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4305479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研究报告#市泰山小学 晁玉平2006年3月我在#市光荣巷小学申请课题研究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2006年3月2006年7月,我们在光荣巷小学开展了前测调查,明确了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我作为课题主持人调至#市西苑小学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工作。这两所小学都是省实验小学,都从属于泉山区文教体局,具有大致相同的教学规模。在西苑小学基本完成课题研究工作。2008年8月我又调至#市泰山小学,进行课题的研究推广工作。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1)深入研究小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等,使得广大教师进一步把教学研究的视

2、角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侧重于教材分析转向侧重于学生实际水平与需求的分析,从侧重于关注整体转向关注于学生个体,提升教师教学理念,。(2)探索并形成对于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指导的策略,指导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课堂外学习的指导工作。(3)使得学校和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认真进行课外辅导是教学五认真要求之一,学校有责任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自觉探索对于小学生课堂外学习指导的方式与策略,自觉抵制借用“艺校”之名乱收费进行“辅优补差”的不良之风,提升办学品味。(4)满足不同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不同需要,使得广大学生喜爱数学,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数学

3、技能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1)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现状研究。调查分析目前小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寻求其中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找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2)小学生在学校内进行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目前,小学生的在校时间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那么,在课堂教学之外,真的就没有机会指导学生学习了吗?作为教学五认真之一的认真进行课外辅导如何落实?依据“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现状研究分析”,探索出指导小学生在学校内充分利用课后有效时间进一步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和策略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3)小学生在学校外进行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各种数学课外辅导读物对于小学生而言究竟有多大的作用?期待提高数学成绩的“后进生”们如何在校外进行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对于数学有浓厚兴趣的“特长生”们接受的“奥数”训练满足他们对数学的渴望了吗?依据“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现状研究分析”,探索出指导学生在校外进一步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学习研究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同样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4)促进教师进行课外辅导工作的机制研究。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愈来愈多的教师,用单位时间来界定自己的工作量,如何形成促进教师积极自觉地进行课外的个别辅导工作的机制是该课题研究的必要内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拟定

5、为以下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8月)。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搜集资料,进行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工作。(2)研究阶段:(2006年9月2007年1月)。根据实施计划进行课题演剧,分期进行各类研讨活动,研究对小学生进行课堂外数学学习指导的策略,探索促进教师进行课外个别辅导工作的机制,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进一步奠定基础。(3)总结阶段:(2007年2月2007年6月)。整理资料,对于本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第一节阶段具体研究工作如下:为了深入研究小学生在课堂外进

6、行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为了探寻有效进行数学学习辅导的方式、方法和策略于2006年6月,我课题组向我校数学教师随机发放10份调查问卷,向我校五年级学生发放20份调查问卷。试卷数量不多,但是足以说明问题。100%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其中有40%的老师判断出通常情况下班里只有80%以下的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可见,从老师这方面来说进行课外辅导的必要毋庸置疑。那么老师们是否都喜欢又报酬的周日的辅导呢?从调查结果来看,没有一位教师喜欢周日的辅导班,他们喜欢的是课后的及时辅导和放学后的集中辅导。有50%的老师出现占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时间的现象。可见对于学生的辅导策略急需本课题

7、的深入研究。而且,100%的教师的辅导时间喜欢用在课堂上没有学会的学生身上,没有一位教师喜欢把时间用在学余力的孩子身上。这种状况,怎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再看教师使用练习册的情况,在10位被调查教师中有20%的人使用了两套以上的练习册,40%的教师是用了两套练习册,有50%的教师使用了一套练习册,没有一位教师不使用练习册的。学生的学业负担如何减轻? 再来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完全听懂数学课上的内容,有40%的学生能够在课内完成课堂作业。可见多数学生需要教师进行相关学习内容的进一步辅导。从学生所报辅导班的情况来看,有40%的学生参加的都是教材同步辅导班,有10%的

8、学生没有报任何辅导班,有50%的学生喜欢小数报之类的提高班。这50%的学生目前只有靠花钱来满足自己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了。在课内产生疑问的同学,有25%的同学会向教师请教,有75%的同学都选择了和同学讨论及其它方法。在家里遇到难题的同学100%的都采取了向家长请教或其它办法,没有一人会向教师请教。可见,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太少了。这也为教师了解学生造成了障碍。那么学生喜欢利用什么时间向教师请教呢?5%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请教老师,5%的学生喜欢放学后请教老师,90%的学生都喜欢在课间请教老师。有70%的学生表示喜欢每周三放学后的集中辅导时间,有20% 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这一辅导时间,25%的学

