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最后一次考试语文试卷讲评讲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最后一次考试语文试卷讲评讲案 .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最后一次考试语文试卷讲评讲案学习目地:1、了解本次考试的情况。2、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3、了解高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习重点:重点掌握语文基础题,文言文、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探究题,新闻评论等题型的答题技巧。学习步骤:一、分析本次考试的情况。二、分析语基题,掌握答题技巧。(一)字音答题技巧:如果直接考注音,就要注意三个错误选项中所错的点一般是不同的,分别是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有时在两个选项中举起不定时可以以此为依据。常用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很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如果生僻字是形声字,标声旁的读音往往是错的。如果考音近字,要注意形声字和多音字,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
2、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声旁相同的形声字的读音一要平时读得准,二要对选项逐个排除选择。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2、逐一分析,仔细辨别。3、多音字要据义定音。4、采用排除法。(二)字形答题技巧:本考点考查的范围以3500 个常用字(即国家语委规定的2500 个常用字和 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一般是课本上曾出现过的。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其中词语和熟语中的易混常用字为考查重点。以考查别字为主,很少考查错字。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同音或近音易混字、形似易混字、意义相近易混字,其中同音字和形似
3、字是考查的热点。将容易写错的字放在词语或句子中来辨析,社会流行流行语中的字形和成语中的字形不能忽视。做题时逐词熟读,有同音字、形近字的要联想到它的同音字、形近字并根据语境联系它的词义推断字形是否正确。同音字、近音字1、以音辨形。形似字2、以形辨形。义近字3、以义辨形。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2 页 -音形义皆近的字4、结构推形。配对字5、来源推形。6、关注异形。7、语境推字。(三)词义答题技巧:成语辨析首先要把握成语的意思,注意不要望文生义;其次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还要注意句子中是否存在与成语意思重复的现象
4、。(四)修改病句答题技巧:(语病辨析十八法)(一)并列短语出现,可能存在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二)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出现,可能存在语序不当。(三)数量短语出现,可能存在语序不当、语意不明、重复赘余、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四)关联词出现,可能存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五)介词出现,可能存在搭配不当、主客颠倒、主语残缺、结构混乱。(六)代词出现,可能存在语意不明。(七)多个谓语出现,可能存在搭配不当、偷换主语。(八)长宾语出现,可能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九)文言词语出现,可能存在成分赘余。(十)两面性词语出现,可能存在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十一)疑问句、否定词出
5、现,可能存在表意不明。(十二)固定结构出现,可能存在结构混乱。(十三)下定义语句出现,可能存在搭配不当,结构混乱。(十四)“的”字结构短语出现,可能存在偷换主语,语意不明。(十五)使令词语出现,可能存在主语残缺、语序不当、主客颠倒。(十六)“把”字“被”字句出现,可能存在语序不当。(十七)“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出现,可能存在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十八)“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出现,可能存在表意不明。(五)语言的连贯得体答题技巧:充分分析语境,分析所给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主题的统一,表达角度的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句式一致),语言衔接紧密,逻辑关系合理
6、的原则,要注意敬辞和谦词与对象的搭配。二、文言文阅读1、读懂文言文的技巧a.整体阅读,通读全文。拿到一篇文言文,首要的任务就是快速通读一遍,不仅全文得看完,文章的标题、选文的出处以及注释等都得仔细看。总之,凡是给你的文字你都得看和想。通过初读,我们要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b.借助整体感知,完成信息筛选题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2 页 -在通读全文后,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层次,我认为最好的一个办法是先完成信息筛选题。尽管四个选项里有一项是错误的,你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先读,在带着选项回归原文,去除不正确的选项。完成信息筛选题,有助于我们更
7、好地理解文章。c.上下贯通,语境求解有时候,一个词或一句话不能准确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意或语境来做推敲和揣测。(一)文言实词解题技巧:首先将所给的意义代入句子进行检验,找出答案。如果用此法不能找出正确答案,再用下列方法:(1)、以音猜义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声训(训诂学术语)原理,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即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顿”通“钝”。又如: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闲:空闲)(04 年湖北卷试题)。
8、句中“闲”与“娴”通假,“熟悉”的意思,“娴于辞令”即为明证,“不闲吏事”就是“昌期少年,不熟悉吏事”的意思,所以,试题把“闲”理解为“空闲”就是错误的。(2)、互文见义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是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如“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由彼、此相对可以推知),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盈”是“充盈”。再如“求全责备”、“化险为夷”两个成语中,“责”与“求”相对,“责”与“备”相对,而且可以判断它们是同义关系:
9、“夷”与“险”相对,而且是反义关系,“夷”就是“不险”,就是“平坦、平安”之意。又如“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句中讲“春”“秋”两季之事,“春耕”对“秋敛”,可推出“敛”即“收割”:“补不足”与“助不给”相对,“助”即“补”,“给”即“足”,成语“家给人足”可资佐证。(3)、逻辑分折法。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王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决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4)语境推断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
10、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想一想解释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意思。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2 页 -1、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写)。驻(车马停止不前)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同“返”,返回),下马伫(长时间地站着)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才)去。参考译文:欧阳询曾经走(在路上),看见一古代的石碑,是晋朝索靖所写的。停下马观看它,很久才离开。(他走了)几百步后又返回,下马站立,等到疲劳了,就铺开裘皮大衣坐下来观看,于是睡在了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才离开。2、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
