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公司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4286386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公司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煤矿公司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公司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公司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煤矿公司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方针与原则1.1 总 则应急救援体系首先应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和原则来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方针和原则反映了应急救援工作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此外方针与原则还应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其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

2、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1.2 编制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为了加强突发事故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全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国务院、省和同煤集团的有关规定,结合煤矿公司的实际,加之煤炭生产的特殊复杂、事故多发的特点,一旦发生突发性灾害,会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为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以便在发生事故时,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险避灾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1.3 编制依据1.

3、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1.3.2 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管理条例、避灾原则。1.3.3 集团公司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救援预案。1.3.4 煤矿公司井下工作面及相关盘区的实际情况、安全状况。1.3.5 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要求。1.4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1.5 适用范围井下发生的顶板或片帮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应急救援。2 应急策划2.1 矿井基本概况2.1.1 地质构造杏儿沟井田所处

4、位置在大同向斜西翼,构造比较简单,侏罗系煤系平缓,倾角较小,地层大致倾向北东,走向北西一南东,倾角58,构造形态总体为一单斜,但在井田东南因受断层影响,地层略有起伏,倾向亦有所变化。矿井经过多年的开采,共在井田内揭露落差大小不等的断层约40多条,较大落差的断层为F1、 F2,落差均为:3050m,位于井田南部,二者呈地堑状,工业广场坐落在两条断层之间,矿井地质构造程度为中等。2.1.2煤层井田内煤层平均总厚16.66m,含煤系数7.5%,其中全区可采或大部可采煤层为3、7、10、11-2、11-3、14-2、14-3共7层, 3层已于1996年采完,现开采7、14煤层。现将各主要煤层赋存情况分

5、述如下:(一)3号煤层除井田东南出露地表而被部分剥蚀外,全区均有分布,煤层稳定可采,是大同组上部较厚一层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在所赋存区域内厚度变化较小,煤层厚03.55m,平均2.09m。该煤层一直是矿井的主采煤层,经多年的开采以及这些年周边小窑的开采。已于1996年结束开采,现仅剩中部工业广场以及主要井巷和村庄等保安煤柱,顶板为灰白色中粗砂岩,坚硬。(二)7号煤层全区均有分布,只在井田东南一小部分未达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含12层夹矸。井田内厚度变化不大,总体上北部比南部稍厚一些。煤层厚0.053.21m。现矿井在井田西北部对本煤层进行开采,属稳定煤层,伪顶为砂质泥岩,厚度0.10米,井田内

6、局部存在。直接顶为砂质泥岩或砂质泥岩与薄层状细砂岩互层,厚度1.553.27米,老顶为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厚度19.1米,易冒落。底板为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或为砂质泥岩,厚度1.8911.05米。(三)11-2号煤层位于大同组中、下部,是本矿历年来主采煤层,煤层结构较为复杂,一般含03层夹矸,并在井田南部有分叉现象。煤层在井田南部及中部较厚,南部较薄。煤层厚03.12m,平均1.25m,顶板为砂质页岩、灰质页岩。伪顶为炭质泥岩,厚度0.5-0.87米,井田东北部存在。直接顶为中细砂岩,厚度3.036.6l米,局部为岩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或为砂质泥岩,厚度3.24.Om,易冒落,底板为细砂岩或

7、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厚度1.236.69m。(四)11-3号煤层位于11号煤层之下2.5819m,平均10.21m,煤层厚04.36m,平均0.82m,主要分布于井田的西部和南部,该煤层结构较简单,偶含1层夹石,靠近东部井田边界处煤层变薄尖灭,顶板为灰白色细砂岩。(五)14-2号煤层位于大同组底部。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顶板为砂质页岩、细砂岩。直接顶为中细砂岩,厚度为1.762.4米,局部地区为砂质泥岩,或为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厚度为2.295.45m,为易冒落顶板。底板为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或为细砂岩,厚度为1.005.22米。(六)14-3号煤层为大同组最下部一层煤,距上14

8、-2号煤层3.3517.15m,平均8.39m。该煤层主要分布于井田北部并达可采,井田中部和南部虽有零星赋存,但均为不可采。煤层厚02.94m,平均1.06m,顶板为砂岩、砂页岩、炭质页岩。2.2 危险分析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事故。在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中,顶板事故所占的比例最大,其后果相当严重。顶板事故每次发生后所造成的伤亡人数虽然不多,但因顶板事故发生较为频繁,对煤矿的危害性很大。冒顶能使工作面及巷道垮落,压毁设备,造成人员伤亡,是煤矿生产的重大危险源。2.2.1顶板事故分类、原因分析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顶板意外冒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等的事故。顶板事故分类按

