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崇汉第二届扶阳论坛讲稿.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43187153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崇汉第二届扶阳论坛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卢崇汉第二届扶阳论坛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卢崇汉第二届扶阳论坛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崇汉第二届扶阳论坛讲稿.doc(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卢崇汉第二届扶阳论坛讲稿主持人:下午卢先生继续讲,卢先生在上午的后一阶段就已经开始接触到他本人在学习、传承、发扬、研究扶阳派的心得和临床的体会,我想呢,卢先生这些体 会,一定会给我们听课这些医务工作者,和我们扶阳派的忠实追随者、爱好者,带来这个很大的益处。那么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以卢先生继续做下午的讲座。卢崇汉:上午主要谈了扶阳思想这种传承,那么现在重点谈一下钦安卢氏医学扶阳思想的理论。在上一届论坛我重点强调了“阳主阴从”的观念问题,并且展开进行了一些讨论。钦安卢氏医学的这种扶阳思想建立在几个方面,归纳起来,一个就是从他的著述来看,认为阳气是人生阴阳的主宰,也可以称之为元气是人身阴阳的主宰。对

2、于阴阳 的这个问题,钦安他开篇就谈到:“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辨阴阳,听起来、说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是很 难的,到底是阴症吗?到底是阳症?到底该用扶阳的药物吗?到底该用滋阴药?所以他讲“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由于阴阳五行的这种消长 盈虚一旦失衡、一旦失调,那么就可以发生疾病。所以一旦在阴阳的辩证上,如果是似是而非就会导致诊断的失误、治疗用药的不当,从而误人。所以他有几个字,“阴阳至理”,如果办到了才能够真正的解决临床辩证问题。钦安先生将阴阳至理是否正确,来作为用药治病的一个准则。什么叫阴阳至理?他在他的著述里面从几个方面,一个就

3、是从我们人本身存在着阴阳,上中下都有阴 阳,十二经有阴阳,阴阳可以达无数,但是最终也就是这两者,也就是一阴阳而已。他很多地方都谈到这个问题,六经是什么?六经就是一经。五气就是一气,三焦 就是一焦。就是把很多的问题,都做这方面的归纳,一步一步的,你能够去理解他。他在医理真传里边,他谈到了“人活一口气”。什么气呢?就是乾元之气,就是乾卦。乾元之气进一步分析,就是我们人身元气,真正的阳气。这才是我们人生阴阳的主宰。通过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清楚,万古就是一阴阳,人从立命以来,从乾坤立命以来,阴阳这两者就合二为一,这就是气的一元论观点。钦安先生他是强调这一点的,那 么这个气就是后世称为元气也好,真阳也好,他

4、认为这个气充塞在我们人体的各个部位。人体外都充塞着,并且我们的上下四旁,都是元气,充塞过后才形成的, 只有他才能主宰。元气是真阳之气,就是坎中一阳之气,这个气只要充分,阴才能够真正的化生,阴才会真正的旺盛。一旦我们人体的阳气不足了,衰减了,化阴的能力也就自然弱了。从形体本身来讲,我们体脏腑功能、津液、精气都会弱,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邪气,不论是外或是的邪气都能够干扰我们肌体,都会侵袭我们人体,所以导致疾病的发生。现在的教材里面,主要是从邪正的角度来谈这种发病与否。而钦安认为,阳气就是人体的根本之气,那么实际上就包括正在里面,如果正没有阳气的充实,那也就 无所谓正。对于人身的阴阳千变万化,

5、都离不开这一阳气,离不开真阳之气、元阳之气作为主宰。所以一旦他不足了,甚至他不存在了,那么人身的阴阳也就会不 足,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这一气很旺盛,我们人身的阴阳也才旺,才会有阴平阳秘的健壮体魄。人体的生理状态,人体的阴平阳秘是在以阳为主导的前提下,才能够维持。如果这个阳主导的前提不存在了,就会打乱我们整个机体的外平衡,就会发病。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是强调阳统属阴,强调阳主阴从。对阴阳这两者的关系上,卢氏受到钦安的影响很深,并且密切结合临床的实践,钦安的临床实践和卢氏自身的临床实践,验证了很多原来提出的一些问题。于是这种重阳思想逐步逐步地明朗了,阳主阴从观也就明朗化了。在卢氏医学心法.医易说里,“

6、易也,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者为天,坤者为地,乾者阳 也,坤者阴也,天包覆地,地承载天,故乾坤位于上下,上为阳,下为阴,其阳者宛如三宫九卿百官,其阴者宛如三妃九嫔百御,阳动阴随,阳主阴从也”,这是在 卢氏心法里面谈到的这个问题。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就进一步的就谈到,人的生存,在天地当中,阴阳之,五行之间,一切动静都随阳而转,都是以阳为主的。提醒业医者需识别周易所论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经所谈到的“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以及“阳气者,若天与日,适其所,则折寿而不障”,这些精髓就是阳主阴从的 理念,于是卢氏告诫所有的学人:这就是养生治病的纲领。在阴阳相互为用的二者关系当中,强调了以阳