11、有器局,颇涉文史。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参考译文:高俭字士廉,是渤海人。青年时有才识度量,很广博地阅览了文史书籍。隋大业年间,当治礼郎。士廉的妹妹先前嫁给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了儿子长孙无忌和女儿。我们得出“布”的意思是“铺”,主要是依照上下文中的“伫立”“及疲”“裘”“坐”“宿”等词语的意思;我们得出“适”的意思是“出嫁”,主要是依照下文中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我们把这种根据文句间的意思来推断词义的方法称为语境分析法。(5)、语法分析法想一想:说说下列句中“绝”字词性和含义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译文: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
12、失了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佛印绝类弥勒译文:佛印非常像弥勒菩萨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第一个“绝”是“停止,动词”,第二个“绝”是与世隔绝,形容词”,第三个“绝”是“非常,副词”,第四个“绝”是“渡过,动词”。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词义不同,词性不同。根据这个特点,准确判断词性也能为推断词义提供帮助。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
13、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这种方法叫语法分析法。3、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信义著于四海简析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6)、对应互译法。文言文中对偶句、并列词句很多,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2 页 -反相对,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想一想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祠祝毕,刍狗捐;淳精流
14、,糟粕弃。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简析1 句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2 祭祀祷告结束了,刍狗就应抛弃;醇酒已经流出来了,糟粕就要抛弃。“捐”和后文中“弃”对应,故解释为“丢弃、抛弃”。3、句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4、臧:好的;否:坏的,语意相反,由此可知“陟”提拔的意思。(7)、字形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汉字中
15、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想一想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组:绳索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嫁妆3、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穑:种植叫“稼”,收割叫“穑”。(8)、知识迁移法高考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者我们熟悉的成语、词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想一想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9 年海南、宁夏卷)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
16、知城事。摄:代理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婴:环绕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削弱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乘:追逐第一项中可见史记选读中“周公乃践祚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摄:代理;第二项中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第三项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试一试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09 江苏卷)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率领分析: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之“率”(都,全)。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2 页 -(二)文言虚词解题技巧:用已知推未
17、知即先读每组句子的第二句,这一句是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弄清楚考查的虚词在该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它的意义和用法代入第一句,看看句子意思是否贯通,如能贯通则二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反之则不相同。(三)文言翻译解题技巧:(1)先根据语境读懂大意。(2)此题一般三句话,其中两句有三个记分点,剩余的一句有四个记分点。我们先找到这些记分点,在一一推敲、击破。它的给分店都是重点的词语、句式等,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3)最后遵循“信、达、雅”的原则,运用“留、删、换、调、补、释、贯”等文言翻译的方法连缀成一句通顺的话。注意:遇到省略句,在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并用括
18、号表示出来。(四)文言断句如果是围绕一句话要求我们选出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读凭语感选出答案。如果是要我们自己断句难度要稍大些,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不要急于答题,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文言断句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和方法:(1)、找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
19、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例如:(2)、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 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3)、察对话,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
20、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4)、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2 页 -/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
21、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5)、据修辞,定句读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6)、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
22、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师说最后一段说:
23、“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六艺经传”才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三、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做诗歌鉴赏题,首先要结合题目明确要鉴赏的是什么,是形象、语言、主题思想、意境还是表达技巧,然后再回以相应的答题模式进行表述、分析。(一)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
24、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在创造,语言力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2 页 -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香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常见的诗歌人物形象类(1)、不慕
25、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王维的山居秋暝(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示儿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杜甫的兵车行(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象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
26、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挈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2)运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和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的意义。如: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分析】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的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
