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以杭州为例.pptx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4295420 上传时间:2021-08-09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5.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以杭州为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以杭州为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以杭州为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以杭州为例.ppt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以杭州市为例,主要内容,一、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相关概念,1.1慢行交通的定义,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指的是步行或非机动车等以人力为空间位移动力的交通。 是低碳交通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包括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其中步行具体对象为行人,非机动车具体对象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滑板、轮滑算不算慢行交通呢?,结合机动性、道路交通管理和设施供给,慢行交通宜界定为:以步行及自行车为主体、以低速环保型助动车(最高车速不大于20 kmh-1,噪声较低,制动良好)为过渡性补充的非机动交通系统,可以译为 Pedestrian and Bicycle Transportation。

2、,1.2慢行交通的定位,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团内出行的主要方式,是居民实现日常活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品位的象征。 不仅是居民休闲、购物、锻炼的重要方式,也是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是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1.3慢行交通的特点,覆盖点具体,适宜短程出行,1.4发展慢行交通的意义,对人类自身、日常活动和城市品质方面,步行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成本最低、最环保、最现实可得的交通方式和健身休闲方式。 尽管大部分出行以车代步,但人们走出小汽车,也要依赖步行。让人们自由、安全、舒适的在街道上,而不是在公园里行走、骑自行车、玩耍和嬉戏,市城市最好的礼物

3、。,对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方面 自行车的出现丰富了慢行交通的内容,扩大了慢行交通的出行半径。,对城市环境品质和尺度的影响和控制方面 丽江、平遥,街道设计和城市尺度完全是以行人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对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减缓气候变化、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和促进身体健康方面,打造友好、安全和舒适的慢行交通之城,不仅有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的现实意义,也是树立担负社会责任的大城市形象。,1.5 慢行交通系统,慢行系统包括为慢行活动提供的场所、活动在其中的人和进行着的活动。慢行系统由3要素构成: 慢行空间是系统的形态要素; 慢行主体是系统的实施者要素; 慢行行为是系统的动态要素。 慢行系统是城

4、市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集,除担负一定的通勤交通功能外,还提供市民休闲、锻炼、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慢行空间包括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和非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前者一般用于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性的 设 施 , 包 括 人 行 道 (sidewalk)、 人 行 横 道(passway)、人行地道、人行天桥、非机动车道等;后者可分为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林间步道、山间道、滨水道等)和商业性质的慢行空间(商业步行街等)。,慢行行为会随着经济和城市发展而改变,表现出多样化的功能: 交通功能。是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提供与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之间的接驳; 活动功能。主要是各类公共活动、人流聚集,如广场; 锻炼与健

5、身功能。如林间步道、山地自行车道、绿地步道; 休闲及观光功能。如风景区、公园、绿地; 商业功能。如商业步行街、商业建筑体的联络等; 避难功能。灾难发生时的避难场所常与绿地步道结合。,1.6国内外对于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德国、丹麦、瑞典等欧洲国家 地少人多,石油资源匮乏 民众支持环保、支持城市紧凑发展形态的力量成为社会主流,使得小汽车发展、蔓延式得土地利用受到了极大限制。 对于慢行交通,就有了发展的空间,迎来了发展的机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地少人多,石油供给充足,一时难以意识到资源可持续的问题。 民众支持小汽车发展、郊区大房子和城市蔓延。价值链:汽车工业-高速公路-小汽车-郊区大房子-个

6、人自由 慢行交通发展空间不大,国外自行车道及公共自行车系统,珠江新城立体化步行系统,深圳步行系统规划,二、杭州市慢性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设计,2.1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背景,1、近几年,杭州市城市交通建设主要发生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建设理念:从“局部建设”向“系统建设”转变; 建设模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建设重点:从外围向中心的转变。,2、相对占城市居民出行量大比例的的慢行交通来说,其规划和建设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系统性不强。,3、目前杭州市慢行交通分担率虽然逐年递减,却仍在居民出行结构中占主导地位。,2.2以行人、自行车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慢行交通意味着有活力的城市,提倡以行人为导

7、向(Pedestrian Oriented Development, POD)、自行车为导向(Bicycle Oriented Development, BOD)的城市发展模式。现在流行的则为以小汽车为导向(Car Oriented Development ,COD)的城市发展模式。 COD和POD的区别:,2.3 杭州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规划目标 以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基础,促进非机动车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保证良好的换成环境。 以城市道路为依托,建立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的非机动车廊道。 以慢性区划分为依据,优化、整合区内非机动车网络。 建立租赁自行车完善系统。 建立、完善非机动车

