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18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科版18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教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 滑轮教材解读本节教材选用了两个学生活动,第一个是开放性的活动,讨论“如何把木料运上楼”,安排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去认识滑轮;第二个是探究性的活动,“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了解滑轮的特点,将滑轮与杠杆联系起来,得出“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的结论教材介绍了起重机等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设备,教师可通过投影、录像等视听媒体展示简单机械在这些设备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杠杆和滑轮的广泛用途教材在介绍滑轮组之后,展示了一幅“小明用滑轮组能轻松地吊起摩托车”的图片,生动有趣的卡通图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要亲自试一试的欲望本节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
2、身边的器具自制滑轮组,如为教室的窗帘增加一个自动开合的拉线装置,或者做一些小型起重工具,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加深对滑轮的认识和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3)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4)会根据要求组装和使用滑轮组.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难点处理重点: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通过图形分析,再结合
3、学生探究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组织、引导学生边学边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实际测量知道使用单个动滑轮最多能省一半力,而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指导学生参照已知绳子绕法的图形组装滑轮组,并结合学生探究实验,根据实际测量力的大小,比较力的关系,然后自己总结出规律.释疑解难滑轮组省力公式F,其中n是指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在装配滑轮组时,利用“奇动偶定”的规律确定绳子的起点,即当绳子的段数n是奇数时,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n是偶数时,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在判断滑轮组绳子段数时,采用“出定法”
4、,即最后一段绳子经定滑轮出来时,此段绳子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因而不计,反之,则计作绳子的段数.学点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问题:观察并寻找图1122中甲、乙两组图片所示的滑轮装置的不同之处图1122(1)重物被提升过程中滑轮轴的位置变化不同。图甲中滑轮轴的位置_固定不动_,该滑轮为_定_滑轮;图乙中滑轮轴的位置_随物体一起运动_,该滑轮为_动_滑轮(2)绕滑轮的绳子起始端所系的位置不同,定滑轮的绳子起始端系在提升的重物上,动滑轮的绳子起始端系在固定位置处学点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探究1:组装并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按照教材P10的活动要求分别组装定、动滑轮装置后,匀速拉动弹簧测
5、力计,并在表格中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 (2)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归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填写下表项目比较施力的方向比较F与G的大小比较h与s的大小定滑轮的特点_改变施力的方向_不省力_等距离_动滑轮的特点_不改变施力的方向_最多可以省一半力_费一倍距离_图1123图1124图1125探究2:用杠杆模型分析定、动滑轮(1)请将如图1124所示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标上支点、画出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 答案 如图1125所示(2)定滑轮实质是_等臂_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_半径_,故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实质是_不等臂_杠杆,动力臂是滑轮的_直径_,阻力臂是滑轮的_半径_,故使
6、用动滑轮最多可以省一半力学点3滑轮组的特点探究:使用滑轮组的特点(1)按图1126示四种方式组装滑轮组图1126(2)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四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钩码上升的高度h/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N1234 (3)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答: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既可以_省力_,又可以_改变力的方向_,但是要费距离(4)进一步讨论:你能数出图1127中吊着钩码的绳子的段数n吗?请写出你的方法和发现方法:_数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的段数_你的发现
7、:_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_归纳:用滑轮组吊物体时的两个关系式(所用拉力为F,物重为G,动滑轮重为G动,吊物体的绳子的段数为n,动力移动的距离为s,重物上升的高度为h)力的关系式:F_(GG动)_(不计绳重及绳轮间摩擦)距离关系式:_snh_学点4滑轮组的组装问题1:尝试完成下列组装滑轮组的绕绳工作,并归纳出你绕绳的步骤或经验方法与同学们交流(1)根据图1127甲中的省力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忽略动滑轮的重和摩擦)(2)在图乙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图1127图1128答案 如图1128所示归纳:当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相等时,存在两种绕法,绳子的起始端可以在动滑轮上,也可以在定滑轮上;当动、定滑轮个数相差一个时,绳子的起始端在个数较少的滑轮上问题2: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 N,现用这根绳子来提起900 N的物体,并要求拉力方向向下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画出其装配图答案 如图1129所示图112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