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课忽必烈改制亮剑提升知能导练岳麓版选修.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43226371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课忽必烈改制亮剑提升知能导练岳麓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课忽必烈改制亮剑提升知能导练岳麓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课忽必烈改制亮剑提升知能导练岳麓版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课忽必烈改制亮剑提升知能导练岳麓版选修.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7课 忽必烈改制根底稳固1忽必烈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说明他要()A立志变通蒙古军事上的扩张B以中原文明为根底进行改革C实行南北方汉族和蒙族分治D放弃游牧生产方式推行农耕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山以南是指中原地区,因此“山以南,国之根本也是指向中原学习,B项正确。2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开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存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气氛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那么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

2、省制度有利于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材料中“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存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气氛也更加明显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因此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故排除。3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280万锭。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上述材料反映了()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行省是地方的最高官府行省的设置使元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高于前朝A B C D答案A

3、解析元朝之前的宋朝创设的地方制度,使得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经完全占据上风,而元朝的行省制度使行省长官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大权,因此说法错误。应选A项。4元朝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朝开始那么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说明()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民族文化影响制度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中央强化地方管理答案D解析元代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限制,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局面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应选D项。5以下元朝机构与其管辖范围或职责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中书省大都 B宣政院民族事务C澎湖巡检司琉球 D枢密院行政机关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元朝的国家机构

4、。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并管理大都及周边局部地区的事务;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因此A、B、D三项均错误,应选C项。综合应用6阅读以下材料: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缺乏,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请答复:依据材料,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开展趋势。答案影响:有利于中央对

5、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缺乏,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总体上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对地方的管理趋于多层次。7阅读以下有关元朝初年情况的材料:材料一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人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

6、那么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材料三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材料四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以上材料均据?元史?请答复:(1)依据材料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

7、的含义是什么?(3)结合元朝的历史,依据材料二分析元朝为什么推行“汉法,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答案(1)重用汉族的知识分子;采用汉族官制;任用汉人做官;建立都城;学习汉族的礼节;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2)“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3)原因: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当时的中原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后,只有改变落后的“旧俗,适应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才能稳固其统治。规律: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被他们所征服的先进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解析第(1)问中的“情况可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分条归纳即可。第(2)问中的“含义,难度较大,应根据元朝推行“汉法的概况体会出来,元朝学习“汉法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等上层建筑。第(3)问中的“原因需结合蒙古入主中原时落后的社会状况去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