8、管理体制和公共政策。,2.3.1杭州市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规划,2、规划内容,(1)非机动车道网络划分为廊道、集散道、连接道、休闲道4个等级,规划2020年形成“五十九横,六十六纵”的廊道网络,总长1130km。,(2)非机动车与轨道交通、BRT、常规公交等车站形成四级换乘枢纽,一级换乘枢纽:主要包括轨道交通枢纽站及测算换乘规模大于1000辆自行车的轨道交通中途站,承担服务周边大型居住片区,大型工业园区及高教园区等非机动车强出行源的换乘需求,规划共设36个一级站。 二级换乘枢纽:主要包括一般轨道交通车站、BRT首末站及测算换乘规模大于500辆自行车的BRT站、常规公交枢纽站或首末站,承担周边居住

9、用地、工业园区等非机动车较强出行源的换乘需求,共设101个二级站。 三级换乘枢纽:主要指换乘规模较小(100-500辆自行车)的BRT中途站、常规公交枢纽站或首末站及对外交通枢纽站,服务周边一般性非机动车出行源,共设52个三级站。 四级换乘枢纽:主要指服务周边零散出行,换乘规模小(100辆自行车以下)的BRT中途站及常规公交中途站,本规划不作控制。,非机动车枢纽换乘图,意义:构建自行车租赁系统(公共自行车系统),提倡短距离出行向自行车交通转换,有效衔接轨道交通、BRT、常规公交,大大提升公交服务范围,实现公交出行门到门。租赁点主要由公交点、居住点、公建点、休闲旅游点、大专院校点5类构成,预计远

10、期将实现20万辆公共自行车布点。,2.3.2 杭州步行交通系统规划,1、目标 提高步行系统的安全性、可达性与可识别性; 使活动成为一种愉悦身心而又具有审美情趣的体验; 塑造场所归属感,维护公共环境,提高公共空间安全性; 最大可能地照顾弱势群体,体现路权分配的公正公平; 体现杭州自然与人文环境,体现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2、规划内容 步行网络分为控制步行活动的道路、重要步行通廊、依托城市道路的重要步行通道等,其中重要步行通道主要由城市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构成,以步行交通、交通换乘和向次级通道疏散为基本功能,要必须保证其延续性和畅通性。重要步行通道规划图如下所示:,由于步行交通系统是一个面的概念,仅考

11、虑区域性步行网络不足以覆盖整个步行系统,需要根据步行尺度进行深入规划。本次规划提出按步行适宜尺度(500800 m)及功能分区不同,将主城区划分为中心区、居住区、混合功能区、交通枢纽区、历史街区、旅游风景区、文教区、工业仓储区8种类型步行单元。不同类型步行单元中步行活动组织具有不同特点,因此,就其中重点步行单元进行了步行系统规划。,2.3.3杭州市重点风景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西湖风景区 规划25条、65 km长非机动车道,41处自行车租赁点;形成以湖滨路、南山路、苏堤、白堤、杨公堤为主的环湖步行系统,与其他游步道共同构成安静、安全并与景点良好结合的步行系统。, 滨河骨干路和滨河休闲道 杭州是

12、一个水网密布的城市,发达的水系滋润和装饰着城市的整体风貌。通过近几年河道整治建设,城区沿河两岸公共开敞空间已经逐步得到改善,以往“近水而不亲水”的状况有所改观。然而,河道两侧空间更多是作为居民活动、休憩、游览空间进行整治,在目前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沿河两侧空间可以考虑开辟慢行交通系统,以提高居民休闲、出行质量,改善慢行交通环境。 河道慢行交通系统分为滨河骨干路和滨河休闲道两大类,规划形成“沿江、一环、八射”慢行骨干网,串联主城区最主要的“五心六块”慢行生成源。规划河道慢行骨干路网里程79 km,按两侧300 m的吸引半径估算,周边直接受益人口约60万。并结合轨道站、公交站、水上巴士码头的

13、规划设置,共设置42个滨河自行车换乘点。,河道慢行骨干路网规划图,2.4 规划设计指引选摘,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指引由4部分构成:慢行相关的道路因素、街道空间因素、慢行设施和慢行环境。本次从中选择部分设计指引,以期为慢行交通系统改善或设计提供参考。,2.4.1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措施: 利用不同铺面材料或彩色路面分隔机非交通流 采用不同铺面材料或彩色路面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清晰分开,既可避免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在道路上增加额外障碍物,又可弥补划线分隔不够醒目的缺点,且工程费用低。, 利用较宽的道路中央分隔带设计人非混合休闲道,在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心及广场、步行街、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公共空间有限

14、的区域,可考虑人非混合休闲道。该设计不可用于车速过高的城市主干路,同时应注意确保机动车不能进入休闲道,而休闲道尽头应设置保护墩和安全横穿设施。, 方便的路边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非机动车停车一直是许多城市中心区难以解决的顽症。由于土地资源紧张,通常配建停车位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停车位距离目的地过远,造成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停车的现象普遍,由此加剧了市中心的交通拥挤。新型的路边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计,既节约地面空间又美观大方,可作为缓解市中心非机动车停车难的措施之一。,2.4.2 步行系统,(1)人行道 市区人行道基本控制原则 市区道路包括城市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公共步行通