9、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进行分类,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压垮型冒顶、漏冒型冒顶和推垮型冒顶三类。(1)局部冒顶指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5架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2人)的冒顶,常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工作面两端以及放顶线附近。在实际煤矿生产中,局部冒顶事故的次数远远多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工作面冒顶事故的70%,总的危害比较大。从开采工序与顶板事故发生的地点来看,局部冒顶可分成:靠近煤壁附近的局部冒顶;工作面两端的局部冒顶;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2)大型冒顶指范围较大,伤亡人数较多(每次死亡3人以上)的冒顶。它包括老顶来压时

10、的压垮型冒顶、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直接顶导致的压垮型冒顶、大面积漏垮型冒顶、采空区冒矸冲入工作面的推垮型冒顶及冲击推垮型冒顶等。原因分析1、局部冒顶的原因A、直接顶被密集裂隙切割,形成了游离岩块。B、采高过大,在老顶来压期间,煤壁片帮,扩大了无支护空间。C、放顶煤开采,顶煤破碎。2、大型冒顶事故的致因及防治(1)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A、直接顶比较薄,其厚度小于煤层采高的23倍,直接顶冒落后不能充填满采空区。B、直接顶上面老顶分层厚度小于五米至六米,初次来压步距为二十米至三十米,或更大一些。在采煤工作面中,当支柱的初撑力较小时,老顶往往断裂在煤壁之内。实践表明,随老顶及其支撑条件不同,老顶

11、在煤壁内的断裂位置距煤壁由一米到二米至十余米不等。当工作推进到老顶断裂线附近时,顶板可能出现台阶下沉,这时老顶岩块的重量全部由工作面支架承担。如果是垮落带的岩层,在初次来压后会在采空区以悬壁梁状态出现,如果是裂隙带的岩层,则会在采煤过程中以砌体梁结构出现。(2)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当煤层顶板是整体厚层硬层(如砂层、砂砾岩、砾岩等其分层厚度大于五米至六米)时,它们要悬露几千平方米、几万平方米,甚至十几万平方米才冒落。这样大面积的顶板在极短时间内冒落下来,不仅由于重量的作用会产生严重的冲击破坏力,而且更严重的是会把已采空间的空气瞬时挤出;形成巨大的暴风,破坏力极强。3、 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1)、

12、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将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如果支护不及时,该岩块可能与岩体失去联系而冒落。掘进工作面附近已支护部分的顶部存在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的岩块,一旦支护失效,就会冒落造成事故。在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掘进巷道时顶板浮石的冒落,在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中掘进巷道时顶板的冒落等,都属于第一类型的冒顶;因放炮不慎崩倒附近支架而导致的冒顶,因接顶不严实而导致岩块砸坏支架的冒顶等,则属于第二类型的冒顶。此外,第一类型的冒顶也可能同时引起第二类型的冒顶,例如掘进工作面无支护部分片帮冒顶推倒附近棚子导致更大范围的冒顶等。2)、巷道交岔处冒顶事故原因巷道交岔处冒顶事故的原因巷道交

13、岔处冒顶事故往往发生在巷道开岔的时候,因为开岔口需要架设抬棚替换原巷道的棚子的棚腿,如果开岔处巷道顶部存在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并且围岩正向巷道挤压,而新支设抬棚的强度不够,或稳定性不够,就可能造成冒顶事故。当巷道围岩强度还是很大时,顶部存在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以及围岩向巷道挤压在所难免,如果开岔处正好是掘进巷时的冒顶处,则情况更为严重。3)、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原因压垮型冒顶是因巷道顶板或围岩施加给支架的压力过大,损坏了支架,从而导致巷道顶部已破碎的岩块冒落。压垮型冒顶是因无支护巷道或支护失效巷道顶部存在游离岩块,这些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冒落,造成事故的发生。推垮型冒顶是因巷道顶帮破碎岩石,在

