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1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42739212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1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1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1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1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东城区普通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 初三语文 2014年11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qing) 骈进(pin) 恪尽职守(k)B谀词(y) 佝偻(lu) 一抔黄土(pu)C拮据(ji) 陨落(yn) 强聒不舍(gu)D阴晦(hu) 嗤笑(ch) 气吞斗牛(d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妖娆 凭

2、吊 言行相顾脑羞成怒B惘然 旁骛 重蹈复辙润如油膏C亵读 萧索 十拿九稳怒不可遏D恣睢 隔膜 原驰蜡象红装素裹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稍逊 出言不逊 B涕零 涕泗横流C温习 温声细语 D鄙夷 学识鄙陋4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诗歌极其精练,欣赏时,我们_要努力把握它少量字句包孕的丰富含义, 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的不尽韵味。读诗_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含义,_无法领略其“弦外之音”。A不但 而且 如果 就 B虽然 但是 只要 就 C与其 不如 只有 才D不是 而是 除非 才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 ;不

3、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A. B. C. D.6在年级举办的“诵读古代诗文,感受先贤情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现在请你根据所给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白居易游钱塘湖,喜看早莺争暖树 下联:A柳宗元游小石潭,凄神寒骨景幽邃 B文天祥过零丁洋,甘愿丹心照汗青C王安石登飞来峰,浮云难掩赤子心D欧阳修上醉翁亭,后天下之乐而乐7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

4、解正确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理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写出了春天太阳羞涩的情态。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写出了春天到来,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斓。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理解:“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远。D.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鲁迅故乡) 理解:“木偶人”写出了闰土已经失去了生命的

5、活力,在一切困苦、不幸前消极忍耐、茫然、麻木的精神状态。第卷二、填空。(共9分)8默写(共5分)(1)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 武陵春)(1分)(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1分)(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与声两方面描写战斗激烈场面的词句是: , 。(2分)9名著阅读(共4分)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在外交斗争中的言行。其中唐雎不辱使命记录的就是 国与秦国的一次较量。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反对秦王 的阴谋中,敢于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

6、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刻画了唐雎 的形象。三、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第10-12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

7、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会天大雨 会: (2)楚人怜之 怜:(3)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皆指目陈胜 翻译:(2)固以怪之矣 翻译:12. 选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陈胜、吴广利用“行卜”,达到了“威众”的效果?(用原文回答)(3分)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37分)(一) 阅读弯弯

8、山路,完成第1315题。(共15分) 弯弯山路 项丽敏小时候多是跟随母亲生活。母亲18岁走上讲台,一直在偏僻的深山坳里教书。二十几户人家,零零散散分布在山头、岭脚。一所旧祠堂隔成两间,小间糊上报纸,做卧房,大间做教室。黑漆漆的没有天花板,因长年欠修漏雨,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的泥坑。校长是母亲,教师也只有母亲一人,十几个学生,分了几个年级,有的年级只有一个学生。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很难找到母亲的笑脸。母亲是极严厉的,山里的孩子野惯了,对母亲却不敢有半点违拗。最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这在我是无份的。那时,我还不懂什么叫“生活的压力”,只是不明白,怎么我的母亲就和别人的母亲不一样呢?母亲

9、也有亲切的时候,冬夜里,将被子烘得暖暖的,我爬上床后,母亲替我将被条掖得严严的。她自己睡得极迟,备课,批改作业,缝补衣服我一觉醒来,昏黄的油灯仍然照着她伏案的背影,闹钟在案头“嘀嗒,嘀嗒”丈量着夜的深寂。每天放学后,母亲总要在学校忙活很久,很久,偶尔挤出空闲,才能拿起锄头,到地里种菜。她让我跟着拔草捉虫,有时还要帮着抬粪不过,那是7岁以后干的活了。天黑下来,别人家屋顶温白的炊烟渐已散尽,母亲就收了锄,回去做饭。母亲晚饭烧的迟,等饭做好后,得把我从趴着的课桌上叫醒了吃饭,下饭的菜很简单,简单得只有一个菜,也看不见什么油水,我迷糊着眼,一边往嘴里拨着饭粒,一边打瞌睡,饭含在嘴里,又趴着睡着了。村里

