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章节测试试卷(无超纲带解析).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2870275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9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章节测试试卷(无超纲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章节测试试卷(无超纲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章节测试试卷(无超纲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章节测试试卷(无超纲带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

2、的是A禁止私挖滥采B减少农药使用C发展露天烧烤D分类投放垃圾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BCD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将一定质量铁片加入足量的CuSO4溶液中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AABBCCDD3、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Al2S3 + 6H2O = 2Al(OH)3 + 3H2S。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F的水解产物是NaOH和HFB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CPCl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PH3DMg3N2水解产物之一是NH34、下列图像能正确

3、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 向盛有一定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D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A食盐泥沙溶解于水、过滤、洗涤、干燥B银粉铝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DCu(NO3)2溶液Hg(NO3)2溶液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部分描述错误的是A熟石灰与硝酸铵固体研磨:有氨味B铁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银白色

4、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C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D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7、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钙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A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B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将工厂烟囱加高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D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9、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和资源

5、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B使用乙醇汽油既能减少空气污染,又能节约石油资源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等气体引起的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10、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干冰:O2B纯碱:NaOHC生石灰:CaOD双氧水:H2O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从氧化镁、碳酸、氢气、氢氧化钠、硝酸银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一种可燃性气体_ 一种金属氧化物_一种可溶性的碱_ 一种可溶性的盐_ 一种易分解的酸_(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6、已成为国家的意志,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试回答济南市已全面启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将全面得到无害化处理。现有下列四种生活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_(填选项序号之一)。A玻璃啤酒瓶 B金属易拉罐 C废弃水果皮 D塑料饮料瓶保护水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自来水厂通常用高铁酸钾(K2FeO4)作为净水剂和消毒剂来处理天然水。在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前期,各大媒体关于多所学校塑胶跑道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反应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关注。随之,一种环保型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材料是二甲苯烷 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为 C15H10N2O2,该分子中氮、氧原子

7、的个数比为 _(填写 最简整数比)。“珍爱生命、远离烟草、拒绝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其分子式为 C10Hl5N,是 一种危害极大的毒品。在甲基苯丙胺中,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写最简整数比)。在甲基苯丙胺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2、世界是物质的。从汞 氢氧化钙 盐酸 干冰 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3)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4)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_;(5)水银温度计中的单质是_。3、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的,请根据下列碱的用途所体现出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用石灰浆刷墙

8、壁 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制取氨气 用烧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_ _ _ _ _4、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1)有氯气参加反应的化合反应:_;(2)有三种物质生成的分解反应:_;(3)有铝单质参加的置换反应:_;(4)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复分解反应:_。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氧气、一氧化碳、食盐、二氧化碳、氦气、二氧化硫,请用化学式按下列要求填空:(1)可充填灯泡的保护气是_;(2)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_;(3)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4)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5)潜水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6)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_;

9、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取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10g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时CaCl2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_g。(2)请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3)恰好反应完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石灰石是常见的非金属矿产,也是用途极广的宝贵资源,我国石灰石产量也早是世界第一、现有22g石灰石某样品,将2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如表是实验数据的记录:请根据的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加入稀盐酸/g50505050烧杯内剩余固体的质量/g1610

10、m2(1)数据m的值为_;(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22g石灰石样品中CaCO3,质量为_。(3)第四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该问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3、向盛有28g氯化钡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73.3g水,固体完全溶解。再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化学方程式为:)(1)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_。(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常温下,在20 g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当氢氧化钡溶液滴加至20 g,硫酸钡沉

11、淀达到最大值;当氢氧化钡溶液滴加至60 g时,溶液pH=7。求:(1)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当pH=7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石灰石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在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中常含有少量盐酸,用烧杯取该废液100 g,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烧杯中所得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计算:(1)由图可知,实验过程中与稀盐酸反应而消耗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_。(2)图中B点所对应烧杯中的溶液里,所含溶质为_

