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第五章羲和用语义是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使用 语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1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所固有的意义, 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相对稳定性,不受上下文和语境的影响。2语用 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临时的和隐含的意 义。第一节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符号,在语法结构中,是最重要的 一级语法单位。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 性、稳固性、能产性。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 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
2、杂, 变化快。二词的词汇意义 a李明感冒了。bl李明病了。b2有人感冒了。预设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认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 提,那么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准确地说,设有a、b两个句子,如果句子a为真,句子b 一定为真; 句子a为假,句子b仍然为真;句子b为假,句子a 一定为假: 那么,句子b是句子a的预设。如:a他哥哥昨天回来了/没回来。b他有哥哥。两者的区别:1蕴涵是语句的基本信息,即语句整体表达的意义;预设是语句附带的 背景信息,即语句中的某个局部表达的意义。2对原来的句子否认后,蕴涵不一定也否认,而预设那么仍然保存。例如:小王的哥哥结婚了。蕴涵:有人结婚了。预设:小王有个哥哥
3、。第四节语用-语境与语境义语境1物理语境:又叫言谈现场,指话语的说话者和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 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2话语语境: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 前面说过的话,书面语中的上下文)。如:代词的指代对象、省略的内 容。3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也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 常识和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例:我上课去了。小李在船上看到了他的朋友。二话题和说明话题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说明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的其他局部。话题一般是有定的,即指确定的、有具体所指的实体。(一)话题的句法表现1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如:日语中有专门标记话题的助词(九日语:象(
4、上鼻汉译:大象鼻子长2用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在汉语的正常语调和一般句式中,从句首开始往后的第一个担任语义角 色的成分是话题。如:大象鼻子长。鼻子,大象的最长。我今天在家。(二)话题链话题链同一个话题连续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句时,就形成了一 个话题链。话题链的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1同一个话题,后面用词汇或者零形式表示。如:李小龙一骨碌坐起来, 划根火柴,点亮了灯。2跟次级话题或者相关话题产生意义上的关联。如:昙花开了,好香啊! 李小龙好像在做梦。(三)话题与施事、主语这三个概念分别属于语用、语义、句法三个不同的层面。话题与施事的区别:话题表达说话者选择哪个句法成分作为向受话者传 递信息的
5、基点,并与整篇话语的组织有关;施事那么只表达句法成分与现 实世界中的物体一动程关系的对应关系。如:小王昨天去了北京。/昨 天,小王去了北京。话题与主语的区别:1话题是有定的;主语不一定是有定的。2主语与 谓语动词有密切的关系;话题可以与动词完全没有关系。如:这场火灾 幸亏消防队来得早。三焦点和预设焦点是说话者所传递的信息的重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 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新信息。预设是指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受话者都知道 的那些知识。(-)形式标志1语调重音。特指问句里的疑问词代表疑问所在,是疑问的焦点。2句法形式。焦点标记词:是、连、就、只、3句法虚化成分。如索马里语
6、中表示焦点的虚词baa放在名词后,该名 词就是句子传递的信息焦点。(二)类型1常规焦点也叫句尾焦点,由于句子的信息结构遵循从旧到新的原那么, 因而焦点一般是句子末尾的一个成分。2比照焦点也叫非常规焦点,出于比照强调的需要特意标明的成分。我知道他的经历。我没问他的经历,只谈了谈现在的情况。我知道他的详细经历,不是一般经历。四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来的。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1宣蚯为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那么说 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2宣宏选指说话人的话语要到达的目的和意 图;3直应者指说话人说出话语后到达的结果。根据交际意图的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1直接言语行为
7、:指字面意义具有的行为功能。2间接言语行为:指非字面意义具有的行为功能。能把笔递给我吗?请把笔递给我可以早一点吗?一一请早一点直接言语行为表示询问,用疑问句;间接言语行为表示请求,用祈使句。 用疑问的行为间接地实施了请求的行为。五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1日常生活的言内以外会话合作原那么:1会话双方要使自己的话语有参与交谈的共同目标或方 向;2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同时不要包括多余 需要的信息。此外还有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得体原那么。2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 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它
8、这 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 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 音相结合。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 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有褒、贬、 中性之分。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 某种形象感。内部形式比拟生动的复合词;拟声、绘色、摹状的 词;具有比喻义的词。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 特
