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知识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防治知识精选PPT.ppt(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登革热防治知识第1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概述概述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种急性传染病,是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肉、骨骼和关节疼痛,皮疹、出血倾骼和关节疼痛,皮疹、出血倾向、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结肿大。向、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结肿大。第2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概述概述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的非洲、美洲、东南亚、西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的非洲、美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区和欧洲个别境域的太平洋区和欧洲个别境域的100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大
2、约有每年大约有1 1亿感染者,其中亿感染者,其中5050万例登革出血万例登革出血热需要住院治疗,热需要住院治疗,2500025000例死亡。例死亡。我国以输入性为主,义乌、广东东莞市近年发生我国以输入性为主,义乌、广东东莞市近年发生过暴发。过暴发。第3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病原学病原学登革病毒登革病毒(D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共有四个血清病毒;共有四个血清型,各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型,各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第4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理化特性理化特性PH79最稳定-70 或冷冻干燥4 可长期保存登革病毒。50
3、30分钟或54 10分钟、560千周/秒超声音波、紫外线、0.05%福尔马林、高锰酸钾、乳酸、龙胆紫均可灭活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和去氧胆酸钠敏感。第5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我国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前者分布于南方沿海,如海南岛等地区,后者则在南北地区广泛存在,以长江以南为普遍。第6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传染源、宿主传染源、宿主人和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病毒感染的自然宿主。城市型疫源地,隐性感染者和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和宿主,形成人-蚊-人循环。第7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当人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当人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
4、后,病毒会从蚊了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了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如果患者在病毒血症期(发病前如果患者在病毒血症期(发病前1天至发天至发病后病后5天)被蚊叮咬,病毒就有可能传给天)被蚊叮咬,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蚊子继而传播开去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第8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不同型别毒株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不同型别毒株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或多次感染。发生二次或多次感染。感染后只对同型登革病毒株有较强的免感染后只对同型登革病毒株有较强的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疫力,并可维
5、持多年。第9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免疫性免疫性登革病毒有登革病毒有4个不同的血清型:个不同的血清型:DEN-1、DEN-2、DEN-3、DEN-4。人感染登革病毒后产生的人感染登革病毒后产生的IgM和和IgG抗体抗体均可以中和登革病毒,对同型产生免疫力,均可以中和登革病毒,对同型产生免疫力,但对异型无保护但对异型无保护。第10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免疫性免疫性登革病毒急性感染者有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第一次感登革病毒急性感染者有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第一次感登革病毒急性感染者有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第一次感登革病毒急性感染者有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第一次感染和第二次感染。染和第二次感染
6、。染和第二次感染。染和第二次感染。第一次感染的反应是对黄病毒属的病毒无免疫力的第一次感染的反应是对黄病毒属的病毒无免疫力的第一次感染的反应是对黄病毒属的病毒无免疫力的第一次感染的反应是对黄病毒属的病毒无免疫力的人,其抗体滴度上升较慢,抗体水平较低,并具有人,其抗体滴度上升较慢,抗体水平较低,并具有人,其抗体滴度上升较慢,抗体水平较低,并具有人,其抗体滴度上升较慢,抗体水平较低,并具有相对单一的型特异性。相对单一的型特异性。相对单一的型特异性。相对单一的型特异性。第二次感染发生在以往曾感染过黄病毒属病毒的人,其抗第二次感染发生在以往曾感染过黄病毒属病毒的人,其抗第二次感染发生在以往曾感染过黄病毒
7、属病毒的人,其抗第二次感染发生在以往曾感染过黄病毒属病毒的人,其抗体滴度上升较快,抗体水平很高,且与黄病毒属很多病毒体滴度上升较快,抗体水平很高,且与黄病毒属很多病毒体滴度上升较快,抗体水平很高,且与黄病毒属很多病毒体滴度上升较快,抗体水平很高,且与黄病毒属很多病毒抗原有交叉反应。抗原有交叉反应。抗原有交叉反应。抗原有交叉反应。初次感染急性期可查到初次感染急性期可查到初次感染急性期可查到初次感染急性期可查到IgMIgMIgMIgM抗体,但抗体,但抗体,但抗体,但IgGIgGIgGIgG滴度低;二次滴度低;二次滴度低;二次滴度低;二次感染感染感染感染IgMIgMIgMIgM较低或测不到,急性期较