14、其运动过程中存在平行巷道轴线的分力,如果这部分巷道支架的稳定性不够,可能被推倒而发生冒顶。2.2.2 分布区域7#层404盘区8407、8409、8411工作面; 5409、2409、2411、2412、5411、5412巷 305盘区305、305-1、305-2、5501、5501配巷、2501、5503巷14#层303盘区2305、5305、2303、5307巷;8309、8305、8303工作面重点区域: 14#层303盘区8305工作面、7#层404盘区2412、5411、5412巷2.3 预防措施2.3.1 采煤工作面一、单体支柱高档工作面预防靠近煤壁附近局部冒顶的措施A、工艺操作

15、上,采煤机过后及时挂梁(长钢梁)支柱。B、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的主要节理方向垂直或斜交,避免煤层片帮。煤层一旦片帮,应掏梁窝超前支护,防止冒顶。二、 综采工作面的局部冒顶(主要是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的漏冒型冒顶):A、支架设计上,采用长侧护板,整体顶梁,内伸缩式前梁,增大支架向煤壁方向的水平推力,提高支架的初撑力。B、工艺操作上,采煤机过后,及时伸出伸缩梁,及时擦顶带压移架,顶梁的俯视角不超过7度。C、当碎顶范围较大时(比如过断层破碎带等)。则应对破碎直接顶注入新型化学剂(如马丽散等)使其固化,以防止冒顶。三、工作面两端局部冒顶的预防措施综采时应采用端头支架支护,如果工作面两端没有采用端头支架,则

16、在工作面与巷道相连处,需用四排密集支柱。超前工作面二十米范围,巷道支设双排单体柱,加强支护。四、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的预防措施A、加强地质带观察工作,记载大岩块的位置及尺寸。B、在大岩块范围内采用木垛等加强支护。C、当大岩块沿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长度超过一次放顶步距时,在大岩块的范围内要延长控顶距。D、如果工作面采用的是单体金属支柱,在大岩块范围内要用木支柱替换金属支架。E、待大岩块全部都处在放顶以外的采空区时,再用绞车回木支柱。五、老顶来压时压垮型冒顶的预防措施A、工作面支架的支撑力应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老顶岩层的重量。B、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C、工作面支架的可缩

17、量应能满足裂隙带老顶的下沉的要求。D、遇到平行工作面的断层时,如果工作面支护是单体支柱,当断层刚露出煤壁时,在断层范围内就要及时加强工作面支护,严禁采用下沉回柱法。E、要扩大控顶距,并用木支柱替换金属支柱,待断层进到采空区后再回柱。F、如果工作面支护是液压自移式支架,若支架的阻力有较大的富裕,则工作面可以正常推进,若支架的工作阻力没有太大的富裕,则应考虑使工作面与断层斜交或采空区放顶的措施过断层。六、厚层难冒顶顶板大面积冒顶的预防措施:A、顶板高压注水从工作面顺槽向顶板打深孔,进行高压注水,注水水泵最大压力达5MPa。顶板注水可起弱化顶板和扩大岩层中的裂隙及弱面的作用。其主要机理是,注水后能溶

18、解顶板岩石中的胶结物和部分矿物,削弱层间粘结力;高压水可以形成水楔,扩大和增加岩石中的裂隙与弱面。因此注水后岩石的强度将显著降低。B、强制放顶所谓强制放顶,就是用爆破的方法人为地将顶板切断,使顶板冒落一定厚度形成矸石垫层。切断顶板可以控制顶板冒落面积,减弱顶板冒落时产生的冲击力;形成矸石垫层则可以缓和顶板冒落时产生的冲击波及暴风。为了形成垫层,放顶的高度可以按需要形成垫层的厚度进行计算。据大同矿区的实践经验,采空区中矸石充满程度达到采高和放顶厚度之和的三分之二,就可以避免过大的冲击载荷和防止形成暴风。强制放顶主要是在工作面内向顶板放顶线处进行钻孔爆破、放顶;对于综采工作面,由于在工作面内无法设

19、置钻顶板炮眼的设备,可分别在上下顺槽内向顶板打深孔。在工作面未采到以前进行爆破,预先破坏顶板的完整性。对厚层难冒顶板来说,不论是采取高压注水还是挑顶,不论是在采空区处理还是超前工作面处理,所应处理的顶板厚度均应为采高的23倍(包括直接顶在内),其目的就是使处理下来的岩块基本上能填满采空区,从而保证安全生产。七、漏垮型冒顶的预防措施A、选用合适的支柱,使工作面支护系统有足够的支撑。B、顶板必须背严实。C、严禁放炮、移溜等工序弄倒支架,防止出现局部冒顶。2.3.2 掘进工作面一)、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措施根据掘进工作面岩石性质,严格控制空顶距。当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

