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42817560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植物我看到了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教学重点 学会按照步骤观察身边的大树。教学难点 怎样观察大树。教学准备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1、引入: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2、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

2、上。(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3、怎样观察一棵大树。(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4、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5、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及观察的不同。(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

3、多?(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板书观察大树 描述大树作业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校园的大树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情感。教学重点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学准备 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照片。教学过程1、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我

4、,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3、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板书画出眼中的大树 拓印树皮

5、记录作业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1树的整体形态的认识,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及不同。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2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一棵树。用简图描画树的整体形态。用拓印树皮的方法观察树干。3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反思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大树和小草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 过程及方法 1、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 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

7、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

8、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比较樟树狗尾草茎颜色软硬粗细质地叶形状气味果实大小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四、作业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五、板书 大树 小草 区别常见的植物 根 茎 叶反思 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

9、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观察水生植物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及方法1、用

10、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3、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一、 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出示实物或图片,这就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

11、、茭白等。)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观察记录: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请课外继续探究。 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

12、,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及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及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板书 简图水葫芦及狗尾草 比较不同 作业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反思 通过对比观察两种植物的不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本堂课在观察中培养了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植物的叶

13、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及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及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一、 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

14、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及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

15、鲜叶及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板书 搜集树叶 生命特征作业寻找不同的树叶进行观察反思本节课对树叶进行研究,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

16、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2、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及方法 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一、 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 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

17、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的课外作业及学生的精彩发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 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的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的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能不能看出树干的变化呢? 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

18、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 1、活动:根据讨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2、交流: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落叶的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的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的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 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 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的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19、? 我的树叶记录表月日树干月日树冠月日叶子月日其他月日粗细月日树皮月日落叶数月日颜色月日大小月日形态这样坚持下去,我还可以知道大树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板书设计我的树叶调查表 记录作业寻找一种喜欢的植物进行研究,完成植物调查表。反思 通过研究植物一年四季根、茎、叶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跳动起来会怎样 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 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 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3、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及方法1、 合理使用实

20、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及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2、 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愿意及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2、 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教学重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及联系。教学难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及联系。教学准备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活动过程(一)引入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

21、、关节和肌肉都参及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测量心跳和呼吸(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

22、和呼吸次数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呼吸加快)(三)呼吸为什么加快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及呼吸有什么关系呢?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猜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

23、心跳及呼吸次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及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及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及二氧化碳气的交换。课的延伸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作业测量跳绳50次心跳的次数,100次心跳次数。板书设计跳动起来会怎样呼吸 心跳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呼吸量课后反思本节课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

24、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及联系,课堂效果很好。跳动起来会怎样第八课时教学内容1、 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2、 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3、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及方法1、 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作量。2、 愿意及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人体呼吸及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及和谐之美。教学重点了解在人体

25、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教学准备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活动过程(一)引入1、激活已有经验 提出探究问题(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1)认识心脏和心跳(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26、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板书:血液循环)(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心脏跳动可有规律了,你们知道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摸脉搏)强调测试时注意事项。学生测平静时心跳次数并做好记录。汇报并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强调运动时注

27、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心跳加快)3、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1)提出疑问: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这是为什么?(2)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体验(模拟)心脏收缩及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3)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

28、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三)总结提炼课题,体验收获喜悦(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提炼课题:运动及健康。(板书)(3)总结: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希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作业 查阅资料,完成老师以下问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板书设计跳动起来会怎样(二)心跳次数血液循环输送 排出体外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

29、的学习,孩子们学习了运动对人身心的影响,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探访蚂蚁第九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教学准备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二、观察哪一只蚂蚁。1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2选择瓶里的蚂蚁观察,有利及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

30、的蚂蚁观察,有利及不利的地方;三、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既能看清楚,又不会到处乱爬?2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蚂蚁不乱爬?3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到处乱爬了。不过,用什么办法让蚂蚁爬到瓶盖上去呢?四、用放大镜观察蚂蚁。1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2分发放大镜观察蚂蚁。注意控制观察时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五、讨论蚂蚁身体的特点。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六、试一试。1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