9、生对此说不清楚。以上调查清有力的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它对于我课题组的教师如何采取辅导策略是一个有力的指导,对于我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也是一个有力的指导。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在西苑小学,重点开展了两项研究工作:一是以所带班级为单位,研究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指导的策略;二是以本学校为单位,研究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指导的策略。这段时间我所教班级为一年级5班。面对一年级的新生,我进行了前测调查,调查结果如下:96%的学生已经能够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近50%的学生能够正确进行2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这说明本学期的知识点,对于一年级新生并不陌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自

10、主的良好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呢?除了在课堂上下功夫外,我还进行了课外辅导研究。我采取的方法并不复杂,那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预习,鼓励家长由扶到放。现行教科书和现有的许多练习册,可读性强,学生在学期开始独立阅读数学书或是数学练习册,完成相应练习比较困难,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解释题意。慢慢的学生能够自己看懂题意了,家长就绝对不能在“多管闲事”了。所以期中考试之后,我就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慢慢的不再“陪读”,除非孩子确实有弄不懂的地方可以主动找家长询问,否则家长就不要在主动检查孩子的作业。孩子作业质量的好坏由第二天老师给予评价,让孩子逐步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另外,我

11、鼓励孩子主动预习,鼓励孩子比一比谁的数学书做得快,表扬那些很早就把数学书全部完成的同学。我不怕他们在提前完成数学书的过程中出错,不怕他们因为预习而产生差异,也不怕因此课堂教学不能整齐划一,因为他们能够独立自主的尝试完成阅读数学读物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要知道,目前为止,成人难以完成自学的科目除了外语就是数学!经过调查,目前,我班有60%的学生能够独立阅读、自学数学课本。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知识分为四大块:数与代数,空间图形,概率与统计,综合运用。作为小学数学教材,其内容必然涉及有理数的四则计算,简单的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至于应用,也是小学数学教材极为重视的一块,只是呈现的方式有所改变,与

12、现实的联系程度更加密切而已,其侧重点基本上还是常见的数量关系。近年来,小学数学教材又特别重视渗透代数知识,对与概率和统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至于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史识,虽然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但是力度不够。因为,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无一不是以知识为系统的,也必然是以知识为系统的。而数学思想方法离不开数学基础知识。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开展数学活动,这种活动不能以知识技能为系统,要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准则。这就使人想到当今社会上风行的奥数。“奥数辅导”好不好,目前社会争论狠激烈。我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只要不以强化练习去应考,“奥数

13、”内容就会魅力四射!下面是我在六年级上的一节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实况:一、 小小数学发布会师问:同学们,你想成为数学家吗?生答:想。师叙述:匈牙利著名数学家路莎彼得曾经在她的名著无穷的玩艺一书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和一个空水壶,你该怎样烧开水呢?”生答:往壶里装满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在煤气灶上。师叙述:数学家又追问:“如果水壶中已经盛满了水,其他情况不变,那你又该怎样烧开水呢?”学生开始议论,教师指名回答。学生甲: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在煤气灶上。教师微笑着摇摇头。学生乙:把水壶中的水倒掉,再往壶里装满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在煤气灶上。师评:非常好,数学家路莎彼得

14、所要的回答就是这样的。她说:“倒掉壶中的水,再声称已经把后一问题转化为先前回答过的问题就可以了。”把一个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途径进行转化,归结为已经解决的或易解决的问题,这种方法在数学中经常用到。二、 抢数游戏(一)抢“24”游戏师叙述游戏规则:甲乙二人从“1”开始依次数数,甲数完乙接着数,乙数完甲接着数每人每次最多可以连数三个数,谁最后数到“24”谁赢。师选一名学生共同演示:师:我们俩谁先数?生:您先数。师:1。生:2、3。师:4。生:5、6。师:7、8。生:9。师:10、11、12。生:13、14。师:15、16。生:17、18、19。师:20。这位学生想了想,说:“我输了。”师:为什么?