15、道。 高速公路与快速路是限制步行活动的道路,不提倡沿路建设连续的人行道系统,两侧功能区步行系统规划应有目的地将人流引导至其他步行通道,或者引导人流集中,统一设置过街通道,同时应尽量避开道路交叉口设置; 市区道路的绿化带应集中设于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 沿同一道路的建筑街墙统一退线,退线空间与人行道应统一标高,形成完整步行空间; 步行空间应紧邻街墙界面,不被绿化带、围墙和停车场隔开,在可能的条件下步行空间与绿化带间应考虑设置自行车道。, 人行道宽度 要保证人行道的基本畅通,人行道步行空间宽度宜控制在1.83.0 m; 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与设施带一般控制在1.03.0 m; 建筑前区宜控制

16、在0.53.0 m。, 行走间隙 行走间隙是指行人在行走时与其他街道设施之间的距离。该类设施应尽可能设置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中央,以形成二者之间的缓冲地带,提高步行者的舒适度,人行道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如下。, 行人旁侧空间 当空间足够时,人行道可增加更宽的旁侧空间用于: 树木、灌木等景观性质内容的设置空间; 市政设施、灯柱、标示杆、停车、垃圾收集站和消防栓等设施空间; 暂时的存储场所,如用于树枝树叶的临时存放地,以及地块接入口的坡道变化空间。, 人行道铺装 人行道采用的铺装材料应具有防滑性能、并且容易维护(如抵抗翘曲、抗裂等)。同时铺装要满足稳定、牢固和抗滑。特殊地区或是中心区通常会采用特殊人行道和

17、其他步行设施设计,如采用彩色或是图案的水泥、砖块或是其他铺装物,其铺装方式需确保人行道表面平整。,(2) 绿化与景观 人行道的绿化与景观能为步行环境增加更多的人性化尺度和提供更舒适的行走体验。 视线的通畅应成为布置绿化的重要考虑因素,在交通节点、过街处等步行关键地段设置的绿化要注意高度以确保视线通畅。 提倡多功能用途的绿化景观配置,不仅发挥其带来的视觉观赏效果,而且还应作为提升整体步行环境的必要补充。例如缓冲机动车交通、挡荫遮雨、清新空气等等。,(3) 标识系统 步行标识系统服务对象包括机动车驾驶人与行人,其设置要求主要包括: 行人和机动车冲突较大的地段要设置醒目的标识,警告与提醒机动车驾驶人

18、行人过街优先; 为行人提供指引与信息的标识要醒目和易于找到,引导行人到达目的地; 提倡连贯一致的小尺度标识,其标准是:车速小于24 km/h的街道,标志的面积应限制在0.50.7 m2,字体应限高10 cm。,三、杭州市慢性交通系统规划的优点和不足,1、 规划的特点 (1)运用“分区分类”手段 非机动车交通体系规划引入慢行区概念,将市区划分为47个慢行区,引导非机动车在慢行区内出行,对于距离较长,强度较大的非机动车出行客流走廊,布局规划非机动车廊道。 根据地块内主导的土地利用性质、步行人流的主要性质以及市民使用活动的状况,将基本步行单元划分为8个类型。针对每种类型步行单元中步行活动的不同特点,

19、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措施。 (2)引入“规划设计指引”概念 对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和步行交通系统分别引入设计指引,图文并茂,为今后的慢行交通规划 建设提供大量可资借鉴的人性化的技术手段。 (3)提出河道慢行系统规划 针对杭州水网密布的特点,提出了河道慢行系统规划。即在沿河道两侧绿化带范围内开辟慢行网络,并纳入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中,既缓解城市慢行交通资源不断紧张的局面,又提升慢行交通环境与质量。,2、规划的不足 目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与建设逐渐引起各界关注,但其规划内容及技术手段尚处于摸索阶段。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也是浙江省内第一次开展此类专项规划,通过深入剖析杭州城市特性与气质,考察国外著名大城

20、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历程,这次规划提出了适合城市自身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但是,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编制过程遭遇瓶颈与困难也在所难免: (1)可资借鉴的规划经验少,需不断摸索与创新。由于国内开展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城市也不多,以往基本涵盖在综合交通体系范畴内,且一带而过,语焉不详,对下阶段的建设、管理指导意义不大。 (2)慢行交通体系涵盖范围较广,给规划覆盖带来一定难度。慢行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交通行为,也可能是游憩、健身、娱乐等,对此类慢行,应更注重慢行设施与环境的要求,这些细节在规划时均应予以统筹考虑。,参考文献:,1 余伟,钱科烽,高奖.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指引J. 城市交通第七卷(2) 2云美萍,杨晓光,李 盛.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J.城市交通,2009. 3王秋平.城市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