31、蚁怎么不到处乱爬了。2如果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3试一试。4怎么解释蚂蚁的反应呢?蚂蚁想家了吧?如果把蚂蚁放在教室地面上,蚂蚁能找回自己的家吗?七、送蚂蚁回家。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察发现呢!板书设计探访蚂蚁观察蚂蚁蚂蚁身体的特点爱护小动物作业完成“我的观察研究”报告会的信息。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小蚂蚁的身体特征进行观察、探究,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学习兴趣强,课堂气氛活跃。神奇的磁极

32、 第十课时教学目标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教学重点、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教具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教学引入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二、活动一:磁极的相互作用、确定教室里的南北方向、学生判断磁铁的S极及N极

33、的指向。、提出问题: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讨论、猜想。并提出注意事项:实验时,周围不能有其它磁铁的干扰。、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小组实验: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观察发生什么现象?()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尝试用其他方法验证刚才得出的结论(水浮法、悬挂法)。、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指导填写实验记录。、组织学习“科学在线”。板书设计磁铁的正负极 磁极的相互作用 出现的现象 作业 总结观察现象 课后反思 通过磁极小游戏,吸引孩子们观察磁铁正负极原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究,在课堂上通

34、过动手实验,课堂气氛活跃。风啊,你吹吧第十一课时起风了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对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2、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纸风车。3、能初步对事物或现象作出假设性解释。4、意识到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感受风的存在,初步练习假设性解释教学难点 利用风的特性制作风车教学过程一、问题接龙同学们,这节老师想让同学们做一个游戏问题接龙,大家愿意吗?(原意)不过如果接不上来的同学老师可是要惩罚的哦!你要为大家学个动物叫或拌个动物的形象。(好)二、猜想及假设大家能对这些问题作出猜想和解释吗?学生猜想。想一想,我们看不见风,怎样才能证明风的存在呢?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到室外,去

35、寻找风的踪迹。三、设计及制作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有没有寻找到风的存在,说一说你找的风。学生汇报交流。我们还有一位好伙伴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风,知道他是谁吗?对,是纸风车。纸风车能帮助我们找到风,它的形状有好多种,尽情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做出及众不同的作品来。学生制作。你们的纸风车转得快吗?解释一下原因。我们的纸风车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板书设计 风的特征 风车设计大比拼作业布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是怎样描述风的?留心电视或报纸等媒体,连续记录一星期风的预报,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进行交流。课后反思本节课用游戏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对风的形成进行探究,利用风的特性制作风车,课堂气

36、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第十二课时 风的观测教学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测定风向。2、感受风的力量,设计制作简单的装置测定风力的大小。3、能初步判断风力的大小及等级。4、经历测定风向和风力的过程。教学重点 初步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风向和风力的等级。器材准备风向标 风车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么知道起风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二、测定风的方向(1)、和老师一起去操场寻找风好吗?一起到操场上寻找风的踪迹,并作好记录。(2)、你有办法知道吹的是什么风向吗?用自制的风向标测定风向。在测定风向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呢?学生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

37、问题的方法。(2分钟内出现次数最多的风向是当时风向)(3)、讨论:旗帜、烟飘去的5和风向有联系吗?请说一下吧。三、风有力量(1)、同学们,我们能测风向了,那么同风向的风一样吗?你有办法知道风的大小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举例说明风是有力量的,力量是有大有小的。老师简介一下气象站也有用风杯的转动来测定风力大小的方法。(2)、现在,我们照书上的方法制作一个纸风车。学生按书本方法制作风车。对风车吹气,仔细观察,钮扣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和你吹的气有关系吗?学生吹风车后思考、讨论并把自己的看法说给全班听。四、风力的大小(1)、现在,我们知道风是有力量的,有风向的。谁能说一下电视、广播里是怎样报风的情况的?学