7、为主,阴为从,尊阳而卑阴,这可以说是钦安卢氏医学思想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也就是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来认识我们人体生理、病理,从而指导我们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强调阳主阴从,强调阳气是我们人生立命的主宰。钦安在阐释我们人体生理、病理的时候,是重视坎中一阳的,始终没有离开这一点。如果我们明确了人体阴阳在生理活动当中的这种关系,这种阳主阴从的关系,那么就对分析、认识病理,确定正确的治疗法则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前提就是要认识到这一点 。钦安卢氏是把周易的思想,广泛地运用在医学理论当中,用它来认识我们人体生理机制,以及病的本源。在医理真传里他就强调了心肾这两卦,有坎卦讲,离卦讲,坎离二卦。大家都有这个

8、书,可以反复去琢磨,这样对于扶阳思想的理解,有很大好处的。钦安他在书里面谈到:“乾坤交媾化生六子,惟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秉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这里谈到的坎和离,是人 生立命的根,但是坎和离这两者的关系,全在于坎。这就与景岳的认识有很大出入的地方,所以与景岳在认识上和治疗上,就完全不一样。我读景岳的书,觉得前面确实写得很好,但为什么后面又出现了新的一些看法呢,什么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最后又来一个真阴论,这样就让你没有主从的认识, 于是在临床上就出现了另外的一种分支。当然这么多年来,对景岳的这种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是很推崇的,这也是所有的教材,不管是哪一版,都是纵

9、容了的,所以 这才有了现在的中医体系。对于钦安提出的问题,确实让人有点费解。在坎离这两者的关系上,实际上也存在着主从关系,由于存在了主从关系,那么这就为后面卢氏提出的“以火立极”、“以火消阴”、“扶阳抑阴”、“用阳化阴”垫了底,如果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后面就很好办了。在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里面,那么都反复的谈到坎和离,那么这两卦,比如说坎卦是两阴爻夹一阳爻,这说明其本身属水,但水中有火,水火互为其根。强调坎中一阳是人生立命的根本,从而这种学说的根基就奠定了。“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诸书

10、称为真阳 ”。他收录了很多医家对于这个阳的看法,不外乎就是说是真阳、真火等,那就多了,提法很多,都是一回事。但是他很重要地提出了这一句话,就是刚才我谈到 的,就是坎离两者关系的问题,就是水火互为其根,其实皆在坎也。这里看起来是谈坎,实际上他把离已经包含在里面去了,已经包含进去了。所以无论水火相交也好,阴阳的升降也好,都在于我们人生坎中的真阳之气。离虽然是火,属阳,但是他是秉坤之质的,所谓坤者,阴也、血也。他只有通过坎中一 阳的作用,才能够使我们下面的坎水能够上顺于心,才能够完成我们人体阴阳气血升降的往来平衡,才能够使我们人体的生命健运不息。所以他直截了当谈到了“以 脏腑分阴阳,论其末也;以坎卦

11、解之,推其极也。”而对人身来讲,本身是一团血肉之躯,本身就是属阴的一个躯壳,他依赖什么呢,就是依赖坎中这一点阳气,所以我们人活一口气,就是坎中这一点阳气,这样我们才能够立命。扶阳的思想、治法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把这个本抓住了,那么其他问题都好办了,什么是口舌生疮啊、舌没有苔啊、舌干起芒刺啊,都不要紧。只要这一点立命的阳能够留得住,那么阴自然就升,津自然就升,血自然就升。所以这是从钦安他的著述里面,他把他点出来了。气是阳,血属阴,这个是大家所公认的。那么坎和离这两卦,实际上都是以阴爻阳爻相互组成的,都有这两者,那么只是卦形不一样,坎是两阴夹一阳,而离呢,是 两阳夹一阴。对于这两个卦,那么大家还可

12、以看很多易学方面的书,再一个就是河图洛书,大家都可以去参阅参阅一下,这样你对于这个理解就会更深,就会更深一 些。虽然这两卦,坎也好,离也好,他们都有火,他们虽然都有火,但是这个火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区别一个是属于真的,一个是一般的,就是真火和凡火的区别。 所谓真火就是相火,凡火就是君火。就这两火也存在了主从关系。这两火本身是同气,但是只有真火旺的这种情况,君火才会旺;如果真火衰弱,凡火必然也会衰, 这个跟后世很多医家的认识是不相同的。当你把这些理解了,用阳化阴逐渐逐渐就好理解了。现在为什么在很多地方、很多篇幅里都谈到阳虚证、阴虚证的问题,阴虚证为什么少见?甚至说根本没有阴虚 证,天下无阴虚的

