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266029 上传时间:2021-07-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写作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03110110 课程名称: 文学创作 英文名称: writing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 72 学分: 4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 一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 无 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的必修基础课。它既与人文专业的其他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写作作为人类社会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手段,不仅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与迫切性。(2) 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注重将写作教学与训练相结合,以写作原理为重点,阐明写作中四体之间的关系,

2、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感知、运思、行文的衔接和转换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为目的,注重实践,让学生掌握写作中常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技巧。知识目标学习绪论,要求了解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把握现代写作的特性,明确高师现代写作课的任务和现代写作课程的框架体系与学习方法。研习写作主体与客体,要求把握写作主体的素质、写作主体的能力写作客体的构成;并了解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研习写作载体与受体,要求了解写作载体的内质以及外形;把握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了解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研习写作行为过程,要求了解写作感知、运思、行文三个阶段中各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研习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要求了解写作的五种基本表达方

3、式;熟练掌握传统常用写作技法、现代常用写作技法以及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能力目标通过写作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高的语言修养,使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思维等能力得到充分提高,能写出具有一定可读性和审美性的文章,同时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写作原理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会关爱,在选材中体会真情,在表达中张扬个性,通过学习作文同化学生心理,培养情感,塑造人格,以作“文”辅做“人”。课程基本要求:理论与知识方面1.系统讲授写作的理论和相关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比较全面地掌握写作的基本

4、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写作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写作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即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写作现象的观照相结合;理论知识教学与写作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3.密切结合当前学术前沿和动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最新的写作研究成果、最为关注的写作现象和最新的写作学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启发学生思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素养与能力方面1.针对写作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要求学生在重视理论学习、努力掌握写作规律的同时,自觉地深入生活,丰富生活经验,熟悉写作对象。2.坚持科研式教学,提倡开展研究性写作活动。针对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5、,做到有的放矢,侧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释疑解惑,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强调写作素养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自觉地、有计划地阅读典范文章,提高审美修养、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勤练习,多修改,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努力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跨一个学期,分为写作主体与客体、写作载体与受体、写作行为过程、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四部分。本课程重点是掌握写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课外练笔的写作习惯;难点是学生对写作表达方式与技巧的熟练运用。写作主体与客体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一、二、三节。难点章节是第二章第四节。写作载体与受体的重点

6、章节是第三章第一、二、三节。难点章节是第三章第四节。写作行为过程的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一、二节。难点章节是第四章第三节。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的重点章节是第五章第一、二、三节。难点章节是第五章第二、三、四节。(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写作教学以课堂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写作训练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辅以提问、讨论、互改互评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学有所得。(五)实践环节1.课程实践写作课不仅是一门理论课,还是一门技能课,通过与写作相关的多种严格的实践训练,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

7、高写作能力。2.主要内容与要求采用教师评改、学生互改、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以锻炼提高学生文学写作的能力;辅导学生进行课外练笔;结合“大纲”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外精品书目,并写出读书笔记和赏析文章;选取学生习作中的优秀篇章结集,方便作为范文在同学之间交流学习。3.学时分配:14学时。(六)教学时数分配表写作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1绪论2114PPT2写作主体与客体160016PPT3写作载体与受体1402016PPT4写作行为过程140216PPT5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124420PPT67891011合计58076

8、172(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它既与人文专业的其他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写作作为人类社会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手段,不仅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与迫切性。(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刘海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1 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写作教程:尹相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 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写作:谢亚非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马正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 大学写作概论:张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6 创

9、意写作教学沃尔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 文心雕龙校释:刘永济集,中华书局;8 出口成章:老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九)说明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考核形式:考试。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察出勤、作业、课堂讨论、课下练笔等方面),期末考试占70%。三、教学内容纲要 写作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绪论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写作、现代写作、写作素质、创造力的内涵 2.掌握现代写作的作用和特性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要点: 1. 写作的含义2. 现代写作的作用第二节 现代写作的特性要点:1. 个体的创造性2. 实践的操作性3. 动态的综合性第四节 现代写作的特性要点: 1. 现

10、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2. 现代写作“教”与“学”的方法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写作主体、写作客体、表象、再造想象、形象思维的内涵 2. 理解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联系中介 3. 掌握写作主体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写作客体的作用及构成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要点: 1. 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2. 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3. 写作主体的人格品味 4. 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要点: 1. 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 2. 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 3. 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 4. 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要点: 1. 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2. 个体化的人

11、生状态 3. 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4. 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1. 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2. 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3. 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4. 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材料、素材、题材、主题、课题、语言素养的内涵 2. 理解写作受体的有关概念和知识 3. 掌握材料、主题、语言以及相关的概念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要点: 1. 材料的含义与作用 2. 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3. 主题的含义与特性 4. 主题的提炼与要求第二节 写作载体的外形要点: 1. 结构的含义与形式 2. 结构的单位与要求 3. 语言的功能与素养

12、4. 语言的特性与要求第三节 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要点: 1. 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 2. 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 3.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一、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感知、运思、行文的交叉递变过程; 2.掌握感知、运思、行文的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作感知要点: 1. 写作感知的特性 2. 写作感知的过程 3. 写作感知的方法第二节 写作运思要点: 1. 写作运思的特性 2. 写作运思的过程 3. 写作运思的方法第三节 协作行文要点: 1. 写作行文的特性 2. 写作行文的过程 3. 写作行文的方法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补叙、平叙、场面描写、意识流、蒙太奇的内涵 2. 理解写作技法运用的辨证艺术 3. 综合运用多种常用写作方法和技巧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作表达方式要点: 1. 叙述 2. 描写 3. 抒情 4. 议论 5. 说明第二节 传统常用写作技法举隅要点: 1. 聚焦与立骨 2. 悬念与那辗 3. 巧合与误会第三节 现代常用写作技法举隅要点: 1. 意识流与蒙太奇 2. 反讽与黑色幽默 3. 象征与变形第四节 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要点: 1. 正与反 2. 虚与实 3. 抑与扬 4. 张与驰 5. 断与续 大纲制订人:宋艳珊 大纲审定人(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制订日期:2016年 3 月修订日期:2016 年 4 月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