38、生回忆后发言。(2)、那么,你知道今天的风是几级吗?依据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规定的?学生思考回答。仔细看书中的风力等级表。大家来判断一下书中的四幅图里的风是几级?学生观察后回答。(3)、我们去操场上观察一下,今天是几级风?学生到操场观察并记录,回教室后对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板书设计测定风向测定风力作业课外记录天气预报,并对天气情况作观察比较。学生记录、观察、比较。课后反思进一步认识风的特性,用制作的风车,测定关于风的数据,课堂氛围活跃。第十三课时 可爱又可恨的风教学目标1、会在辩论会上陈述自己的理由。2、了解风的利弊,知道人们对风的利用和防治。教学重点风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让学生通

39、过辩论,争取用事实说服对方。教学难点 通过辩论学会合理的利用风,为人类造福。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风是好还是坏,课下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你是怎么认为的?根据不同的意见分成两个小组,我们来开一个辩论会。二、 分两大组。三、 准备好了吗?(好了)好,我们的辩论会现在开始!四、 总结。板书 风的辩论正方 反方 总结作业查阅相关资料,举例人类合理对风的开发利用课后反思这节课使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孩子们收集了大量充分的资料,辩论会上争得真是不可开交,我不得不为孩子们那投入的表情而感到高兴,同时也为孩子们睿智的思维而惊奇,经过大家激烈而又有序的辩论之后我们终于达成了

40、一致,风友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总的来说好的方面还是多于坏的一面,风的坏其实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如果我们不去破坏大自然,风将更加得可爱,所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但也存在不足,孩子们在辩论的时候不能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证据说服对方,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还有点欠缺。第十四课时 水和盐的故事 把盐藏起来教学目标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3、培养敢于、善于提出猜想及假设,愿意合作及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食盐、烧杯、筷子、热水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盐在水中溶解现象教学难点在现实中找出溶解现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我们进行了大

41、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老师这还有更难的呢!敢接受挑战吗?(敢)好,让我们走进第一关,智力猜猜猜,(闪闪红星,小红军带盐的故事)请大家开动脑筋猜猜看,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板书课题)(用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故事情节造成的悬念,引起学生大胆的猜想,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二、自主探究1、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请大家分组讨论,选出我们的最佳方案(学生选择,并简单的说出理由)看来大家一致认为,盐能消失在水中,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想不想通过实验来验证?(想)那么,要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器材呢?(生交流)请各组组长来材料超市选择你们需要的材料。(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伙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

42、权,自主的交流方案,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种我就是科学家的感觉,科学活动才是愉悦的)2、实验揭秘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对,盐真的能化在水中,那么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板书)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老师宣布,第一关成功!让我们走进第二关:比比谁最快!3、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解在水中,但当时处境一定非常危急,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怎样能帮小红军将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想法非常好,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得通过实验来验证,现在请个小组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大家真了不起,设计好了自己的实验,老师很佩服你们!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

43、求:实验用品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分工合作。用简单的语言填写实验报告单。好,现在实验开始。汇报交流。谁能根据以上小组的汇报,对加快食盐溶解的条件总结一下?生总结汇报。刚才大家参及得非常积极,实验做得很认真,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老师兴奋得告诉大家:第二关闯关成功!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三关,看谁想得多!4、联系实际学科学其实,溶解在我们生活中用途特别广,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怎样加快溶解?第三关闯关成功!三、拓展探究看来,我们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心细,而且聪明。故事中的小红军也很聪明,他把盐化成水藏在棉衣里带上山。那么,盐该怎样取出来呢?想知道吗?请大家

44、课下先进行猜想,试着探究,并记录下来,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发现。板书 溶解现象 填写报告单作业 在家试做溶解现象,查找资料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反思 本节课用实验的方法直观的把溶解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低年级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非常有利,教学效果明显。第十五课时地球真的不动吗白天及黑夜教学目标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教学难点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小时。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及哥白尼的贡献。背景资料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考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时分、时和时分。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