27、我形象。(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12 页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关键词类答题: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
28、,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3、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
29、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语言风格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清新自然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一)、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语言清新生动。(二)、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
30、当时已惘然。(三)、质朴又称平淡,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白居易的诗。(四)、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五)、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12 页 -如:表现手法提问常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对这首诗(这个诗句)最突
31、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提问变式:你觉得这首诗哪两句写得好?为什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注意:在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仅仅要知道表达技巧“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这种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这种表达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高考中,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重点考查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和“怎么样”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在辨识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这一答题思路。表达技巧是
32、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分析表达技巧时,必须密切联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其中渗透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应当结合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和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重点评析其作用、效果。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的阅读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在文本中找到与选项内容对应的区域和信息,然后将选项与文本逐一进行比对(特别注意剧中增、删、改的词和语序调换的地方,这些变化很可能改变了愿意,造成未然和已然、原因和结果、先和后、夸大与缩小、部分和整体的变化而不符合原文),筛选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阅读时注意段:1、首和段尾句。2、名次活动此前面的修饰语。3、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的阅读1、阅读步骤:a、揣
33、摩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干,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链”。b、品读题目,原文驰想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读者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C、浏览收据,略知梗概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d、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二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E、深思熟虑,准确表达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准确。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12 页 -2、答题技巧:从题干中找答案,依据分值,分条分点作答。启示之一: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夸张一点讲,高考
34、语文试题的答案有一部分就在卷子上。现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其中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最正确的。启示之二: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把握方向,遵循方向,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这个方向来自何处?就来自本身的暗示。当然,题干中的答题方向是隐性的,需要我们对题干作一点分析和挖掘。找准了答题方向之后,我们就可以回以相应的题型及答题的语言模式,组织语言准确作答。启示之三:题干能显示答题区域答题区域是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实体的
35、题干往往会有所相识。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发觉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却寻求答案区位的“彼信息”,从而确定答题的区域。启示之四:题干能显示答题的方法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达、用怎样的方法却推求答案等几个方面,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六、选做题解题技巧:这道题是两小题任选一题,分值12 分,每小题有两问。考察内容包括小说阅读、中国经典文化研读和新闻阅读三个选修知识。由于新闻短评是确定的,考前我们进行过针对性的训练,得分率较高,所以我们首选新闻短评题。做新闻短评题时注意看清题干是否要求拟标题,如要求自拟标题则必须先拟标题再进行写作。第一步:提取要素,概述事实。(叙)提
36、取材料要素,抽出核心要素(人、物或事)展开信息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重组”方式依材料则数、性质而定: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按材料展开同向或异向合并。概述事实要简短鲜明,不能有废话和曲解。第二步:选取角度,提出观点。(评)角度:可正面肯定,也可反面否定,还可以正反结合。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毫不含糊,符合社会的价值倾向。第三步:阐述观点,以理服人。(析)可采用因果、假设、比喻、类比、正反对比等方法论证。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12 页 -可推究原因、分析危害、揭示本质、阐明意义,可呼吁鼓励、称赞歌颂或劝告警戒,还可提出建议。第
37、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结)常用思路,牢记于心:叙 评 析 结七、写作指导(一)考场作文,安全是第一位。1、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主旨。2、读懂作文要求,特别是文体要求。3、如果是以“-”为题,则不能改变题目。(二)在扣题的基础上,怎样获得发展等级分,争取向高分作文冲刺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小技巧:1、行文应大题小作,切莫泛泛而谈。2、作文头尾应短小精悍,尽量控制在 100 字内。3、切莫不分段。5 段左右为宜。分段不宜过多或过少。4、精心打造你的标题,这将成为你的亮点。5、为文章打造几个亮点,如精美的开头,言简意赅的结尾,几个分论点,运用正反对比来写,运用修辞和排比、反问等不同的句式,引用名诗
38、名言,一段字字珠玑的议论均会成为文章的亮点。而在记叙文中,一段生动的细节描写也将打动人心。6、行文工整,字迹清楚,篇幅符合要求,一定要检查,杜绝错别字。(三)先想后写:先想清楚立意和结构,然后下笔。请同学们注意:在考场中,同学们先利用正式开考前的几分钟时间将试卷浏览一遍,以便对试题内容大体了解,心中有数。做题时先易后难,做一题就将这一题的答案涂写到答题卡上,以免出现遗漏现象。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朋友,背起你智慧的行囊,怀揣着美好的理想,自信的前行吧!祝你们在高考中神功护体,超常发挥,考出优异的成绩!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共 1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