9、点。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 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性。在词义的概括中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 东西,这在复合词所表示的意义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2模糊性。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大致有一个范围,也必须包含能与 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特征,但是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3全民性。第二节词义的各种关系词多义本义指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 基础。派生义又称引申义,指一个词由本义衍生出来的后起意义,主要通过 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产生。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关系的基础上。常 见的有形状
10、相似(如碟)和结构相似(入门)O换喻: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的存在着某种相关联系,这种联系在 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 乙类现象,也就是即借代。中心义指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个意义,是从共时来看最常用 的意义。二同音关系 同音词语言中发音相同、意义不相关的词。同音词产生的途径:1多义词分化:最初的一词多义会分化成几个同音词。2语音演变:有些词本来不同音,后来由于语音的变化而形成同音词。3偶然同音:造词时,利用相同的语音单位表示不同的意义。4借用:从其他语言借来的词和本民族固有的某个词语音相同,形成同音词。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同音词之间意义没有联系,
11、是不同的词具有相 同的语音形式;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同一个词的不同 义项。三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 同义词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语言中的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来词的结果。反义词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详细知识点见现代汉语)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而下位义比上 位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具有特有的属性。1具有层次性。如“麻雀的上位词是鸟,鸟的上位词是动 物。2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同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上位义相当于逻辑 上的种概念,下位义相当于逻辑上的属概念
12、。3上下位关系不等同于:1 .整体-局部关系。如:汽车-发动机、方向盘等。2 .团体-成员关系。如:消防队-消防员。3 .单位-部门关系。如:大学-系。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语义特征各种有相互联系的词义关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词 的概念意义中有某种相同的语义特征。它确实定要看相互有联系又有区 别的词义的聚合。语义场是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语义场的构成是以共同的语义特征为基础,语义特征的提取也离不开同 一义场中词义的比拟和辨析,二者相互依存。第三节句义-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的条件:1受语法规那么的支配。2受语义条件的限制,要符合现实理据。3涉及每个语言词义系统内部义场的特征。
13、4受社会的使用习惯的制约。5受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的制约。二句子的语义结构语义结构指句子中动程一物体(谓词一体词”)的关系类型, 也即“动一名关系。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角色类型。 不同的语义角色可能需要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的名词来担任。(-)动程的基本类型a动作。如:猴子玩苹果。/他跑了。/我送小李一本书。b性质/状态。如:花很红。/眼睛大大的。/冰化了。c使动。如:惨案震惊了世界。(二)语义角色类型中心语义角色:1施事:自主性动词、行为的主动发出者。如a中的“猴子。2受事: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到影响的事物。如a中的“苹果。3与事:施事所发动事件的非主动参与者,最常见
14、的是因施事的行为而 受益或受损者。如a中的“小李。4主事/客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如b中的花。5致事: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往往涉及一个复合事件。如:噩梦哭醒 了孩子。外围语义角色:6工具: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一般具有无生性特征。如:他用小刀切苹果。/小李用废木板做了个箱子。7方所:动作、行为发生或开始、结束的场所、方位或范围。如:在学 校读书/到北京旅游8时间:动作、行为、事件发生或开始、结束的时点,延续的时段等。 如:到12点恢复/三天(三)语义角色和句法成分的关系1语义角色必须在句子中表达,因此具体句子中的某个语义角色一定也 同时担任句法结构中的某个成分。2施事与
15、主语重合的句子占绝大多数,这说明各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有 共性的一面。3究竟哪些语义角色可以充任哪些句法成分不同的语言也会有所不同。三句法语义范畴人称、时、指示这三个范畴是负责句子与说话者一说话地一说话时 挂钩的范畴,也即可以根据它们而搜寻到说话时的具体场景。人瑾是与说话者挂钩的名词性范畴。皿是与说话时挂钩的范畴。揖 示是与说话者位置挂钩的范畴,许多语言中都用专门的指示代词来 表示。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可分为陈述/疑问/祈使等 不同语气。陈述语气表示说话者要告知受话者信息“,疑问语气表示说话者向 受话者询问信息”,祈使语气表示说话者要受话者做或不做某事。情态是表达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表达必要性、 可能性、必然性等方面,由情态助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肯定/ 我确信等小句来表达。小刚上学去了。(客观陈述,非常肯定)小刚上学去了吧。(猜想,不肯定)小刚可能上学去了。(猜想)小刚一定上学去了。(非常肯定)我认为小刚上学去了。(主观认为)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蕴涵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准确地说,设有a和b两个句子,如果句子a为真,句子b 一定为 真;句子a为假,句子b既可为真也可为假;句子b为假,句子a 一定为假:那么,a句义蕴涵b句义。如:a李明买了狮猴桃。b李明买了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