12、(写化学式)。(3)通过化学方程式求此废液中所含CaCl2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 g)。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实验现象,由此得出NaOH溶液已经变质的结论。并对该变质的NaOH溶液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该NaOH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1:NaOH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NaOH溶液全部变质。(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

13、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评价与交流)(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在上述(实验探究)中,小明提出可以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3)由此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应_保存。(4)要想除去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Na2CO3杂质,可以加入适量的_(试剂名称)除去杂质。2、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

14、学习填写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是第_个猜想。(实验探究)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

15、一定没有_。(写化学式)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_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_是正确的。(填一或二或三或四)(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实验方案中第一个实验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实验方案中的第三个结论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3、某

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制作松花皮蛋的配料很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制作松花皮蛋的主要配料有生石灰、纯碱、食盐。将一定比例的配料用水和黏土调制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数日后可食用。该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1)滤渣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2)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Na2CO3、Ca(OH)2猜想二:NaCl、NaOH、Na2CO3猜想三:NaCl、NaOH、Ca(OH)2猜想四:_(填化学式)。(交流与评价)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_不合理,理由是_。(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滤液中加入足量CaCl2

17、溶液,静置。取操作中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色猜想_正确(实验讨论) 在实验操作静置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向滤液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其目的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拓展延伸) 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如果未变质、部分变质、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2CO3)的样品与同浓度的硫酸完全反应,需用同浓度硫酸的质量_ (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用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4、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

18、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1)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_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四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理由是_。(实验探究)(2)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3)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

19、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_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结论)(3)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4)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5)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5、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

20、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_。 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KOH;假设:含KOH和K2CO3;假设:只含K2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假设_不正确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_假设正确取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_(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禁止私挖滥采,能够合理开发、使用资源,避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选项正确;B、减少农药

21、使用,能够避免残留的农药污染水体,选项正确;C、发展露天烧烤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加重空气的污染程度,选项错误;D、分类投放垃圾能够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选项正确,故选C。2、C【详解】A、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由于硫酸铜的量一定,故氢氧化铜沉淀的量会随着加入氢氧化钠的量的增加而增加,待硫酸铜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时,沉淀的质量也不再增加,故此选项图像表述正确;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硫酸反应时,根据关系和可知,等质量的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又知镁比锌活泼,与酸的反应速度也比较快,故此选项图像表述正确;C、铁比铜活泼,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

22、反应方程式及关系式为:,故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会增加,此选项中图像表述不正确;D、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的CaCO3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等,但粉末状碳酸钙与盐酸接触充分,反应速度也更快,故此选项图像表述正确。故选C。3、C【分析】根据题意信息: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所以将物质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两部分,阳离子和氢氧根结合即为产物,阴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即为产物。【详解】A、NaF与H2O发生的反应,故选项正确;B、CaO2与H2O发生的反应,故选项正确;C、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和P(O

23、H)3,选项错误;D、Mg3N2与H2O发生的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C。4、C【详解】A、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从零开始,选项A错误;B、向一定量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选项B错误;C、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硝酸钾继续溶解质量会增大,当硝酸钾溶液饱和时,溶质不再溶解,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C正确;D、铁粉和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关系式为,则56份质量的铁生成

24、2份质量的氢气,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开始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较大,锌的图像在铁的下方,由于产生的氢气全部来自稀硫酸中氢元素,则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C。5、A【详解】A、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因为食盐能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用水溶解食盐,操作过滤后得到滤液,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纯净食盐,此选项错误;B、银粉中的铝粉,由于银不和稀盐酸反应,而铝可以,故选用稀盐酸溶解铝,在通过过滤可得到纯银,此选项正确;C、氮气中的氧气,氮气不活泼,氧气能和铜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从而除去,此选项正确;D、Cu比Hg活泼,Cu和Hg

25、(NO3)2反应生成Cu(NO3)2和Hg,不引入新杂质,过量的Cu和生成的Hg过滤可除去,此选项正确。故选A。6、D【详解】A、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会形成氨气和水,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熟石灰与硝酸铵固体研磨:有氨味。正确。B、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但铁钉使用的是铁合金,里有碳等不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所以最终不能消失,正确。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正确。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错误。故选D。【点睛】7、C【详解】A、碳酸盐和氢前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

