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42650610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4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 .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少先队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研究承担单位:团七台河市委少工委课题主持人:李国栋研究时段:2012 年 5月 2012 年 11 月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关键词:儿童道德教育家庭 学校 社会报告执笔人:一、研究背景儿童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基石。在儿童道德行为教育已有的范式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个体道德叙事作为儿童道德行为教育的新范式,体现了对儿童生命价值与实践的尊重,其展开有静态表达和动态生成两种形式。当前儿童道德行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忽视了故事的价值和作用,忽视了叙事法的情境性。许多教师和家长甚至

2、没有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更多地是代之以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规则的教导,这是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事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根据时代特点,如何根据儿童叙事性思维的特点,给叙事特别是道德叙事这一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赋予新的内涵与活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2 页 -二、理论依据从道德的传统意义来看,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历了一个合二为一的演变过程。道德的产生直接源于人们的生命活动,源于人们对天地化育之奥妙的领悟,不仅贯穿着人的生命活动之始终,而且其生命实践活动也正是这种化“道”为“德”的内化与外显过程。心理学 研究表明,对于自主选择并主动

3、参与的活动,人们往往能想方设法去做好,并能主动承担责任。自由度越大,承担责任的欲望越强。而传统的德育无视儿童的自由,一方面,他们只是让儿童遵守既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压制符合儿童内心真实需要的那些道德要求,于是从根本上剥夺了儿童自由决定和自由创造的权利,教育完全成了使儿童服从的工具(服从于规则,服从于权威,惟独不服从自己的理性)。在这样的教育中,儿童丧失了主动性,丧失了自由,只能在外界压力的强迫下,机械地做出各种虚假的承诺与行为,最终形成双重人格。诚如杜威所说:“在这种由强迫造成的一致性的背后,以致个人的倾向就是在不正常的和或多或少是在被禁止的方式下做出一些活动”。这种行

4、为因缺乏儿童的自由而毫无道德意义可言,也就更无从谈到儿童的尊严和价值。有些教师以儿童年龄小、阅历浅为由,认为他们不具备真正的选择能力。我们也承认这有一部分道理,但决不能成为忽视儿童意愿、否定儿童自由的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2 页 -由。从历史 的角度看,道德源于人们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因此,最初的道德教育与生活是一体的,就是生活本身。但是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与生活开始分离,教育的内容开始忽视生活经验,走向所谓纯粹的知识,从而使人的生活世界逐渐退后,直至最后被遮蔽。儿童在学龄前期的道德培养主要受家庭环境

5、的影响。上学后主要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但学校、家庭、社环境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交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儿童的道德行为的培养和 发展。1家庭道德环境家庭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 条件,最大限度地给予儿童感情上的依托。这种物质条件和精神依赖为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和依恋感。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及行为模式 这些先导性的认知成为儿童在学校系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并形成最初的认知。家庭道德的培养无论是作为先导性的基础作用还是作为物质情感上的依托,都不是社会、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对

6、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2 页 -这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家庭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较系统、规范,从大处着眼礼节性强,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有家庭德育重具体应用,学校德育重一般理论之说,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2学校道德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把价值观教育和日常的学科教育整合在一起,从而有机会参与到有意义的道德和社会教育中。学校德育主要是学校根据德育大纲要

7、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校是文化的系统和文化传播者,因此,学校要成为一个具有新质的角色,即,主动、自觉地将社会文化影响源转化为德育影响的中间人和建设者,教会学生鉴别、选择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先进的社会文明做出正确的评判、解释等。学校也是先进道德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可以辐射或影响于社会。学校德育活动既可以对社会进行正面的价值导向,也对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产生积极引导。同时,学校作为媒介,要主动地将个体道德成长的社会环境中最能动的力量和其他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

