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下水环境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一)溶质在地下水中运移的弥散理论图4-4 各向同性、一维均匀流场中示踪剂扩散示意图(a)连续供应示踪剂 (b)瞬时点源溶质在地下水中运移的数学模型是以水动力弥散理论为基础的。溶质是指可以溶解在地下水中的各种物质。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输运是以运动的流体为媒介的,而流体的运动又是在几何结构非常复杂的孔隙空间中进行的。因而,溶质在地下水中的分布受地下水的流动特征、多孔介质的结构特征、溶质本身的化学特性及其与多孔介质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水动力弥散理论主要研究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机理。定量地描述可溶混流体彼此之间相互驱替的过程,以及溶质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通过
2、下述两个例子,可以在宏观上了解水动力弥散现象的基本特征。1、设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水流沿x方向均匀流动,含水层中的示踪剂物质起始浓度C0均匀分布。若在一钻孔中瞬时注入浓度为Ci的示踪剂,在钻孔下游就会发现示踪物质不仅随水流一起运动,而且逐渐分散开来,超出了按平均实际流速所预计到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示踪剂占据的范围越来越大。示踪物质不仅有沿流动方向的纵向扩展,还有垂直水流方向的横向扩散。不同时刻示踪剂浓度的分布见图4-4。图4-5 一维驱替的穿透曲线2、考虑均质砂柱中饱和的水流运动。设在某一瞬时t0,用含有示踪剂浓度为C0的溶液去驱替砂柱中原来的溶液。在砂柱末端测量示踪剂的浓度变化C(t),
3、绘制示踪剂相对浓度C(t)/ C0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见图4-5),并称之为穿透曲线。若不存在弥散现象,那么穿透曲线应如图4-5中虚线所示的形式,即有一个以平均流速移运的直立锋面。但实际观测到的曲线都具有图4-5中实线所示的形式。穿透曲线呈S形,在两种不同浓度的流体之间存在着一个不断加宽的过渡带。由此可见,在流动过程中示踪剂物质要逐渐扩展并不断地占有流动区域越来越大的部分。就宏观扩展而言,示踪剂占据了超出按平均流速所应分布的范围;就微观的扩展而言,是由于携带不同浓度溶质的流体质点微观流速的差异使溶质逐步混合,过渡带逐渐扩展,浓度趋于平均。这是一个不稳定的、不可逆转的过程。就是说,这一过程是随时
4、间变化的,而并不能用逆转流动来返回到示踪剂分布的原始状态。水动力弥散是大量的单个溶质质点通过孔隙的实际运移与发生在孔隙中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现象的宏观反映。通常,造成弥散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流体的流动、多孔介质复杂的微观结构、分子扩散、流体性质的变化(如密度和粘度变化对流速分布的影响)、液相和固相间的相互作用、溶质本身的物理化学作用等。但其中主要是机械弥散和分子扩散这两种物质运移过程同时作用的结果。实际上,机械弥散和分子扩散是同时存在的,两个过程之间的划分完全是人为的。当溶质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机械弥散和分子扩散以不可分割的形式共同起作用,两者的综合结果称为水动力弥散。当流速较大时,机械弥散在水动力
5、弥散中起主要作用,这是常见的情况;当流速很小时,分子扩散作用在水动力弥散中的地位变得更重要。显然,机械弥散和分子扩散都会使溶质既在平均流速方向扩散又沿垂直于平均流速的方向扩散。前者称为纵向弥散,后者称为横向弥散。(二)溶质运移方程由物理学的知识可知,溶质在自由溶液中的扩散服从Fick定律。该定律表明: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溶质的质量与该面积上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即 (4-14)式中 溶质在自由溶液中的扩散通量;溶质在自由溶液中的扩散系数,为与溶质类型、温度等因素有关的系数,当浓度较低时,可认为与浓度无关。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梯度;理论和实验研究证明,在多孔介质中,溶质的扩散也可用Fick定律表示。