15、生:我数21,您可以数22、23、24;我数21、22,您可以数23、24;我数21、22、23,您可以数24。师:这一次,我赢了。谁愿意再和老师玩一次?进行第二次演示的学生要求他先数。结果,老师又赢了。师:在这个游戏中,怎样才能使自己必胜呢?就请同学们试一试吧!学生们纷纷自选伙伴,开始游戏。教师巡视并不断地参与到游戏之中,引导他们发现规律。阶段性交流:师:你发现怎样才能使自己在游戏中必胜了吗?生:对方数一个数,我就应该数三个数;对方数两个数,我就也数两个数;对方数三个数,我就应该数一个数。也就是要使我数的个数与对方数的个数相加得四。师:其他的同学听懂了吗?他说的话很有道理,请你们再琢磨琢磨。

16、生:我还发现谁先抢到“20”,谁就一定能赢。师:非常好!既然如此,我们的抢“24”游戏就可以转化成抢“20”了。抢“20”游戏现在开始。学生们又一次纷纷自选伙伴,开始游戏。教师巡视并不断地参与到游戏之中,引导他们发现规律。阶段性交流:师: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吗?生:要抢到“20”,就必须抢到“16”;要抢到“16”,就必须抢到“12”;依次类推,就必须抢到“8和4”;要抢到“4” 就必须让别人先数。教师板书24201612840(即让别人先数)师:那么,对方数一个数,自己就应该数三个数;对方数两个数,自己也数两个数;对方数三个数,自己就应该数一个数。这是什么道理呢?学生沉默。师:现在老师和一位

17、同学进行游戏,请其他同学认真思索。谁能保证自己在游戏中必胜,就请谁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把决定谁先数的机会让给这位同学。师生演示三轮。结果每次都是教师输了。生:“0、4、8、12、16、20、24”是一个等差数列。只有对方数一个数,自己数三个数;对方数两个数,自己数两个数;对方数三个数,自己数一个数才能保证抢到这些数。(二)抢“23”游戏师:其他游戏规则不变,谁抢到“24”谁输,你又该怎样才能使自己必胜呢?学生自结伙伴,开始游戏探索。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教师请同学汇报自己的发现。生:只要分别抢到“3、7、11、15、19、23”就可以了。师:只要抢到“23”就可以了,这句话很有意思。为了使

18、对方非说“24”不可,自己就必须抢到“23”。于是,抢“24”游戏就变为抢“23”游戏了。根据抢“24”的规则推知抢“23”的规则就不难了。(三)课后延伸,抢“a”游戏师把原题改为:甲乙二人从“1”开始依次数数,甲数完乙接着数,乙数完甲接着数每人每次最多可以连数n个数,谁最后数到“a”谁赢。任意确定“n”和“a”的数值,你都能很快的找到使自己必胜的规则吗?请你回家之后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设计一个抢数游戏。象这类抢“24”游戏趣味性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适应不同水平的孩子。只不过,思维快的孩子能找到抢“a”的规律,反映慢些的孩子能找到抢“24”的规律。而且这类数学题蕴涵着各种数学思维

19、方法。如,在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后的游戏过程就是在进行数学试验;从发现抢“24”就得抢“20”,到发现抢“20”就得抢“16”、抢“12”、抢“8”、抢“4”、抢“0”,这一过程既是在不断的将大数转化为小数的化归过程,也是一个倒推的过程;而整个的观察找规律的过程,也就是数学归纳的过程。这一游戏通过变形、简化,甚至适用于小学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如将抢数改为抢六块糖就更具有操作性,比较适于一年级的小孩玩。游戏规则如下:甲乙二人轮流拿糖,甲拿完完乙接着拿,乙拿完完甲接着拿每人每次最多拿两块,谁拿到最后一块谁赢。学生在解决这种一个个数学趣题、数学难题时得到成功的体验,感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之美,数学潜能被激发

20、,还丰富了他们的数学文化积淀。他们会不厌其烦的把学习所得向周围同学和家长 “传经送宝”。例如:“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抢24游戏”、“冰雹猜想”、“李白打酒”等知识就在学生们中间就易于流传,这种流传在影响着学生身边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又会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的“奥数”难道说不是魅力四射吗?因此,我校在各年级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学生自愿报名。我们不以迎赛为目的,为的是使我们的学生既能够享受以知识为系统的现行数学教材的课堂教学,又能够享受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系统的活动课性质的课外辅导,这样纵横交错,有机融合,再加上校园文化的熏陶,必能为提高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激发其学习欲望,