20、的岩层时,应用锚索、钢带(钢梁)、金属网的联合支护方式。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前探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掘进工作面冒顶区及破碎带支护必须顶板背严接实,必要时要挂金属网防止漏空。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装药量必须与岩石性质、支架与掘进工作面距离相适应。二)、预防巷道开岔处冒顶事故的措施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必须在开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棚腿,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护抬棚。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挤坏时,应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三)、支架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并尽是避免采动的不利影响。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

21、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撑力的支架;支架施工时严格按质量要求进行,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旧支架。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架棚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倾斜巷道中架棚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架棚间拉杆的强度要适当加大。此外,在掘进工作面十米内、断层破碎带附近十米内、巷道交岔点附近十米内、冒

22、顶处附近十米内,都是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巷道支护必须适当加强。2.4 灾害发生时应急措施2.4.1处理冒顶事故的基本原则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及恢复通风等。1、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截堵的人数及可能所在的位置,并分析抢救、处理条件,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2、迅速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则必须利用压风管、或打钻向埋压或截堵的人员供给新鲜空气。3、在处理中必须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险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4、在抢救处理中必须有专人检查和监视顶板情况,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二次冒顶;并且注意检查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情况。5、在抢救中遇有大

23、块岩石,不许用爆破方法处理,如果威胁遇险人员则可用千斤顶、撬棍等工具移动石块,救出遇险人员。2.4.2工作面冒顶前的预兆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柱的活塞急速下缩,也发出很大声响;铰接顶梁的楔子被弹出或挤出,底软时支柱钻底严重。有时也能听到采空区内顶板发生断裂的闷雷声。2、掉渣。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出现顶板掉渣现象。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在人工顶板下,掉下的碎石和煤渣更多,这就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3、片帮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片帮煤增多,煤质变软,这就说明有冒顶危险。4、裂缝 顶板的裂缝,一种是

24、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老工人的经验是:“流水的裂缝有危险,因为它深;缝里有煤泥、水锈不危险,因为它是老裂缝;茬口新的有危险,因为它是新生的”。如果这种裂缝加深加宽,说明顶板继续恶化。5、脱层 顶板快要落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脱层的现象,检查顶板时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若顶板发出空空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离层。6、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以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声响的大冒顶。7、瓦斯增大在含瓦斯的煤层中,瓦斯渗出量突然增大。8、

25、淋雨增加顶板的淋头水量有明显的增加。2.4.3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处理冒顶事故发生后,为了防止事故的扩大,应积极组织进行处理,尽快抢救遇险人员,使采煤工作面早日恢复生产。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处理,应首先抢救遇险人员,接着就是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处理的方式应根据冒顶区岩层冒落的高度、冒落岩石的块度、冒顶的位置和冒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煤层厚度、采煤方式等采取相应地措施。1、局部冒顶事故的处理(1)当冒顶范围不大时,可采用掏梁窝探大板梁或挂金属顶梁的方法处理。首先要观察顶板动态,加强冒顶区上下部位支架,防止冒顶范围扩大,在掏梁窝、探大板和挂梁时。棚梁顶上的空隙要刹严或架小木垛接顶,然后在清除

26、煤和浮矸,打好贴帮柱,支好棚梁。(2)工作面局部冒顶范围沿斜倾超过十米时,应从冒顶区上下两头向中间处理,在检查认定冒顶地带的顶板已经稳定的基础上,再加固顶板区上方支架,并准备好材料,清理好人员的安全退路,设专人监视顶板。如属于伪顶冒落的可采用探大板梁处理,棚顶上要插严背实;若属于直接顶沿煤帮冒落,而且冒落矸石沿煤帮继续下流的要采用撞楔法通过。也就是在加固冒顶区的支架后,将一头削尖的小直径园木或钢钎垂直放在棚梁上,尖头朝前,尾部与顶板间垫一木块。2、大冒顶事故的处理方法大冒顶发生后,采取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恢复工作面的方法;另一种是开补巷绕过冒顶区方法。(1)、恢复工作面的方法处理冒顶从工