26、色无味的气体,所以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含有的不一定是碳酸钙,还可能是其他碳酸盐或氢前金属,故A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都不支持木条的燃烧,所以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B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甲烷等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所以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故C选项正确;D、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不一定是食盐,如亚硝酸钠味道与食盐一样有盐味,但亚硝酸钠有毒,因此不能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故D选项错误;故选C。8、D【详解】A、砍伐大量森林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代替煤燃烧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使温室气体增多,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防止工厂废

27、气污染空气,将工厂烟囱加高是不可行的,应该在烟囱加装除尘和脱硫装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化肥、农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如果禁止使用,农作物大量减产,应该合理使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发电,可以减少污染,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9、D【详解】A、过度滥用化肥和农药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要合理使用,此选项表述正确;B、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由于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还能节约石油等资源的利用,此选项表述正确;C、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此选项表示正确;D、石油和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同时化石燃料

28、的燃烧还会释放出很多空气污染物,要合理开采利用,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10、C【详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选项A错误;B、纯碱学名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选项B错误;C、生石灰学名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选项C正确;D、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俗名,其化学式为:H2O2,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二、填空题1、(1) H2 MgO NaOH AgNO3 H2CO3 (2) C +6 1:1 60:7 N 【解析】(1)氢气属于一种可燃性气体,故填:H2。氧化镁,属于一种金属氧化物,故填:MgO。氢氧化钠属于一种可溶性的碱,故填:NaOH。硝酸银属于一种可溶

29、性的盐,故填:AgNO3。碳酸属于一种易分解的酸,故填:H2CO3。(2)玻璃啤酒瓶、金属易拉罐、塑料饮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水果皮属于餐余垃圾,不可回收,故选:C。钾元素+1价,氧元素-2价,设铁元素化和价位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2+x+(-2)4=0,x=+6,故填:+6。二甲苯烷 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为 C15H10N2O2,该分子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2=1:1,故填:1:1。“冰毒”,其分子式为 C10Hl5N,是 一种危害极大的毒品。在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5):14=120:15:14,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0:14=6

30、0:7,在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5):14=120:15:14,故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氮元素,故填:60:7;N。2、(1)HCl(2)CO2(3)Ca(OH)2(4)NaCl(5)Hg【解析】(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2)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3)氢氧化钙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4)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5)水银温度计中的单质是汞,其化学式为:Hg。3、 非金属氧化物 某些盐 【详解】碱的化学性质有:使指示

31、剂变色、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和某些盐反应、和酸反应;用石灰浆刷墙壁,反应为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属于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胃酸含有盐酸,反应为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属于碱和酸反应;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碱和酸反应;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制取氨气为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钙,是碱和某些盐反应;用烧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是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填;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4、(1)(2)(3)(4)【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信息写化学放方程式。(1)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反应物中有氯气,故反应可以是氯气和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

32、反应方程式为:(合理即可);(2)分解反应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为三种,故反应可以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合理即可);(3)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物中有铝,反应可以是铝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之后的金属盐溶液反应,如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反应方程式为:(合理即可);(4)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能生成氢氧化铁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物为铁的盐溶液和可溶性碱,如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合理即可)。【点睛】根据信息写化学放方程式,需要准确把握化学方程式的信息

33、,如反应类型,物质颜色状态等,然后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化学方程式。5、(1)He(2)CO(3)CO2(4)SO2(5)O2(6)NaCl【分析】(1)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填灯泡的保护气,故填:He;(2)一氧化碳有毒,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故填:CO;(3)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过多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填:CO2;(4)二氧化硫经过一系列反应变成硫酸而形成酸雨,所以造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故填:SO2;(5)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潜水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氧气,故填:O2;(6)食盐是厨房中作调味品,故填:NaCl。三、计算题1、(1)

