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303067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说明文件为落实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新100条、省商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苏商开发2019280号)、省商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实施细则的通知(苏商开发2019548号)等文件要求,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要求在江北新区及市级以上开发园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工作,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目前已编制完成评估报告,并报送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备案。1.1报告内容简述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共包括:前言、

2、编制依据、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规划概述、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区域现状调查、生态准入清单、结论与成果应用等内容。在落实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并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的建设项目,在编制项目环评时,可引用本评估报告结论。1.2结论1.2.1规划概述规划范围:建邺区江心洲全岛 ,总占地面积15.21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全岛本着“产城融合”的开发理念,围绕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国际总部经济集聚区,顶级人才、高新项目和国际资本有效对接的国际化发展平台,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相互交融的国际化示范社区发展定位,不断创新产业导入路径,着力构筑以人工智能为

3、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以水科学为先导的生态环保产业集聚发展的“双轮驱动”产业体系,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研发设计和应用示范区和国际水科学技术应用示范区,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世界级“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配套发展文化旅游和现代都市型服务业。产业发展:以生态科技、知识创新为核心,打造“3+1”产业族群,形成以生态环保产业、信息科技产业为支柱,配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及现代都市型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一链、一廊、四轴、五岛、四中心”的空间结构。一链:联系整个生态科技岛各岛城边缘的生态绿链。一廊:联系整个生态科技岛各岛城内部,承担快速公共交通作用的廊道;四轴:联系河西新区和江北新区的四条重

4、要轴线;两条大轴线包括青奥公园轴和纬七路地铁轴,两条小轴线包括文化港湾轴和智慧江畔轴;五岛:五个绿洲上的岛城,分别为低碳体验岛、科技发展岛、综合服务岛、文化创意岛、休闲旅游岛;四中心:科技发展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用地规划:规划用地规模1521.3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694.97公顷,非城市建设用地826.37公顷。1.2.2环境现状评价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19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生态科技岛所在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超标因子为PM2.5、NO2、O3。根据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通过整改措施,可全面提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平。补充监测的非甲烷总

5、烃小时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浓度参照限值。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从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长江各监测断面中各监测因子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开发区三条河道监测断面中各监测因子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现状现状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N1-N8监测点位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开发区声环境质量良好。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各监测点位地下水中汞、铅、镉、六价铬、镍、挥发酚均未检出,砷部分未检出,其余各个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6、中类及以上标准限值。 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位各土壤监测因子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相关要求,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较好。6、振动现状监测结果表明,Z1-Z8监测点位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居民、文教区昼间标准。1.2.3园区基础设施依托可行性1、给水工程生态科技岛由北河口水厂供水,供水总规模120万m3/d,供水主干管自北河口水厂接出,经扬子江大道,穿越夹江(2根DN800供水管)到达生态科技岛,可满足生态科技岛用水需求。2、排水工程雨水工程:规划新建的4座城市雨水泵站满足生态科

7、技岛排水需求。目前3号排涝泵站2019年下半年已投入使用;1、2、4号排涝泵站已完成泵站水工工程,配套用房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污水工程:生态科技岛污水全部接管江心洲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目前已实际接管量约64万m3/d,余量为3万m3/d,可容纳生态科技岛污水。3、供电工程规划的220KV变电站规划选址调整中;规划的110KV变电站尚未开展前期工作,保留的110KV江岛变根据项目用电申请情况实时增加间隔扩容满足生态科技岛用电需求。4、燃气工程目前岛内已建成区域现状已经敷设有天然气管网,已建成区域均已实现燃气管网覆盖。5、环卫工程目前中型垃圾中转站已于2019年投入使用,垃圾

8、转运能力为200吨/日,可满足生态科技岛垃圾转运要求。1.2.4三线一单分析(1)与生态红线相符性根据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号),生态科技岛规划范围涉及生态红线保护区夹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鼓楼区)、夹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邺区),生态科技岛规划范围内位于二级保护区(原二级管控区)范围内不建设任何设施、建构筑物,符合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生态科技岛规划范围紧邻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范围不涉及其红线范围,符合要求。 (2)与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根据2019年南京

9、市环境状况公报,项目所在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超标因子为PM2.5、NO2、O3。根据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通过颗粒物(PM2.5、PM10)减排措施,大大减少PM2.5、PM10排放量,有环境余量接纳拟建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根据补充监测结果,各类污染物小时值满足相应质量标准。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规划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土地等环境质量现状均可满足其相应质量标准要求。规划末期,生态科技岛有环境容量容纳各污染物增加量,引进符合产业政策及产业定位的项目不会降低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3)与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生态科技岛引进项目运营过程中耗电量、耗水量、天然气消耗量均在在城市供电、供

10、水、供气负荷范围内,不超出资源利用上线。(4)与环境准入清单相符性分析区内主导产业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年修正)、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2015年本)、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市政府关于印发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537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暂行规定的通知(宁政发2015251号)

11、、南京市制造业新增项目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等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法规要求等执行。项目选址应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要求。1.2.5动态更新内容严格按照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及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跟踪监测。1.2.6评估总结论综上,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基本良好,具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满足生态科技岛开发建设需求,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有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在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等前提下,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降低区域环境功能。1.3成果应用1.3.1资料共享

12、园区管委会应采用采用网络公示的方式将备案后的评估报告公开,相关成果供入园区的建设单位使用。公开的方式和成果应用的相关内容须在工作方案里明确。1.3.2 简化环评内容在落实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并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的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以下内容可减化:1、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部分结论直接引用。项目环评报告中涉及园区的部分直接引用区域评估结论,相关内容不再逐一展开比对分析。具体包括: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

13、、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的相符性;项目建设与与省市各项管理工作要求的相符性,园区环境基础设施依托可行性,园区环境承载力及影响可接受性,项目排放总量指标合理性及可达性等。编制依据直接引用。项目环评报告编制涉及的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政府管理文件、技术导则、技术指南、排放标准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报告相关内容。现状评价直接引用。项目环评报告中现状调查与评价相关内容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报告,具体包括: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质、水文、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土壤、放射性及辐射等调查内容);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污染源调查等。2、充分利用

14、其他评估成果项目环评报告中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预测涉及的,与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质、水文、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土壤等相关内容,园区同步开展的地质灾害、水土保持、洪水影响、地震安全性、气候安全性区域评估成果可以直接引用。3、参考园区各项经验成果项目在环评报告编制阶段,可以充分参考园区现有同类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防控经验,作为论证本项目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的依据。1.3.3环评报批改革1、简化公参方式园区内与规划环评意见相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开展公

15、众参与时,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的方式予以简化,具体方式:免予开展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公开程序,相关应当公开的内容纳入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公开内容一并公开;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和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10个工作日的期限减为5个工作日;免予采用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张贴公告的方式。2、加快评估流程除个别重大项目外,报告表项目不再进行技术评估;报告书项目评估机构即到即受理,对需要进行现场踏勘的,充分运用视频、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专家咨询可以通过函审方式进行,努力缩短评估时限。3、压缩审批时限园区内建设项目纳入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报告书项目10个日历天及5个工作日、报告表项目8个工作日内审批部门完成环评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