8、低或测不到,急性期较低或测不到,急性期较低或测不到,急性期IgGIgG滴度高滴度高第11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季节分布季节分布由于本病的媒介是伊蚊,发病与气温、雨量、由于本病的媒介是伊蚊,发病与气温、雨量、蚊虫繁殖有关,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蚊虫繁殖有关,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5-10月份。多发生在气温高、雨量多的季节。一般月份。多发生在气温高、雨量多的季节。一般雨后雨后2-3周伊蚊密度上升,导致发病高峰出现。周伊蚊密度上升,导致发病高峰出现。我国海南和广东主要流行季节在我国海南和广东主要流行季节在3-11月,海月,海南高峰在南高峰在4-6月,广东为月,广东为8月。月。第12页,讲稿共
9、37张,创作于星期二人群分布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发病,但以青壮年为主。在老疫区或地方性流行年龄组均发病,但以青壮年为主。在老疫区或地方性流行年龄组均发病,但以青壮年为主。在老疫区或地方性流行年龄组均发病,但以青壮年为主。在老疫区或地方性流行区,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区,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区,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区,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别。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别。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别。在性别上无明显差
10、别。输入性流行区所有职业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感染机输入性流行区所有职业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感染机输入性流行区所有职业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感染机输入性流行区所有职业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感染机会主要与被伊蚊叮咬的机会多少有关。会主要与被伊蚊叮咬的机会多少有关。会主要与被伊蚊叮咬的机会多少有关。会主要与被伊蚊叮咬的机会多少有关。任何种族均可患本病,但是在任何种族均可患本病,但是在任何种族均可患本病,但是在任何种族均可患本病,但是在19811981年古巴登革出血热流年古巴登革出血热流年古巴登革出血热流年古巴登革出血热流行中,黑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白人。行中,黑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白人。行中,黑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白
11、人。行中,黑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白人。第13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为潜伏期为3-143-14天,一般天,一般4-74-7天天主要临床特征:主要临床特征:1 1、突、突然起病、迅速高热(可达然起病、迅速高热(可达393940 40,少数患者,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表现为双峰热)2、三痛及疲乏等症状(头、三痛及疲乏等症状(头、眼眶、肌肉关节)眼眶、肌肉关节)3、三红(面部、颈部、胸、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部潮红,结膜充血4、多样性皮疹(麻疹样、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猩红热样)猩红热样)5、出血、出血倾向倾向6 6、白细胞明显下降或、白细胞明显下降或血小板减少
12、血小板减少第14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临床分型临床分型典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DFH)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第15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典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1)发热: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头痛、发)发热: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头痛、发热和眼球后疼痛,热和眼球后疼痛,24小时内体温可达小时内体温可达40。发热持续发热持续2-7天。部分病例于病程的第天。部分病例于病程的第35天体温降至正常,天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又再上升,称为双峰热天后又再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型。发热期可有相对缓脉,虚弱感觉常或马鞍热型。发热期可有相对缓脉,虚弱
13、感觉常需病愈后数周才能完全消失。需病愈后数周才能完全消失。第16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典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2)皮疹:于病程)皮疹:于病程36天出现,可为斑天出现,可为斑丘疹、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看见不同形态的皮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看见不同形态的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等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分布于全身,四肢、等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皮疹持续约为大部分不脱屑。皮疹持续约为3 34 4天。天。第17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典型登革热第18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
