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窗边的小豆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笔记:《窗边的小豆豆》.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读书笔记:窗边的小豆豆自然主义生长式教育,挺符合小林校长的实践。把孩子看做小树苗,教育者主要负责浇水施肥除虫。任其按照天性抽枝发芽,生长开花。按照自己个性生长,有的成了松树,有的成了果树,有的可能成了藤萝。不管孩子长成了什么样,都符合他的天性个性,充满自信和光明的气象。非自然主义的教育方式呢,一开始假定了孩子的生长目的:要成为苹果树,樱桃树,白桦树。假定了方向,就不会再顾忌孩子的个性。这就有可能违背孩子天性,如果目标和孩子的个性相异,就会使苹果树也必须生长成白桦树的样子。还处于树苗阶段被这样强制扭曲生长,暂时看不出多大问题,因为各种树还分不清具体样子。等孩子长大了,由于追求个性的解放,必然和曾
2、经接受的教育分裂,以重新发现自己,回归天性。这就与早期教育发生了扞格,教育不仅没有塑造人,反而扭曲人。非自然主义的理念可以称之为:教育即塑造。而自然主义则是:教育即生长。生长与塑造,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合理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幼少年时期采取“生长”,青年时期则采取“塑造”。孩子体现了他的天性个性,再去塑造更能成就更好的人生。卢梭的理念很好,小林校长的实践也很到位。但这不能掩盖两个事实:第一,卢梭自己孩子的教育并未得到他理想的实践,由于他始终在流亡的原因,他自己的孩子都交给孤儿院去负责了。这就是说:从天下父母的角度出发,具有卢梭这样理念高度的父母不会那么多,即便理念有了,往往现实环境和条件又不大支持
3、。第二,小林校长的实践很好,然而他的学校只有很少的孩子,这就意味着:自然主义式的教育理念只能在小众中实践,无法大面积得到实现。原因有两个:具有这种教育理念的父母不多,具有小林校长这样高度的教育者太少。这样的模式需要大量教育者去引导孩子生长,对于教育资源的量和质,要求都非常高。这就注定了“巴学园”只能是少数个性教育机构,小林校长也只能是少数稀有的教育工作者。这是自然主义教育到现在也很难大面积实践的原因。这样理念的父母是稀缺的,小林校长是稀缺的,“巴学园”是稀缺的。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寄希望于未来教育可以普遍性的达到这样的高度,因为科技的发达和经济的繁荣,会持续提高父母们的教育理念,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能够支付得起自然主义教育的高额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