27、作面冒顶处的两头,由外向内,先用双腿木棚维护好顶板,保持后路畅通无阻。棚梁上用板皮刹紧背严,防止顶板继续错动、跨落。梁上如有空顶,要用小木垛插紧背实。边清理工作面边支护,把塌落的矸石清理并倒入采空区,每清理0.5米工作面支一架棚子管理顶板。若顶板压力大,可在冒顶区两头用木垛维护顶板。遇到大块矸石不易破碎时,应采用电钻打眼放小炮的办法破碎岩石。钻眼数量和每个炮眼装药量就根据岩块大小与性质来决定,但一定要符合规程要求。如顶板冒落的矸石很破碎,一次整个巷道不易通过时,可先沿工作面煤帮运输机道整修一条小巷,修通小巷,使风流流通将运输机开动后,再从冒顶区的两头向中间依次往前支棚。(2)开补巷绕过冒顶1)

28、冒顶区在工作面的机头侧时,可以沿工作面煤帮错过一段留三米到五米煤柱,由进风巷向工作面斜打一条补巷和采煤工作面相通,就可正常生产出煤。2)冒顶区在工作面的中部时,可以平行于工作面留三米到五米煤柱,重新开一条切眼。新开切眼的支架,可根据顶板情况而定。然后在沿新开的切眼每隔十五米至二十米开掘一个联通巷,与冒顶区贯通,以便处理冒区和回收被埋的设备。3)冒顶区在工作面的机尾时,处理的方法与处理机头侧冒顶完全相同。2.5避灾路线、7#层404盘区各作业面顶板事故避灾路线;工作面盘区大巷(皮带、轨道、回风)西部大巷(皮带、轨道、回风)二水平石门大巷(皮带、轨道、回风)二号井、五号井、东风井地面。、7#层30

29、5盘区各作业面顶板事故避灾路线;工作面盘区大巷(皮带、轨道、回风)西部大巷(皮带、轨道、回风)二水平石门大巷(皮带、轨道、回风)二号井、五号井、东风井地面。、14#层303盘区工作面顶板事故避灾路线;工作面14#层西部大巷(轨道、皮带)暗斜井(主、付)二水平石门大巷二水平井底车场二号井、五号井地面;14#层303盘区工作面14#层西部回风大巷1114#回风暗斜井三水平11#层402盘区回风大巷北风井地面;、如通道被塌顶封堵,应待在原地,尽量节省体力,等待救援。3 应急准备3.1 机构与职责3.1.1应急指挥部总 指 挥:董事长 总经理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副总经理 成 员:副总工程师 总经理助理

30、 调度室 通风区 安监站 技术质量部 机电物资部 运销公司 医院 武保部 工会 人力资源部 劳保部 财务部 行政办 党办 生活服务公司 汽运公司 矿容办等部门负责人 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应急预案;(2)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3)负责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4)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修订、补充和完善;(5)负责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评估,并组织落实;(6)负责启动应急预案和营救遇险人员方案;(7)负责按照预案程序,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反应进行应急救援行动;(8)负责选定井下救援基地,任命井下基地指挥;(9)负责清点井下被困人员数量和姓名;(10)负责签

31、发入井许可证;(11)负责指导事故善后处理工作;(12)负责配合事故调查;(13)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3.1.2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公司总调度室办公室主任:调度主任办公室副主任:调度室副主任 安监站站长 技术质量部主任 通风区区长 机电物资部主任 运销公司经理应急救援电话:应急专用电话:井下电话:由公司调度室接转井下队组电话办公室职责:1)、承接单位事故、事件或灾情报告,启动应急救援预案。2)、接到报警信号时,要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3)、负责通知总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应急指挥中心集合。4)、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现场。5)、在

32、事故抢险过程中,负责各专业组的碰头会,协调各专业组、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6)、组织、协调外部求援等有关事宜,负责事故的上报。7)、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通报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8)、组织公司各类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监督各单位事故应急演练。3.2 应急资源3.2.1应急抢险行动组组 长: 生产副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副总工程师 机电副总工程师 通风副总工程师 通风区区长 调度主任成员:各生产区队长 密闭队队长 辅助救护队长职责:1)、保养并维护好各类装备、仪器。2)、经常组织本部人员搞好岗位练兵和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工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3)、发生灾变事故时,根据事

33、故性质的不同,进行具体的抢险救灾。4)、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提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3.2.2 医疗急救行动组组长:行政副总经理副组长:医院院长成员:公司医院各主治医生、护士职 责:1)、备足抢险救灾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2)、建立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3)、指定医疗指挥官,建立现场急救和医疗服务的统一指挥、协调系统。4)、建立现场急救站,设置明显标志,保证现场急救站的安全以及空间、水、电等基本条件保障。5)、建立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受伤人员治疗跟踪卡,保证受伤人员能得到及时的救治。6)、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

