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高考热点地理 台风知识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高考热点地理 台风知识全集.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时事地理 台风“烟花”,他来了台风“烟花”诞生在复杂环流形势下,但又因滞留海上较久(7月18日2时生成,至今已近一周),实力强劲,或将在7月25日下午到26日凌晨在浙江中北部(舟山到台州玉环)一带沿海登陆。中央气象台预测,若“烟花”真的在浙江绽放,那他将成为1949年以来7月登陆浙江的最强台风,也是今年来影响中国最强的台风(登陆强度或为强台风,风力13级到14级)。从卫星云图(通过RS获得数据)上看,“烟花”个头较大,结构完整,对称性好,台风眼较为清晰,云系紧实厚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台风。那么,为何“烟花”在海上行进缓慢(前期的行进速度为5千米/时,堪比人类行走速度)呢?这是由于北太平洋
2、高压脊位置偏北,导致其少引流系统,且有台风“查帕卡”在南海分散气流,与之抗衡,使之“步履蹒跚”且“行踪不定”。据预估,“烟花”在登录后仍将回旋少动,这是因为已经变为热带低压的“查帕卡”入海后有望重新加强为热带风暴,再加上台风“烟花”东侧的台风胚子(准台风“尼伯特”),海上将有“三台”共舞,并产生藤原效应(即双台风效应当两个台风同时出现时,会互相影响,牵绊前行),导致其动力不足,而路径更带有不确定性。在“烟花”生成后,虽然至今未给闽浙台等地造成巨大损失,但却存在感十足。7月20日左右的河南郑州暴雨,三天的降水追平一年的雨量,其中就有“烟花”远程输送水汽的“罪行”。实际上,照目前情况来看,“烟花”
3、在华东的行程恐怕也将给当地带来持续的风雨,浙江局地累积雨量或超800毫米(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之间)。“烟花”的实力来源于多方面因素,最主要的是其在海上停留时间较长,具体原因如下:一是途径区海温较高,特别是在日本暖流(又称黑潮,是仅次于墨西哥湾北大西洋暖流的世界第二大暖流)区域停滞时间较长,温暖的海水利于台风增强。二是夏季风强劲,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其补充丰沛的水汽。三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过分)偏北,引导气流弱,使得台风长时间在海上徘徊,发展空间大(大多数台风都是沿着“副高”南缘前行,然后跟着地转偏向力向西或向西北前行)。四是垂直风切变(即风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小,利于台风内
4、部对流加强。值得注意的是,“烟花”登陆后,或将在华东地区回旋滞留,风雨将持续到本月底(时间近一周),需高度警惕长时间的极端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洪涝、泥石流、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此外,其登陆前后,恰逢农历十五日左右的天文大潮,对于沿海地区而言,两者叠加或引起海水倒灌,对于城市内外河流排涝造成巨大困难。台风,他来了每年夏秋两季(510月),袭击中国东南沿海的猛烈的大风,即为台风(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实际上,热带气旋并不是“中国特产”,它在全世界热带或副热带海洋的西部都有可能产生,但以北太平洋的西部洋面为多(中国位于西太平洋海岸)。其中,热带低压发展成台风的概率仅有十分之一。注意,菲
5、律宾以东的加罗林群岛附近及中国南海地区海面上夏季海水温度常常大于28(实际上洋面温度超过26.5就有生成台风的可能性),是世界主要台风源地。在美洲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一带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在南亚和南印度洋一带又叫气旋或风暴,而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则为台风。从高空俯视台风,台风就像水中的旋涡。从侧面看,台风就像陆上旋风,但其规模较大,顶部一般离地有1520千米,直径一般是2001000千米,巨型台风可达1000千米以上。台风中心是“台风眼”,即在深厚云区的中间有一个直径几千米、近似圆形的晴空少云区。真正的台风雨水区在台风眼附近,即使是其外围的云气(带)也会给波及区域带来阵阵暴雨(
