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2021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2021新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2021新版)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教学目标】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3.了解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认识到从用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4.能自制放大镜。【教学重点】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教学难点】了解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教学过程】一、聚焦如何看清楚树枝上的
2、小黑点?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1.视频回顾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2.利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树枝上的黑点、屏幕上的“永”字)三、放大镜的特点1.观察放大镜,初步感知放大镜的特点透明、中间厚四周薄、不同放大镜中间和四周的薄厚不同。2.认识透镜、凸透镜。3、比较三种透镜的不同,认识放大镜具有放大的左右和它的结构特点的关系。四、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1.不同放大镜中间厚度不同,边缘厚度不同与放大镜的倍数有关系吗?2.学生表明自己的想法。3.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4.凸透镜中间厚度与边缘厚度差越大,放大倍数越大。5. 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五、自制放大镜1.自制放大镜,并验证自己的
3、制作成果。2.思考:自制放大镜与放大镜有什么相同之处。六、课前准备材料布置下节课准备的材料。【课后练习】1、简单说明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放大镜具有放大功能和什么有关?【教学后记】2.怎样放的更大【教学目标】1.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3.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4.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5.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6.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教学重点】1.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4、2.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3.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的知识1.回顾上节课布置的观察任务。2.提出如何看到物体更多的细节。二、放大镜如何放的更大1.学生讨论:如何利用放大镜,把物体放的更大。2.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3.正确组合两个放大镜的方法。4.利用两个放大镜的组合观看物体。发现与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区别。三、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1.介绍: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以及各部分的用途2.两个放大镜组合与显微镜的相同之处。四、拓展显微镜的发展史五、第三课
5、课前准备布置课前准备材料。【课后练习】1、两个放大镜组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标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教学后记】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目标】1.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2.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3.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4.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5.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6.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点】1.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2. 能够
6、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教学难点】1.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2.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的知识1.一个放大镜和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物体的特点。2.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台式显微镜使用方法2.手持显微镜使用方法。3.利用显微镜观察身边昆虫身体的某一部分。4.利用手持显微镜观察一棵小草。5.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三、人类从动物身上受到的启发1.介绍:通过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带给人类的启发。2.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四、拓展观
7、看显微镜下的动物。(视频)五、第四课课前准备布置课前准备材料。【课后练习】1、显微镜使用方法,正确的顺序是( )上片调焦 拿放 观察 对光A、 B、 C、 D、2、观察物体时,显微镜比放大镜放大倍数( ),但是观察范围比放大镜观察范围( )。 A、大 B、小 C、一样【教学后记】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观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说出洋葱表皮是由细胞组成的 。科学探究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用图和文字记录。通过观察和比较能说出洋葱表皮细胞外形上的共同特点。科学态度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8、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洋葱表皮细胞的活动,能说出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教学难点】通过探索洋葱表皮细胞的活动,能说出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教学过程】一、回顾回顾上节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二、聚焦出示洋葱表皮细胞,了解学生对于细胞的前概念。三、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1.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2.滴清水。3.撕取洋葱内表皮。4.展开平铺放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5.盖上盖玻片。6.用稀释的碘液染色,用吸水纸吸引碘液。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用图和文字表五、研讨1.展示记录,描述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是什么样的。2.对比观察记录,发现洋葱表皮细胞外形上的共同特点。3.进行科学史教育的同时,把我们看到的洋
9、葱表皮细胞跟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细胞比较发现相同与不同。五、进行科学史教育【课后练习】1.你还记得洋葱表皮细胞外形上的共同特点吗?请你用语言描述。2.你还记得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的顺口溜吗?试着写一写。【教学后记】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观察多种生物体细胞,学生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各异,同种生物的细胞也不同。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能用画图和文字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的外形特点。科学态度认识到细致观察和详尽记录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点】学生能说