13、说法,实际上也存在着阴不足的一面,血不足就是阴不足了嘛,但是怎么样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技术问题了,怎么样用阳化生它,首先我们要 回到这个层面上来,然后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你的治法才不至于乱套。虽然教材和书籍都谈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二火相照,但实际上要保持这种状态,关键在哪里?关键还是在坎中这一阳。只有坎中一阳旺、坎中一阳足,二火才能 够相照、水火才能既济、心肾也才能够相交,很多临床的症状,才能够解决,从根本上解决。所以临床治病上,用其他方法好像也能缓解一时,但没有长远的疗效。 但通过另一种方式去治疗,疾病可能一生都不会再发,那么这就是远期疗效,这就是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的区别。要寻求远期疗

14、效,就必须要在根子上解决问题。如 果我们不谈(坎中一阳)这个问题,那么就离开根的问题了,也就没必要谈了。所以以火立极、以火消阴的问题,用阳化阴、扶阳抑阴的问题,关键点在这里,这个点如果你把握不住,你心里绝对是虚的,你自己都把握不准,你还能够去说服病人吗?所以卢氏进一步的强调,人的生理不离乎阴阳,而阴阳这两者始终都处在阳为主、阴为从的状态,那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我们肌体处于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大家记住,这个阴平阳秘一定是以阳为主导下的阴平阳秘,否则的话没有平衡,所以在开场白的时候,梁冬先生他就运用了很多哲学、自然科学的(例子来说明), 也谈到(没有)一半和一半的问题,实际上(确实)没有这回事,

15、没有一半对一半,永远没有。但是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只有)强调一半和一半,如果不这样强调, 学生的选择题就答错了。这个很麻烦啊,你不要看小小的这一点问题,紧接着大问题就来了。所以这是中医教学很麻烦的一件事,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不认可 (阳主阴从),或说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这就很难、很不好解决(临床问题),那么还是只能够八稳地去清热、去滋阴、去凉血。我走访很多地方,也结识很多拿这样津贴、那样津贴的教授,但是私下都跟我说,(他们连)中医的门都还没有入。你可想而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实际上很 多疾病,是西医帮了忙,为啥西医帮了忙呢,都在医院里面待着,西医所有的治疗手段都可以上,还要中医来干啥呢,只

16、不过是(充当)味精、胡椒的作料(作用) 而已。这就是现状,我想也是这样的,我看东西南北中,哪个地方都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你自己不到位,我并不是说我好行好行,我也不行,但是我们 想办法行起来嘛,我们现在口口声声说没有西医时中医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我认为,刚才温老师也谈到了,就是关于扶阳的理念,那么实际上在元代,在明代这个 时候就有,确实是有,但是不成气侯,是不是,完全不成气侯,星星点点的一点,到现在也是这样的,但这实际是中医的根,仲景就是中医的根,经是中医 的根,那么实际上这个理念,就是中医的根,为什么我们把这个根要去掉呢?不去追随这个根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论上的)紊乱,由于这种紊乱导

17、致了整个治疗水准的下降,当然这个治疗水准下降,不是这几十年的问题,可以说最近几百年的问题,一代不如一代,一朝不如一朝,就是在中医的治法、理念上!大家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实际上这是有所得的思考,我们不涉及到其他人,我们只谈学术,跟其他没有任何关系。我觉得我们中医还是应该反思,关起门来反思,为什么中国的(医疗)体制不行,跟我们的中医药这几百年来大量的清热、大量的解毒,大量的凉血的这种理念有没 有关系,我想绝对是有关系的。现在的什么凉茶、什么(王老吉)这样那样的多了,都五花八门,这实际上是害人,当然广告上绝对不会说我们在害人,但是实际上 他最后达到了迂回的路,实际上达到了,只不过不自觉而已。我们在这

18、谈到的扶阳,我们没有什么有新的什么什么想法,这就是经的想法,就是仲景的想法,最后才有了钦安的想法,才有卢氏他们的想法。只不过就 是通过在中医领域里面,大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当然现在可以说,中医的春天也要来了,首先我们能够坐在这个地方来讨论这个问题,几百人都能够集中到这个地 方来,不管是自费也好,公费也好,能够到这里,就说明一个问题,说明这个问题还是可探讨的问题。卢氏阐释人体生理观点的时候,也是强调了坎中一阳的重要作用的,认为“乾坤者,阴阳之灵也、气也,本天地之清真,故谓大父大母。坎离者,阴阳之精也、象 也,得乾坤之中气,故曰中男中女,乾坤之六子坎离为至贵。由于得其中气,而为天地之真精,是阴阳之

19、菁华也,坎中之阳合于离中之阴,水火互为其根,其实皆在 坎中一阳也,为人生立命之根。”这是卢氏医学心法.医易说里谈到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这点,你要能接受你才能去理解,如果接都不接受,不可能 理解。那么为什么要接受呢?就是看他有没有道理,那么怎么样看有道理,这就要反过来从临床(来验证)。因为中医是一个实践性相当强的一门学问,如果离开了临床, 全部都是空谈,一定不能脱离临床。所以钦安也好,卢氏也好,他们关于坎中之阳这种说法,跟前人比起来,可以说是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谈到,人生乃血肉之躯,全赖真阳运行其中而立命,人以脏腑分阴阳,那是论其末,以坎卦来立论,是论其本。一个本一个是末,那么如果能抓住这