14、期二第19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0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1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典型登革热典型登革热(3)出血:约出血: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病例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如不同部位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皮下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5 58 8天。天。第22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3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4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5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第26页,讲稿
15、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有典型登革热表现;有典型登革热表现;24病日内四肢、腋窝、粘膜及面部可见散在病日内四肢、腋窝、粘膜及面部可见散在出血点,迅即融合成淤斑出血点,迅即融合成淤斑病情进展中有鼻腔、病情进展中有鼻腔、牙龈、消化道、泌尿道或牙龈、消化道、泌尿道或子宫等任何一个以上器官的较大量出血,常见子宫等任何一个以上器官的较大量出血,常见肝肿大肝肿大血球容积增加血球容积增加20%20%以上,血小板低于以上,血小板低于100100109/L者。脑出血的病例也有发现。者。脑出血的病例也有发现。异常严重出血的病例可导致死亡。异常严重出血的病例可导致死亡。第27页,讲稿共37张,创作
16、于星期二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4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热,但以第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热,但以第型型最为常见。最为常见。1985年起在我国出现的登革出血热亦是由第年起在我国出现的登革出血热亦是由第型登革病毒引起的。型登革病毒引起的。第28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休克综合征具有具有DHF表现表现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皮肤湿冷、脉数弱、烦躁或昏迷,血压下降出皮肤湿冷、脉数弱、烦躁或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或脉压低于现休克或脉压低于20mmHg以下等危象甚至以下等危象甚至血压和脉搏测不出。血压和脉搏测不出。病情凶险
17、,病死率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WHO将将DHF/DSS依病情严重度分为依病情严重度分为4级,在级,在我国的临床实际意义有待实践中应用总结。我国的临床实际意义有待实践中应用总结。第29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 4级级级:仅有束臂试验阳性级:仅有束臂试验阳性级:有皮肤和其它部位出血现象级:有皮肤和其它部位出血现象级:出现循环衰竭表现:脉搏细速,脉压级:出现循环衰竭表现:脉搏细速,脉压差差20MMHg和低血压和低血压级:出现严重休克,血压和脉搏测不出级:出现严重休克,血压和脉搏测不出(级、级、级属于登革休克综合症)级属于登革休克综合症)第30页,讲稿
18、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低,天开始降低,45天时最低,至退热后天时最低,至退热后1周恢复正常周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特别是进行性下降血小板减少。特别是进行性下降第31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血清抗登革病毒发病早期血清抗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或恢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中特异复期血清中特异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倍以上或病毒分离阳性,有明确诊断意义。发病以上或病毒分离阳性,有明确诊断意义。发病早期病人血清检测登革病毒抗原亦可作出快速早期病人血清检测登革病毒抗原亦可
19、作出快速诊断。诊断。PCR检测登革病毒检测登革病毒RNA可用于早期快速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血清型鉴别。诊断及血清型鉴别。第32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病毒分离可将急性期病人的血清接种于白纹伊蚊胸肌细可将急性期病人的血清接种于白纹伊蚊胸肌细胞系胞系C6/36细胞培养中进行登革病毒分离。患细胞培养中进行登革病毒分离。患者发病者发病3天内病毒分离的阳性率在天内病毒分离的阳性率在73%82%之间,发病第之间,发病第8天仍可分离到病毒。天仍可分离到病毒。第33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预后预后登革热的病死率约为登革热的病死率约为3/10000登革出血热的病死率约为登革出血热的病死率约为5%10
20、%第34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预防原则预防原则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白天防被伊蚊叮咬)控制传染源:隔离病人(白天防被伊蚊叮咬)(次要)(次要)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伊蚊,预防被伊蚊叮咬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伊蚊,预防被伊蚊叮咬(重点)(重点)提高人群抗病力:暂无可供应用的疫苗提高人群抗病力:暂无可供应用的疫苗第35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疫情监测疫情监测一、人间疫性监测人间疫性监测对临床疑似病例,采集急性期血检测登革热对临床疑似病例,采集急性期血检测登革热IgM抗体、分离病毒,或双份血清检测抗体、分离病毒,或双份血清检测IgG抗抗体。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体。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二、隔离病人二、隔离病人急性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急性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就治疗。报告、早隔离、早就地就治疗。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之日起不少于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之日起不少于6天。天。第36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37页,讲稿共37张,创作于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