10、出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各异,同种生物的细胞也不同。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细胞,学生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各异,同种生物的细胞也不同。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上节课洋葱表皮细胞的外形特点。二、观察更多的生物装片,并用图画记录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种植物和洋葱表皮一样,有小房间,小房间里有小点点。只是它们形状不同,排列不同。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四种动物和洋葱表皮一样,有小房间,小房间里有小点点。只是它们形状不同,排列不同,并发现血液没有小点点。3.通过老师讲解,了解人血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4.观察比较发现的动植物都像洋葱表
11、皮一样由细胞组成。三、观察西红柿果皮和果肉细胞1、发现同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2、感知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课后练习】同种生物的细胞形态不同,你能尝试用细胞示意图和文字来说明吗?【教学后记】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观察水中的微小的生物,了解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它们具有生物的特征能运动;通过视频了解微小生物能进食,对外界刺激有反应。2.通过阅读资料,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了微生物。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水中活着的微小的生物,能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能对照资料识别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名称。科学态度通过观察水中微小的生
12、物,发展学生研究微小生物的兴趣。科学技术环境与社会通过观察,认识到观察工具的进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教学重点】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教学难点】能够借助显微镜追踪观察水中活的微小生物,并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教学过程】一、回顾师:前两节课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了形态各异的生物细胞。显微镜下看到的只有这些么?二、聚焦(一)出示池塘图片师:仔细观察池塘中有什么?除了你们说的这些还会有其他什么吗?三、探索(一)采集水样1.从池塘或鱼缸取水。2.还可以提前一个星期用干草加池塘或鱼缸水,一星期后水面会出现霉点,实验取水时从水面处取水。(二)制作装片1.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2
13、.用滴管吸取一滴烧杯中的水样,水量尽量少些,滴在载玻片上;3.为了避免水中活着的微小的生物跑来跑去不便于观察,用手捏几根脱脂棉纤维,散开交叉放置在载玻片水滴上,一定不要太多。4.盖上盖玻片。5.用吸水纸吸走多余水分,起到限制微小生物活动的作用。(三)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1.510倍进行观察,没有发现微小生物。2.换一滴水制作装片,510倍再观察。3.1010倍再观察。4.1610倍放大后观察,提醒学生做好记录。5.移动位置再找一找,边观察边记录。6.教师分享多次制作过程中发现的其他微小生物,提醒学生做好观察记录。7.提示:在学生进行的观察过程中出现观察不到的情况,从不同处多次取水观察。8.填写自
14、己的观察记录单。四、研讨(一)汇报1.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二)根据资料进行辨认1.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查阅不知名的微小生物的名称。查阅书籍、上网搜索:水中常见微小的生物2.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画好的微小生物的样子,观察清楚结构。3.教师提供水中常见微小的生物图片及名称:钟形虫、水蚤、草履虫、线虫、衣藻等。学生对照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辨认。4.教师提示:好像还有的没辨认出来,在我们的观察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微生物种类很多,至少有十万种以上,有些时候观察的还不清楚,所以很难辨认,那就需要我们更深入的学习。(三)讨论:这些微小生物的共同特征:会运动、个体微小、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五、拓展1.梳
15、理本节课的观察工具和观察范围。2.介绍微生物。3.课后任务。(1) 在细菌、真菌、病毒中,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调查。思考:它们的家族还有哪些成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能找到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收集文字、视频资料,整理并绘制成手抄报、思维导图等。【课后练习】1. 把下列水中微生物的名称和对应图片连起来。 钟形虫 水蚤2.判断:水中微小的生物种类单一。( )【教学后记】7.微生物与健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不断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探究1.能够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
16、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够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科学态度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能够不懈追求的精神。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科学技术环境与社会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教学重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教学过程】一、汇报总结(一)通过思
17、维导图汇报1.学生介绍自己的思维导图 教师提取重要信息进行强调,比如感冒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等。 教师评价,指导如何进行资料的汇报。2.出示带有图片的思维导图 对比总结绘制思维导图应注意哪些。3.总结细菌对我们人类健康有利也有弊。(二)通过图片资料汇报1.学生分享2.教师补充霉菌信息,引导学生总结防止霉菌产生的方法。3.补充有利的真菌酵母菌。(三)通过手抄报汇报1.介绍病毒的种类、特点、利、弊以及预防方法。2.教师补充:微生物在污水和垃圾处理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视频资料介绍二、回顾与总结(一)流程图梳理观察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二)知识树梳理本单元知识【课后练习】在思维导图、流程
18、图或者知识树中,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2.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 科学探究1.能用思维导图表达并整理已学的地球知识。2.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概括已学知识。3.能从地球的结构、运动、气候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科学态度1.对地球与宇宙领域的探究,保持好奇心与热情。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技术与科学探究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重点】能通过制作模型表达、概括已学知识。【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关于地球,