20、个本,那就 很好办。所以这个思想,你看就钦安的书也好,卢氏的东西在解放前有一点点,可能都没有保存下来,那个时候是油印的,有一点点,当然现在,我在中医学院的图 书馆都没发现,也就是还没有正式的出版吧,以后有机会,那么可以给大家能够见面。所以他们在论坎中一阳是人生立命、根本的医学思想,实际是贯穿在他们的整个著述当中的,并且他们始终以此思想作为指导临床,去治病用药的。所以说才有用辛 温扶阳的桂附,比如说用四逆、白通、补坎益离,用桂枝法、四逆法,这是卢氏在钦安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最后拓展出来。所以我曾经讲过,如果能够很活法 圆通的解决四逆法、桂枝法的运用,那么可以说你一生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你能够解

21、决九成以上。但是要想一下把这个问题解决,还是很难的。难在哪里呢,因为看起来用药很简单,这个力红他是有体会的,以后他会谈到这一点。就是我们在这个法里面,他所 用的药,那么稍微变化一味,就完全不同了,看起来你觉得根本无所谓一味药,但是完全打乱了,多了他,就不行,那么不用他,他的效果就显著的不表现出来了, 那么这就是很多机的问题了,这个机的问题,就不是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够谈清楚的。比如说我们就对一个病人来讲,他当时的状况怎么样,他所在的时令是什么时 令,那么这很重要,所以开方就是开时间,并不是说这个方在春天有用,我到冬天照样用,照样用就不行了,你可能就要在某一味药上动一动,比如这个方子有七味 药,动一

22、动只有六味药,就对了。除此之外,还有当时病人的思想情况,也就是情志方面的问题,这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哪些药当用,哪些不当用。那么怎么样来判断呢?这又就要从脉法上去判 断,病人并没有跟你讲这些问题,但是在脉象上就体现了,你作为医者,你就应该很清楚,他在情志上出现了什么什么问题了,导致了脏腑气机也会相应的出现问 题,在脉象上就会显现出来,不需要病人告诉你,你这个方子就很清楚地要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才能够见到真实的、好的疗效。你看我曾经总结过,在一年当中,就用四十多味药,这四十多味药就是分配到两万多处方里面去,解决的病种是若干个。为什么有比较好的效果,就是变化来变化 去,比如一个慢性病病人,他吃了2

23、0多种药,但是20多种药组成了可以说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处方,因为有些病人可能吃上一年多的药,慢性疾病,但每一次都 会在变化,如果不变化,病人用药过后,比如说叫他吃五付,病人觉得吃了很好,很舒服,症状减轻了,(由于)挂号很困难,他就自己再去捡来吃,结果就不行, 最多再吃上两三服,症状就会出来了,不应该有的症状,就都出来了,但是一停症状又没有了,那么一看,上一周跟这一周节令变化了,每一天有每一天的节令,那 么在这个变化当中,药的处理,很可能就是一味药把剂量上又加了5克,或者某一味药又减了3克,就可以了。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又是最难的,就这 么多药,晃眼一看方子都一样的,用附片起头,生扫尾

24、,中间夹了五六样,六七样药,就这么简单。但是如果在脉上、在理上,没有吃透,这是很难的,这就很 难。所以中医没有标准化可言,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不可能哪一个病就是这个方,就一吃到底,不可能的,并且三是这样吃,四这样吃,全部都这样吃,那是不 得已而为之,不是治病。所以强调坎中以阳,强调扶阳的思想,强调辛温扶阳的药物,那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就是要达到使阳升而阴长(的目的),只要阳能升,必然阴就会长,没有阳升阴就更衰的说法。但是我们这里谈到的阳是什么阳,是坎中一阳,这个是层面问题了,这个不是现在(一般所)谈的阴阳,我们在中医理论谈到了阴阳的问题、阴阳的互根互用的问 题、阴阳的转化问题、阴阳的消长平衡的问题

25、,那么这是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里面探讨的问题,但是我们这里谈的不是那回事,如果还是带着那个理念,那是绝对不可 能认可这个观点的。所以,也就永远不可能以扶阳的思想去用于临床。你要用扶阳的思想运用临床,是在什么情况下,是在真正的三阴证,很典型的三阴证(用扶阳)。如果不是典型的三阴证,不典型呢,怎么办?因为任何病都会入三阴,如果他自身不能够去抗拒,但是恰恰作为人体来讲,我理解,人体在三阳的状态下,即使治疗上的失误,即使不治疗,他都能够康复,但是如果他要进一步发展,那就入阴了。所以这个也就是我刚才谈到的,西医帮了我们中医很大的忙。现在很多中医就是开一些清热的、一般的药,实际上我认为,(三阳证)不吃(药)病

