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剖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剖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莲花小学雷建兵摘要:兴趣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特别要善于用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社会生活环境、数学学习的成功感,结合数学学科本身的内在力量和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关键词:兴趣;实际;情境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2、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作为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教师主导一、教师主导1 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师生感情融洽,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师生情感的融洽,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只有在爱的氛围中,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如果学生喜欢你这个数学老师,往往就会爱上你的数学课,即所谓亲其
3、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即使遇到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调皮等不良现象,或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教师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安详和善地对待学生,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建立起来的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就能转化为学生的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积极探索,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对新的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
4、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用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1 1)巧妙导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巧妙导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生性好奇、好动,喜欢动脑筋。根据儿童的这一心里特征,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语,引入新课,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老师说:“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老师出示了如下题目:3+3+3,7+7+7+7+7,8+8+8+8+8(100 个 8)。看了
5、题目以后,小朋友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去,正在兴致勃勃的把数字一个一个的加,老师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小朋友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很奇怪。这时老师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会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正是这一举措,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乘法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2 2)设置悬念,培养学生兴趣)设置悬念,培养学生兴趣悬念可以触发学生的求知动机,集中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迫切期待的教学魅力。如
6、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先让学生计算5/13+6/13、1/15+4/15、5/14-3/14,再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接着出示 1/2+1/3,师:“这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吗?对于这种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我们又如何计算呢?”这样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有迫切的心情。(3 3)运用变化技能,发展学习兴趣)运用变化技能,发展学习兴趣运用变化技能的目的,在于创造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刺激学生对某一课题的兴趣,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例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通过举实例让学生试着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生回答:“用三条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教师提高声音
7、追问:“由三条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吗?再仔细想一想。”教师提高声音发问是暗示学生回答得不严密,还需仔细推敲。经过一阵思考后,终于有一名学生回答:“由三条线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教师用略低的声音说:“你答的太好了。”表达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赞许。这里教师也可用充满激情的稍高的声音问:“他答得好不好?”学生会自然说好,而且情不自禁地鼓掌,使答对的学生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其余的学生也明确怎样回答是最好的。(4 4)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8、,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5 5)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有矛盾才会有进步,
9、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然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师出示这样的道题:某水果店运来 600 个西瓜,300 个大的,300 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一元卖 2 个,小的一元卖 3 个,结果可以买 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价钱也没变,小张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许挑,平均每元钱可以买两个半个,每个 4 角钱。卖完西瓜后一算,只卖了 240 元,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卖 10 元呢?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讨论分析
10、,不难知道:两个西瓜价钱的平均数和每元钱卖的西瓜并不是一回事。(6 6)在教学中重视操作)在教学中重视操作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识是从操作开始的。在教学中,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通过摆一摆、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学到新知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让学生先画一个三角形,再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这样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7 7)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认识又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且儿童的学习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玩”是
11、孩子的天性,更何况是在上课时间玩。“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可见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不是单一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及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发展学习的兴趣,才能使所有的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和知识。设置悬念、讲故事等方法都可以用来创设学习情境,对刺激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启迪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导入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
12、生活实践经验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参与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在教学中要尽量使那些抽象的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创设游戏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的设置,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入,只能是表面的形式,同样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过深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望而生畏,知难而返,会使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一个数学问题的提出,直
13、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问题的设置上要多下功夫,尽量使一个枯燥乏味的问题成为学生乐于接受、乐于解决、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尽量让提出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二、学生主体二、学生主体1 1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强化竞争意识。好胜心也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在学习中往往争强好胜,成为“优胜者”是他们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尽量把竞争意识引入到教学中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可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低年级的“开火车”口算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勇夺小红花”等等,通过
14、比一比谁的解法妙,赛一赛谁的得分高,调动学生动手动脑,踊跃参与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低年级儿童学习数学的动机主要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联系,如希望算得对、算得快,老师就可以通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等计算活动激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就采用“比一比”“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等直观、具体的事物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力争做到讲在实处、练的扎实、学的活跃,使他们处在兴奋、热烈、不断追求、你追我赶的气氛中学习。中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学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初步懂得现在学习掌握的知识与将来生活、工作的联系。老师在教学中注意
15、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亲自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作用,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一切离不开数学。活动的本身和学习目的的逐步明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和教学,整个班级出现了我要学的良好学习风气。2 2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并激发了学习兴趣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应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其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的、宽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趣味化,实践化。例如,在低年级组织全班性的数学表演会,通过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做数
16、学游戏等活动,发展学习兴趣;在中、高年级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小常识,出数学墙报等活动。这样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得到发展。3 3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
17、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教师的责任在于: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相机鼓励、诱导点拨、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
18、,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三、数学学科三、数学学科1 1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唤起学习兴趣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唤起学习兴趣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潜在的吸引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如在教学20 以内个数的认识时,一位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华的前面有 5 个同学,后面有 8 个同学,这一
19、队一共有多少同学?让学生解答,结果学生们不假思索的告诉我:5+8=13(个)。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神气的神态,我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兔妈妈带小兔们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天黑了,兔妈妈让小兔们把队伍整理好准备回家。她认认真真的数了数,大吃一惊:“不好,丢了一只小兔”。她又仔仔细细数了一次,小兔却一只都没少。为什么 14 只兔子变成了 13 只呢?这时学生们顿有所悟,边笑边喊:“兔妈妈把自己都忘了数了。”也正是此时,学生们马上意识到刚才那道题存在的错误。纷纷表示怎么把小华给忘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数学内容,当然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此外,还可以组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算,一题多编等活
20、动,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深刻的兴趣。2 2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习兴趣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参考文献:1金成梁.精彩课堂实施对话小学数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2吕世虎,萧鸿民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14-07-02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