19、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还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呢?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习任务单上。面对像地球这样的研究对象,我们很难对它进行直接实验。这该怎么办呢?过渡:科学家们在面对这样的研究对象或者问题时,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二、探索探索一: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回顾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的过程。第一步:通过观察地球内部构造的图片,知道了地球由三部分组成。第二步:对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的特点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第三步:选择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分别模拟了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并将其制作成了
20、有层次的球体。最后,为了更好地表达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我们将橡皮泥地球模型从中间切开,参照原型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了的解释,而这个模型也为理解地球内部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制作模型的过程:1.观察特征;2.选择材料;3.制作模型;4.模型解释。探索二: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问题1: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组图片,你想到了哪些海陆分布的特征呢?问题2:选择怎样的材料,能够在模型中恰当地表达这些特征呢?用不透明的圆球模拟地球;用勾线笔在模型上,参照世界地形图,在模型上画出大陆的轮廓;用蓝色和绿色超轻黏土分别模拟海洋和陆地;将适量的绿色超轻黏土贴在相应的大陆上面,用轻压、轻搓的方式调试板块的大小,细小的地方可以用
21、笔帽轻轻推动进行微调;将剩余的地方贴上蓝色的超轻黏土。问题3:对照地球照片和世界地形图,我们的地球模型是否表达了海陆分布的特征?交流分享几位学生的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从中发现完善自己模型的方法。探索三:制作地球自转模型1.观察特征2.选择材料可以根据课前准备的实验材料进行模拟。3.制作模型第一步:一只手拿球,一只手拿笔芯,就像图中一样,在乒乓球的正上方,用圆珠笔芯慢慢用力向下穿进乒乓球。第二步:用圆珠笔芯向下,找到正下方的位置,继续慢慢用力穿过乒乓球。注意安全,避免扎到手。如果觉得操作有困难,可以请家长帮助先打孔,再将圆珠笔芯穿进去。4.模型解释模型制作完成后,让我们试着转动地球模型。思考:你的
22、地球模型能够模拟地球自转吗?交流分享几位学生的地球自转模型,从中发现完善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意识到同一个模型可以表达多个地球知识。对比地球结构模型、海陆分布模型以及地球自转模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点:都是地球模型,都表达了地球的特征;不同点:它们表达的具体特征不一样。即:不同的地球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地球知识;不同的地球模型可以研究、解释不同的自然现象。三、拓展观察常用地球仪,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呢?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呢? 地球仪可以同时表达更多的地球知识。比如:海陆分布、自转、形状等等,下面有个底座,实验操作更加方便。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继续改进我们
23、自己的地球模型。地球仪是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它的建立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补充、修正的建模过程。在研究很多自然现象成因的时候,这样的模型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四、研讨1.我们是如何制作地球模型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2.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课后练习】将自己制作的模型进行完善。【教学后记】2.昼夜交替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2.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但与事实相符的是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科学探究1.能根据已有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2.能基于假设,制
24、订可行的探究方案,通过模拟实验,能够验证昼夜交替成因的假设。科学态度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身边许多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有科学解释的。【教学重点】通过对昼夜交替现象不同视角的观察,提出不同的假设,并能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及解释。【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检验假设是否成立,并能够依据证据进行解释。【教学过程】一、聚焦提出问题通过昼夜交替静态图片,调取学生已有经验,再结合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课研究的问题,即: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二、探索形成假设1.提出假设通过对昼夜交替现象三个不同视角的观察,结合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25、提出假设。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模拟实验,检验假设依据假设明确用什么模拟什么,怎么模拟。建议学生可以依据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模拟。思考:在模拟实验中,根据什么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根据假设进行模拟实验,看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被照亮的一面为昼,背光面为夜。在实验中,如果看到地球模型出现昼夜交替出现,就说明假设成立。如果没有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就说明假设不成立。3.模拟解释假设1: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假设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6、。假设3: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假设4: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思考: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不同?到底哪种假设才更加贴近事实呢?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需要明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回顾本课学习过程:首先,我们通过三个不同视角的观察,提出“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并由此开始了研究。其次,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初步提出若干个假设;第三,我们通过模拟实验依次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将不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排除。最后,形成假设。通过分析我们意识到“要想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需要明确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请同学们做好人类认识地