26、人也会好,这 (种情况)很多了,太多,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观察一下。西医不是的讲感冒不吃药多喝水,七天自然就好了嘛,他有他的道理,西医认为是病毒啊等等,这里就不 讨论西医的问题了。那么真正落到这一点上来,就是要落到根上来。只有能够落到根上,我认为,中医才能够复兴,就是回到正路上来了,这还不是的简单的派和派的问题,不是这回事。所以在许多文章里也好,在一些著述也好,那么都谈了,钦安卢氏是独树一帜的,在医界是独树一帜的,独树一帜在哪方面,就是他的理和他的用是独树一帜的。那么从发病学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开始就谈到了,坎中一阳是极端重要的,是立命之根本。所以反过来看,(疾病)都是由于这一阳受损而导致的,所以

27、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所以钦安讲,“病有万端,发于一元。一元者,二气浑为一气 者也。一气盈缩,病即生焉。”,“病也者,病此气也,气也者,周身躯壳之大用也。”钦安说的很明白,相当的明白了,在医法圆通里面。这么明白的问 题,但是很多人没有理解到。所以卢氏认为,人之生,我们人的生成,是本于父母的真气,温煦化育而成象成形的,五官百骸俱备,依靠的是什么呢? 依靠的就是坎中一阳之气,如果坎阳之气能够充盈周身,到我们全身,那么我们这样才能够立命。人之所以能够生存,而不发病呢,也全赖坎中一阳之气,化生精、 血、津液以营养我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情况确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要阳气旺,坎中一阳足,他身体就

28、很健壮,他的气就很厚,那么一般老百姓都 说,脸色好不好,气色好不好,那么决定气色好与不好,就是坎阳就能决定。所以,坎中这一阳气旺盛,那么外面的邪气、六淫就不可能侵袭他,在的七情呢,也不可能相扰他,他能克制自己,他承受得起。所以他仍然会神安而体魄健壮。所以从生理上来讲,人没有坎中这一元阳气,那么就不可能生存,就不可能立命。所以不管是邪也好,外邪也好,都是由于损伤了我们肌体这一元阳气,从而导致发病。而教材里面谈到的是正气的强弱,正气强则邪气不相侵,那么正气是决定性 的因素。实际上,这里面没有谈到正的问题,就是没有划等号,教材里面,也绝对不可能把正气说就是阳气,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我过去这样去讲,给学

29、生没有按照 教材讲,我大讲坎中一阳,大讲元气,当然这就犯规了,如果选择题恰恰有这道题,那么这样选,这道题就错了。这个坎中一阳之阳气,我们人生的阳气、元气能够支撑我们人体一天,我们人就能活一天,这个气如果一旦衰,我们人体的生存的本就衰,如果这个气不存在了,那么人也就不存在了,就只有躯壳了。所以我们要保全这个气,要使其不受到损伤,才不至于产生疾病,才会有健康的一个肌体。这是从坎中一阳这一点来看。还有另外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光有这一阳只是前提,还要依靠什么呢?还要依靠食物的阳气、食物的真气来辅之、来养之。我们吃的水谷也含有真气,因为他也是生物,跟我们人体一样的啊,那么我们人体接受了什么?接受了它的真气

30、,而养了我们人体的真气。食物的真气是秉天地之真 气化生的,人是一个小天地,在这么大的天地里,人是小天地,植物同样也是一个小天地,但是我们人要用它这个小天地里面的真气,来养我们人的真气,要用动物 它的真气,来养我们人体的真气,我们人体就壮实,我们人体就康健。所以食物水谷的真气,它是秉天地的真气而化生的,跟我们人身的真气是本同一气的。所以天地真气与人的真气,这两者相合,我们人才健康。所以人得食则生,不得食则死。但是我们可以谈到,这个食就已经回到另一个层面来谈了,人不得食物,那么就不得生了。我们人能够接受食物水谷的真气的多和少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坎中一元阳气的盛衰。如果我们人体本身的真气不足了、元阳

31、不足了,坎阳已经衰了,那么你接受食 物水谷的真气也必然会少、必然会衰。所以我们人体阳气强盛,得天地食物的真气才多;人体的阳气衰,得天地食物的真气就必然少。所以我们一个人如果不知道、 不清楚去保全我们一身的阳气,保全目前我们坎中这一阳,常常都去犯它、去损它,这样身体会健康吗?绝对不健康。这就会导致外邪的侵入、邪的侵扰。所以无论外邪也好,邪也好,外感伤都可以阻隔我们天地的真气不与人身的真气相合。我们先天一阳不足,坎中一阳不足,人体的阳气不足,你看就带来了好大 的麻烦,这个麻烦就大了,你不能够正常的去吸纳食物的真气,就会使我们人体一元阳气更进一步受损,(身体)就更衰了。你看恶性循环就来了,所以有些人

