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32张).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08144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3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32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32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32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32张).ppt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鉴赏诗歌形象,古代诗歌鉴赏,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1)什么形象(特点); (2)塑造的方法; (3)形象的意义。,如何鉴赏诗歌形象?,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

2、”,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高雅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从侧面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常见艺术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清高孤傲的形象。 如柳宗元、李白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对国势衰微的担忧、对百姓的同情)的形象。 如陆游、辛弃疾、杜甫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3、,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超脱尘世、归隐田园(淡泊名利,闲适恬淡)的隐者形象。 如王维、常建、陶渊明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辛弃疾、陈子昂等。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悲壮豪迈;报国建功、英勇无畏、献身边塞的形象。 如岳飞和辛弃疾的许

4、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满江红、破阵子。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6厌恶战争,反对征伐,忧国忧民,讽谏时政的形象。 如岑参、高适、李颀等,杜甫的兵车行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韦庄则常讽谏时政。,8爱恨情长,缠绵忧怨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7依依不舍、别后思念,思乡怀亲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

5、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赏析诗歌的人物形象,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试作分析。,从形(外貌、动作、)上刻画,“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神(心理)的角度刻画,“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6、。,2,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3,通用环境、景物等烘托人物形。,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如何刻画陆鸿渐这个人物形象?请分析。,前四句通过景物描写,突出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不以尘世为念。最后两句侧面烘托,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刻画一个寄情山水、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形象。 4.通过侧面衬托,写其他人突出人物形象。,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

7、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刻画人物肖像、动作,如“乌角巾”“园收芋粟”“相送柴门”等,表现锦里先生是一个家境贫寒、但热情诚恳的清寒隐士。侧面衬托,虽然境况不富裕,但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热情好客。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他家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可见他生活和谐、宁静,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二、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情感。,鉴赏此类

8、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考点:1、景色特点(结合诗句分析):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写景特点:角度(方面)、手法 3、写景作用:景情关系,一般作用 。,一,诗中赏画(景物特点有时也指意境) 欣赏诗的画面美,要展开想象和联想,概括景物的特点(有时也称为意境): 凄凉、冷清;萧瑟、悲凉;清幽,冷寂静谧、恬静;清新、明快;轻快、和谐、生机勃勃;秀美;瑰丽,壮观;雄浑壮阔、空旷悠远。,注意:结合诗句分析,如梦令 【清】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9、【注】此词是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扈从圣驾东巡时所作。解道:知道。 19首句描绘了怎样的塞外风光?渲染了怎样的氛围?4 入夜,万帐穹庐中,将士沉醉,悄然无声;野旷天低,词人醉眼朦胧,看星影重叠,摇摇欲坠,一静一动,描绘了塞外雄浑壮阔、空旷悠远的景色,渲染了一种静谧、凄清、苍凉的氛围。,二,画中品诗(写景特点:角度、手法),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在画中”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描写角度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着手: 一、画面色彩:斑斓,绚丽,明丽,富有生机 二、动静:动静结合,以动(声)衬静,化静为动 三、不同感官(视、听、嗅、味、触等), 四、远近方位:远近,高低,俯仰,上下

10、等 五、正面侧面:直接,间接 六、虚实结合:实写,虚写(想象) (二)、艺术手法,(一)描写角度,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问题:诗中景物有何特点?写景有何特色?,特点:景物明丽清新,生机勃勃。 赏析: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视野阔大,视角丰富,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一二句中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写景,色彩鲜明,画面感强;一二句是动景描写,三四句是静景描写,画面动静结合,使人产生深远的联想;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首句“鸣”为听觉,后几句为视觉,给人以强烈震撼。,(2015浙江) 木兰花

11、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上片从正面(直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下片从侧面描写听者的感受、音乐的效果等。上片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描写优美的旋律;下片运用典故、想象、景色渲染

12、等手法描写音乐带给人的美妙感受。,三,写景作用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语结情,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即赋予了诗人情感的景物;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意象+情感=意境。,1、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方法: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柳”表示离别或思乡。,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1、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思亲的代名词。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2、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

13、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赋予了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3、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所以松柏象征着坚贞和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4、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5、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莲”也指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6、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7、杜鹃鸟

14、 古诗中的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也引起游子思乡的无限感慨。,8、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愁绪。,9、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10、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后来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11、梅子,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2、竹 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清高。,13、长亭、南浦 送别之意。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5、。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短篷南浦云,疏柳断桥烟 14、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奸邪势力 15、鸳鸯 指恩爱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也有诗词用鸳鸯反衬人的别离。 16、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17、双燕:多用燕子双飞反衬人的孤单惆怅。,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1)在这首词中,诗人借 抒发 。,(2)作者在这首词中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16、 上片借杜鹃鸟抒情,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不如归去”入手,表达出思乡之情。将杜鹃的殷勤与流莺“取次飞”进行对比,衬托词人内心的思归之情。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杜鹃,思乡之情,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食。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问:“落叶满空山”的景象有何特点和作用?,特点:“落叶满空山”,秋风萧瑟,落叶满山,杳无人迹,萧索而凄清的环境。 作用:渲染气氛,以哀景写哀情,“落叶满空山” 营造了情韵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烘托出人物内心的落寞和惆怅;借景抒情,看到萧瑟的秋景,诗人想

17、到朋友修行的清苦,表达对朋友的深切的关怀,无以慰藉的惆怅。,作用2:渲染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情感(形象)。,水调歌头沧浪亭 (宋)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注】沧浪亭,苏舜钦得罪免官,隐于苏州,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19.简析上阕中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描写了太湖山水烟雾迷蒙、扁舟归晚和落日风雨等凄清寂静的景象。以眼中实景渲染了全词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景物描写烘托了作者的

18、迷惘惆怅心境。景物及其意蕴的丰富性,为下阙的抒情议论作了铺垫。,写景作用3:可结合现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考,如机构上承上启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等。,方法:抓画面,激起联想与想象,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2、借助意象,品味意境(画面)。,诗歌创设了怎么的意境?,南乡子 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1)开篇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来营造出 的意境,运用 (手法),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愁。,词作前三句用烟雨、落花、鹧鸪啼叫渲染凄凉气氛,暗示旅途

19、艰辛;“远客”“野渡”暗示路途遥远,水路难行;末句含蓄写出潮退了,无法行舟,天晚了,时间来不及的苦楚,强化了思乡之情。,(2)这首词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词人思乡而不得归的处境,请简要分析。,凄凉,情景交融,三、鉴赏诗歌的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分析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七言绝句 / 淡雅、朴素、高洁,(1)

20、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诗,表现了墨梅 的特点。,(2)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诗人借墨梅的淡雅、朴素、不求人夸,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纯洁操守;借墨梅把清香留在人间表达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注:1,咏物言志之物象有临时象征意义,不能等同于意象;2,勿将物之特点与诗人品格混为一谈,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这是一首 诗,描写了“小松” 的特点。,咏物 / 生命力顽强、由小而大、从平凡到超群,2、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以“松”写人,用“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但自强不息而终能成就大业;时人不认识小松是凌云之才,等到小松成才才认出来,诗人借此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无知。,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咏物 / 威武雄健,驰骋疆场、渴望大显身手,(2)这首诗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战马威武雄健、驰骋疆场的形象,抒写了自己渴望投身边塞、建功立业的抱负;“何当”充满期待和无奈之感,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1)这是一首 诗,塑造了骏马 的艺术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