27、球运动的历史一课学习准备。材料包括:地球模型一个、长约为10-15厘米的小棒或圆珠笔芯一个、手电筒一个、马克笔一个、大块橡皮泥或类似材料一个、纸杯一个、直径约为1cm的圆片三个。三、研讨1.通过模拟实验,能证实我们的假设吗?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地球模型上出现的昼夜交替现象的?2.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不同?3.我们应如何进一步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课后练习】尝试运用模拟实验检验“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是否成立?尝试简述理由。【教学后记】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
28、有代表性的学说。2.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3.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2.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观点。科学态度目标1.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2.乐于参与调查、查阅、实验等科学活动。3.有证据意识,知道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的动力。2.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来之不易。【教学重点】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教学难点】能够基于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
29、修正假设,改进模拟实验,验证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研究主题1.复习:上节课,我们用模拟实验证明了“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地球自转”、 和“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都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2.过渡:要想知道哪种假设才是根本原因,我们需要收集更多的证据,确定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阅读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的相关资料,来寻找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信息。二、阅读资料,认识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关系和地球的运动特点1.认识“地心说”2.认识“日心说”3.比较“地心说”和“日心
30、说”的相同与不同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4.比较托勒密和哥白尼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问:我们再来比一比,托勒密和哥白尼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5.讲述: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从而有力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 傅科将一个长长的单摆挂在巴黎先贤祠圆顶下方,利用摆的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通过观察地面的刻度盘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的证据,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用一系列证据支持了“日心说”的部分观点,但同时,也在不断地改进日心说的另一部分观点。
31、6.提问:那是不是说,托勒密的地心说就没有意义呢?7.讲解: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天文学家在观察天文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天体运动的各种假说、并建立模型,然后不断地收集各种证据,检验这些模型是否正确,从而不断修正或重新建立新的模型,才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还在绕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三、基于证据,修正模型1.对比分析,确定假设提问:就像天文学家会在研究基础上不断修正自己的模型那样,你能结合咱们刚刚知道的地球和太阳的实际运动关系和地球的运动特点,分析一下,咱们提出的这4种昼夜交替的假设,哪个更符合事实?为什么?2.改进模型、完善模拟实验(出示上节课学生的模拟实验)提问:你能结合天文学家
32、们研究的成果和认识过的地球仪,改进地球模型和上节课的模拟实验,完善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吗?四、模拟实验,形成解释1.讲述:下面,我们就用改进后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实验吧。2.提示观察重点。3.展示3个地区的昼夜变化情况。4.交流实验现象。(1)提问:这三个地区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2)提问: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5.小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不同地区昼夜交替是不同时的。五、总结与延伸1.提问:今天,我们再次做了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与上节课的模拟实验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2.总结梳理。3.课后任务:课后,请同学们改进自己的地球模型,进行一次完整的实验,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中。 【课后练习
33、】请同学们改进自己的地球模型,进行一次完整的实验,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学习任务单中。【教学后记】4.谁先迎来黎明【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2.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地球椅”模拟实验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2.运用各种实验逐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科学态度目标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是科学。【教学重点】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教学难点】推
34、理地球的自转方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研究主题1.提问:上节课,咱们通过模拟实验,知道了地球绕轴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一样吗? 2.讲述:地球上不同的地区谁先迎来黎明呢?这节课,我们以我国的两个城市处于我国东边的北京,和处于我国西边的乌鲁木齐为参照地区,展开研究。 二、模拟实验,明确地球自转方向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一)提问猜想1.辨认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2.提问:你们认为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二)模拟实验1.讲解人体“地球”模拟实验的方法。2.学生模拟实验。3.交流实验结果。4.提问:为什么会这样
35、?5.小结:自转方向不同,先迎来黎明的城市就不同。三、理解相对运动,确认地球自转方向(一)回顾生活事实,理解相对运动1.讲述:地球实在是太大啦!站在地球上,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有什么办法能帮我们确定它的自转方向吗? 2.过渡:太阳东升西落,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回顾两个生活事实。 3学生观看录像:(1)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时,看到树在向后运动。(2)坐在转椅上逆时针转动时,看到周围的景物向相反的顺时针运动。4.提问:这两个事实说明什么?5.讲解:这说明当我们处在运动的物体上时,会看到周围静止的景物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但其实这些景物是不动的,它们只是相对于