32、一辈 子都在生病,为什么呢,就是形成了这种状态,但如果你治疗得法,你把这个问题的点给他抓住了,这就很好办了。这是我们从先天一元之阳这个角度来看发病,那么再一个认识就是对于发病,钦安卢氏还认为万病不离伤寒,而仲景的伤寒论的真机是什么,我们这里很多研究 伤寒论的老师。仲景的一部伤寒吨真机,就是气化。也可以讲,气化这两个字就是万病的真机。我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剥离这个问题,就是为了不 去走弯路。(理明白了)就很容易理解好多问题。(伤寒论)很明确的指出来了,所谓伤寒实际上就是形伤于太阳寒水之经,仲景他窥透了乾坤二气,真机就在这个地方,钦安把这一点也认识得很到位了。钦安卢氏在气化上,在万病不离伤害上

33、,做足了文章。所以立方也好,立法也好,无论是三阳三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以元气的运行,而表现出来的。比如说,太阳是三阳三阴之首,居于寒水之地,其卦为坎。坎中一阳是我们人生立极之本,至尊无二,这是根本的根本,是根啊,就有如天之日,太阳从水中而出, 子时一阳发动,真机运行,自下而上,自而外,以散水精之气于周身,从而无时无刻不停息地在运行。那么运行什么,运行就是坎中这一阳之气。但是一旦感受外邪,最容易伤的是什么呢?是太阳。所以经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那么就一年的节令来看,病气的变化,同样的也是无穷尽的,而三阳三阴这六气循环,各个节令都是有据可查的,有据可考的。所以

34、钦安强调这一点,六气就是六经,六经就是一经。而五行分为五气,五气就是一气,三焦就是一焦,你把这个问题慢慢去理解,好好地去想,你就会想通,你只 要一旦想通了,这层纸一下就破了,好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你就不会在立法上、在用药上去瞻前顾后、想这想哪了。好简单啊。这归纳得太简单了。所以仲景他揭太阳以言气之始,论厥阴以言气之终,昼夜循环,周而复始。那么这种气化,运行在外,可以从我们皮肤、毛窍而行水气;气化行于,又可以从我 们的小便而出水气。所以我们人的坎中之阳强盛,气化功能就正常,太阳经就不会受邪,那么外邪就不可能相侵,即使相侵也不可能犯人。这是从外邪来看。那么从来看呢,七情就不可能相扰,七情就不会形成

35、病理。但是,一旦太阳薄弱,气化功能就会失常,不管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一天,不管在哪一个节令,六淫七情都可以伤人。这里谈到的六淫,就是寒可以伤人。从而闭其气化运行之经从而发病。不能正常气化了,自然就会发病。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一点,能够去按照伤寒六经的病情提纲去辨别,就可以邪祛正扶,气化功能又能够回归到正常。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反复的强调,指出了一元 真气就是太阳,这是钦安明确谈到的问题,一元真气就是太阳。也就是伤寒论所讲,太阳进一步不同,又进一步不同,退一步不同,退两步又不同,一步换 形,一步更名。这当中,有很多意思在里面,实际上归结在一点,无论是太阳也好,阳阴也好,少阴也好,三阴也好,在整个仲

36、景的伤寒论里面,这种提法很多,其 实都是由于一元有损这种造成的,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点,天下的病,在你面前你就心头就有数了,那么你解决十之八九(的疾病)就有这种基础了。刚才我们谈到了钦安卢氏对我们人身生理和病理的一些看法。那么我们下面再谈谈治疗的这种法则:就是治病立法重在扶阳,以火消阴。阳气充足,阴气就全消,百病不作;阳气不足,则阴气弥漫。所以钦安卢氏都是从坎中这一阳气的盛或衰来探讨的。都是以坎中这一阳为本的,所以不管是外感六淫 也好,伤七情也好,饮食劳伤也好,外因,因,不外因,都可以导致我们人生的阳气受损发生疾病,由于有这个前提,所以我们治病立法就是要重阳。由于万病都不离伤寒,所以在用药上大多数

37、都是辛温热药:生、干、附子、桂枝、肉桂(安桂)等。这些都是辛温热药,用这些药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去温坎中一阳。有阴,这个阴就是(由于)坎中一阳的问题,然后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表现出来的我们机体的整个变化就会能够回归正常。我们的很多临床症状就会被消除掉。所 以阳气一旦旺盛,那么我们人体的精、血、津液自然得到滋生,自然就充足了。这就达到了用药以治病,实际上是治气的目的,治什么气?就是治坎中这一阳气。治病不是只考虑有啥症状用啥药,这个层面太浅了,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根,你的思路一下就扩展了。所以卢氏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经、仲景、钦安的这种重阳的思想。所以强调啊,在生理上要重视阳的主导作用;在病理上呢,就