8、共 12 页 -合力,营造学校德育的良好环境。3社会道德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形成的影响不仅通过环境本身的直接辐射来实现,它同时形成了学枝德育的环境。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家庭等对德育的影响很深刻。在校外,社会环境无论是整个社会文化、社会风气或是家庭氛围都对德育的效果起强化或弱化的作用;在校内。在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校园文化同样对德育效果起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社会对青少年道德的培养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参与。实践证明政府行为的作用对德育社会环境的调控和改造是十分重要和必需的。社会、家庭、学校本是各自独立的运行系统,要使其德育影响在方向上趋同,力量上整合就必须有粘合机制存在

9、而粘合机制无非是在舆论导向上发展其德育自觉整合的内驱力和机制上的连接,以形成其运作形式。要实现这两点,在目前的中国 社会只能依靠政府力量。三、研究内容(一)对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范式的反思1违背儿童心理思维特点。根据布鲁纳提出的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及其特点,儿童的思维更多地具有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叙事在儿童社会性和道德认识发展 中起着核心作用;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2 页 -时,叙事是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可是,“长期以来,儿童道德行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侧重于例证性思维和抽象道德观念的灌输,其弊端是道德教育疏离于儿童的心理世界,凌驾于

10、儿童的生活世界之上。”2剥离儿童的生活基础。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成人往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旁观者,而非自由、能动的主体。儿童不能自由地选择,也不能自由地体验和感受生活,更不能自由地为“我”和“他者”负责,这样的道德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现有的儿童道德教育课程试图从制度上规制道德知识,形成一个宏大的道德知识图象和道德知识秩序,但是作为缔造心灵秩序的外显“符号”,道德知识“格式化”的前提与儿童道德教育的目标取向是相背离的。强调致知,忽视本真生活经验和理智以外的其他生活时空,用“知识”来抽象和割裂“生活”,必然会导致对儿童“生活”的遗忘。3忽视传统道德文化资源。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

11、是民族认同的根据。在现实的儿童道德教育中,去传统道德文化酿成道德教育的“无根性”是当前道德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仅对传统道德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因而随意地抛弃传统道德,同时又对 现代 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以致在迷失文化根源认同之后出现“被迫性”的现代性追随,导致当前道德教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2 页 -育的茫然。4儿童道德教育方法的异化。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至今仍然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儿童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儿童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样的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科尔伯格

12、所批判的,用刻板的灌输、管理与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早期经验对儿童个体的一生都具有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个体从学前儿童时期便对德育抱有成见,那么以后再对他施以这方面的教育恐怕会愈见其难了。”审视当下儿童道德教育范式之弊,剔除其不合理的存在,是儿童道德教育新范式诞生的现实基础。(二)儿童道德行为教育 新范式的可能第一,儿童道德行为建设应以内化为目的,重在从养成抓起,从基本道德要求抓起。既然道德养成是道德内化的基础,道德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深化。这就告诉我们,儿童道德行为建设应重在基础建设,从基本道德规范、基本道德要求抓起,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而且,

13、鉴于习惯具有很强的稳固性、长久性,少年儿童个体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真正使其道德成为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的统一,形成社会所要求的公民品德,还可能对其他未成年人起到引导和激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2 页 -励的作用,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品质提高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进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社会文明成习,礼仪成俗,公民道德素养得到提升。第二,儿童道德行为建设应认真研究和遵循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 规律。既然道德养成是为了使得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素质,而通过道德内化又使得经过养成积淀的道德品质进一步固定和积累,这就启示我们,儿童道德行为建设应

14、认真研究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研究良心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研究通过内省和自悟进行道德反思和内部关照的途径方法,并通过养成和内化相互作用机制的建设,引导未成年人由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发展、由道德行为方式向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由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向道德品质凝结发展,由他律向自律发展,以实现自我完善的内需目标,塑造高尚道德人格。第三,依照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原理和生成机制,整体推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建构和良好道德人格的完善。既然德养成和道德内化各自的起点和侧重点不同,道德内化重在“知”,道德养成重在“行”,而公民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必然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均衡发展、相互作用,