34、的人身安全。3.2.3 治安保卫行动组组长:行政副总经理副组长:武保部主任成员:武保部全体员工职责: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害或引起现场的混乱。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看管好枪支、弹药仓库,维护社会治安,严防不法分子乘机破坏。4)、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5)、搞好灾变期间,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水源、煤气管道的监控和管理工作。3.2.4 物质供应行动组组 长:机电副

35、总经理副组长:机电物资部主任成 员:财务部主任 汽运公司经理职责:1)根据不同灾变分类备好相应的救灾物资。2)按规定及时为抢险救灾人员配备救援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水平。3)组织人员和车辆,运送救灾物资,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3.2.5 后勤保障组组长:行政副总经理副组长:生活服务公司经理成员:行政办主任 汽运公司经理 食堂经理 职责:1)负责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2)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3)做好抢险救灾的后期保障工作。4)负责安排增援人员的饮食和休息。3.2.6 宣传教育信息行动组组长:安全副总工程师副组长:安全培训中心主任成员:党办主任 行政办主任 人力资源部主任 团委

36、书记 工会办公室主任 职责:1)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2)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关信息。3)负责谣言控制,澄清不实传言。4)做好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坚定信念,鼓舞士气。5)发动群众,战胜困难。6)事故发生后,组织好电话的联系工作,保证畅通无阻,以最快最优的服务质量保证抢险工作的及时顺利进行。3.2.7 善后处理行动组组长:行政副总经理副组长:人力资源部主任成员:劳保部负责人 行政办主任 工会办公室负责人职 责:1)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2)督促、指导事故单位及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3)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

37、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3.2.8 技术资料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副总工程师成员:调度室主任 技术质量部主任 安监站站长 机电物资部主任 职责:1)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记录事故处理情况。2)了解掌握事故的发展动向、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为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3.2.9 事故调查组组长:安全副总经理副组长:安全副总工程师 成员:安监站站长 调度室主任 纪检办公室主任 人力资源部主任 工会办公室主任 武保部主任职责:事故处理完毕,认真调查事故原因追查事故责任,为事故吸取教训提供防范措施。3.3 教育、培训与演练1、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煤矿安全规程及

38、本预案。2、各部门及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有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责任制。3、各成员分管口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本“预案”并组织考试,检查职工的掌握情况。4、组织进行一年不少于一次的避灾路线演习和救援演习。5、分管领导每季度组织分管范围内的事故分析,制定措施以补充本预案。3.4 互助协议我公司与同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签署了矿井救护协议书,明确可提供的互助力量、物资、设备、技术等。4 应急响应4.1 接警与通知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在发现各种险情后,有责任和义务就近利用电话急呼向调度室汇报,接警人员利用生产调度电话就应迅速通知受波击临近地点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并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同时按

39、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值班领导和应急救援指挥部成成员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4.2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一般分为三级:1、一级紧急情况:能够利用本单位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利用地煤公司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3、三级紧急情况:需要集团公司和政府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4.3 指挥与控制所有指挥部成员接到灾害通知后,立即赶赴指挥部集中,首先听取当班值班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已经下达的命令汇报。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提出初步救灾方案,由总指挥统一指挥,立即分头实施抢险救灾,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调动各方人力和物力对所有发生的事故进行控制和紧急救援。1、继续组织撤人、停

40、电、保证主要通风机、副井提升的正常运转(派专人去风机房、副井绞车房组织与督促工作)。2、通知矿专业救护或消防人员赶赴现场对伤员进行抢救。3、通知各救灾行动组准备救灾材料,医院准备急救伤员。4、调度指挥临近单位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控制,避免事态扩大或波及范围扩大。5、通知事故单位和有关区队、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电脑考勤室准确统计当班下井人数及其姓名,统计已升井的人数及姓名,以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6、指定一名调度副主任签发下井许可证,并通知矿灯房、自救器房发放室和副井口,没有下井许可证不准发放矿灯、自救器,不谁入井。7、选定井下救援基地,指定具有救护知识的领导担任救护基地指挥。同时明确基

