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检测卷-- 高三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22009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检测卷-- 高三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检测卷-- 高三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检测卷-- 高三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检测卷-- 高三一轮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高三第一单元一轮复习检测卷考试范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教材:人教版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历史教研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8分)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

2、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3秦朝时,中国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这种转变( )A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B使得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D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之一4西周分封制是我国重要制度。据以下史籍叙述正确的解读是记述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

3、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普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A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C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D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5明成祖时期,诏命吏部尚书蹇义等26人分巡全国各地,安抚军民,询察利病。宣宗时,“巡抚”之名已经确立,并由临时派遣变为专门设置。这些举措的实施A降低了政府统治效率B消除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扩大了中枢行政权力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明成祖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事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一世逐渐以内阁代

4、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对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君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后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7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以随时上书弹劾监察官。这表明汉代A监察体制完备具有独立性B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C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D监察体系具有多层次性8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

5、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在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9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A完善中央官制B实现民族自治C消弭军事冲突D维护国家统一10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C加强中央集权D防止

6、诸侯割据11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12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唯一条件 B分裂动荡后专制权力不断被强化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13吴晗指出,“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后,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

7、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种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如坚持不改,也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退回,除非君主罢免他的职务,否则还是拒绝起草”。文中的“舍人”最有可能隶属于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刑部14王国维先生认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结合所学,下列选项对王国维先生观点解读最合理的是A西周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B西周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C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D西周政治权力由“传贤”演

8、化为“传子”15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16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17载,

9、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18有学者指出,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以一个藩王起兵夺位,为后世子孙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致使藩王谋叛成为明代政坛上的一个不稳定因素。这类藩王叛乱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徒然给明代社会增添了许多的祸乱和破坏。作者意在论证A分封制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B明代形成新的王位继承规则C遵守规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D朱棣的政绩为后世提供范例19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

10、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20史载: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边陲民族地区的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土官任职。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B反映了当时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C行省是元朝管辖地方的唯一机构D行省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2

11、1如图是清政府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按照格鲁派教规,达赖、班禅采用灵童转世的方法选择继承人。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金瓶掣签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 使西藏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统一管辖 体现了清朝对边疆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ABCD22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统治时期,“中国”、“南朝”等词都用于对明朝的称呼。顺治时期,“中国”一词在朝廷政治文书中已指清朝的全部统治区域。1767年,乾隆皇帝明确规定:“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这反映了这一时期A满清统治区域的日益扩大B“中国认同”不

12、断发展深化C中央与地方矛盾有所缓和D民族交流消除了民族差异23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A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241376年,明太祖在各省设立了主管行政的布政使,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主管防务的都指挥使。一年后,又命亲信重臣“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上述史实可以说明A明太祖全力模仿元朝的政治制度 B明初政制构建有取法唐宋的特点C明太祖废相后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3、D明初基于政务繁忙而设立了内阁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25(本题25分)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材料二: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

14、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秦兼天下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摘编自秦汉币制改革略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15分)26(本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材料一 图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 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摘自刘杰试析元朝时回族的社会地位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论述指出北民南迁的主要原因和影响。27(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建隆二年,(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

16、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材料二 行省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在世祖前期和中期,多数行省是以中书省宰执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形式出现的。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临时处理军政事务的行省陡然减少,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并且在世祖末成宗初逐步过渡到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据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在元代的双重属性。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行省制创建的积极意义。(9分)试卷

17、第5页,总6页。参考答案1B【详解】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B正确;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A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政绩,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D错误。故选B。2A【详解】根据“不考虑世袭和教育”可知这一转变打破了血缘世袭的关系,有利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选A;B项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CD与题意主旨不符,没有体现出转变的积极意义,排除。3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B项正确;A项“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A;C项是科举制,排