34、5(2)解: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有 解得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3g。(3)由上题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为 ,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5.85g,则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质量为 ,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时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解析】(1)由图像可知,加入氯化钙质量为50g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沉淀质量为5g,故填5;(2)见答案(3)见答案2、(1)4(2) 第一次完全反应时,50g稀盐酸恰好与6g(22g-16g=6g)碳酸钙反应,则设与6g的碳酸钙反应的氯化

35、氢的质量分数为xx=8.76%则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 76%, 但是第四次剩余的固体质量为2g,说明第四次加入50g稀盐酸时,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稀盐酸有剩余,样品中含有2g杂质,根据分析,碳酸钙的质量为22g-2g=20g (3)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质量为z,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z=22.2gy=8.8g答:第四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5%。【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完全反应时,50g稀盐酸恰好与6g(22g-16g=6g)碳酸钙反应,第二次50g稀盐酸恰好与6g(16g-10g=6g)碳酸钙反应,第三次50mL稀盐酸恰好与6g(10g-6g=4

36、g)碳酸钙反应,即m为4g;(2)见答案;(3)见答案。3、(1)解:设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钡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 解得x=20.8g,y=11.7g故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为28g-20.8g=7.2g(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答:(1)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7.2g。(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解析】(1)见答案。(2)见答案。4、(1)解:设原混合物中硫酸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沉淀质量为yx=1.96gy=4.66g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2)解:设pH=7时,溶液中溶质BaCl2的质量为yy=8.3

37、2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当pH7时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0%【分析】(1)见答案;(2)见答案。5、(1)53 g(2)NaCl、CaCl2(3)11.1 g【分析】(1)(1)据图中曲线变化情况,起始阶段应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AC段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 C之后没有反应发生。由图可知,实验过程中与稀盐酸反应而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为53g。(2)(2)图中B点所对应烧杯中的溶液里,此阶段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此时氯化钙尚未完全反应,所以所含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氯化钙,对应的化学式为NaCl和CaCl2。(3)(3)由图可知和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59g-53g

38、=106g,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106g 10% = 10.6g设此废液中所含CaCl2的质量为x x=11.1g答:废液中所含CaCl2的质量为11.1g。四、实验探究1、Na2CO3 红色 2NaOH+CO2Na2CO3+H2O 不可行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密封 氢氧化钙溶液(合理即可) 【详解】【实验探究】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2)取步骤(1)

39、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反思与评价】(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故填:不可行;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3)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故填:密封。(4)要想除去变质的氢氧化

40、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杂质,可以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除去碳酸钠杂质,故填:氢氧化钙溶液(合理即可)。2、H2SO4+2NaOH=Na2SO4+2H2O 放热 四 NaOH 产生气泡 二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详解】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填:H2SO4+2NaOH=Na2SO4+2H2O;放热;假设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作出

41、如下猜想:猜想一: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硫酸钠;猜想二:稀硫酸过量,则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氢氧化钠过量,则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由于酸和碱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四不合理,故填:四;实验探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而实验中向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故填:NaOH;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若溶液中含有硫酸,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则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填:产生气泡;得出结论:由实验的结论可知,溶

42、液中一定含有硫酸,则猜想二正确,故填:二;评价反思:实验方案中第一个实验操作存在的错误是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醮到pH试纸上,故填:pH试纸浸入溶液中;实验方案中的第三个结论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故填: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3、CaCO3 NaCl、NaOH 一 Na2CO3与Ca(OH)2不能在溶液中共存 二 Cl-、OH- Na2CO3CaCl2= 2NaClCaCO3 相等 在反应中钠离子和硫酸分子的个数比都是21,而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的样品中含有的钠离子个数相等,因此消耗硫酸质量也相等 【详解】(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烧碱)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滤渣成份是碳酸钙。猜想与假设: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氯化钠(食盐)不参与反应,所以一定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可能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则猜想四为NaCl、NaOH。交流与评:猜想一不合理,因为剩余物质之间不能相互反应。Na2CO3与Ca(OH)2不能在溶液中共存,会发生反应。实验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