38、更要重视阳气的盛衰的变化。扶阳学派(火神派)简介 中国医学之重阳、扶阳思想源自周易及黄帝经,并于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得到充分体现。仲景以降,此一思想虽延绵不绝,然或损或益,或偏于 理上一得之解,或限于临证一方之用,终未能成体系之学。及至晚清,邛州寿全出,始将此一思想之来龙去脉,临床运用之层层次第,揭露无遗。若于学派言,至 此乃得构成。氏之学,卢氏等继之,是方有今之扶阳学派云尔。寿全,字钦安,蜀南临邛人。生于1804年(清嘉庆九年),卒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享年97岁。嘉庆末年秀才。师从清代著名通家沅 (止唐),修习黄帝经、周易及仲景伤寒之学。于斯沉潜二十余年,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

39、立方垂法之美,始明坎中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根。 治病立法,重在扶阳;处方遣药,善使附,遂有“火神”之誉。同治八年著医理真传,同治十三年著医法圆通,光绪二十年著伤寒恒论。晚岁设席课 徒,禹臣铸之为其衣钵弟子。卢禹臣,字铸之,晚号金寿老人,德阳人。生于1876年(清光绪二年),卒于1963年,享年87岁。清光绪十五年秀才。出生世家,历代业医。少时随 姑父颜龙臣习文学医。1890年(光绪十六年)拜于邛州寿全门下,随师侍师十一载,直至师去世,乃师之关门弟子。十一年间,朝夕受教,协助师完成 伤寒恒论,尤于师最后七年之学术思想继览无余,乃钦安思想之最重要继承人。师逝后,尊其所嘱,外出游学,历时三载,足迹遍及

40、二十一省区。其间,或视民风,或观物宜,或察医家之所秉用,兼以师授心法与人疗疾,每每随手奏效。三 载归来,遂于师门授受,了然无碍矣。乃于政府街开办“养正医馆”。1908年,为绍隆所学,以承师志,特建“扶阳讲坛”,亲自主讲周易、 经、伤寒及氏三书。此坛一设,远近闻风,所化者众。临证讲学之外,悉心课子(卢永定)教(卢崇汉),氏之脉,卢氏所学,乃得有传焉。铸之秉承师学,参以己慧,扶阳之路,更为精粹,亦有“火神”之称。卢永定,字云龙,禹臣长子,亦号“火神”。生于1901年,卒于1986年,享年85岁。幼承庭训,刻苦努力,初习外科及太乙神针,16岁即能行针疗疾, 后渐习科,20岁即独立应诊。学术上一承父教

41、,善用辛温扶阳,60余年医道,屡起沉疴大疾,活人无数。临证尤精脉法,断人生死,毫厘不爽,诊时勤于笔 录,计医案无数,现尚存者即有30万人次,于钦安卢氏医学之累积整理,其功甚伟。1950年代末,即于“扶阳讲坛”担任助讲,铸之逝后,乃独立任教,直至1980年代方止。永定一生,心系病众,其于耄耋之际,有“八十舒怀”,于此 可观其志也:医之为道,广博精深,历数千年,渊源奥秘,岂乎穷哉!然其旨万理归一,在乎济世活人,强壮民族。虚怀若谷者成,固步自矜者毁。愿诸君光扬医 德,恢宏医道,不齿名利,戮力奋进,各展鹏翼,其能恪守,吾愿足矣!吴钟权,字佩衡,会理县人,四大名医。生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卒于1

42、971年,享年85岁。18岁习医,师从当地名医恩溥先生, 修习、难、伤寒之学。1921年迁居。学术膺钦安,宗仲景,善以大剂附子起死回生,一时誉满天下,有“吴附子”之称。先生医术精湛,胸怀博远,终其一生,为中医之事业,不遗余力。1930年代,曾代表中医界赴沪,力斥取缔中医之不法条例,匹夫之志,于斯可见。而后留沪行医六年。抗战前乃回,先后创办国医周刊,及省中医药专科学校,开创中医办学之先河。解放后,历任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省中医学校校长,中医学院院长等。教学中,倡导氏之学,桃遍布,于钦安思想之传播,功莫大焉!主要著述:吴佩衡医案、麻疹发微、附子的理论及临床应用问题、医药简述、伤寒论新注等。如果能够

43、把握住这种盛衰的变化,就把握住了根本。为什么了?因为阳气就是化生气血津液的根本。因为百病都是由于这个根本受损所导致的,所以啊,在立法上, 我们强调要温扶阳气。所以这个卢氏有一段话,在“阳气盛衰论”里面的这一篇文章里面,就怎么讲的呢?“阳气者,乃化生精血、津液之本源,为人生立命的根 本,阳气的盛衰存亡,决定其人身体魄的强弱与死生,无论外感六淫,伤七情,饮食劳伤等等,都可以导致人身阳气受损而发生疾病。所以治病立法必须要去重在 温扶阳气。”,这是“阳气盛衰论”明确地点出来了。同时呢,也还强调了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治疗原则。卢氏认为,一旦用火把阴霾一消,这就相当于一 照,天空中阴霾自然就没有了。还认