18、除C;D项与郡县制无关,排除D。4C【详解】材料“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普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体现的是分封制下通过严格的行为规范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C正确;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故选C。5D【详解】据材料可知,“巡抚”的职责、职位演变,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正确;据所学可知,“巡抚”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未涉及政府效率问题,A错误;驯服的设置未消除中央和地方的矛盾,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机构的设置,而非中央,C错误。6D【详解】根据所学,明朝设内阁,是君

19、主专制加强的表现,而英国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对君主权利限制的体现,根本上两者是不同性质的政体,一个是封建专制政体,英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故A错误,D项正确;B项错误,君主专制下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内阁无实权,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是权力中心,故B排除;明朝自明初太祖废丞相后,就不存在丞相这一官职,故C错误。7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监察官没有处置权,同时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见汉代试图通过建立对监察的反向机制来约束监察官的权力,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证明“完备”,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监察官的监管,而不是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多层次”的特点,排除D项。

20、8B【详解】根据材料“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等信息可知,宋代分化事权,使其名与实分,以防止官员权力膨胀、专擅权力,B项正确;继承隋唐政治传统不符合材料“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宋代分化事权,使其名与实分,以防止官员专擅权力,没有强调提高士人政治地位的问题,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为防止官员专擅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没有强调官员监察机制的创新,D项错误。9D【详解】废除土司,改派流官,即改土归流,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D正确;题干涉及的西南少

21、数民族地区而非中央,排除A;改土归流是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并不是实现民族自治,排除B;C表述绝对,排除。10C【详解】汉武帝对地方王国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为了防止地方诸侯联合,实力增强,形成割据势力,以此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C项;对地方的控制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思想方面的控制,排除B项;D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点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包括: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借恩赐亲戚的名义,削弱诸侯王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实行盐铁专售,将暴利行业收归国有;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唯一正统思想;军事上,北击匈奴,解除来自北方游牧民

22、族对汉朝的威胁。11C【详解】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完善,在三省六部制下,三省之间分工明确和监督,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C项符合题意;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相权虽一分为三,但相互协商、相互牵制,并非独立施政,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就是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故B项不符合题意;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故D项不符合题意。12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伴随着每一次分裂之后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旧加强一次,直到清代达到顶峰,故C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分裂并非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排除B;专制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其基

23、础是经济发展水平,故D错误,排除。【点睛】由题目的设问角度“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可知,本题的切入口在于要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整体发展历程来予以考查。13B【详解】根据材料“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后,就让舍人起草”结合所学可知,在三省六部中中书省负责起草,因此材料中“舍人”最有可能隶属于中书省,B项正确;材料中“舍人”主要负责起草,而门下省负责审核,不符合材料,A项错误;尚书省负责执行,不符合材料内容,C项错误;刑部是尚书省管辖的六部之一,主要负责刑法相关的适宜,不符合材料,D项错误。14C【详解】由“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可知,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制,再从“由是而有封建

24、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可知,基于宗法制的基础上才有了分封制,反映了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制度,而非文化,排除A;B项“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由“传贤”到“传子”的演化,排除D。15C【详解】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

25、,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16B【详解】A项说法太绝对,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实物证据来呈现。不是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不客观,有些历史叙述是可以还原历史事

26、实的,所以C项错误。D项本身不说法不准确,多种历史叙述如果都相同也不一定就是事实,且与题意要求不符合。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B项正确。【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学研究的方法点睛:本题通过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明确材料内容的真实含义,理解它是在对同一史实描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史学家在争论什么。历史叙述总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性,材料中的两种叙述正是反映了这个方面的现象。17A【详解】试题分析: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

27、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时代的重史传统18C【详解】朱棣以藩王起兵夺得地位是对当时明

28、代政治秩序的破坏,起到了一个不好是示范作用,给明代后世增添了许多无谓的祸乱和破坏,由此说明遵守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内容,故选C;作者论述的是朱棣以藩王身份夺得地位带来的不好影响,不是论述分封制的影响,排除A;明代在朱棣后王位继承制没有出现质的变化,排除B;是朱棣的行为为后世提供范例,而不是政绩,排除D。故选C。19D【详解】张居正强调自己作为内阁首辅权力很大,能够“代帝执政”。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信任,因此内阁权力不断加大,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现,故D项正确;内阁不是丞相,没有法定的地位,排除AB项;C项只是对材料表面的解读,不是本质的理解,排除C项。20A【详解】根