41、地指挥只起“上传下达”作用,不得自行发号命令,以免形成多头指挥。落实所需的通讯设备、救灾器材等,选定安全岗哨位置及其人员,明确其任务。8、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将伤员救到井下救援地或其他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到地面,得知受伤人员困在灾区时,一方面设法与受阻人员联系、稳定其情绪,一方面立即报告抢救指挥部采取措施组织特别抢救。9、救灾指挥部根据井下灾情报告,责成协助成员,将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当抢险人员不足时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请求支援。及时满足井下需要,千方百计完成撤人抢险任务。10、井下撤出人员和抢救人员完成后,应投入二线或三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

42、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与瓦斯等灾情,同时撤出一线部分人员。救护队长具体负责指挥救护队按救护规程的要求完成侦察任务,提出测定数据,灾区示意图及灾区处理建议,供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侦察结束后,应安排救护队在安全地点监视灾情变化,具体位置应由井下救护基地负责人提出建议,报总指挥部确定。11、指挥中心组织所有成员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后,结合灾情实际,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将成员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人员检查核实。12、根据灾区现场情况不断协调平衡力量,确保方案,调整救灾力量。当遇灾情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救灾方案,调整救灾力量。事故处理结束稳定一定时间后,应抓紧恢复事故破坏的各个系统,使

43、之正常,特别是通风系统。当系统恢复正常后,即要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抢险指挥部结束工作。事故处理结束后,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事故调查报告,并进行全面分析。对事故发生、抢救处理过程、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形成文件后上报并存档。4.4 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此项工作由公司公安科负责。1、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它人

44、员。3、必要时承担抢救救灾工作。4.5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现场急救关键在于“及时”。下面是几种伤员的现场急救方法:1、对外伤人员的急救(1)对出血人员的急救。对这类伤员要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止血,对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于净面条(有条件时,用消毒纱布和绷带)包扎伤口即可固的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对于因内伤而咯血的伤员,首先使其取半躺坐的姿势,以利于呼吸和预防窒息,然后劝慰伤员平稳呼吸,不要惊慌,以免血压升高,呼吸加强,出血量增多,最后等待医院下井急救,或护送伤员出井就医。(2)对骨折人员的急救,对骨折者,首先用毛巾或衣服作衬垫,然后就地用木棍、木板等材料做成临时夹板,将受伤的肢体固定后

45、,抬送医院。对受挤压的肢体不得按摩,热敷或绑止血带,以免加重伤情。2、对触电者的急救(1)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迅速观察伤员有呼吸和心跳。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3)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4.6 公共关系1、综合办要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定新闻发言人,准确发布事故信息,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澄清事故传言。2、为公众了解事故信息以及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咨询提供服务安排。3、要做好接待、安排死者及受伤人员的家属。4.7 应急人员安全1)、应急队伍或应急人员接到公司指挥部抢险通知后,必须20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进行

46、抢险救援,在抢救过程中听从井下救援基地总指挥的指挥,一切行动按相关规定执行,不能冒险蛮干,待事故地区一切恢复正常后,公司抢险救援指挥部总指部宣布应抢险救组结束,应急队伍或应急人员即可撤离事故现场。2)、安培中心要对应急人员进行保证自身安全的培训,使他们在抢险救灾时应知应会。3)、根据事故的性质,确定个体防护等级,以确保应急人员的安全。5 现场恢复5.1 井下灾区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出人员和抢救人员完成后,应投入二线或三线力量,指挥部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与瓦斯等灾情,同时撤出一线部分人员。救援队长应具体负责指挥救护队按救护规程的要求完成侦察任务,提出测定数据,灾

47、区示意图及灾区处理建议,供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侦察结束后,应安排救护队在安全地点监视灾情变化,具体位置应由井下救护基地负责人提出建议,报总指挥部确定。指挥中心组织所有成员听取侦察汇报后,结合灾情实际,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将成员分工明确,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人员检查核实。根据灾区现场情况不断协调平衡力量,确保方案顺利进行。当遇到灾情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救灾方案,调整救灾力量。事故处理结束稳定一定时间后,应抓紧恢复事故的各个系统,使之正常,特别是通风区必须将通风系统恢复正常,有害气体的浓度在规定范围之内。5.2 当各系统恢复正常后,由井下救援基地负责人向总指挥部提出可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申请,由总指挥部指挥宣布应急救援结束。5.3 应急指挥部通知事故单位正职可以恢复正常生产,事故单位接到通知恢复生产时,也要注意各种有害气体的含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