6、考虑到固体颗粒的存在,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通量可以表示为 (4-15)式中 为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通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多孔介质的溶质质量。土壤体积含水率,对于饱和土壤即为土壤孔隙度;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常称为有效扩散系数;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在均质各向同性非饱和介质中,溶质运移的基本方程可以描述为 (4-16)上式左端项表示单位体积多孔介质中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右端第一项为弥散项,表示在水动力弥散作用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多孔介质中溶质质量的变化;右端第二项为对流项,表示在对流作用下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多孔质中溶质质量的变化;第三项为源汇项,表示除对流和弥散作用外的各种
7、物理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单位体积多孔介质内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表示变量的散度。式(4-16)称为水动力弥散方程,或称对流弥散方程。在图(4-4)描述的流场中,式(4-16)可写为 (4-17)式中:污染物在液相中浓度; 方向的平均流速;有效扩散系数;源汇项的污染物浓度;单位体积的源汇项的体积流速;有效孔隙度;N个不同的反应中第k个反应的溶解污染物的产率。(三)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上述水动力弥散方程描述了溶质在多孔介质运动过程中的质量守恒,但要确定一个水动力弥散问题的解,即求得研究区域内的浓度分布C,还需具备以下条件:a、空间区域和时间区域0,T,即确定出问题的研究时空范围;b、给出研究区域内的所
8、有水流运动参数和溶质运移参数,如多孔介质的有效扩散系数(Dij)、纵向弥散度(L)、横向弥散度(T)等;c、定解条件,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1、初始条件是指在初始时刻t=0时研究区域内各点上的浓度分布 (4-18)2、边界条件通常是指在研究区域的边界线上溶质浓度或浓度通量的变化情况。下面为几种常见的水动力弥散问题的边界条件。若在边界处,溶质浓度已知为,则边界条件称为已知浓度边界或称类边界,可表示为 : (4-19)对于边界流速比较大的已知浓度的入渗问题,经常可以表达为这类边界条件。若在边界处,已知浓度梯度,称为类边界,即: (4-20)式中:q是已知函数,ni是方向余玄,当多孔介质的外界为隔
9、水、隔溶质的不透水岩体时,通过边界的流量与溶质通量都为0。此时q=0。若给定边界上的浓度及梯度,称为混合边界或称类边界,即: (4-21)式中,g为已知函数。左侧第一项为弥散通量,第二项为对流通量。(四)溶质运移方程的求解方法及其应用由溶质运移方程(4-17)、初始条件(4-18)和边界条件(4-19、20、21)确定的定解问题,可以求得解析解,用于溶质在均匀一维流场中的扩散预测。但这种理想的水流在自然界中很少存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中的饱和二维流来概化实际上为三维运动的地下水模型,再考虑到复杂的边界条件,对于实际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其定解问题非常复杂,解析解求取非常困难。1、
10、解析解下面介绍一个适用于承压含水层中一维稳定流二维水动力弥散平面连续点源问题的解析解,供参考使用。 (4-22)式中:x,y计算点处的坐标位置; t时间,d; C(x,y,t)t时刻点x,y处的示踪剂浓度,mg/L; M承压含水层的厚度,m; mt单位时间注入示踪剂的质量,kg/d; u水流速度,m/d; n有效孔隙度,无量纲; DL纵向弥散系数,m2/d;DT横向弥散系数,m2/d; 第二类零阶修正贝塞尔函数(查表); 第一类越流系数井函数(查表);2、数值解实际工作中常采用有限差分或有限单元等数值解法解决这些问题。溶质运移问题数值解法的基本思路是把连续的问题离散化,将描述溶质运移的偏微分方
11、程式(4-17)用一组线性方程来代替,把相应线性方程组的解作为原问题的近似解。其优点是易于处理非均质问题和具有复杂边界形状的问题。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批非常有影响的地下水模拟软件,如MODFLOW、visual MODFLOW、MT3D、MODPATH、FEFLOW等,这些软件解决了以往工作中复杂的数学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减轻了研究人员的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成为未来地下水研究的一个技术手段。其中,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开发的MODFLOW和德国WASY公司开发的FEFLOW分别为有限差分法和有
