适用本办法。第四条区、县(市)人民政府和市、区、县(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合理引导、完善管理、强化服务、监督保障的原则,保障农民工应当享有的各项权利得到落实。第五条农民工享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农民工应当遵守法律、社会公德、社会规X和

2、城市公共管理秩序。第六条农民工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第七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区、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辖区内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的日常工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和本办法的规定做好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工作。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农民工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农民工应当严格遵守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第九条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禁止向用人单位和

3、农民工摊派。第十条农民工可以依法参加工会组织。没有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应当成立工会组织。农民工较多的单位基层工会委员会,应当有农民工的代表。第十一条农民工户籍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在组织换届选举或者决定涉及农民工权益的重大事务时,应当及时通知农民工,保障其充分行使#权利。第二章就业扶持第十二条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工作的领导。组织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工作。第十三条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第十四条农民工户籍所在地和务工暂住地的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基层组织

4、应当建立信息对接机制,开展劳务协作,协调劳务管理,提供劳务服务和法律咨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第十五条区、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劳务输入输出工作机构、驻外劳务服务机构和劳务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民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做好劳务输入输出的组织协调工作,提高劳务输入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第十六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第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招用的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的培训。培训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从事矿

5、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生产、经营作业的农民工,应当经专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事特种作业的农民工,还应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利用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向农民工#收取费用。第十八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第十九条农民工从事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制的岗位(工种),应当经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书。第二十条农民工参加培训坚持自愿原则,政府对参加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农民工给予补贴。补贴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不得违反规定向

6、农民工收取或变相收取抵押金、抵押物、保证金及其他不合理费用和物品,不得扣押居民#、居住证、毕业证等个人证件。第三章劳动用工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自招用农民工之日起,既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第二十三条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制定和推行规X的劳动合同文本。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应当如实告知农民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农民工希望了解的其他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第二十五条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具备以下条款:

7、(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及劳动报酬支付的标准、项目、形式、时间;(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用人单位和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和其他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订立集体合同的,农民工享有和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

8、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农民工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二十八条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成立。已存在劳动关系,但是用人单位与农民工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农民工有其他意思表示外,视为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应当及时补办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手续。由于用人单位原因,未订立劳动合同,致使农民工社会保险待遇受到损失的,由用人单位予以赔偿

9、。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对劳动合同的内容理解不一致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采纳最有利于农民工的解释。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农民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农民工。符合规定的,还应当依法向农民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第三十条劳动合同被依法确认无效,农民工已付出劳动的,除用人单位与农民工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利益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应当向农民工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用人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用人单位无同类岗位的,参照本市公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确定。第三十一条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干预用人单位依法自主使用农民工,任何部门不得违

10、反规定向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收取费用。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饮食或者安排宿舍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和安全条件。禁止将危房、#建筑、超过许可期限的临时建筑提供或出租给农民工居住。用人单位必须为农民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农民工,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工作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本人。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录用标准。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招用进城务工就业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

11、有关规定,并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禁止使用童工。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安排农民工的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用人单位由于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农民工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农民工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安排农民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休息日、休假日安排农民工工作的,应当按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规X,在上岗或者调换新岗位前应当对招用的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第

12、三十七条农民工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第四章工资支付第三十八条劳动保障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推行建设领域信用制度、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法定货币形式向农民工本人支付劳动报酬,并至少每月支付一次,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第四十条最低工资不包括以下各项:(一)加班加点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

13、条件下的津贴;(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保险、福利待遇;(四)企业或者雇主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农民工的非货币性收入。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因没有约定工资标准而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上年度本单位同工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将工资支付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致使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用人单位承担清偿的连带责任。第五章社会保险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按工伤保险的规定为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比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为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14、办理医疗保险。农民工可以按照务工就业所在地参加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第四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为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可以参照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以自愿参加原籍的农村养老保险。第四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为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办理失业保险。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关系,并且没有重新就业的农民工,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第四十七条从事建筑施工等危险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从事危险作业的农民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第六章公共服务第四十八条农民工务工暂住地的区、县(市

15、)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列入职责X围。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培训教育、治安管理、消防安全、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卫生防疫、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为农民工租赁房屋、求职和就业等信息咨询提供服务。第四十九条农民工就业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重视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工作。农民工就业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置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准对农民工子女入学设置不合理限制,禁止非法收取费用。学校应当引导和教育师生尊重农民工子女学生,

16、不得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第五十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农民工随同的适龄儿童纳入本地免疫规划,提高免疫接种率。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五十一条农民工就业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农民工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等服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农民工计划生育相关管理服务责任。第五十二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制度。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应当简化程序,及时办理。鼓励和提倡律师及相关法律从业人员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第五十三条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应当及

17、时公正处理。因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或工伤待遇等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应当按规定减免或缓交农民工本人应承担的仲裁费用。第七章监督保障第五十四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民工和其他组织、人员投诉举报机制,及时调查处理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行为。第五十五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结合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依法记载并向社会公布用人单位#情况。第五十六条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工伤保险鉴定机构应当依法受理农民工的相关申请,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第五十七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应当简化程序,快速办理;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应当保证农民工工资

18、得到先行支付。第五十八条农民工务工暂住地的区、县(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农民工务工暂住地区域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经常性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保障农民工饮食卫生安全。第五十九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对聘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进行经常性指导和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合法聘用农民工,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第六十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发现应当由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查处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当及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未依法查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责令其依法查处。第八章法律责任第六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有行

19、政处罚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第六十二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干预用人单位依法自主使用农民工的;(二)专门对农民工设置登记项目,拒不改正的;(三)向农民工或者用人单位非法收取费用的;(四)不履行职责致使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五)侵害农民工人身和财产权益的。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与进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不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第六十四条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由物价部门责令退回收取的费用,并按物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处罚。第九章附则第六十五条本办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发布部门:#市政府发布日期:2007年09月25日实施日期:2007年11月01日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