21、促进其终身发展,从而不断满足家长与社会的需要。但是在课题的研究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暂时无法回避、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时想真正成立“数学兴趣小组”,用数学兴趣小组来带动全校,来影响校园文化。但是目前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教学任务重。老师们的代课量并不算多,但是,生硬的备课与作业要求,各种和教学关系不大的检查等事物等弄得教师疲惫不堪,他们不愿意进行这种意义深远,但无报酬的辅导工作。因此目前我们的“兴趣小组”还是变了味道的兴趣小组,我们依靠的是泉山区艺校。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作为课题组感到很困难。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决定把研究进行到底,深入开展了“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在这项以本学校为单位的研究过

22、程中,我课题组总结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指导的策略如下。首先,我们要开发和利用数学经典。数学本身魅力十足。在数学发展史上,每一个数学分支的独立,每一个数学发现,都经历过动人的故事,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有人为此作出过巨大的牺牲。这些数学经典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数学经典,是本项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二、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素材的研究。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理解和获得发展,同时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小学数学走向与其它学科交叉综合的道路,引导教师逐步摆脱学科本位思想的羁绊。

23、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素材是本项研究的必要内容。第三、注重数学活动本身的研究。数学活动既是一种教学形式,本身又是一种教学内容。如数学竞赛、数学故事比赛等,它可以利用直播系统向全校播放。又如在校报上开辟数学园地,老师在这儿可以随时发表教学创见,学生可谈谈学习体会、讲讲数学故事、打打数学擂台赛这种较大X围的数学活动,对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形成校园数学文化,从而辐射社区,有着班级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它有别于数学活动课。如何开发和利用活动内容,形成校园文化,是本项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打通课内外壁垒,课内是基础,课外是课内的有机延续,这一观点并不难以理解

24、。但是,课内外的区别不容忽视。目前,“奥数内容进教材”的现象值得研究与深思。作为策略问题,上述“抢数游戏”已经进入北师大教材。苏教版中也出现了关于排列组合、周期问题等教学内容,还介绍了不少数学史识。 但是“奥数内容进教材”,并不代表“奥数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适当的介绍数学史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可以增加学生的数学情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积淀。但是像“抢数游戏”与关于排列组合、周期问题等教学内容处理不好就会使得其反,严重增加学生的负担。因为这种教学内容进入教材后,教师重视的就不仅仅是思维的启迪、方法的渗透了,教师不给出规律,就会感觉课没上完一样。通过数次的试验证明,这种“抢数游戏”的规则

25、是否是学生自己悟出的,意义截然不同。学生自己悟出,终生不忘,从中得到的是胜利快感;规则是由别人给出的,过后易忘,产生的是失败感,得到的是压力。而且是否记住这种规律丝毫不影响日后学习,不像乘法口诀那样,记不住就会影响后续学习。那么,把这种教学内容纳入教材,不要求教师给出规律,只是要求教师们给予学生思维的启迪,方法的引导,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实际操作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广大教师的思维惯性决定教师难以容许学生有没解决的问题存在。第二,现行评价机制决定教师难以把这种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思维启迪上。进入教材,就得考试,既然考试,就得让学生记住规律,就得反复练习。所以教师上课时要给出规律,要追求“算法最优化”

26、。而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最优化”的方法,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这种训练严重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思想负担。教师必须有很高的觉悟,才能容许学生们达到不同的理解程度!例如上述“抢数游戏”,就不必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同样的学习程度。这节课,有的学生可能只明白了抢“24”的方法,也有的学生可能会总结出抢“a”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只是对“烧开水”的问题感到可笑,也有的学生可能会体会到“烧开水”与抢数游戏中都存在着化归方法,甚至会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用这种思想不论学生们达到怎样的程度,只要他们在这节课中的参与度高,在实践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师就应该感到非常高兴,因

27、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潜性教学效果。这种丰富的潜性教学效果才是这类教学内容的目标表所在。所以在难以解决现行评估机制的前提下,还是把这些教学内容放入活动课程更为合适。不论课程改革如何彻底,不论现行教材多么完美,也不论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多奇妙,活动课程都将和课堂教学相得益彰。教师在活动课程中,没有考试的压力,可以更加轻松的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加快速地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第五、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观。六、七岁的孩子满怀新鲜与好奇,步入红旗飘扬的校园。可是,不出一个月,教师们就会感慨:星期一的孩子太懒散,星期一组织教学有难度,上公开课不宜选择