12、限元法模拟地下水运动的代表。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地下水环境评价都是通过建立水质模型来实现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1)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根据所要考察的实际水文地质问题确定所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进而对预计的研究成果精度提出恰当的要求。(2)收集资料与野外调查 明确水质模型的范围,对区域地质背景、水文地质背景进行调查,查明含水介质条件、地下水流动条件和研究区的边界条件三方面内容。收集研究区内的地层、岩性、构造、第四纪地质及地貌资料;收集区内地表水体相关资料,包括河流的流速、流量、含砂(泥)量、河床淤积速度,地表水的水位、水质、蓄水量及其渗漏补给地下水量;收集区域土壤、植被、农作物相关资料,分析包气带水的
13、运移特征及其水质特征;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储存和排泄条件,分析地下水水动力、水化学特征及含水层富水性变化规律;分析区域大气降水和蒸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降水入渗条件;分析区内水循环特征,分析大气降水、地表水、包气带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特征及其水均衡要素。在此基础上查明含水层(目的层)系统的结构及其内部水量分配条件、含水层系统裸露区的入渗条件、含水层系统垂向水量交换条件和侧向水量交换条件、地下水在不同时期(枯、平、丰水期)和不同开采条件下的渗透水流状态以及地下水在天然状态和开采条件下的水均衡条件、地下水水化学背景、地下水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等。根据所收集的现有资料,对模型所含的参数和定解条
14、件进行初步的分析,明确还需为获取必要信息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和设计出为获得这些参数和条件所必须进行的勘探和试验,包括需要增加的钻探工作量、抽水试验或野外弥散试验的布置,室内水质分析等。(3)选择模型 根据模型使用目的选择所需要的模型。对流-弥散模型考虑了水动力弥散的作用,能比较精确地刻画过渡带的浓度分布,比纯对流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对于时空范围大的水质问题,或对研究区的精度要求不太高时,可选用较简单的纯对流水质模型,这样就避免了因确定水动力弥散系数而带来的困难。对于局部的水质问题或者精度要求较高的水质问题,必须用对流-弥散模型,它能反映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时空分布规律。根据收集资
15、料和野外调查结果,分析计算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计算区的范围、含水层的结构及地下水流动方程的类型。如,含水系统是单层的还是多层的;含水层是承压的、无压的,还是承压-无压的;多层结构的层间水力联系是面状越流、“岩性天窗”勾通,还是两者兼有;含水层是均质结构、二元结构,还是多层非均质结构,等等。(4)现场试验 初步确定了地下水水质模型的基本类型后,经常碰到的问题是缺乏某些资料,如长期地下水位观测资料、水质统测资料、某些水文地质参数、源汇项等。水位和水质资料的缺乏可以补充观测网点,增加观测时段来收集;水文地质参数的缺乏,根据模型的要求,选用经验值或进行抽水试验、示踪剂注入的弥散试验等方法来获得。地
16、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有降雨入渗、灌溉入渗、渠系渗漏、越流补给等,主要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有侧向径流排泄、潜水蒸发排泄和人工开采,主要利用经验公式和野外调查获得。(5)模型建立 根据研究区的基本情况和收集到的资料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包括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由于不同的水质模型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需要不同的计算机程序,根据具体的数学模型选用合适的计算软件程序。但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很难用一个通用的程序来解决,我们要根据实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能符合实际的仿真模型,结合已有的水质模型程序或软件,经过适当的修改、补充,输入研究区的主要数据,得到研究区的仿真模型
