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说“木叶”》课件(2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说“木叶”》课件(2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ppt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统编版下册 林 庚,说“木叶”,诗词导入:,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陶渊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刘禹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张惠言,望月怀远,或思念亲人 ,或孤寂难返,或落寞惆怅,暗含有月圆人不圆的愁绪。由此可知,在我们古典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2、不少像月这样的意象,由于表达的感情和使用范围的稳定,形成了固定的审美习惯,是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学过“木叶”,相信大家更会了解这个道理。,学习目标:,1锻炼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 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走近作者:,林庚(1910-2006),字静希。林志钧之子。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原籍福建闽侯(今
3、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林庚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返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院系大调整,改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野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
4、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2006年10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林庚父亲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林志钧,字宰平,沈从文称其在文学、法政、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金岳霖、张中行、吴小如均为其弟子。,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恽( ) 灼灼( ) 寒砧( ) 窸窣( ) 筌( ) 冉冉( ) 翩翩( ) 征戍( ),明确:yn zhu zhn x s qun rn pin sh,辨析下列近义词,选择最恰当的填空。,(1)钟爱 喜爱 陈赓大将军当年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就连他最_的女儿穿的都是带补丁的衣服。 这时候的小鱼是最相开心的,它们互追逐着,不时在水草中玩起捉迷藏的游戏,就像一个个调
5、皮的孩子,真是惹人_。 (2)飘零 飘落 无数的星辰亮起,在天空写下你的名字,当雪花_时,就能将我的思念与祝福传送给你。 今天,我是一片在天空中孤独_的枯叶,不知会落到谁家庭院。,明确:,(1)钟爱 喜爱 解析: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爱的程度较深,书面色彩更浓一些。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爱的程度较浅,口语色彩更浓一些。 (2)飘落 飘零 解析:飘零:(花、叶等)坠落;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书面色彩更浓些。飘落:飘着降下来。使用对象范围较广。,迅速浏览1至3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四个问题。,明确: 1、“木叶”是什么为什么? 2、诗词中多见“树”或“
6、叶”而很少见“树叶”? 3、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 4、为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不用“木叶”而用“落木”?,这些诗句中,出现“树”或“叶”的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 明确:就是“树叶”。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 “木叶”和“树叶”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根据在第5段) 明确:不一样。木叶:疏朗。树叶:繁密浓荫。,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
7、是什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引2: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木叶”所处的季节,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木叶”就是“落叶”,可又发现诗歌中有用“落叶”的,也有用“木叶”的,“木叶”与“落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提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木叶”、“落叶”、 “黄叶”、“落木”带
8、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则代表着疏朗和空阔的意境。,“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明确: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木”不但容易让人想起树干,而且还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他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不湿润的。,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
9、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明确: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可谓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是因其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根据上面分析,小组讨论,可从特征、意味、适用场合等方面结合课文找出“树”与“木”的不同,并填写下表。,明确:,思考:作者林庚既是诗人又是学者,难道写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说“
10、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丰富的意蕴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蕴。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草”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我们来体味古诗中的“月”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