28、星期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是因为孩子们已经不喜欢、不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他们对学习生活潜意识的排斥心理导致他们周一的懒散。然而,要教学质量的老师们是不允许他们的懒散长时间存在的,老师们必然会对学生们提出各种要求,而学生们的潜意识则会迫使他们努力让自己变成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努力去适应这一系列的学习要求。于是周二、周三等接下来的几天,老师们就会感觉学生们进入“学习状态”了。而这种“学习状态”正是以牺牲孩子的个性为代价的。翻阅教育教学论文,可以说满眼都是“和谐”、“#”、“人文”、“创新”等字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9、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等现状,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与终身发展。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着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重视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但是,事实很难做到。只要中考与高考存在,学校课表上的课程就会有主副之分;校方就会有一系列的要求强制学生尽快地适应学习生活;语文、数学教师随便侵占学生几节音乐课、美术课、甚至是体育课就会成为正常之举。学校管理者对不按课表上课这一现象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与家长也只能是发发牢骚,政府督导也只能是停于表面,不便深究,更难有相应的法律效应。据调查,目前在我市至今依然有不少学校,不顾评估周

30、期的长短会给教育教学带来多大的被动,两月一大考,一月一小考,还以各班级的平均分为准排名次,并与教师奖金挂钩。有的学校这样执行已达十几年之久。所教班级排名在后的老师自然不喜欢这种考试制度;所教班级成绩名列前茅的老师也不希望这种考试制度存在,这些老师往往是那些工作认真、有威望的教师,然而正是这种威望,给予了他们更大的压力,他们宁愿不要那些奖金,也不愿承受这种压力。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老师们就是有些“重过程、轻结果,重人文、轻管制”的思想又如何?那些在各种课改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先进观念,一接触现实就得靠边站。长此以往,必然造成教师关系紧X,必然会出现教师对孩子训斥的现象,体罚与变相体罚屡禁不止。当老师

31、们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予以排名并随便公布于众时更不会认为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学生在课堂上作为人的本质力量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课间休息时该能放声长啸了吧?不,至少我市市区的孩子还不能。在我市,小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多,校园小的现象,孩子课间没有玩耍的空间。为了保障学生的课间安全,学校必须提倡慢走,不准乱跑,提倡轻声细语,禁止大吵大闹。就是这样,仍然避免不了学生课间撞架的现象。“咱可怜学生,谁可怜咱?”这话出自一位不能不说算是敬业的老教师之口。该做早操了,六年级某班又在上数学课,同年级组的一位年轻老师“不知轻重”地说:“让孩子们休息一会儿,锻炼锻炼身体吧,他们天天这样学习也挺可怜的。”不料,这位老教师

32、脱口而出:“咱可怜学生,谁可怜咱?”不错,孩子们作为祖国的花朵,他们的状况至少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又有谁来关心有着同等人权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学校教育管理也带有浓重的计划管理色彩,什么都强调统一,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考试制度,学校基本上没有多少管理的自主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给学校以更大的管理自主权,而已经早就习惯于被动执行上级指示的学校管理者却难以适应这种改革,不会有效地使用这种自主权。管理者习惯于把学校工作设计成严密的程序和环环相扣的流程。例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都有严格的

33、程式要求。这种程式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保障学校的工作秩序,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能够“制服”那些“不自觉”的工作人员。但是,这种被过分细化和神圣化的工作程式与制度,使广大教师把时间和精力大量浪费在繁文缛节中,不再有时间和精力去改革和创新,不再把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而管理人员本身在规程的桎梏下,也难以再创造性的开展管理工作,难以与教师真正沟通,眼中只有那些“听话的好员工”,容易排斥教师的创新工作,容易“眼中无人”,容易走上不依法治校、不依法治教的道路,不能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在教师面前。再者,虽然新课改给予了学校管理者更多的管理权限,但是,还不够。目前,我国行政力量对教育的干涉还是过多,至少在我市,小学校长就没有人事权。教育改革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改变中国的科层管理机制,改变现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新课改的目标是要“以人为本”,所有课题的研究工作前提都必须是“以人为本”。因此小学生课堂外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必须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我课题组成员将进一步推广研究成果,满足不同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不同需要,使得广大学生喜爱数学,形成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数学技能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2008年6月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