17、。对流-弥散模型输入的主要数据包括:含水层的几何参数,包括边界形状、顶底板高度等。各剖分结点的初始水头与初始浓度,对于未知的结点值可通过相邻结点上有关值插值获得。源汇项:抽水井(或注水井)的位置和强度,河流、地表水体的位置及补给量,灌溉回归水的分布与强度,各污染源的位置以及各源汇项的水质等。水流方程的边界条件(如一类边界、二类边界或流量边界分布)与水质方程的边界条件(如等浓度边界)。各种水文地质参数的估计值,包括给水度、弹性给水度、渗透系数、降雨入渗系数、灌溉回归入渗系数、纵向弥散度、横向弥散度、分子扩散系数等。水位、水质动态的长期观测资料,或野外试验期间水位与水质动态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模型
18、校正。(6)模型校正及运转 将各种水文地质参数的估计值与边界条件、初始条件等各种有关数据代入水质模型中,模拟已有的污染过程,将各观测孔的计算水位值或示踪剂浓度值与实测的水位值或示踪剂浓度值之差的平方求和作为目标函数,当目标函数极小时就称模拟结果较优。要达到模拟结果较优,需要对参数进行反复修正,但必须符合水文地质的约束条件,最终得到一个能够代表该区域实际情况的水质模型。为了提高模型的仿真性与可靠性,可用其他时段的观测资料对已模拟的参数和边界条件进行检验。(7)模型预测 经过反复校正或检验后可获得一个仿真的水质模型。结合所研究问题的具体任务与目标,可操作水质模型使其运转。根据不同的条件预测水质的发
19、展趋势,提供各种趋势的效果,管理部门可通过对比各种方案的不同效果,作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地下水管理与规划的目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地下水污染过程。例7 XX炼油厂地下水石油污染模拟 1、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建立及求解分析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图4-6)和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运用Visual MODFLOW对模型进行求解,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校正,拟合程度达到模拟要求,进而为地下水流溶质运移模型的建立打下基础。1.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含水层结构概化:从含水层结构上来看,研究区为多层结构区,可分为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根据
20、实测资料,区内潜水埋深一般15m,含水层厚度一般2436m。承压含水层厚度在104112m之间,潜水及承压水之间夹有平均厚度在510m左右的粘质砂土、粉质粘土和粉砂质土弱透水层。本次研究把潜水和承压水作为计算目的层。通过分析钻孔资料和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将含水层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而局部可以视为均质。模拟区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可以概化为非稳定的三维流。研究区边界条件概化:研究区占地面积35km2。研究区四周边界定为第一类边界条件,边界水位均由地下水位长期观测资料插值获得。计算区上界面与大气接触,在该面上发生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灌溉入渗补给、渠系渗漏补给、潜水蒸发排泄等水量交换,可概化为潜水
21、面边界,下界面为承压水底界,岩性主要为粘土和粉细沙,孔隙不发育,地下水径流滞缓,与下部含水层间水量交换微弱,可概化为隔水边界。研究区源汇项概化:研究区包括承压含水层和潜水含水层。其中,潜水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灌溉入渗补给和渠系渗漏补给、侧向渗流补给。地下水消耗项主要是蒸发排泄和人工开采、侧向径流排泄。初始条件概化:结合研究区长期水位观测孔、民井(孔)的实测水位资料,绘制研究区在初始时刻的等水头线,确定初始流场。1.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根据前述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研究区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如下:(4-23)1.3 模型离散化及基础资料的给定(1)空间的离散化研究范围是一个规则的矩形