29、据“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元代实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元朝对地方的管理还有中书省直辖和宣政院辖地等其他方式,C错误,排除;材料只反映宣慰司及其所辖机构参用当地的土官任职,没有反映行省长官由蒙古人与汉人共同掌握实权的情况,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委派官员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地区分道设宣慰司”,联系所学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21A【详解】根据材料“转世灵童的人选必须通过驻藏大

30、臣主持的金瓶掣签仪式来确认,报朝廷批准”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的金瓶掣签将达赖喇嘛的册立权从西藏贵族收归中央,这有利于清朝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正确;金平制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时期设立的制度,体现了清朝时期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地区在元朝时期开始纳入了中国版图,而不是清朝,错误;金瓶掣签规定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有利于中央加强对西藏的控制,也体现了清朝对边疆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正确;综上所述,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

31、项。22B【详解】材料反映清朝时期的几位皇帝对“中国”一词的不同指代,说明 “中国认同”不断发展深化,故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国认同”的不断发展,与满清统治区域的日益扩大、中央与地方矛盾有所缓和无关,故A、C错误;D说法绝对化,排除。23B【详解】材料不能反映察举制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一是二是四个方面”,这种做法有利于扩大官员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故B正确。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故C项错误;秦朝时,贵族政治已经瓦解,西汉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故D项错误;24B【详解】根据材料“明太祖在各省设立了主管行政的布政使,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

32、使,主管防务的都指挥使。一年后,又命亲信重臣“共议军国重事。凡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悉总之议事允当,然后奏闻行之”可知,明朝使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进行分权并立,改变了元朝的行省制,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取法唐宋的特点,B正确。材料体现了明太祖改变了元朝的制度,A错误。材料体现了明朝在地方制度的变化,没涉及废除丞相和设立内阁的中央制度的变化,排除CD。25(1)措施:申明法度,统一度量衡;在中央丞相负责度量衡的统一;县和基层官员负责校正度量衡;规定了误差和惩罚标准。(2)原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制,货币混乱;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意义:便利了地区之

33、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详解】(1)措施:据材料“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并结合所学可知,申明法度,统一度量衡;据材料“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可知,在中央丞相负责度量衡的统一;据材料“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县和基层官员负责校正度量衡;据材料“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可知,规定了误差和惩罚标准。(2)原因:据材料“货币的混乱状态,”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制,货币混

34、乱;据材料“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意义:据所学可从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等方面回答。26背景:西晋统治腐败,出现“八王之乱”,战乱频繁;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影响:民族交融加强;南方经济得到开发。【详解】(背景:据材料和所学可从西晋统治腐败、出现“八王之乱”、战乱频繁、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等角度回答。影响:据所学可从民族交融加强、南方经济

35、得到开发等方面回答。27(1)述:宋初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经济上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大部分上缴中央;军事上将地方精兵编入中央禁军,定期换防。评:利:削弱地方权力,巩固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弊:官僚队伍日益庞大,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逐渐产生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2)属性:中央派出机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意义:提高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详解】(1)述: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从宋初从政治上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经济上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大部分上缴中央;军事上将地方精兵编入中央禁军、定期换防等方面叙述。评:利:据所学可从削弱地方权力、巩固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等方面回答。弊:据所学可从官僚队伍日益庞大、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逐渐产生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等方面回答。(2)属性:据材料“在世祖前期和中期,多数行省是以中书省宰执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形式出现的”可知,是中央派出机构;据材料“而半固定化的行省不断扩充和发展,并且在世祖末成宗初逐步过渡到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可知,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意义:据所学可从提高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等角度回答。答案第7页,总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