36、运动的我们来说好像在反方向运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相对运动。(二)结合太阳的东升西落和相对运动的特点,推理地球的自转方向提问:假如我们把这个转椅看成是地球,当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转动时,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是按什么方向自转的?(三)模拟实验,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1.讲解模拟实验方法。2.学生进行模拟实验。3.交流实验结果。4.小结: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四、改进模拟实验,验证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东边的北京先迎来黎明(一)改进并进行模拟实验,确定东边的北京先迎来黎明1.提问:结合第一次的实验结果,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是哪个城市先迎来了黎明? 2.提问:这个实验,是用
37、我们自己模拟地球,在地球上观察到的结果。如果是在宇宙中看地球呢?3.提问:你能改进人体地球实验,用地球模型和这些材料再次模拟,确定在宇宙中看地球,也是北京先迎来黎明吗? 4.模拟实验。5.交流实验结果。6.小结: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北京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后迎来黎明。7.补充事实:北京和乌鲁木齐在同一天的日出时间。8.小结:实验和事实都证明了: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使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二)认识地球的自转周期。提问:在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分别迎来了几次黎明?这说明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五、总结与延伸1.梳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2.延伸:课后,请同
38、学们整理一下,到今天这节课为止,你对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进行了哪些改进?伴随着每一次改进,你获得了关于地球运动的哪些认识?【课后练习】1.你对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进行了哪些改进? 2.伴随每一次改进,你获得了关于地球运动的哪些认识? 【教学后记】5.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2.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科学探究目标1.能复制古代天文仪器,模拟测量四季的影长。2.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帮助我们发现四季影长的变化规律。科学态度目标有创新精神,勇于采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有创意地完成圭表的制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
39、标了解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造生存环境,顺应自然规律,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复制古人仪器,感受古人的智慧,体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教学重点】模拟测量四季日影变化。【教学难点】影子的四季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聚焦由一天的影长变化聚焦到四季影长变化1.讲述:回顾三年级学习过的有关影子知识。2.提问:一天中,日影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画出记忆中在不同的季节影子的样子。4.出示古人探究示意图。二、探索与研讨(一)认识圭表、制作圭表1.介绍圭表构造。2.介绍不同的圭表。3.介绍圭表的使用方法。4.学生制作圭表,教师指导。(二)用圭表进行模拟实验1.讲述:模拟在同一地点,一年四季
40、的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是不同的。2.指导学生观察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天正午阳光下,表在圭面上的影长,测量并记录数据。3.全班交流。4.布置课下观察实践提出要求。(三)总结制作模型方法 三、拓展(一)出示北京天文台提供的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变化表。1.解释太阳仰角。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二)布置观察实践1.观察一、两个月的日出或日落的位置,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思考:古人为什么将圭表南北放置?【课后练习】1.制作一个有创意的圭表。2.用圭表观察一年的影长变化并记录(重点记录24节气)3.思考:圭表为什么南北放置? 物体一年四季影长变化记录单 班级 姓名 日期节气气温表高影长
41、未测原因【教学后记】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2.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科学态度目标1.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2.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四季变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模拟地球的公转。【教学难点】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教学过程】一、聚焦聚焦问题讲述: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在自转的
42、过程中,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我们也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着太阳公转。公转有什么特点呢?二、探索与研讨(一)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1.出示地球公转示意图,提出思考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2)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3)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4)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2.学生回答。(二)模拟地球公转1.谈话:如果,让你模拟地球的公转,你需要哪些材料呢?2.学生介绍模拟准备及使用方法。3.学生实验。4.汇报现象。5.学生讨论,提出完善模拟方案。6.按照新方案进行模拟实验。7.再次梳理出现的问题。8.观看三球仪视频。(三)研讨四季的成因1.谈话:我们知道,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在
43、一年内会发生四季变化。也就是说,四季交替与地球公转有关。 2.提问: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呢?3.学生回答。4.学生讨论。5.学生回答:地球与太阳最近的时候是1月份,冬季,大约1.47亿千米;地球距离太阳最远的时候是7月份,夏季,大约1.52亿千米。6.讨论:四季的成因跟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7.出示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的模型图片。8.讨论:这个发现能证明什么呢?9.班级交流。三、拓展思考: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如果我们到南半球观赏企鹅几月较适合呢?【课后练习】1.继续改进公转换模型。2.思考:如果我们想去南半球观赏企鹅,每年几月最适合呢?【教学后记】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2.地球运动和地球上的一些现象有因果关系。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网络学习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2.能利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科学态度目标1.了解自然之妙,感受生命之坚强,生命之美,形成自然敬畏之心。2.有总结归纳知识的习惯,有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知道产品的投产必须经过对环境和自然影响的论证。【教学重点】了解四季变