22、区域,长宽=7000m5000m,共35km2。将研究区平面上分为88行98列,每个单元长宽都是11m,垂向上剖分为3层,其中潜水含水层1层,弱透水层1层,承压含水层1层,地形高程以散列点的形式输入到模型中,然后运用Kriging插值法进行赋值。(2)时间的离散化选取2008年1月1日为模拟的起始时间,2008年12月31日为模拟的终止时间。每个月为一个应力期,应力期内每三天作为一个时间步长,严格控制每次迭代的误差。在每个应力期保持含水层补给和排泄强度不变。(3)初始条件的输入初始水位采用2008年1月统测的分层观测水位,将实测水位以散列点的形式输入到模型中,然后利用Kriging插值即可得到
23、每一层各节点的初始水位值,从而得到研究区数值模拟的初始流场,其中弱透水层的初始水位取上下两个含水层水位的算术平均值。(4)边界条件的输入研究区四周边界都概化为第一类边界条件,每个月中旬的水位值作为水位观测值输入到Visual MODFLOW中。(5)水文地质参数的初值本次数值模拟所涉及的水文地质参数包括潜水含水层、弱透水层及承压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潜水的给水度、承压水的弹性释水率。本次工作中,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结合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将以上资料所得参数输入到地下水流模型中。(6)源汇项的处理潜水的补给来源包括、降雨入渗补给、灌溉入渗补给和渠系渗漏补给,其中侧向径流补给和
24、渠系渗漏补给占主导地位。研究区地下水排泄方式包括侧向径流排泄、潜水蒸发排泄和人工开采。承压水在天然状态下的补给来源主要是接受潜水的越流补给、区外的侧向径流补给,人工开采是其主要的排泄方式。潜水对承压水的越流补给属于含水层内部的水量交换,不作为源汇项处理。研究区内的补给和排泄按补给强度和开采强度处理,人工开采按单井开采流量计算。1.4数学模型的识别、验证(1)模型识别此次研究把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的开采量及各种水文地质资料代入模型,以各长期观测孔的观测水位与模型相应位置相同时刻的计算水位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通过调整分区参数值使二者之间的差值尽量小,并据此来判断所用水文地质参数及分
25、区是否合理。经反复调整参数,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水文地质参数。(2)模型验证通过识别后的模型基本能反映实际的地下水流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将2008年1月到2008年12月所有的开采量和水文地质资料带入模型,用全年的数据来检验所选水文地质参数是否合适。经检验,各观测孔实测水位与计算水位差值的绝对值绝大多数小于lm,如图4-7所示,表明各观测孔的水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充分验证了所取参数的合理性。同时对比2008年12月潜水和承压水的实测水位与模型计算水位,如图4-8可以看出模拟流场与实际流场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大部分地区拟合效果均较好,能够较真实地反应研究区的地下水运动特征,可以运用到地
26、下水水质模型中。2、地下水水质模型及预测通过Visual MODFLOW中的MT3DMS模块计算污染物质的运移情况,可以求出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变化规律,预测研究区污染物质在不同时刻、不同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图4-7 各观测井水位拟合图 图4-8 模拟流场与实际流场对比图2.1溶质运移数学模型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条件,采用下述的溶质运移模型。(4-24) 以上即为溶质运移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包括弥散项、对流项、吸附项及源汇项。2.2水质模型的建立水质模型是以水流模型为基础建立的,水质模型的概化与所建立的水流概念模型相符。本次水质模拟区范围、含水层结构、边界类型划分、源汇项的概化均与
27、水流概念模型相同,流体概化为不可压缩的均质流体,粘度和密度均为常数。(1)模拟因子的选择本次研究分三种不同的情况来预测研究区污染物的运移情况,在预测正常工况和突发事故的污染情况时,选择保守性示踪剂。考虑污染物质在含水层中的反应和吸附时,选择非保守性示踪剂。(2)边界条件、初始条件本次模拟主要计算炼油厂厂区和废渣场在易发生石油泄露的区域,石油污染物大面积泄露而导致的地下水污染。研究区其它地方地表及地下水中有机物含量很少,可以忽略。因此,研究区包括边界上的模拟因子初始浓度可以概化为0mg/L。研究区水质模型选定2008年1月1日作为初始时刻,初始时刻含水层中污染物的浓度为0mg/L。(3)模型参数