10、人和母亲关系极好,有了新鲜蔬菜,总不忘摘下一把放在我家锅台上,有时根本不知道那菜是谁家送的。腊月初,村里早早杀猪的人家吃晚饭时,主妇便跑过来,捣灭母亲刚点着的锅洞,拉我们去吃饭,母亲再三谢辞,主妇可就不高兴了:“老师可是看不起我家,嫌邋遢(邋遢【lta】:不洁净)?”我在一旁虽不敢做声,心里可着急了,真怕主妇生气而去。母亲终于还是解下了围裙,路上告诫我:可不许自己夹菜,碗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还没进主妇家的门,便闻着浓浓的肉香了。我规规矩矩地坐在一侧,小声地吞着馋涎,眼睛偷偷瞄着油汪汪的红烧肉,巴望着好心的主妇快些儿夹给我周末,中午放学后,母亲便将沉甸甸的担子压在肩头,我则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母亲身

11、后。这一路回家,要翻过一座山岭,过一条河渡,然后,是左一弯右一弯荒僻的山路。我喜欢初夏时节的山路,路被树阴遮着。树丛间开满了野花蔷薇、金银花、栀子花母亲偏爱那香白的栀子花,停下担子,掐一大把让我捧着,知了是夏天的精灵,此起彼伏的叫声连成一片阔阔的海海面上跳跃着鸟儿清脆的对唱。此时,母亲的心情难得的轻松,我更是疯魔起来,尖着嗓子,快活地大声锐叫着直叫得路边的知了都禁了声。下到岭脚,便踩着细软的沙石河滩,一条白苍苍的大河,缓缓地从远山流向远山。河畔丛生着的芦苇随风摇曳。竹篷船就泊在芦苇丛中。艄公是一位60开外的老人,船上还有一个女孩,十四五岁的样子,是老人收养的孤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条粗长的麻

12、花辫子,每当她弯下腰时,辫子就会滑到胸前,女孩拾起辫梢轻巧巧地往后一甩辫子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又轻巧巧落在背上。我看得迷了,不觉中也学起她的姿态只是我的头发齐着耳根,甩出来一团乱发纷飞。上了岸,母亲重又挑起沉甸甸的担子,我拖着酸胀的小腿,耷拉(耷拉:一种状态,松弛地下垂)着倦怠的眼皮,真想一闭眼再睁开就到了家门口。这总也转不完的、相似的弯弯山路,什么时侯,才能见到我的小村庄?这样走走停停,到村口时,远远的,便见着我家矮矮的屋顶上,一缕淡蓝淡蓝的炊烟,那是我的小脚奶奶升起的炊烟。 (选自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11散文,有改动)13.阅读文章,从“母亲”的角度概括内容,填充空白。(4分)(1

13、) ; (2) ;(3) ; (4) ;(5)母亲带我沿山路回家。段内容,揣摩划线语句的言外之意,并分析加点词语表现了“母亲”和“我”怎样的心理。(4分)(1)言外之意:(2)“母亲”的心理: (3)“我”的心理: 15.本文语言清新优美,请就第段景物描写或人物描写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答: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618题。(共13分)文段一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的历史。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长达2000多千米,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于各段河道水位、水流等有很大差别,开凿运河需要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难题,例如水位高度差的问题。大运河

14、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形成了达40米的水位落差,船行进的动力不够,无法直接通过。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工们摒弃了河道直上直下的设计,而将运河修成“之”字形的弯道。因为弯曲的河道可以拉长船只航行的距离,减小船只在航行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船只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这种科学的设计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文段二 当年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大业,更为了满足他下江南游玩的私欲,不断加快开凿进程。在大运河开凿的过程中,隋炀帝对征调的河工极其苛刻。他曾派人将木鹅从上游放下,如若搁浅,就会严惩甚至杀害负责施工的河工。运河通航后隋炀帝每年都要乘龙舟游江南,耗费无度,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如此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15、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大运河开通后,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客商云集、贸易繁盛,成为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它吸纳了吴越、齐鲁等地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特色,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统一的特点。大运河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唐代诗人皮日休发出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6根据文段一、文段二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大运河具有 、 、里程世界第一、科技含量高和 等方面的特点。(3

16、分)17. 现代人在修建公路时,遇到山丘,经常采用环绕式的盘山公路。借助文段一中的相关知识,解释建筑师这样设计的原因。(4分)答: 18. 由胡曾与皮日休的诗可知,自唐时起,人们对隋炀帝修大运河的看法就有“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之说。阅读文段二,请写出支持这种看法的依据。(6分)(1)“罪在当代”的依据: (2)“功在千秋”的依据: (三)阅读包容,回答1921题。(共12分)包容我们常听到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应有包容之心。包容是一种修养。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得知家里为建房地基与邻居发生争吵,想借他的权望来解决此事。他便修书一封:“你仁我义结近