44、为呢,我们去扶阳,那么津液、血、气都能够不断地生成,不断的旺盛。我们人体的脏腑经络以及周身的各部位都能够得到濡 养。所以,卢氏同样的在治疗上是提倡温扶阳气的,所以进一步的就提出了:“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的这种治疗主,这个主充分反应了 卢氏的临床用药特色,也充分反应了钦安晚期的用药特色。在对于外感疾病的辩证治疗上,实际上很多疾病都有一个外的过程,所以我们始终强调、注重表症的及时处理,强调对疾病的治疗贵在早治、及治,从而避免病邪传 里。也就所谓古人讲的“善治者治皮毛。”,这治起来就很简单,可以立竿见影,可以防患于未然。那么才不至于疾病一步一步的深入。但如果没有把握住这个问题,就

45、会导致疾病不断不断的加重,我们(把这)归结为“医之过”。所以对于表症的初期,我们常常倡导就是用桂枝法,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治疗法则,或用附子桂枝法,或者用附子桂枝麻黄细辛法。这些法去治疗很多临床上的表、或 表到里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我们再依据人体正气的强弱,以及感受邪气的轻与重,在方药的配伍以及剂量上灵活掌握,权衡变通,这样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个目 的就是使患者多发汗、或少发汗、或微汗,或不出汗,或使虚汗得敛,就是本来是出汗的,但是他那个汗是虚汗,一下就给他收敛住了。就象刚才那个小孩一样,我看他的情况就是他有汗,觉得他晚上应该是要出汗的,因为他的脉还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他说,自从力红给他治疗以后,现

46、在基本上晚 上不出汗了,那么就是说这一步达到了,对他以后这个病的治疗是好事。这个病是很麻烦的一个病,是先天性的疾病,是“运动神经元基于营养不良”,这是基因变 异的疾病。象这一类的疾病,实际上也是能够解决的。但是解决的周期要长一点。开始的汗,出虚汗也好,出盗汗也好,慢慢开始,那么他就已经没有了,如果我们 再进一步的去(治疗),有可能基于营养(不良)的情况可以得到改善。现在他坎中一阳不足了,你看他的气色就不好,5岁的娃娃,应该是嘴唇红红的,脸应该白 里透红,但他没有,他气不够,他无华。为什么呢?坎阳不足,先天就不足。由于坎阳本身不足,所以接受后天食物之真气必然不足,这就会导致他的脏腑机能、器 官、

47、组织就都会受到影响。那么我们治这个病一定不能够离开先天的真阳,就是坎中这一阳,还不能够离开后天的脾阳,但是先天的阳足了,脾阳自然也会旺,这是 前提。如果你只考虑后天,不考虑先天,那么这个病没治。如果有机会,有条件可以追访这个病,这个小孩,他有可能康复。所以啊,我这里谈到的桂枝法,或是附子桂枝法,或是附子桂枝麻黄细辛法,这些法可以变化无穷,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奏效而不伤正,为啥呢?我们始终抓住 了坎中一阳这一面,抓住了真阳的这一面,如果你始终从头至尾都抓住这一点,他的正气只会一天天补起来的。所以作为一个医者,过去(常常)讲,一个病人到你 的面前,他接受你的治疗,如果你的功夫不到,你没把病给他治

48、好,但你至少应该做到:“医病不好,旧病还原”。不要给人家加病,这都算高手了。但是现在很多 就办不到了,走进去的是拉出来了,为啥呢?这就是作为医者的辩证、立法、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我觉得没有把根找住。所以我反复强调这一点,不是派的问题, 仲景是啥子派?黄帝经的作者是哪一派的?那么对于虚损性疾病的治疗,就是伤的这种治疗,强调什么呢?同样的,我们还是强调必须要抓住温扶先天真阳的这个环节,始终抓住这一点,所以,在临床的用 方用药上,对附的介入,要越早越好,要围越广越好。但这一点作为医者很难办到,就是说你这个辩证层面(的问题),你怎么去找他虚寒的那一面?他表现了 没有?他表现了,很典型时你才用,但是很多时候都已经晚了,中医不是强调治未病吗?现在不是闹的很热乎嘛?中医治未病现在又搬出来了,实际上扶阳就是治未 病!扶阳治未病?我们家族过去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在逢大的节气的时候,都要煮四逆汤,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来的人都喝上一碗,这就没有辩证了,不管你是本地的也 好,外地的也好,先喝一碗再说。(用)很大锅的啊,附片都是10斤、20斤,大锅里来煮。在冬天,就是四逆汤加羊肉,还要加食茱萸,食茱萸是红辣椒。冬天 冬至的时候,在那个节令,来人就可以喝,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