15、这就启示我们,在儿童道德建设实践中,知行一定统一,两者不可偏废,既要抓紧道德 教育 又要抓好道德行为训练。同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12 页 -我们也要认识到道德行为和习惯是道德形成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掌握了道德知识,增强了道德情感,磨炼了道德意志,还必须把它们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经常的锻炼和修养中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惯或制约中寻求”。行为习惯是一种不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律,是已经变成了个体自身需要的义务。只有由知到行、由行为到习惯,道德意识才能得到巩固,在行为整体中才能表现出稳定的特征和一贯的

16、倾向,即凝结为道德品质,塑造成人格。因而,在儿童道德建设中,要自觉利用道德养成促进道德内化的约束规范机制、教育训练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以及道德内化促进道德养成的作用机制,以提高儿童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四、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一)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是活动课的课堂教 学 结 构,是 政 治 教 师 每 天 的 日 常 工 作,因 此,工 作即研究,每一堂课的实践都是一次探索和研究。(2)问卷调查法。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指导,因 此 该 课 题 的 研 究 需 要 深 入 学 生 的 实 践,进 行 广 泛 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3)文献查阅法。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的

17、指导,因 而 本 课 题 的 研 究 将 大 量 查 阅 文 献 资 料,以 便 于 使 研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12 页 -究更深入,更有力度。(4)案例分析法。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可 能 会 影 响 研 究 的 进 度 和 方 向,因 此 课 题 研 究 要 善 于抓 住 个 案,抓 住 典 型,由 表 及 里,由 此 及 彼,进 行 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经验总结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集、学 习 近 两 年 来 有 关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文 章,学 习、借 鉴 他人的经验,从他人的经验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思路、方

18、案或采取行动。(二)、研究过程第 一 阶 段:探 索 阶 段(2012.5 2012.6)准 备 启动 阶 段、制 订 方 案、学 习 有 关 的 理 论 与 专 著、问 卷 调查、现 状 分 析、对 策 研 究。阶 段 性 成 果:订 好 课 题 方案;收集的资料汇编、现状研究分析第 二 阶 段:实 施 阶 段(2012.6 2012.9)定 期 开展 课 题 研 讨 活 动、加 强 教 案 设 计 和 课 堂 实 践 研 究、构建 清 晰 有 效 的 课 堂 教 学 结 构 的 研 究。阶 段 性 成 果:阶段 性 论 文、教 案 设 计、教 学 案 例、教 学 实 录、研 究 课汇 总第

19、 三 阶 段:总结 阶 段(2012.10 2012.11)整理 资 料、研 究 成 果 汇 总、结 题 报 告、经 验 推 广。研 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12 页 -五、研究成果教育训练机制就是通过各种教育训练方式的综合作用,使社会的道德要求真正对道德主体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和生活规则发挥作用,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稳定的行为模式和人格特质,从而使道德主体自觉地按照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律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养成稳定的习惯。教育训练机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学校、家庭与社会应按照儿童道德行

20、为建设的基本要求,统一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标准。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训练儿童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对其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克服溺爱、放纵、体罚等不良家庭教育方式,真正成为道德训练机制的践行者。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对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起着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要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要在学校养成。”对儿童来说,在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应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及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进行养成教育和行为

21、训练,在此基础上再提高标准要求。社会德育是家庭、学校和单位德育的延伸、补充和拓展,而且因其德育资源丰富、感染力强,从而导致社会德育具有极大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12 页 -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因此,道德养成要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营造和优化有利于道德主体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培养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以使他们“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时刻注意社会不良环境对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副作用,花大力气整治道德建设的社会大环境。参考文献:1.宗浩鸿著:新世纪少先队工作百科全书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年版。2.吴剀著:学校

22、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操作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3.徐旭著:世纪之初少先队工作新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5.张永著:为了一切孩子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年版。6.燕国材.谈谈道德内化问题J.中学教育,1997 年版。7.陈延斌.养成教育: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着力点N.光明日报,2004 年版。8.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9.杨利民.论社会道德调控与赏罚机制J.理论导刊,2003(2)年版。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共 12 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