17、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觉得董笃行的话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其实这就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是一种善良的结晶,也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包容是一种智慧。项羽不懂得包容,轻视贫寒,滥杀无辜,致使他失掉民心,兵败之后自刎于乌江。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在统一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计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这种让一般人很难理解的做法使他赢得了千古美名。由此看来,韩信要比项羽更有智慧。这种包容是能够让人钦佩的气概,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是使自己走向

18、成功的坚实的基石。包容是一种境界。英谚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可见,这些人对他人的包容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是拥有了博大的胸襟,拥有了高贵的品质。包容是【甲】,包容是【乙】,包容是【丙】。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选文有改动)1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2分)答: 20阅读第段,简要分析该段的论证过程。(4分)答:_ _2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大智若愚 厚德载物 淡泊名利【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五、作文(共50分)(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2. 选择学校近期举办的某一项大型活动,自拟标题,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活动的情况。以“光明中学”代替学校的名称,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因为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作

20、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东城区普通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联考参考答案初三语文一、选择。(共14分。每小题2分)1C 2D 3B 4A 5 C 6B 7D二、填空。(共9分)8默写(共5分)(1)物是人非事事休(1分)(2)燕然未勒归无计(1分)(3)陟罚臧否(1分)(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分)9名著阅读(共4分)刘向 安陵 企图吞并安陵 勇敢无畏(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机智沉着)(每空1分)三、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第10-12题。10.(1)适逢,正赶上 (2)爱戴 (3)用网捕(共3分。共3小题,每小题1分)11.(1

21、)(士卒)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或“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2)本来就诧怪这件事了(或“本来对这就已经很奇怪了”)(共4分。共2小题,每小题2分)12.固以怪之矣;卒皆夜惊恐;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3分。每句1分)四、现代文阅读(共37分)(一) 阅读弯弯山路,完成第1315题。(共15分)13.(1)母亲在偏僻山坳教书(2)母亲对“我”严厉又关爱(3)母亲带“我”去地里干活;(4)母亲和村民关系极好 (共4分。每空1分)14.(1)母亲接受了主妇的盛情邀请,“我”马上要吃到红烧肉了。 (2)母亲不忍心再拒绝。(3)高兴。(共4分。每要点1分)15.(7分)示例一:本段景物描写的

22、语言,清新优美。“白苍苍”、“缓缓”等叠音词,既有形象美又有音乐美,把这条大河清亮与徐缓流淌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细软”、“随风摇曳”等清新的词语,从触觉、视觉的角度,表现了河滩、芦苇等景物的柔美。“缓缓地从远山流向远山”一句,描写了大河的宁静、悠长,令人遐想,余味无穷。示例二:本段人物描写的语言,清新优美。“轻巧巧”地甩、“轻巧巧”地落,把船上女孩轻甩辫子这一动作的柔和自然表现得惟妙惟肖。“一条优美的弧线”使这个富有青春气息的女孩形象跃然纸上。“我”模仿后的“乱发纷飞”与“一条优美的弧线”形成对比,把两个女孩儿的清丽、淳朴、活泼表现得既鲜明生动又饱含生活情趣。(共7分。内容5分,其中特点表

23、述1分,词句选择1分,赏析3分;语言表达2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618题。(共13分)16. 历史悠久 沟通五大水系 巨大作用(共3分,每空1分)17.盘山公路可以拉长车辆行驶的距离,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从而减小车辆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从而解决车辆因动力不足而无法直接翻越山丘的问题。(一个要点一分,共4分)18.()赶工期,对待河工严酷;乘龙舟游江南,致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共3分)(答出1点即可给2分)()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共3分)(答出1点即可给2分)(三)阅读包容,回答1921题。(共9分)1

24、9.我们应有包容之心。(2分)20首先提出了“包容是一种智慧”的观点。其次分别举项羽不懂得包容,失掉民心,兵败自刎乌江和韩信发迹后不计前嫌任用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被传为美谈的事例,正反对比论证了观点。最后指出这种智慧的包容的意义。(共4分,观点1分,举例论证1分,对比论证1分,意义1分)21【甲】【乙】 【丙】 (共3分。每空1分)五、作文(共50分)(一)22评分标准:10分。内容5分(中心明确2分,重点突出2分,结构完整1 分),语言3分(准确通顺),标题2分(简明完整)。(二)23评分标准:40分 项目等级内容、表达(36分)说 明书写(4分)一类卷(4034)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25、;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赋分范围:3630分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4分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二类卷(3329)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赋分范围:2925分以2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3分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三类卷(2824)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赋分范围:2420分以2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2分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四类卷(230)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190分以1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10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说明: 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3.作文漏写题目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