6、剧烈翻腾着的10千米宽,89千米高的“云墙”)。因此,随台风而来的是暴风、骤雨和巨浪。台风(热带气旋)的平均寿命在6天左右,个别的可达一个月之久。台风的威力很大,一次强台风的全部能量相当于400万吨炸药的威力。这么大的能量都来自热带洋面。在热带洋面的某一海区,由于海水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众多水分带着太阳热能蒸发到空中。这个区域的空气也随之受热膨胀而上升,同时周围较冷较重的空气便流进来填补空缺。此时,填补的空气又受热上升,到了高空就向四面扩散下沉,周而复始形成对流,内部气流上升区产生一个热带低压,这就是台风的前身。受地转偏向力(全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又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风
7、从四周向低压中心吹,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而空气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放热,又会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一来,近洋面的气压会降得更低,空气旋转更加猛烈,最终形成台风。合适的纬度位置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台风源地多在南北纬515之间,大部分在南北纬1015之间。由于地转偏向力随纬度增高而变大,极地最大,赤道为零。因此,在赤道附近的热带洋面上,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并不易形成台风。台风的形成还要有合适的(气)流场。它主要发生在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气流汇合区(即赤道辐合带,或称“热带辐合带”,多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北太平洋西部的低纬
8、赤道附近有西南季风,而北侧则有东北信风,二者的汇合区即是赤道辐合带)。由于这个天气系统的气流辐合最强,极易产生空气涡旋,全球五分之四的台风(热带气旋)源于其中。在赤道辐合带两侧的东北或东南信风的波动中也有可能形成台风。此外,台风开始形成的地方,高空与低空上下层风速要小(即垂直风切变小),以保证对流(积云、积雨云)释放的潜热集中于台风中心附近(不大)的气柱中,而不向水平方向扩散。这样就有利于台风中心增暖,形成暖心结构。暖心一旦形成,就会大大增加空气的浮力而产生向上的加速度,使垂直环流变得更加有组织,即气旋性螺旋环流更为明显。台风,是与非台风形成后,受北部副热带高压影响,常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速度
9、一般为1020千米/时,当进入中纬西风带(即摆脱“副高”)后,随即转向东或东北。袭击中国的台风以79月最为频繁,可分为夏台风和秋台风两种,前者位置靠北(多影响闽浙台等地),后者位置靠南(多影响粤桂琼等地)。台风的破坏力很大,常有狂风、暴雨(空气上升极快,常常形成非常浓密的云层,带来大雨),沿海岸伴有风暴潮(海面异常升降现象,系海洋灾害),造成重大灾害。近台风中心的风力一般在10级以上,这样的风速每小时达100千米,最大可达200千米以上。如果一个12级台风登陆,将会使4米高、10米宽的墙上受到约3吨的压力。在中国登陆的台风,一天(24小时内)降水300毫米的特大暴雨是常见的,个别的甚至可达10
10、00毫米以上。1975年8月5日至7日,3号台风深入河南南部某地,三天降水1605毫米,其中一天最大降雨为1005毫米,6小时最大降雨685毫米,1小时最大降雨189.5毫米,是为举世闻名的“758”暴雨。台风带来的暴雨,常常造成山洪、内涝,破坏水利工程,冲毁农田庄稼、滩涂养殖场及盐场等。台风在逼近沿海时,往往引起很高的浪潮,所以很容易形成海水倒灌。这时,海潮上涨的速度非常快,常会在十几分钟内上涨1米,有时甚至高达8一9米。如果当时恰逢涨潮(或农历天文大潮),形成的浪潮可高达6米,潮水直灌内地(城市内涝排水不畅),伤亡损失巨大。当然,台风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盛夏季节内陆地区出现伏旱,如有一次台风登陆就能下一场“及时雨”,带来的风雨能够缓解部分地区旱情。不过,由于台风的不可控性,他们的到来,终归是利少弊多,所以预告和预防台风一直是气象工作者和劳动人民所重视的伏秋季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