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课时)教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课时)教案(5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概述生物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二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训练。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2.认同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 神,养成理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1.阐明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师生活动内容及过程)设计意图、教学策略和媒体组织教学导言
2、(5分钟)讲授新知识(34-36分钟)IV巩固新知识(4-6分钟) 教师管理课堂,学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做好上课的准备。 教师复习上节课的相关内容即自由组合的现象以及相应的解释。教师通过提问:那么自由组合这种现象能否作为生物遗传规律?它又包含了哪些内容呢?导入新课。第一阶段:归纳推理自由组合定律 回顾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教师向学生阐明选取豌豆七对相对性状中的任意两对性状进行杂交,结果都是一样出现9:3:3:1的分离比。由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介绍到其他植物(水稻)和动物(奶牛)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都出现自由组合现象,从而归纳推理出生物性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
3、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第二阶段: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科学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回顾山柳菊和豌豆的特点,对比山柳菊和豌豆的特点,结合课本p11页思考与讨论的问题1,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豌豆优点有:(1) 遗传背景简单,豌豆严格自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子。(2) 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3) 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4) 生长周期短,后代数量多。并且将豌豆和山柳菊对比分析得出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失败的原因:(1) 当时没有人知道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
4、行无性生殖。(2) 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3) 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有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科学性,从而体现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2、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回顾孟德尔从一对性状到多对性状的研究 ,解释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为如果研究n对相对性状,将会有2n个性状组合,结果数量庞很难统计,也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规律。但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研究,孟德尔实验发现不只是高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F1代全为显性,F2代出现分离比,其他六对相对性状的结果都是如此,因此发现遗传定
5、律。结合课本P11的思考与讨论题的问题2,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的讨论结果,师生归纳得出科学研究方法需要从简单到复杂,由单因素至多因素。使得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方面得到提升。3、 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回顾孟德尔分离现象的发现过程,通过书P4的表格可以看出F2中都出现3:1性状分离比,且进一步研究出F2代性状出现1:2:1的比例,通过这些共同点提出以下问题:(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有相互影响,互相干扰吗?(2)控制不同性状的单个遗传因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吗?学生回答以上问题:(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
6、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引导学生概括得出一般动物、植物的生物遗传符合分离定律。结合课本p11页的思考与讨论的问题3,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结果,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孟德尔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依赖于统计学的正确运用。进一步分析总结出孟德尔实验的创新性:首次将统计学分析运用到生物研究当中,说明科学探究需要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同时使得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方面得到提升。4、 归纳假说演绎法的流程指导学生回顾孟德尔测交实验和假说演绎法的内容,提问:孟德尔预测的实验是什么?学生回答:测交实验。教师解释测交实验的本质:测交实验就是将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测交实验的作用是
7、检验F1代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结合课本p11页思考与讨论题的问题4,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的讨论结果,从而使学生领悟出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验证的科学性。 假说演绎法的流程包括四部分: (1)发现问题: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2)提出假说:以实验现象为依据,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 (3)验证假说: 演绎推理:自圆其说和预测新实验; 实施测交实验,验证是否和预期相符; (4)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得出定律。5、 科学精神与态度的训练指导学生思考课本p11的思考与讨论题的问题5,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归纳总结得出孟德尔具备: (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 (2)严
8、谨的科学态度; (3)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 (4)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6、 总结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师总结: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 严谨的科学思维运用数学的统计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 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第三阶段: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的大致过程如下:(1)1866年,孟德尔将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发表,却未引起重视。(2)1900年,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孟德尔提出的理论的重要意义。(3)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命名“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4)后人提出了等位基因的概念
9、。 通过豌豆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引导学生说出表现型的概念: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通过高、矮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Dd和dd,引导学生说出基因型的概念: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以及等位基因的概念: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随着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在发现,基因的本质和作用原理称为遗传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使人们对生物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活动的本质,并且为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后世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教师通过练习来回顾和总结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规律的学习。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且在内容上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设计意图:
10、通过豌豆的特例,推出一般动物和一般植物都出现自由组合现象,得出该现象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从而得出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指导读书p9-11教 具: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正确的实验材料的选择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指导读书p113讨论法教 具: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指导读书p113讨论法教 具: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设计意图:复习分离定律的概念,训练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指导读书p113讨论法教 具: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测交实验的巧妙。养成严谨
11、的科学研究态度。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指导读书p113讨论法教 具: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设计意图:使学生认同并学习孟德尔的科学精神。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指导读书p113讨论法教 具: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设计意图: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过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指导读书p12教 具: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同步练习1、番茄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用紫茎马铃薯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F1表现型一致。取F1与某番茄杂交,其后代的4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113,则某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b aa
12、Bb AaBB Aabb A B C或 D或2、各亲本的杂交组合中,都属于杂合体,且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ABBDDBbDd BBbDDBBDd CBBDdBBdd DbbDdbbdd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表明,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控制性状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 B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了改变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发生了重新组合D新产生了控制与亲本不同性状的基因4、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后,可形成的卵细胞基因型种类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5、将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玉米杂交,按基
13、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 A1/8 B1/4 C1/2 D1/166、长翅红眼(VVSS)与残翅墨眼(vvss)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红眼,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在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体占F2总数的几分之几 A1/2 B1/4 C3/8 D7/16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和aabb的个体杂交,F2代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总数 A1/8 B5/8 C3/4 D1/21、D2、B3、C4、A5、A6、B7、B-第 6 页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遗传与进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