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探究燃烧条件教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2761786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探究燃烧条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探究燃烧条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探究燃烧条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探究燃烧条件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探究燃烧条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探究燃烧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归纳、对比等科学探究方法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精神。(2)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切身体验探究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3) 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教学重点:(1)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增强学生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中来。学情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已经知道了很多促进燃烧的方法

2、。这一课题也不知曾被多少老师精雕细琢过,如同一幅旧时的风景已被描绘出千百种的感觉。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基于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教学理念,重点思考本节课怎样以燃烧为素材,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这样一种化学基本观念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控制化学反应! 燃烧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不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化学联系起来,从化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所知道的促进燃烧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向化学,再从化学走进生活,从而树立“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变化使之服务于生活”的观念。教学准备 多媒体、酒精灯、镊子、木块、木片、打火机、石

3、块、蜡烛、烧杯、刀片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燃烧和灭火”的视频,板书课题。观看视频,引起注意。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展示】ppt展示几幅有关燃烧的画面,引发思考火对人类的意义以及火是怎样产生的。观察画面并思考回答。情景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燃烧?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板书“燃烧的条件”。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想。造成悬念、引发思考、激发探究欲和求知欲。【查阅资料】:ppt展示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有关资料。阅读资料。为下面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作出猜想】:教师质疑:这三个条件当中,燃烧需要其中的一个?两个?还是三个都要呢?ppt展示猜想燃烧需要的条件。猜想燃烧需

4、要的条件。【设计实验并演示实验】:ppt展示实验设计,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归纳结论并板书】:ppt展示燃烧的条件,教师板书。(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强调】: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观察现象,交流讨论,归纳得出燃烧的条件。做笔记。(1)用明显的实验现象验证学生的猜想和推理。(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对比、归纳等科学探究方法和能力。(3)整合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4)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题小结】:燃烧的概念和所需条件。学生思考回顾,巩固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课题一

5、燃烧和灭火探究燃烧条件 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与氧气(或空气); (缺一不可) 温度达到着火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体会到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视频、课件等手段的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而学生主体作用也有所体现。 此外,我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点拨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