28、溶质运移模型所涉及的参数中含水介质的有效孔隙度(n)由试验所得n=0.23。下面将其它参数的取值作一说明。地下水渗流速度按照公式计算地下水渗流速度。计算值为0.04m/d纵向弥散系数的确定为了得到溶质运移模型需要的弥散参数,本次研究结合抽水试验进行了野外弥散实验,同时取两个场区的土样,采用一维土柱弥散实验法,进行了室内土柱弥散实验。两个弥散实验得到的纵向弥散度相差很小,潜水含水层中的纵向弥散度为1.541cm,承压含水层中的纵向弥散度为1.47cm。模型计算中用到的弥散参数是在参考了Gelhar等人关于纵向弥散度与观测尺度关系的理论基础上,根据污染场地的研究尺度得出。潜水含水层纵向弥散度选用6
29、m,承压水含水层纵向弥散度选用5.74m。其他参数选用经验值。(4)溶质运移模型的计算溶质运移模型选用VisualMODFLOW的MT3DMS模块进行计算。2.3研究区地下水石油污染物的预测以炼油厂为例,预测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情况。(1)方案介绍在现状供水量开采条件下,确定主要污染源分布位置。污染物影响范围参照苯的检出下限值0.0006mg/L作为影响范围下限值;污染超标范围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苯限值为0.0lmg/L确定。模型选择苯成品罐区和装卸栈台作为污染物泄露区,见图4-9,在泄露区的外围附近设置一组浓度观测井,用来测定不同时间泄露区附近地下水中污染物的
30、浓度变化、及污染晕的扩散范围,选择模型中心位置设定泄露区,同时,在泄露区的周围也设置了一组浓度观测井。水质模型运行时间从2008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模型计算过程需要输入弥散、对流、源汇项和吸附作用等参数。其中纵向弥散度是在弥散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研究区尺度效应的影响后确定。吸附作用参数采用经验值。此次模型计算没有考虑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反应,故不考虑反应项的影响。(2)不同时段污染物的运移情况图4-10分别表示炼油厂污染物质运移180天和365天的污染晕范围,表4-28列出了模型计算的炼油厂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范围。由于地下水天然水力坡度仅0.0015,石油污染物形成的污染晕在一年内
31、主要是向四周扩大,并未明显随地下水总体流动方向产生运移。图中外围的两根红线分别代表浓度为0.01mg/L的污染物超标范围和浓度为0.0006mg/L的污染物影响范围。如图所示,废渣场地下水在180天的时候只是受到了轻度的污染,污染物浓度值很小,中心位置的浓度为850mg/L。一年以后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运移范围进一步扩大,浓度递增显著。中心位置处不但浓度高达3900mg/L,而且范围扩大了近100倍。污染物浓度逐年线性增加,若不及时治理,污染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图4-10 不同时刻炼油厂污染晕范围图4-11和图4-12表示污染物在垂向上的运移情况,表4-29列出了不同时刻污染物在垂向上的运移情况。污
32、染物质经过180天的运移,只是在潜水的表层有少许积累,但是其影响范围却已经到达潜水含水层的中部。运移一年以后,垂向上的影响范围没有显著的增加,可是潜水表层的污染物浓度明显增加,污染物在横向和纵向上得到了积累。图4-11 不同时刻废渣场的垂向污染晕图4-12 不同时刻炼油厂的垂向污染晕(3)浓度观测值污染物泄露区周围分别设置了潜水和承压水两组浓度观测孔,用来观测示踪剂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观测孔位置分布情况见图4-13,各浓度观测值见图4-14和4-15。由于炼油厂潜水2号观测孔设置在潜水表层,3号观测孔设置在潜水中部,运移一年后,如图4-14所示,炼油厂2号观测孔中的最大浓度值为56.2 mg/L,3号观测孔中的最大浓度值仅为0.015mg/L,而承压水观测孔中的浓度最大值在110-25 mg/L。这一点完全说明了石油污染物经过一年的运移,只是在潜水含水层表层积累,并未大量向下运移。同时可以看出,由于含水介质吸附作用,地下水被污染后100天内浓度并没有显著增加。随后,在最靠近污染晕中心的炼油厂潜水2号观测井中,吸附量达到饱和,污染物的浓度成倍增加,形成了污染物在该含水层的积累。图4-13 废渣场和炼油厂浓度观测孔位置示意图图4-14 炼油厂观测孔浓度观测值图4-15 废渣场观测孔浓度观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